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致加西亚的信
目录
章谁将把信送给加西亚
致加西亚的信
贬损别人就是低估自己
“你属于哪一种人呢?”
每一件事情都有深刻意义
拖沓是对惰性的一种纵容
第二章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安德鲁?罗文自述
拿到信火速前往牙买加
有惊无险的段行程
险象环生的第二段行程
漫长而惊险的行程结束了
终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第三章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现在就动手做吧!”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多做一点”获得多
没会创造机会
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下篇做自动自发的人
第四章对待工作:热爱、努力、勤奋
看得起自己的工作
别只为薪水而工作
工作并快乐着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
“让我们勤奋工作!”
第五章对待公司:敬业、责任、忠诚
敬业是你的使命所在
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
成为公司中不可替代的人
带着责任心自动自发做事
比金子为珍贵的是忠诚
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
第六章对待老板:理解、感恩、学习
你和老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牢骚和抱怨是一种公害
老板值得同情和理解
要对老板满怀感恩之情
由衷地欣赏和赞美你的老板
一个好老板会让你受用无穷
像老板一样思考和做事
第七章对待自己:诚实、自信、乐观
诚实是衡量人品的一把尺子
行为是思想绽放出来的花朵
你应该让自己的思想回回炉
换工作换老板不如换心态
与其抱怨不如寻求改变
不要做自己心理上的奴隶
第八章对待细节:谨慎、专注、耐心
走好每一小步,才能跨出一大步
注重细节,在细节之处做到
不轻视小事,认真把小事做到位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即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处理
附录一哈伯德成功信条
附录二致加西亚的信(英文原文)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致加西亚的信
在我所知道的所有的与古巴有关的事情当中,有一个人的不朽形象始终让我无法忘怀。
1898年,美西战争①爆发之后,美国需要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但是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的崇山峻岭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藏身地点,与他联系上是难上加难。
然而,战事的发展,迫使美国总统必须想尽办法与加西亚将军联系上。
这可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有人向美国总统麦金莱②了一个人,人说:“我们的军队中,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的话,那么非他莫属。”
于是,他们将罗文叫了过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将信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好封,吊在胸口藏好就出发了,三个星期之后,他徒步穿越了一个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将信交到了加西亚将军手上。罗文送信的细节与艰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美国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一座不朽的丰碑,放在每一所大学校园里。对于年轻人来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需要一种敬业主动的精神。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能够行动,全力去完成,才是让人敬佩的年轻人,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一样。
如今,当年的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们还能遇到其他的“加西亚”。战争年代需要罗文这样的人,和平年代需要。在一家人数众多的大企业,大部分人碌碌无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根本不用心。这太令人吃惊了。
可以说,懒散拖沓、没有激情、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已经变成了一些公司里的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非你苦口婆心地劝解、威逼利诱地强迫,否则你真的拿他们没招,当然了,你可以祈求上苍,派一名天使大姐相助,否则,这些人有的是闲工夫混时间。
不信的话,我们来设置一个场景,做个试验:
比如,你是某公司的老板,你正坐在办公室里。对面有6名职员正在等待你来安排任务。你随意将其中的一位叫过来,对他说:“请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可以查一查百科全书。”
他会怎么表现呢?他会直接了当地回答“好的,马上去办”吗?
我敢跟你打赌,他对不会,他会用满带疑惑的表情看着你,然后接连不断地提出:
克里吉奥是谁?
这个人还在世吗?
我需要查哪套百科全书?
那套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按照程序,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这件事急不急?
我们为什么要查这个人?
我敢以10倍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之后,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之后,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这位职员才会走开,别以为他走开去查阅了。如果他有助手的话,他是去吩咐助手帮助他查了。他的助手也不可能是像罗文一样的人。于是这名职员会回来告诉你,查不到克里吉奥。当然,我也许会输掉赌注,但是那样的几率太小了,我相信自己不会输掉的。
事实上,如果你是个聪明的家伙,就不应该对那名职员解释,克里吉奥编在哪部百科全书里。你应该面带笑容地说:“算啦,我自己来。”然后就自己去查了。
这种被动的做法,这种品质的恶劣,这种意志的薄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将我们的社会带到互相推诿,不干实事的危险境地。
如果你不能自动自发为了自己,而又怎么能期待他人能够自动自发地为你呢?
表面上看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职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刊登一则招聘一名速记员的广告,应征的10个人之中,会有个人不会拼也不会写的,可怕的是这些人甚至认为不会这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指着一名职员对我说:“你看那个职员。”
“看到了,怎么了?”我不解地问。
这名总经理摇摇头说:“这个人是个精通业务的会计,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市里办件小事,他或许能够完成任务,但是他非常有可能中途走进一家酒吧。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会完全忘记自己来干什么的。”
你能派这样的人把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人大发同情心。他们对那些“收入微薄却毫无出头之日”以及“仅有温饱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同情者会觉得那些雇主丧尽天良,从而将他们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这些人难道没有看到?有些老板如何从满头黑发熬到了白发苍苍?即使老板们再苦口婆心都无法使那些不求上进的员工勤奋起来;这些人难道没有看到?有些雇主是如何以大的耐心容忍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
在任何公司和企业,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做一些常规性的调整。公司和企业的负责人经常会送走那些对公司没有什么贡献的员工,同时也迎来一些新的成员。无论公司和企业的业务如何繁忙,这种调整一直在进行着。当经济危机来临之际,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调整非常有效。这种常规性的调整,让那些懒懒散散、马马虎虎的人另寻他路。这种常规性的调整,让那些敬职敬业、自动自发的留了下来。公司和企业是要盈利的,因此每个老板都期望留下那些的员工——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十分精明的人,这个人虽然不笨,但是缺乏创造能力,对他人来说没有多大的价值。并且他总是偏执地认为老板正在压榨他,或者有压榨他的企图。
这个人既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没有勇气接受他人的指挥。如果你让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的回答肯定是:“你自己去吧。”
我十分清楚,与那些身有残疾的人相比,这种头脑残疾的人完全不值得同情的。相反,我们应该对那些用尽毕生精力去经营一家公司或企业的老板表示同情和敬意。他们不会和员工一样,下班的时间一到就放下工作。他们会努力使那些工作散漫、办事拖拉、投机取巧、不知感恩的员工有一份工作。员工们可否想一想,如果没有老板们的努力和心血,你或许忍受饥饿的折磨,甚至无家可归,到处流浪。
我说得严重了吗?不!即使整个世界都变成贫民窟,我也要为老板们说几句公道话。这些成功者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们具有强大的导引力量,冲破了重重障碍才获得成功的。
反过来想,他们从成功中得到了什么呢?摇落一树繁华,除了的食物和衣服以外,真没有什么。
我曾为了填饱肚子而为他人工作,也曾为有一份事业当过老板,我深知两方面的酸甜苦辣。贫穷的确让人觉得不好受,贫穷是不值得赞美的,衣衫褴褛不是潇洒,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像你想象的一样,是贪婪者、专横的代名词。这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颗菩萨心肠③一样。
我敬佩那些无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只需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的问题,不会随手把信丢进臭水沟里,而是全力以赴地将信送到目的地。这种人不会被解雇,也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停工。
文明的进步,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长久过程。
无论有什么样的愿望,这种人都能够实现。在每个大都市、乡村、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是受欢迎的人。社会上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才。
内容简介
《致加西亚的信》讲述的是在美西战争中,一位名叫罗文的中尉接到美国总统麦金莱的任务——给西班牙反抗军领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罗文中尉推诿,奇迹般地完成了这件艰巨的任务。他的事迹随着《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的出版在全世界广为传颂,同时也成就本书成为一部盛传百年的励志经典。
它蕴涵着个人成功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的真谛,阐述了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书中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是成为永恒商业精神的典范与象征。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
《时光文库致加西亚的信》:一场关于“自我驱动”的深刻洞察 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在揭示一种人性的普遍规律。我从“致加西亚的信”这个核心叙事中,读到了关于“自我驱动”的深刻洞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诱惑众多的时代,保持专注、高效执行变得愈发困难。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像加西亚那样,将目标内化为自我驱动力,然后全力以赴。我尤其被作者对“不找借口”原则的强调所打动。在职场中,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解释为何任务未能按时完成,为何结果不尽如人意。而“致加西亚”的精神,正是对这种“找借口”文化最有力的反击。它告诉我们,优秀的执行者,不会为失败找理由,只会为成功找方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将“主动执行”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具备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一种能够将困难化为动力的强大能量。它更像是一次关于“觉醒”的启示,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真正的执行力,源于内心深处那份对承诺的坚守和对目标的执着。
评分《时光文库致加西亚的信》:一场关于执行力的深刻对话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读物,不如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它所蕴含的“致加西亚”精神,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价值。我尤其被作者对“主动性”的强调所折服。在许多现代职场理论中,我们常常被灌输各种“方法论”和“技巧”,但却常常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去解决问题。作者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简单而又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将“主动执行”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执行力,并非是被动接受命令,而是主动思考,主动行动,主动解决。书中对那些“不求回报、只为使命”的个体的赞美,让我深思。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这种纯粹的执行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忽视,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是对职业道德和人格独立的追求。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口若悬河、善于投机取巧的人,而是那些默默付出、脚踏实地、将任务视为生命的实干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理论堆砌,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它更像是一次与作者的真诚对话,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的工作习惯和人生态度。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细细体悟的“心灵指南”。
评分当“信”成为一种信念——《时光文库致加西亚的信》书评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对“信仰”的重新定义。这里的“信仰”,并非宗教意义上的,而是指一种对目标坚定的信念,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作者笔下的“致加西亚的信”故事,之所以能流传百世,正是因为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超越一切阻碍、将使命视为最高荣誉的坚定。在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还拥有这样的“信仰”?我们是否还能像加西亚一样,不问原因,不计后果,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务?书中的“主动执行”理念,让我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一种将责任内化于心,将使命外化于行的强大驱动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那些“缺乏主动性”的表现的剖析,那些找借口、推诿、等待指示的心态,在书中被无情地揭示出来,让人不得不反思。这本书并没有提供所谓的“成功秘诀”,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执行力层面,提醒我们,任何宏大的目标,都始于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它就像一股清流,冲刷掉我们内心的浮躁和犹豫,让我们重新审视“执行”的真正意义。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唤醒,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外在的技巧,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坚定。
评分读《时光文库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触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启迪,而非具体的故事情节。它就像一股清流,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涤荡心灵,回归初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责任”二字的深刻诠释。在如今这个充斥着推诿、找借口和抱怨的时代,重温“致加西亚的信”这个经典故事,让我更加体会到主动承担、全力以赴的可贵。加西亚的形象,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化身为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那些默默奉献、不计报酬、只为完成使命的 thực dụng 者。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加西亚”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份“致加西亚”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个人实现价值的关键。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这个关于执行力、关于责任、关于敬业的故事娓娓道来。这种“简单”的力量,却有着穿透人心的效果。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拥有“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决心和行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它不是教你如何“聪明”地工作,而是教你如何“认真”地工作,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评分《时光文库致加西亚的信》:一次关于“责任心”的升华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责任”的全新理解和升华。它不仅仅是将“责任”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不折不扣的行动。作者以“致加西亚的信”这个简洁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重新定义了“责任”的内涵。我尤其被书中对“主动承担”的推崇所打动。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推卸责任、互相埋怨的现象,而“致加西亚”的精神,则是一种对这种负面情绪的有力纠正。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责任,在于主动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等待指示。书中对那些“默默奉献、全力以赴”的个体的赞美,让我深感敬佩。他们不是为了获得表扬,而是因为他们将完成任务视为一种职责,一种对自己、对团队、对组织的承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朴素,却充满了智慧。它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也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最真诚的方式,将“执行力”的精髓传递给读者。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和应有的态度。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取巧”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认真”地,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实干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