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2版 2本 新能源汽车结构构造工作原理教程书籍

包邮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2版 2本 新能源汽车结构构造工作原理教程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洪文,王震坡,孙逢春,刘鹏 著
图书标签:
  • 电动汽车
  • 新能源汽车
  • 汽车原理
  • 汽车构造
  • 汽车技术
  • 汽车工程
  • 车辆工程
  • 电子技术
  • 专业教材
  • 汽车维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591665
商品编码:26722606676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YL13973  9787111591665 9787111545798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第2版)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车型。鉴于电动汽车集成了传统汽车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以及控制工程多学科的特点,组成和结构复杂,本书立足从原理与构造出发,分别从功能定义和需求分析、工作原理和过程阐述、典型构造和举例分析等进行展开说明,内容安排涵盖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整车、“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组系统、电动化辅助系统”等部件以及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等各个方面。

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背景1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种类2
 第三节 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5
 第四节 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9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11
 第一节 纯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11
 第二节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13
  一、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3
  二、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6
  三、电源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1
 第三节 典型的纯电动汽车结构25
  一、改装式的纯电动汽车(福特公司纯电动汽车福克斯) 25
  二、完全开发的纯电动汽车27  
 三、未来的纯电动汽车技术35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40
 第一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类别40
  一、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42
  二、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43  
 三、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44
 第二节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5
 第三节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7
 第四节 混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9
 第五节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52
 第六节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52
 第七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53  
 一、发动机53  
 二、动力耦合装置55
  三、辅助功率单元62  
 四、整车综合控制器63
 第八节 典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结构65  
 一、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65
  二、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67
  三、混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72
  四、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74
第四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78
 第一节 燃料电池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79
  一、燃料电池的定义和工作原理79
  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2
  三、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6
 第二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92
  一、燃料电池单独驱动汽车动力系统93  
 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95
 第三节 典型的燃料电池汽车结构103
第五章 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107
 第一节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综述107
 第二节 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10
  一、直流电机的结构110
  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112
  三、直流电机的四象限工作调控118
 第三节 交流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26
  一、交流感应电机的结构127  
 二、交流感应电机的工作原理131
  三、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137
  四、逆变器141  
 五、交流感应电机的控制系统145
 第四节 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51
  一、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151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153
  三、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153
 第五节 开关磁阻电机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54
  一、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155
  二、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156
  三、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工作特性157
 第六节 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158  
第七节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关键部件介绍159
  一、功率器件159

  二、转速测量元件166
 第八节 电机的冷却形式169
 第九节 典型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结构172
第六章 电动汽车的车载能量源系统175
 第一节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种类及原理176
  一、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176
  二、常用二次电池比较178
  三、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179
  四、锂离子电池179
 第二节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192
  一、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192
  二、铅酸电池的特性194
  三、镍氢电池的特性195
  四、锂离子电池的特性196
 第三节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198
  一、动力电池成组技术198
  二、动力电池组系统技术200  
 三、动力电池的不一致性及改进措施206
  四、动力电池管理系统209
  五、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219
  六、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举例223
 第四节 典型的动力电池系统结构225  
 一、丰田普锐斯电动汽车电池组系统225
  二、A123电池组系统227
  三、北京奥运用BK6122EV型电动客车电池组系统229
 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其他能量源233
  一、锌空气电池233
  二、太阳能电池234
  三、飞轮储能装置237
  四、超级电容器239
第七章 电动汽车的电动化辅助系统243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概述243
 第二节 电动转向系统246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原理246
  二、电动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50
  三、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52
 第三节 电控制动系统255

  一、电控制动系统的结构255
  二、电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56
  三、典型的电控制动系统256  
 四、电控真空助力制动系统259
 第四节 电动空调系统261  
 一、热泵式空调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261
  二、电装电动客车一体式电动空调262
 第五节 电动冷却系统264
  一、电动冷却系统的结构264
  二、典型车辆的冷却系统264  
 三、电动冷却系统中的特殊问题265
 第六节 辅助DC/DC变换器266
  一、降压变换器266  
 二、升压变换器267  
 三、升降压变换器268
  四、带隔离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270
第八章 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272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充电站272
  一、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现状272
  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功能274
  三、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行模式275
  四、电动汽车充电机281


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第2版)

本书主要分为电动汽车基本原理、电动汽车驾驶与应用、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典型电动汽车介绍等四部分,从大众读者了解电动汽车、驾驶电动汽车以及日常维护角度,由浅入深、以普及基础应用知识为主,兼容驾驶培训以及电动汽车科普应用的需求。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绪论11.1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11.1.1能源危机11.1.2环境问题31.1.3电动汽车的优势51.2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91.2.1电动汽车的出现91.2.2电动汽车的再崛起101.2.3电动汽车的新生机131.3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141.3.1国内外发展概况151.3.2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181.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11.3.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41.3.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7第2章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02.1电动汽车驱动原理的分类302.2纯电动汽车30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12.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42.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52.6电动汽车的结构362.6.1基本构成362.6.2电驱动的结构形式372.6.3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412.7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422.7.1驱动力和行驶阻力432.7.2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平衡472.7.3动力性评价参数492.7.4续驶里程50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第2版目录第3章驱动电机543.1电机分类543.2直流电机563.2.1直流电机的结构563.2.2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573.2.3直流电机的特点573.2.4直流电机的控制583.2.5直流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603.3交流异步电机603.3.1交流异步电机的结构603.3.2交流异步电机的基本原理613.3.3交流异步电机的特点623.3.4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623.3.5交流异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633.4永磁同步电机633.4.1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633.4.2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643.4.3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643.4.4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643.4.5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653.5开关磁阻电机653.5.1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653.5.2开关磁阻电机的原理663.5.3开关磁阻电机的特点673.5.4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683.5.5开关磁阻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693.6轮毂电机技术693.6.1轮毂电机技术发展693.6.2轮毂电机的结构703.6.3轮毂电机技术的特点713.6.4轮毂电机的驱动方式723.6.5轮毂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733.6.6轮毂电机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733.7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74第4章动力电池系统754.1动力电池简介754.1.1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754.1.2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754.1.3动力电池的分类804.2锂离子动力电池814.2.1概述814.2.2工作原理824.2.3失效机理824.2.4电性能844.2.5典型应用884.3其他电池894.3.1铅酸电池894.3.2镍氢电池914.3.3超级电容器914.3.4燃料电池924.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934.4.1基本构成934.4.2主要功能934.5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974.5.1动力电池单体寿命的影响因素974.5.2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电池组寿命994.6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1024.6.1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1034.6.2动力电池回收104第5章电动汽车电气系统1065.1电气系统概述1065.2电动汽车空调系统1095.2.1发展现状1095.2.2技术特点1105.2.3关键部件及控制技术1105.2.4工作原理1115.3功率变换器1145.3.1降压功率变换器1155.3.2升压功率变换器1175.3.3双向功率变换器1195.4电动汽车高压安全1215.4.1高压系统布置要求1225.4.2安全要求及检测参数1235.4.3高压安全防护措施1235.4.4高压绝缘监测1245.5电气系统的电磁兼容性1265.5.1电磁兼容性主要术语1275.5.2电动汽车电磁环境分析1295.5.3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1305.5.4抑制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1315.5.5电磁场辐射强度检测实例132第6章电动汽车总线系统1346.1概述1346.1.1车载总线系统简介1346.1.2车载总线技术的发展1356.1.3车载总线系统拓扑结构1366.1.4车用总线协议标准1386.1.5总线节点的典型设备1396.2CAN总线系统1416.2.1CAN总线系统的组成1426.2.2数据传输形式和数据传输原理1456.2.3CAN总线应用实例1476.3其他总线系统1496.3.1FlexRay总线1496.3.2LIN总线1496.3.3TTCAN总线150第7章仪器与仪表1527.1概述1527.2纯电动乘用车仪器与仪表1557.2.1北汽EV200纯电动乘用车仪器与仪表1557.2.2腾势纯电动乘用车仪器与仪表1607.2.3特斯拉Model S纯电动乘用车仪器与仪表1607.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仪器与仪表1617.4纯电动客车仪器与仪表1627.4.1组合仪表1627.4.2液晶显示屏1647.5电动环卫车仪器与仪表1677.5.1组合仪表1677.5.2触摸显示屏168第8章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1718.1充电设备1718.1.1充电机1718.1.2充电桩1748.2充电接口1758.2.1传导式充电接口要求1758.2.2充电接口形式1768.3充电站1788.3.1主要功能与布局1788.3.2建设形式1808.4常用充电设施建设和应用形式1828.4.1家庭充电设施1828.4.2公共充电设施1838.4.3动力电池更换站1848.5充电设施典型实例1858.5.1充换电站1858.5.2充电桩群186..........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