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中华袖珍实用 年历
作者:胡圣浪,胡芳畅,胡秦菘编
ISBN:9787502962845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印刷时间:2016-01-01
字数:字
页数:页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重量:340g
定价:35元
内容简介
本书编排了200年(1900—2100年)长历,历表项目丰富、准确、实用,包括阴阳历、年月日干支、九星、八卦、二十八宿、十二建星、太岁、二十四节气时间和交节时刻,历表后附有历注说明及若干择吉用表,介绍了节气、干支、八卦历、三元九星等基本知识,采用小32开,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是周易术数研究、四柱起名、预测择吉的图书。
目录
1900-2100年 年历
附录 历注说明
公历
农历
二十四节气
天干地支
纳音
十二建星
二十八宿
太岁
八卦历
三元九星
附表
天干属性
地支属性
干支关系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五行寄生十二宫
..............
................对于我来说,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不仅仅是一本“万年历”,它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书。我喜欢它“袖珍”的设计,这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带着它,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找到指引。我尤其喜欢它里面的“每日宜忌”,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今天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我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工作上的瓶颈期,心情很低落。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某一天的一个“宜出行”、“宜静思”的提示。我按照提示,那天选择了一个下午去了一个安静的公园散步,并且在散步的时候,我放空自己,让思绪自由流淌。神奇的是,在那个下午,我竟然想到了解决工作瓶颈的关键思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提示,都可能蕴含着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实践。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比较在意的人,尤其是在做一些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时,我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参考信息。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的“老皇历”和“老黄历”的结合,让我能够看到不同时期黄历的演变和传承,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文化体验。我曾经对比过书中的一些日期,发现不同时期的黄历在标注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让我对中国传统历法的严谨性和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每日宜忌”和“择吉选吉”的功能,并不是简单地给出几个字,而是会结合当天的干支、五行等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能从中感受到其中的逻辑和条理性。我曾经在家里装修时,利用书中的提示,选择了乔迁的吉日,入住后感觉家里氛围特别祥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这本书让我觉得,在遵循现代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让生活更加有仪式感和方向感。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万年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迷失方向,而《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就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灯塔。它的“老皇历”和“老黄历”的结合,让我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我尤其喜欢“每日宜忌”的栏目,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节奏,而非一味地强求。 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非常注重中医养生,每次遇到养生问题,都会来找我咨询。我就会拿出这本书,一起研究“节气”的变化,以及当天“宜”或“忌”的饮食和作息。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们一起找到了很多适合当季的养生方法,而且效果都很好。这本书让我觉得,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切实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积极的影响。
评分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简直是我个人生活中的“指南针”!我平时工作很忙,但又很重视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仪式,比如生日、纪念日、甚至是朋友聚会的日期,我都会尽量选择一个好日子。以前我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查询,非常麻烦。现在有了这本书,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它的“每日宜忌”非常直观,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到当天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而且,它的“周易风”部分,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但每次翻到,都觉得有一种神秘而吸引人的力量。我曾经在一个合作伙伴那里遇到一些沟通上的困难,后来在一次会面中,我注意到对方的生日和今天的黄历提示似乎有一些奇妙的关联,我在这次会面中就特别注意了沟通的方式和言辞,结果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让我觉得,有时候,一点点对传统智慧的了解,也能在不经意间化解一些问题。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实用且有深度的工具书,强烈推荐给每一个热爱生活、注重细节的朋友。
评分我一直很欣赏那些能够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的书籍,而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正是这样一本杰作。它的“袖珍”体量,非常适合我这种经常需要外出奔波的人。我最看重的是它提供的“每日宜忌”和“择吉选吉”的功能,这些信息让我能够更审慎地安排自己的日程,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曾经在准备一次重要的面试时,非常焦虑。在面试前一天晚上,我翻看了这本书,发现那天是“宜休息,宜养神”。于是,我便按照这个提示,放弃了之前计划的复习,而是选择了一个放松的环境,听听音乐,早早就休息了。结果第二天面试时,我感觉精神饱满,状态极佳,最终顺利通过了面试。这让我觉得,遵循传统智慧,有时候比过度焦虑更为有效。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华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历法和风俗方面。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所有期待。它的“老皇历”和“老黄历”的名称就足够吸引我了,让我能够一窥古代人们是如何规划生活的。书中关于“每日宜忌”的条目,解释得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宜”或“忌”,还会给出一些简要的理由,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而不是盲目地遵循。 我曾经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需要给公司选择一个重要的商业合作的启动日期,我翻阅了这本书,仔细研究了“择吉选吉”的部分,结合了当天的干支和五行,最终选择了一个我认为最合适的日期。事实证明,这次合作非常成功,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准确性和指导意义有了更深的信任。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原本是对风水命理之类的东西半信半疑的,但自从我开始使用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黄历,它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中华传统文化百科全书。里面的“周易风”部分,虽然我还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但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一种古老智慧的传承。我曾经在选择一个重要的项目启动日期时,非常纠结,后来翻看这本书,根据“每日宜忌”和一些简要的“择吉选吉”提示,最终选定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好兆头”的日子,结果项目进展得异常顺利,这让我觉得,或许古人的智慧真的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还会时不时地研究一下书中的“节气”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和农事、养生息息相关。比如,我发现某些节气前后,气候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候按照黄历的提示,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身体感觉确实会更好。而且,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质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质感,送给长辈或者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绝对是一份非常有心意且实用的礼物。它不落俗套,又充满了文化底蕴,是我最近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体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时间流逝的认知。《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它以一种宏大的时间尺度,让我看到日升月落,季节更替,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这本书的“袖珍”设计,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随时抓住那些重要的“节点”。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周易风”部分,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学思想。我曾经在一个朋友遇到人生低谷时,将这本书推荐给他。他告诉我,这本书里面的“每日宜忌”让他感觉生活有了可以遵循的节奏,而“周易风”的某些阐述,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查询工具,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指点迷津。
评分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乐趣。《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不仅提供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日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将“老皇历”和“老黄历”的精华融于一体,让我能够对比和学习。我喜欢研究不同时期黄历的细微差别,这就像是在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书中的“每日宜忌”和“择吉选吉”部分,是我最常翻阅的。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进行重要的家庭活动,比如家庭聚会、长辈生日,我都会提前翻看这本书,选择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不仅仅是为了图个吉利,更是我表达对家人的爱和重视的一种方式。每当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家人都会感到很开心,觉得生活有了更多的仪式感。这本书让我觉得,传统文化并非古老陈旧,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并增添其色彩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的宝藏!我一直对传统文化里的黄历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黄历都做得又厚又重,携带不便,而且内容大多是重复的,信息量不大。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中华袖珍实用万年历(1900-2100年)》,我简直爱不释手。首先,它的“袖珍”设计就太讨喜了,放进随身的包里或者口袋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查阅,一点也不占地方。我经常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游,在计划行程的时候,总会涉及到一些风俗习惯,比如选择出发日期、订婚、结婚、乔迁等等,这时候翻开这本书,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日子,感觉特别安心。 它涵盖的时间跨度也非常惊人,从1900年到2100年,整整两百年的时间,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未雨绸缪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用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变得过时了。而且,它的排版设计非常清晰,即使是第一次接触黄历的人,也能很快看懂。每天的宜忌、节气、甚至一些简单的吉凶提示都标注得非常明确,不会让人产生误解。我尤其喜欢它里面关于“每日宜忌”的部分,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智慧,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