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
定价:69.00元
作者:杨其长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1221468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植物工厂是解决未来粮食问题的技术方法,受到世界瞩目,发达国家已应用于生产实践。近年来我国植物工厂发展迅速,植物工厂的一些关键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以作者杨其长、魏灵玲、刘文科、程瑞锋在植物工厂领域各项关键技术方面获得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为核心,分析了植物工厂基本概念、发展意义以及外发展历程;介绍了植物工厂的工艺与系统构成、环境控制系统、LED人工光源系统、营养液栽培与控制系统、蔬菜品质调控等相关结构与配套技术体系,并介绍了我国植物工厂领域具体的技术方法、各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本书还通过对家庭微型植物工厂、典型植物工厂案例与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的介绍,为读者了解我国植物工厂的发展成果、分析技术经济的可行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此外本书还对植物工厂发展趋势、未来热点领域以及我国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阐述。《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适合植物工厂及园艺生产部门生产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涉农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农业科教单位技术人员、学生与广大关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众参考阅读。
目录
章 植物工厂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发展植物工厂的意义
1.3 植物工厂历史回顾
1.3.1 国际植物工厂的发展
1.3.2 植物工厂的发展
第2章 植物工厂工艺与系统构成
2.1 系统概述
2.2 植物工厂生产工艺流程
2.2.1 播种、催芽(2~3天)
2.2.2 育苗(16~18天)
2.2.3 定植与栽培(20~25天)
2.2.4 收货(1天)
2.2.5 包装、贮藏(0.5~3天)
2.2.6 上市(0.5天)
2.3 植物工厂系统构成
2.3.1 外围护结构与材料
2.3.2 植物工厂系统构成
第3章 植物工厂环境控制系统
3.1 植物工厂洁净系统
3.2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系统
3.2.1 温度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3.2.2 植物工厂温度调节与控制
3.3 植物工厂湿度调节与控制
3.3.1 降湿调节
3.3.2 加湿调节
3.4 CO2调节与控制
3.4.1 CO2浓度与植物的光合成
3.4.2 CO2气源及其调控技术
3.5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3.5.1 环境数据检测
3.5.2 环境监控系统
3.5.3 上位机管理及远程控制系统
第4章 人工光源系统
4.1 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对光的需求
4.1.1 光强对作物光合的影响
4.1.2 光质对作物光合的影响
4.1.3 光周期对植物的影响
4.2 光照强度的表示方法
4.3 各种人工光源及其特性
4.3.1 植物对人工光源的要求
4.3.2 植物工厂主要人工光源
4.3.3 各种人工光源性能分析
4.4 LED在植物工厂的应用
4.4.1 LED在叶菜植物工厂的应用
4.4.2 LED在植物育苗工厂的应用
4.4.3 LED光源装置及控制方式
第5章 营养液栽培与控制系统
5.1 营养液栽培的发展
5.2 营养液栽培的方法与分类
5.2.1 按照有无固体基质材料的分类
5.2.2 按照营养液的供给方式进行分类
5.3 营养液的管理
5.3.1 营养液的组成
5.3.2 营养液的配制
5.3.3 营养液的调节与控制
5.4 营养液循环与控制技术
5.4.1 必要性分析
5.4.2 养分及理化性状调控
5.4.3 微生物去除技术
5.4.4 自毒物质去除技术
5.5 营养液栽培与控制系统应用案例
5.5.1 营养液栽培与控制系统构成
5.5.2 营养液自动监控系统及功能
5.5.3 控制时序及计算机界面
5.5.4 控制参数及主要设备
5.5.5 营养液控制效果
第6章 植物工厂蔬菜品质调控
6.1 植物工厂蔬菜品质调控的技术需求
6.1.1 硝态氮调控的技术需求
6.1.2 维生素C调控的技术需求
6.1.3 次生营养物质的调控需求
6.2 光环境品质调控技术
6.2.1 光对硝酸盐与维生素C含量的调控
6.2.2 光对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6.2.3 基于 LED的蔬菜品质调控技术
6.3 营养液氮素品质调控技术
6.3.1 断氮调控技术
6.3.2 氮素水平与光照协同调控
6.3.3 氮素形态调控
6.4 植物工厂蔬菜营养品质的调控策略
第7章 家庭微型植物工厂
7.1 家庭植物工厂关键技术
7.1.1 人工光源技术
7.1.2 人工环境控制技术
7.1.3 营养液循环与控制技术
7.1.4 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
7.2 家庭植物工厂的开发应用
第8章 典型案例与技术经济分析
8.1 植物工厂典型案例
8.1.1 长春智能数字植物工厂
8.1.2 上海世博会“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厂”
8.1.3 山东寿光LED植物工厂
8.1.4 辽宁沈阳小韩村蔬菜工厂
8.1.5 南京汤山翠谷智能数字植物工厂
8.2 植物工厂技术经济分析
8.2.1 植物工厂的成本构成
8.2.2 人工光源生产成本估算
8.2.3 生产运行成本与设备成本的公式化
8.2.4 不同生产规模的经济性评价
8.2.5 实际生产成本的分析案例
第9章 前景展望
9.1 国际趋势
9.1.1 技术发展趋势
9.1.2 热点领域
9.2 发展战略
9.2.1 植物工厂具有广泛社会需求
9.2.2 植物工厂发展面临的问题
9.2.3 我国植物工厂发展战略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次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深入了解一下“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我一直对这种集约化、高科技的农业模式充满了好奇。想象一下,在可控的环境下,不依赖自然光照和土壤,就能高效地生产出各种蔬菜水果,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场景,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里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拆解这个复杂系统的。是会从基础的温湿度控制讲起,还是会直接切入更深层的营养液配方和光照光谱的研究?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指导,比如在实际建设中会遇到哪些技术难题,又该如何克服。我尤其关心的是,在投入成本方面,这本书是否会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包括初期设备投入、能源消耗、以及长期的维护成本。毕竟,对于很多想要尝试植物工厂的个人或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本书有没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不同规模植物工厂的建设方案和成本估算?我期待的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真正帮助读者将“植物工厂”这个概念落地,从蓝图变成现实。如果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工厂,比如叶菜类、果类,以及它们在系统设计、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差异,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并从中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和教训。毕竟,理论再好,不如实际操作中的智慧和经验来得宝贵。而且,我非常好奇,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植物工厂的能源来源、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这本书会有怎样的论点和解决方案。毕竟,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保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所有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体现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并提供前瞻性的建议。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引入到我的家庭农场中,而“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恰好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在关注垂直农业和室内种植的趋势,觉得这种模式似乎能更好地解决土地资源限制和季节性生产的问题。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讲解植物工厂的核心组成部分的,比如它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LED光源,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应用吗?还有,营养液的配方和循环系统也是我非常关心的一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作物调整营养液配方的指导,以及如何有效地监测和维护营养液的质量。此外,对于环境控制的部分,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精确的控制。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概览,而是能够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例如不同类型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在植物工厂管理中的作用。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是否有一些非化学的、更环保的方法适用于植物工厂?这本书有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讨论?我还对植物工厂的能源效率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能源使用,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设计更节能的设备等方面的建议。毕竟,植物工厂的运行成本中,能源消耗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
评分我之所以选择“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特别是那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创新技术。植物工厂这种在可控环境下进行的集约化种植模式,无疑代表了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植物工厂背后的技术秘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环境控制系统的讲解,它会详细介绍如何精确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吗?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集成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自动化管理。另外,营养液的管理是植物工厂的生命线,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营养液配方,或者至少是配方设计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监测和调整营养液的pH、EC值,并实现高效的水分和养分循环利用。我还对植物工厂的病虫害防治策略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非化学的、环保的防治方法,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不同类型作物在植物工厂中的种植经验,并分享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并为未来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评分这次入手“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主要是被它“系统”和“实践”这两个关键词所吸引。我一直对这种高度集约化、科技驱动的农业模式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它离普通人有点遥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这种隔阂,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建设和运营指南。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的介绍,比如它会详细讲解LED照明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吗?我听说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配置LED灯的具体指导,以及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来调整光照方案。另外,对于营养液的管理,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有详细的营养液配方,或者讲解如何根据科学原理自主配制营养液?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例如如何监测和调整营养液的pH值、EC值,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营养液循环系统,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和养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植物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的章节,比如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智能决策系统。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植物工厂建设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我购买了“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主要想深入了解这个听起来就充满未来感的农业模式。我对植物工厂的整体概念有初步了解,但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掌握更具体、更深入的知识。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植物工厂建设的各个环节会有怎样的阐述。例如,在结构设计方面,它是否会讨论不同类型温室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作物来选择合适的结构?我非常好奇书中关于环境控制系统的讲解,它会详细介绍温湿度、CO2浓度、以及光照等关键参数的控制原理和技术吗?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类型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选择和应用建议。另外,营养液的管理是植物工厂的生命线,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细的营养液配方,或者至少是配方设计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监测和调整营养液的pH、EC值,并实现高效的水分和养分循环利用。我还对植物工厂的病虫害防治策略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非化学的、环保的防治方法,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不同类型作物在植物工厂中的种植经验,并分享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那将非常有价值。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并为未来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评分我一直对“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充满期待,因为我一直认为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的深度融合。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突破自然限制,实现高效、可持续生产的农业模式。植物工厂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一复杂系统变得易于理解的。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植物工厂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它会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的环境控制系统吗?例如,在温室建设中,如何实现精确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它会提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建议吗?我非常想了解书中关于营养液管理的部分,它是否会提供详细的营养液配方,或者讲解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来科学地调配营养液?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养分回收的先进技术,以体现植物工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此外,我对植物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非常感兴趣。它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算法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吗?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指导,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实际建设植物工厂的案例,并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那将是非常有益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并获得一些可操作的启示。
评分我一直对“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的标题感到好奇,因为“植物工厂”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我一直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那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创新技术。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植物工厂的核心技术,比如它会深入讲解LED照明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吗?我了解到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配置LED灯的具体指导,以及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来调整光照方案。另外,对于植物工厂的另一大关键——营养液配方和供给系统,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否有详细的介绍。它会提供一些针对常见蔬菜作物的营养液配方吗?还是会侧重于讲解如何根据科学原理自主配制营养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例如如何监测和调整营养液的pH值、EC值,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营养液循环系统,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和养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植物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的章节,比如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智能决策系统。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植物工厂建设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评分我最近对“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一直认为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的深度融合。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突破自然限制,实现高效、可持续生产的农业模式。植物工厂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一复杂系统变得易于理解的。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植物工厂的各个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它会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的环境控制系统吗?例如,在温室建设中,如何实现精确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它会提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建议吗?我非常想了解书中关于营养液管理的部分,它是否会提供详细的营养液配方,或者讲解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来科学地调配营养液?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养分回收的先进技术,以体现植物工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此外,我对植物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非常感兴趣。它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算法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吗?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指导,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实际建设植物工厂的案例,并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那将是非常有益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并获得一些可操作的启示。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想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性思路。我一直对这种高度集约化、环境可控的种植模式很感兴趣,觉得它可能是解决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讲解植物工厂的核心技术细节的。它是否会深入探讨LED光源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包括不同光谱对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配置照明系统?我同样关心的是,书中对营养液配方和循环系统的介绍会到什么程度?是会提供一些通用的配方,还是会侧重于讲解配方的科学原理,让读者能够根据具体作物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在植物工厂中实现精准环境控制的方法,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以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集成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自动化管理。此外,对于病虫害防治,植物工厂是如何做到无农药或低农药生产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我非常想知道,在成本效益方面,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实际的分析,包括初期投资、运营成本以及预期的回报周期。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不同规模植物工厂的建设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
评分我之所以会认真阅读“植物工厂系统与实践(建设植物工厂)”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对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创新技术。植物工厂这种高度集约化、环境可控的种植方式,在我看来,是解决未来粮食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我特别想从这本书中学习到植物工厂的建设和运营细节。它是否会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LED光源及其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应用?比如,如何根据作物的需光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光谱和光强?同时,对于营养液的管理,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科学配制营养液、监测和调整营养液参数(如pH、EC值),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水肥一体化循环系统的具体指导。我同样关注的是,书中如何阐述植物工厂的环境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通风以及灾害性天气(如台风、霜冻)的应对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用建议,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生产。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不同规模植物工厂的成功案例,并对其建设过程、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度剖析,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得一套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从而为未来植物工厂的实际建设和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