☆ 本書為你帶來一次切身實地做會計的體驗,一整套真刀真槍的會計實戰演練。
☆ 製造業全新會計實務應用,製造業超實用實賬操作技巧。
☆ 結構緊湊,脈絡清晰,虛擬公司,實賬演練,一本教你從小白變大師的模擬會計手冊。
☆ 揭開會計數字的神秘麵紗,身臨其境學習製造業會計。
☆ 本書為你帶來一次切身實地做會計的體驗,一整套真刀真槍的會計實戰演練。
☆ 製造業全新會計實務應用,製造業超實用實賬操作技巧。
☆ 結構緊湊,脈絡清晰,虛擬公司,實賬演練,一本教你從小白變大師的模擬會計手冊。
☆ 揭開會計數字的神秘麵紗,身臨其境學習製造業會計。
吳強,畢業於暨南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貴州商學院任教多年,主要從事會計電算化教學,專注於會計及財務軟件研究,有較強的會計實操經驗。
目錄
第1章 製造業實戰初體驗——遠東公司籌建篇
1.1 模擬企業——遠東公司概況 / 2
1.2 開辦費的核算 / 9
1.3 籌集資金業務的核算 / 13
第2章 模擬企業貨幣資金篇
2.1 庫存現金的基本知識 / 34
2.2 庫存現金的核算與盤點 / 35
2.3 遠東公司銀行存款核算 / 40
第3章 製造業生産經營的重要勞動力——遠東公司固定資産篇
3.1 製造業固定資産概述 / 44
3.2 固定資産增加的核算 / 53
3.3 製造業企業固定資産摺舊的核算 / 63
3.4 製造業固定資産減少的核算 / 67
第4章 製造企業的命脈——遠東公司存貨篇
4.1 製造業原材料的核算 / 76
4.2 製造業企業周轉材料的核算 / 100
4.3 製造業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 108
第5章 製造業復雜的部分——遠東公司成本篇
5.1 産品成本核算概述 / 114
5.2 生産費用的核算 / 121
5.3 産品成本的計算方法 / 141
第6章 製造業的生存之道——遠東公司銷售篇
6.1 銷售業務核算的內容 / 158
6.2 應收票據的核算 / 164
6.3 應收賬款的核算 / 168
6.4 預付賬款的核算 / 177
6.5 其他應收款的核算 / 178
6.6 銷售退迴的核算 / 181
第7章 有所得纔有所貢獻——遠東公司利潤與稅費的核算
7.1 利潤的核算 / 188
7.2 稅費的核算 / 204
7.3 增值稅的齣口免抵退核算 / 213
第8章 製造業的健康體檢錶之一——遠東公司總賬明細賬的編製
8.1 總賬的編製要求 / 224
8.2 模擬企業總賬的編寫說明 / 227
8.3 明細賬的編製要求 / 230
8.4 三欄式明細賬的編製 / 233
8.5 多欄式明細賬的編製 / 234
8.6 數量金額式明細賬的編製 / 236
第9章 製造業的健康體檢錶之二——遠東公司財務報錶的編製
9.1 資産負債錶的編製 / 240
9.2 利潤錶的編製 / 259
9.3 現金流量錶的編製 / 264
9.4 所有者權益變動錶的編製 / 283
主要會計政策及核算
1. 會計製度
本公司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製度》及其補充規定,並結閤企業實際情況製定本公司會計政策。
2. 存貨收發核算
注意:計算各項發齣存貨的實際成本時,應先計算齣期末加權平均單價,各項發齣存貨的實際成本(存貨發齣的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1)材料收發采用實際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兩點問題:
①根據材料驗收入庫憑證,逐筆編製記賬憑證,進行材料的購入核算。
②月末根據平時材料發齣憑證匯總編製“發齣材料匯總錶”,再據此編製記賬憑證,集中進行材料發齣的核算。
(2)周轉材料收發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並采用一次攤銷法攤銷。
(3)庫存商品收發采用實際成本核算。
①月末根據平時“産品完工進倉單”記錄,匯總編製“庫存商品入庫匯總錶”,並根據産品成本核算要求計算結轉完工産品成本。
②月末根據平時商品銷售齣庫的記錄,匯總編製“營業成本計算錶”,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並結轉産品銷售成本。
(4)存貨明細賬(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庫存商品)平時應根據存貨的收發憑證,逐筆進行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庫存商品的收發存數量核算。
3. 成本費用核算
成本費用核算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基本生産成本。
①産品成本核算采用品種法,按産品品種設置成本明細賬(即鑽飾婚紗、珠飾婚紗和蕾絲婚紗)。
②成本項目共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項專欄,外購生産用動力費用(生産産品耗用水、電)並入“直接材料”項目。
(2)輔助生産成本。
①輔助生産車間發生的各種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在“生産成本——輔助生産成本”科目中歸集,其間接費用不通過“製造費用”科目歸集。
②按輔助生産車間設多欄式明細賬。
③輔助生産費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月末將輔助生産車間的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産車間以外的各受益部門。
④輔助生産費用分配標準為修理工時。
(3)製造費用。
①按基本生産車間設多欄式明細賬。
②製造費用分配標準為生産工時。
4. 固定資産核算
固定資産分為房屋及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和其他設備四類,均采用直綫法計算摺舊。年末,固定資産市價如果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和長期閑置等,錶明固定資産已經發生減值,本公司應按單項固定資産預計可收迴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的差額提取固定資産減值準備,並計入當年損益類賬項。
5. 資産減值核算
(1)壞賬損失應先設置“壞賬準備”科目,采用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核算,計提比例為10%。
(2)存貨減值核算通過設置“存貨跌價準備”科目,采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方法核算。
6. 稅金核算
(1)增值稅稅率為17%(一般納稅人),外購材料運費中可憑運輸發票抵扣7%的進項稅額。
(2)營業稅稅率為5%。
(3)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
(4)教育費附加率為3%。
(5)地方教育附加為2%。
(6)所得稅稅率為25%。
7. 利潤分配核算
(1)按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2)按稅後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3)嚮投資人分配利潤(按年末可供分配利潤的60%嚮投資者分配利潤)。
8. 其他
(1)利潤總額的計算與結轉采用“錶結法”(年終結轉)。
(2)賬務處理程序,采用記賬憑證核算形式(注:手工操作需采用科目匯總錶核算形式),每月按上旬(1日—10日)、中旬(11日—20日)和下旬(21日—31日)定期匯總,據以登記總分類賬。
(3)記賬憑證采用通用記賬憑證格式,按順序編號。
開辦費的核算
一、允許計入開辦費的支齣
(1)籌建人員開支的費用。
籌建人員開支的費用包括以下三點內容:
①籌建人員的職工薪酬包括籌建人員的工資薪金、福利費以及應繳納的各種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
②差旅費包括市內交通費和外埠差旅費。
③董事會費和聯閤委員會費。
(2)企業登記、公證的費用。
企業登記、公證的費用主要包括企業的工商登記費、驗資費、評估費、稅務登記費和公證費等。
(3)籌措資本的費用。
籌措資本的費用主要是指籌資支付的手續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産、無形資産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
(4)人員培訓費。
人員培訓費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①引進設備和技術需要消化吸收,選派一些職工在籌建期間外齣進修學習的費用。
②聘請專傢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的勞務費及相關費用。
(5)企業資産的攤銷、報廢和毀損。
(6)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四點內容:
①籌建期間發生的辦公費、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等。
②印花稅、車船稅等。
③經投資人確認由企業負擔的進行可行性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④其他與籌建有關的費用,如資訊調查費、訴訟費、文件印刷費、通信費和慶典禮品費等支齣。
二、不能計入開辦費的支齣
不能計入開辦費的支齣包含以下五項內容:
(1)取得各項資産所發生的費用,包括構建固定資産和無形資産所支付的運輸費、安裝費、保險費和構建時發生的職工薪酬。
(2)規定應由投資各方負擔的費用,如投資各方為籌建企業進行瞭調查、洽談發生的差旅費、谘詢費和招待費等支齣。
(3)為培訓職工而構建的固定資産、無形資産等支齣。
(4)投資方因投入資本自行籌措款項所支付的利息,不計入開辦費,應由齣資方自行負擔。
(5)以外幣現金存入銀行而支付的手續費,該費用應由投資者負擔。
三、企業會計準則下開辦費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開辦費除瞭資本化以外的費用在籌建期實際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再等生産或經營後攤銷。
開辦費的會計處理包括以下五個特點:
(1)改變瞭過去將開辦費作為資産處理的作法,開辦費不再是“長期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産”,而是直接費用化。
(2)新的資産負債錶沒有反映“開辦費”的項目,也就是說不再披露開辦費信息。
(3)明確規定開辦費在“管理費用”會計科目核算。
(4)統一瞭開辦費的核算範圍,即開辦費包括籌辦人員職工薪酬、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和不計入固定資産成本的藉款費用等。
(5)規範瞭開辦費的賬務處理程序,即開辦費首先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然後計入當期損益,不再按照攤銷處理。
實施企業會計準則後,新設立的企業應該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開辦費的賬務處理。這樣不僅簡化瞭會計核算,更準確反映瞭會計信息。對籌建期間的界定,應該以從被批準籌建之日起至取得營業執照上標明的設立日期為止較為妥當。
四、稅法下開辦費的稅務處理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四點支齣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準予扣除,符閤規定的包括以下四種情況:
(1)已足額提取摺舊的固定資産的改建支齣;
(2)租入固定資産的改建支齣;
(3)固定資産的大修理支齣;
(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齣。
五、開辦費的主要賬務處理
涉及開辦費的賬務處理如下:
(1)籌建期發生的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和注冊登記費等,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2)籌建期發生的人員職工薪酬,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3)籌建期發生的固定資産摺舊,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管理費用
貸:纍計摺舊
(4)籌建期發生的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房産稅、車船稅和礦産資源補償稅,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
(5)籌建期發生的銀行手續費,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6)月底結轉損益,作如下會計分錄:
藉: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
這本《製造業會計實賬模擬》簡直是我會計學習路上的“救世主”!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其他的會計教程,總感覺隔靴搔癢,理論講得頭頭是道,但一到實際操作就抓瞎。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實賬模擬”這一點,完全就是把我丟進瞭一個真實的製造企業裏,從最基礎的原始憑證填製,到月末的結賬、報錶編製,一步步都做得非常細緻。書裏的案例選取也很貼閤實際,比如原材料的采購、入庫、領用,生産成本的歸集,産成品的核算,銷售收入的確認等等,這些都是製造業最核心的業務流程,書中都一一涵蓋瞭。而且,作者真的是像老會計一樣,一點點地把“為什麼”和“怎麼做”都講透瞭。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手把手教”的感覺,不是簡單地把步驟羅列齣來,而是會解釋每一步背後的邏輯,為什麼要做這個分錄,為什麼要在那個賬戶上記賬。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這種循序漸進、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在理解會計原理的同時,也掌握瞭實際操作的技能,感覺自己真的在“做賬”,而不是在“背書”。
評分我是一名剛入職不久的會計助理,之前在學校學的是理論知識,對於實際工作中各種各樣的單據和憑證總是感到無從下手。這次讀瞭《製造業會計實賬模擬》這本書,真是讓我茅塞頓開!書中的“老會計手把手教做賬”這一點名副其實,作者用非常樸實、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會計流程分解開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在旁邊耐心指導。我特彆欣賞它在模擬過程中對於各種“坑”的預警,比如在填製發票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不同類型的交易如何正確選擇會計科目,還有月末結賬時容易齣現的錯誤點都提前指瞭齣來,這讓我避免瞭很多不必要的彎路。而且,書中的圖文並茂,大量的錶格和分錄展示,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每一筆業務是如何在賬簿上體現的。這本書不像是教科書那樣枯燥,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我常常一邊看著書,一邊在自己電腦上嘗試著模擬,感覺很快就上手瞭。對於想要提升會計實操能力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覺得會計這東西,光看書是學不會的,關鍵還是要動手做。這本《製造業會計實賬模擬》就抓住瞭這一點,它提供的“會計實操真賬做賬教程”,簡直就是為我這樣的自學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嘗試過自己在傢練習做賬,但總是感覺沒有一個真實的企業背景,很多業務的流轉都不清晰。這本書通過一個完整的企業模擬,讓我從頭到尾體驗瞭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從期初的建賬,到日常的收付款、成本核算,再到最後的財務報錶分析,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細的指導。而且,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思考”。比如,當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原材料價格波動、大額銷售摺扣等,書中都會給齣一些處理建議和注意事項,這纔是經驗的價值所在。我感覺自己通過這本書,不僅學會瞭做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會計工作的嚴謹性和邏輯性,現在麵對實際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自信心也大大增強瞭。
評分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會計專業學生,一直對找工作時“經驗不足”這個問題感到焦慮。《製造業會計實賬模擬》這本書,簡直是我找工作前的一劑“強心針”。它提供的“會計實操”和“會計自學”的學習模式,非常適閤我們這些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學生。書中的“真賬做賬教程”,讓我有機會提前體驗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我跟著書中的步驟,從零開始,一步步建立起一個模擬的會計係統,處理瞭各種各樣的經濟業務。書中的“老會計手把手”的指導,讓我感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總有人在後麵給我指明方嚮。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一些關於“如何與相關部門溝通”的提示,以及“如何規避一些潛在的財務風險”的建議,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寶貴經驗。現在,我對自己的實操能力有瞭很大的信心,相信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工作挑戰。
評分作為一名在職多年的財務人員,我一直對製造業的成本核算和利潤分析比較感興趣。在閱讀《製造業會計實賬模擬》這本書時,我被它深入的“老會計手把手教做賬”的教學方式所吸引。這本書的案例非常貼閤製造業的實際情況,特彆是對於生産成本的歸集和分配,以及如何進行産品成本的核算,都做瞭非常詳細的闡述。書中的模擬流程,從物料采購、生産領料、在産品成本的核算,到産成品入庫、銷售成本的結轉,整個過程都邏輯清晰,層層遞進。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復雜業務的處理方法,比如如何對間接費用進行分攤,如何進行月末的在産品盤點和成本計算。對於我這種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這本書也提供瞭很多新的視角和實用的技巧,讓我對製造業會計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不隻是簡單地重復理論,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製造業會計的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