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君王論
定價:19.80元
作者:(意)馬基雅維利
齣版社:西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801089113
字數:11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後代君主和統治者的案頭書,後世一切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人類三部具有永恒價值的處世智慧奇書之一,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有影響的書。
內容提要
16世紀30年代起,《君王論》風靡一時,但在50年代末被列為,直到19世紀70年代纔得以恢復名譽,進而暢銷世界。
歐洲的若乾學者都相信,韆百年來,《君王論》是人類寫過的三部具有永恒價值的處世智慧奇書(《君王論》、《》和《資本論》)之一。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古樸,散發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封麵的插畫,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描繪的是一幅中世紀的宮廷場景,色彩濃鬱,細節豐富,光影處理也很有匠心。拿在手裏,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現代紙,而是帶著一種微微的粗糙,翻閱時能感受到一種沙沙的聲音,仿佛在翻閱一本塵封已久的古籍。我一直對曆史哲學類書籍情有獨鍾,尤其對那些探討權力、政治和人性本質的作品充滿好奇。《君王論》這個名字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讓人聯想到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以及他們所麵臨的復雜局麵。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窺探到那些曆史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做齣決策的邏輯,以及那個時代獨特的政治生態。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的翻譯質量能夠讓我信賴,畢竟優秀的譯本能夠更好地傳達原著的精神,避免因語言隔閡而産生的理解偏差。從封麵到裝幀,再到我對作者和作品的初步印象,都讓我對這次閱讀充滿瞭期待,感覺這將是一段充實且富有啓發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人性中那些不那麼光彩的部分,同時也深刻地揭示瞭權力運作的邏輯。馬基雅維利並沒有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審判,而是以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性,將政治現實剖析得淋灕盡緻。他告訴我們,在一個充滿競爭和危險的世界裏,君主必須學會如何“不為善”,以便在必要的時候采取行動。這種觀點挑戰瞭許多人對政治人物的理想化想象,也迫使我們去思考,所謂的“仁慈”和“公正”,在現實政治的洪流中,又該如何衡量和運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名聲”的討論,君主需要權衡維持好名聲和實際統治需求之間的關係,有時甚至需要犧牲名聲來保全權力。這種對現實利益的極緻追求,讓我不禁思考,在現代社會,我們所崇尚的價值觀,是否也隱藏著類似的矛盾?《君王論》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曆史事件的解讀,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人類行為和政治動態的獨特視角,這種視角即便在幾個世紀後,依然具有警醒世人的力量。
評分這本《君王論》給我的震撼,與其說是來自其內容的“實用性”,不如說是來自其思想的“銳利性”。馬基雅維利以一種近乎解剖學的精準,剖析瞭權力的邏輯,剝去瞭那些華麗的道德外衣,露齣瞭最原始、最赤裸的動力。他所探討的君主,並非是完美的典範,而是如何在復雜、不可控的現實環境中,憑藉智慧和手段生存下來。書中對“恐懼”和“愛戴”的權衡,對“仁慈”與“殘酷”的取捨,以及對“運氣”的辯證思考,都讓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目的可以證明手段”的論斷感到沉思,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觀點,卻也確實觸及到瞭政治行為中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動蕩的年代,與君主們一同麵對著來自四麵八方、瞬息萬變的挑戰。它不僅僅是一本政治學著作,更是一本關於人性、關於權力、關於生存的深刻哲學。它的文字簡潔而有力,即使過瞭數百年,依然能引起強烈的共鳴,讓人不得不反思自身對於權力和道德的理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對現實政治的洞察力簡直是令人震驚的。書中對於君主如何獲取、鞏固和維持權力,以及如何應對內憂外患的分析,可以說是直指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和弱點。馬基雅維利並沒有迴避政治中的陰暗麵,而是將其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他筆下的君主,並非總是崇高偉岸,有時甚至需要運用權謀、欺騙甚至是殘酷的手段來達成目的。這種“不擇手段”的論調,在當時的歐洲社會無疑是顛覆性的,但在我看來,也正是這種無畏的直言,纔使得《君王論》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書中對軍事力量、民眾心理、賢臣的任用以及如何避免被臣民憎恨和衊視的論述,都顯得極為精闢和具有前瞻性。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幸運”與“能力”的辯證關係所吸引,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成功背後那些我們常常忽略的因素。這本書讀起來並不輕鬆,很多觀點都需要反復琢磨,但每一次的思考都像是撥開一層迷霧,讓我對政治和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入。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原本以為會讀到一本關於古代帝王統治的教科書,但實際閱讀過程卻遠比這復雜和深刻得多。馬基雅維利所描繪的君主,並非隻是冷冰冰的權力執行者,他更像是一個精心算計的策略傢,時刻都在權衡利弊,觀察風嚮,並且以一種超然的態度來處理各種危機。書中的許多建議,乍聽之下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甚至帶有幾分殘酷,但這恰恰反映瞭作者對權力本質的深刻理解。他並不迴避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反而將其視為一種必然,並且教導君主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並壯大。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機遇”的論述,他認為雖然機遇可以創造條件,但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君主的遠見和魄力。這種對主觀能動性的強調,讓我感到振奮,也讓我意識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個人的能力和決心始終是不可或缺的。這本書讓我對“領導力”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發號施令,而是包含著智慧、勇氣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