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革命戰爭紀實解放戰爭(華北捲)
定價:114.00元
作者:袁德金,劉振華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7-01
ISBN:9787010032849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1.12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華北解放戰場上,人民解放軍,齣擊察南綏東,攻取運城、應縣,降伏“臥牛”,鏖戰晉中,圍睏太原,進軍綏遠。新保安之戰全殲敵“”第35軍,張傢口解放,兵臨北平城下,北平和平解放,解放華北後一戰,總攻太原開始瞭!
目錄
總序 張震
章 “保衛華北”
第2章 反擊傅作義侵犯
第3章 曇花一現的和平
第4章 大同、集寜戰役失利
第5章 撤離張傢口
第6章 轉戰平漢路
第7章 三戰三捷(一)
第8章 三戰三捷(二)
第9章 個大殲滅戰
0章 攻剋石傢莊
1章 莊疃之戰
2章 齣擊察南綏東
3章 攻取運城、應縣
4章 降伏“臥牛”
5章 建立華北軍區
6章 轉戰熱西冀東
7章 鏖戰晉中
8章 圍睏太原
9章 進軍綏遠
第20章 傅作義偷襲石傢莊
第21章 決戰平津前夕
第22章 包圍張傢口
第23章 新保安之戰
第24章 兵臨北平城下
第25章 第二條戰綫的鬥爭
第26章 天津激戰
第27章 次和談
第28章 再次和談
第29章 第三次和談
第30章 北平和平解放
第31章 解放華北的後一伏
第32章 “綏遠方式”的實現
參考書目
華北解放戰爭各戰略階段國共雙方序列錶
作者介紹
袁德生,1951年生,先後畢業於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劉振華,1952年生,現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文摘
序言
這本書讓我對華北解放戰爭的理解,進入瞭一個新的維度。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場軍事勝利,更是在解析一個社會變革的發生過程。我非常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當時社會背景的鋪陳,比如,在描寫某次戰役時,會先介紹當時華北地區的經濟狀況、民眾的情緒以及各方勢力之間的博弈。這種“宏大敘事”與“微觀細節”的結閤,使得戰爭的進程更加閤乎邏輯,也更加容易理解。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戰爭動員和宣傳策略的分析很感興趣。作者引用瞭一些當年的口號、標語和宣傳畫,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人民的思想是如何被引導和激發,從而形成巨大的閤力。書中對於解放軍內部的紀律和作風的描寫,也讓我印象深刻,這解釋瞭為什麼在艱苦的條件下,部隊能夠保持高昂的士氣和戰鬥力。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讓我看到瞭華北解放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對抗,更是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麵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評分我一直對軍事史很感興趣,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華北作為重要的戰場,其進程的復雜性和戰略意義非同一般。這本書在梳理瞭華北戰場的大體脈絡之後,更深入地挖掘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我之前以為對那段曆史已經比較熟悉瞭,但讀瞭這本書,纔發現有很多地方是我之前忽略瞭的。比如,書中對於國民黨軍隊在華北地區的政治動員和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篇幅進行分析。這讓我看到瞭戰爭的另一麵,不僅僅是槍炮的較量,更是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對抗。作者引用瞭一些當年的報紙、電報和迴憶錄,使得論述非常有說服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土改”在華北地區推行情況的描寫很感興趣,這部分內容解釋瞭為什麼解放軍能夠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以及這種支持是如何轉化為軍事上的優勢的。書中對當時一些戰役的地理環境分析也相當到位,讓我更能理解為什麼某些戰術會成功,而另一些則會失敗。這本書的內容,無疑為我理解華北解放戰爭的全局,提供瞭更深厚的土壤。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比較樸實,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但正是這種真實感,讓戰爭的殘酷和壯烈更加凸顯。我喜歡書中對於一些戰役的還原,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非常強烈。讀到某些章節時,我甚至會想象自己就是那個在戰場上的士兵,感受著槍林彈雨,感受著戰友的生死離彆。書中對於不同作戰單位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也有著非常細緻的描述,有時候一個微小的失誤,就可能導緻整個戰役的失敗。我印象特彆深的是,在描寫某次攻堅戰時,作者花瞭很大篇幅講述瞭偵察兵是如何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地滲透到敵人的防綫去偵察地形和敵情。這種“偵察”的工作,在宏大的戰役敘事中常常被忽略,但在這本書裏,它卻被放在瞭非常重要的位置。這讓我明白瞭,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有無數默默無聞的付齣和犧牲。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戰爭的另一麵,不僅僅是英雄主義的浪漫,更是無數普通人在嚴酷環境下生存和戰鬥的真實寫照。
評分這本書我翻瞭好幾遍,簡直是把我帶迴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書裏對華北戰場的描繪,細節之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某個章節裏,作者詳盡地描述瞭某次關鍵戰役的部署,從部隊的調動、糧草的準備,到戰士們齣發前的誓師大會,每一個環節都寫得入木三分。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滿臉風霜的戰士們,背著沉重的裝備,冒著嚴寒或酷暑,在荒蕪的土地上跋涉。書中對於不同兵種的配閤,特彆是步兵、炮兵和騎兵之間的協同作戰,有著非常生動的刻畫。當讀到某個連隊如何利用地形優勢,巧妙地繞過敵軍的碉堡,最終取得突破時,我腦海裏就浮現齣電影畫麵般的場景,甚至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味和戰士們壓抑但堅定的呼吸聲。作者並沒有迴避戰爭的殘酷,那些犧牲的烈士,那些失去傢園的百姓,都被賦予瞭真實的情感和故事。讀到一些關於傷亡的描寫,我真的會為之動容,甚至會停下來,迴味一下自己所處的和平年代是多麼來之不易。這本書不僅僅是戰爭的記錄,更是對那個時代無數普通人命運的深刻注視。
評分這本關於華北解放戰爭的書,在戰役的宏觀敘事之外,還巧妙地穿插瞭一些人物的微觀視角,使得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人性化。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幾位基層指揮官的描繪,他們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而是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一起製定戰術,一起分享戰利品(即使是很少的)。有一次,書中提到一位連長在攻打一座小鎮時,為瞭減少傷亡,親自帶領幾個偵察兵潛入敵後,冒著生命危險去破壞敵人的通訊設備。這個細節讓我對戰爭的“策略”有瞭更深的理解,原來在宏大的戰略之下,是無數個這樣冒著生命危險的“小動作”在起作用。書中還描寫瞭一些普通農民在戰爭中的角色,他們是如何支持解放軍的,又是如何在戰亂中艱難求生的。有一段關於一位老奶奶,在炮火紛飛中,偷偷給前綫送水送飯的描寫,非常打動我。她並不是什麼英雄,隻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婦女,但她的行為卻展現瞭那個時代人民對革命的支持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戰爭的勝利,離不開每一個普通人的付齣和犧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