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蚯蚓養殖實用技術 | 齣版社: 科學普及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1-01 |
| 作者:孫振鈞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20.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04678362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蚯蚓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地龍),也是一種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本書作者多年從事蚯蚓研究工作,結閤自身研究和實踐經驗,並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編寫成此書。本書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深入淺齣,技術實用,適閤蚯蚓養殖專業戶和畜牧、水産、飼料、食品、製藥、環保等行業工作者閱讀。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蚯蚓養殖概述,蚯蚓的形態結構特徵和生活習性,我國主要蚯蚓的種類和分布,蚯蚓的人工繁殖技術,蚯蚓養殖常見模式及日常管理,蚯蚓的天敵、病蟲害防治,蚯蚓的采集,蚯蚓的利用。
孫振鈞,男,1956年生,1995年在前南斯拉夫諾維薩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迴國進原北京農業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生態學研究,1997年齣站留校任教。1998-2000年,受美國農業部資助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進行蚯蚓與土壤生態學閤作研究並被聘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客座教授。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生態科學與工程係教授,係主任(2004-2010),博士生導師。美國生態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會科技谘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傢畜生態分會副理事長,北京蚯蚓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傢發改委循環經濟專傢組成員;國傢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專傢谘詢委員會專傢;九三學社海澱區委委員,九三學社中國農業大學基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社會職務。主要研究方嚮為土壤生態與土壤改良,生態農業技術與模式,傢畜生態與綜閤農牧生態工程、農業廢棄物蚯蚓處理與土壤改良劑開發等。自2007年以來發錶學術論文105篇,其中SCI30篇,EI8篇,國內核心期刊64篇。54篇被SCI收錄。教材和專著5部,獲得國傢發明專利4項。培養碩士32名,博士31名,博士後2名。多項成果通過國傢鑒定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奬4項。
第一章 蚯蚓養殖概述 1
一、蚯蚓養殖發展前景 1
二、蚯蚓的作用與價值 5
(一)促進農業生態係統物質循環 6
(二)蚯蚓的其他用途 8
三、蚯蚓養殖簡史 9
(一)國外蚯蚓養殖史 9
(二)國內蚯蚓養殖史 11
第二章 蚯蚓生物學特徵特性 15
一、蚯蚓品種 15
二、蚯蚓形態特徵 18
三、蚯蚓內部結構 19
(一)消化係統 19
(二)循環係統 21
(三)呼吸係統 21
(四)肌肉與運動 21
四、蚯蚓的生活習性22
(一)穴居生活 22
(二)六喜六怕 23
五、蚯蚓的生活史 26
(一)蚓繭形成過程及蚓繭的形態特徵 26
(二)蚯蚓的胚胎發育和生長 29
(三)蚯蚓的壽命 30
六、蚯蚓的生態類型30
七、生態因子對蚯蚓的影響 32
(一)土壤 32
(二)季節 34
第三章 蚯蚓養殖基礎 36
一、蚯蚓生長繁殖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36
(一)蚯蚓生長繁殖與溫度、濕度及通氣性
的關係 37
(二)蚯蚓生長繁殖佳溫度、濕度和
酸堿度 39
(三)“大平 2 號”蚯蚓在人工餌料中
生活深度 40
(四)蚓繭在餌料中的分布規律 40
(五)種蚯蚓適宜放養密度 40
(六)生産群不同放養密度生長發育規律 41
(七)蚯蚓人工養殖高産飼料因子篩選 42
(八)不同餌料對蚯蚓生長及蚓體(糞)氨基酸含量的影響 43
二、蚯蚓餌料的調配43
(一)蚯蚓餌料組成與常見配方 43
(二)蚯蚓餌料的堆製技術與操作規程 45
第四章 蚯蚓養殖方法 50
一、大田養殖 51
二、半地下池養殖 53
三、肥堆養殖法 54
四、簡易大棚養殖技術 55
(一)大棚建設 55
(二)塑料大棚養殖蚯蚓管理措施 56
(三)塑料棚養殖蚯蚓不足之處 58
五、蚯蚓立體養殖 59
(一)室內箱養 59
(二)室內立體層床養殖 61
六、蚯蚓的生態養殖63
(一)蚯蚓立體養殖類型 64
(二)蚯蚓生態農業常見模式 66
七、蚯蚓深層高密度養殖新技術 70
(一)高産養殖技術與工藝 71
(二)溫床塑料大棚蚯蚓養殖與周年
循環生産 76
(三)小結 83
八、藥用地龍的養殖85
九、蚯蚓病蟲害及敵害防治 86
第五章 蚯蚓生物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棄物技術 91
一、蚯蚓生物反應器的設計 91
(一)設計原理 91
(二)反應器的結構 93
二、蚯蚓生物反應器的管理 95
(一)蚯蚓種的選擇 95
(二)預處理的控製 97
(三)反應器的環境調控 97
(四)反應器的運行調控 98
三、反應器的類型及應用範圍 99
四、高效資源化有機廢棄物係統 100
五、蚯蚓生物反應器處理豬糞工程實例設計 100
(一)設計思想 102
(二)工藝流程 103
(三)生産方案 104
(四)經濟效益分析 104
六、蚯蚓生物反應器規模産業化分析 106
(一)大型蚯蚓反應器規模産業化分析106
(二)小型蚯蚓反應器規模産業化分析 106
第六章 蚯蚓采收加工與利用 108
一、蚯蚓采收及加工技術 108
(一)成蚓的采收蚓體、蚓繭、蚓糞的分離 108
(二)蚓糞的采收 110
5
(三)活蚓的運輸 111
(四)蚯蚓的乾燥和粉碎 111
(五)蚓糞的處理 112
二、蚯蚓(糞)的營養價值 112
三、蚯蚓糞的性質與有機肥利用 114
(一)蚯蚓糞的成分 115
(二)蚯蚓糞有機肥的特點 117
(三)蚯蚓糞的應用 120
四、蚯蚓(糞)優化飼料配方及在養殖上的應用 121
(一)蚯蚓(糞)喂生長肥育豬試驗 122
(二)蚯蚓(糞)喂肉雞試驗 122
(三)蚯蚓(糞)喂羅非魚試驗 123
(四)蚯蚓(糞)喂蛋雞試驗 123
五、蚯蚓全産業鏈綜閤開發 126
當我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終於有一本能解決我實際問題的書瞭!我一直以來都對利用蚯蚓處理有機廢棄物、生産高品質有機肥這件事充滿熱情,也曾嘗試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總感覺不夠係統,缺乏操作性。這本書的書名非常直觀,強調“實用技術”,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地建立起自己的蚯蚓養殖體係。在我看來,一個完整的養殖體係,首先需要明確“養什麼”的問題。雖然名字是“蚯蚓養殖”,但我更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幾種適閤進行大規模商業化養殖的蚯蚓品種,比如紅蚯蚓(Eisenia fetida)、太平二號(Perionyx excavatus)等,對比它們的優劣勢,比如繁殖速度、抗逆性、對不同有機廢棄物的消化能力以及商品蚓糞的質量。如果能附上不同品種的圖片,並說明其形態特徵,那就更好瞭,這樣我纔能在購買種源時,不至於被假冒僞劣的産品欺騙。其次,解決“吃什麼”的問題是養殖成功的關鍵。蚯蚓的餌料來源非常廣泛,但並非所有有機廢棄物都適閤直接投喂。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一章節詳細講解如何處理和發酵各種有機廢棄物,比如廚餘垃圾、畜禽糞便、農業廢棄物等,使之成為蚯蚓安全、高效的食物。具體到發酵的工藝、時間、溫度、濕度控製,以及發酵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黑斑病”等問題如何處理,我都希望有詳細的解答。另外,關於不同年齡段的蚯蚓,其適宜的餌料種類和投喂量,也需要有明確的說明,避免營養不均衡導緻生長緩慢或死亡。再者,對於養殖的“硬件”——養殖設施,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多樣化的選擇?從最簡單的池式養殖、箱式養殖,到更現代化的立體養殖,能否介紹不同設施的優缺點、建造方法、成本估算以及適用場景?對於初學者來說,瞭解如何選擇最適閤自己場地和資金情況的養殖模式尤為重要。我特彆希望看到關於自動化、半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介紹,比如自動投料、溫濕度自動控製係統等,這些都能極大地提高養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且,對於養殖環境的衛生管理,如何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消毒和驅蟲方法?最後,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本書能否給齣關於如何評估和利用蚓糞産品的詳細指導?蚓糞的肥效如何檢測?如何根據不同用途(如作為基肥、追肥、製作復混肥等)對蚓糞進行商品化處理,比如過篩、乾燥、包裝?還有,關於蚯蚓本身的利用價值,比如作為魚餌、飼料添加劑等,是否也有相關的技術介紹?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從種源選擇、餌料處理、設施建造、環境控製、病蟲害防治到産品開發和利用的完整閉環,讓我能夠真正地掌握蚯蚓養殖的“實用技術”。
評分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我仿佛抓住瞭解決一個長期睏擾我問題的“金鑰匙”。一直以來,我都在關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而蚯蚓養殖,以其變廢為寶、循環再生的特性,深深吸引瞭我。然而,理論知識的學習總感覺不夠落地,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告訴我“怎麼做”的書。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價值——“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在我看來,一個真正實用的養殖技術,必須從最基礎的“入門”開始。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初學者、繁殖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不那麼苛刻的蚯蚓品種。比如,它們的名稱、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錶現。如果能有高清的圖片來輔助說明,那就更完美瞭,這樣我纔能在購買種源時,避免被誤導。另外,對於新手來說,如何“起步”至關重要。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選擇和搭建小型養殖設施的方案?比如,用塑料箱、木質托盤,或者簡單的土池,如何根據有限的空間和預算,建造一個既能滿足蚯蚓生長需求,又能方便我日常管理的養殖床?關於養殖床的基質選擇和處理,例如墊料的種類、厚度,以及如何保持其適宜的濕度和通透性,也希望有詳細的指導。其次,蚯蚓的“食物”問題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我知道它們能吃廚餘垃圾,但具體的“食譜”和“烹飪方法”卻讓我一頭霧水。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份詳細的“蚯蚓食譜”,明確哪些廚餘垃圾可以直接投喂,哪些需要經過發酵處理,發酵的具體步驟、時間、溫度、濕度要求,以及如何處理發酵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異味和病蟲害。如果能提供不同種類廚餘垃圾的投喂比例建議,那就更好瞭,這樣我纔能更有效地利用傢裏的廢棄物。再者,養殖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是提升養殖效益的關鍵。我需要瞭解關於蚯蚓的生長周期、繁殖規律,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調整投喂量和管理方式。關於環境控製,比如溫度、濕度、pH值的監測和調控,書中能否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監測工具和方法,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應對極端天氣(如高溫、低溫)對養殖的影響?我特彆關心如何保證養殖環境的衛生,避免招惹蚊蟲和蒼蠅,以及如何進行日常的清理和維護。最後,也是最令我期待的,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能學到關於如何科學、高效地分離齣蚯蚓和蚓糞的方法,如何判斷蚓糞的成熟度和質量,以及如何將蚓糞加工成高品質的有機肥料,用於傢庭園藝。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製作蚓糞液肥、有機堆肥的配方和操作指南?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從零開始、循序漸進的蚯蚓養殖指南,讓我能夠真正掌握“實用技術”,實現環保、增值的雙重目標。
評分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我的心情就像發現瞭一座寶藏。我一直對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深感認同,而蚯蚓養殖,無疑是這一理念的絕佳實踐。然而,理論的認知終究需要實踐的支撐,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指導我具體操作的書籍。這本書的書名,直擊要害——“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期待。在我看來,一個真正“實用”的養殖技術,首先需要解答“養什麼”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進行大規模養殖、繁殖能力強、對各種有機廢棄物適應性好的蚯蚓品種,並且能夠清晰地對比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比如生長速度、抗病能力、對環境的耐受範圍,甚至是對最終蚓糞品質的影響。如果能附帶高清的品種圖片,並且詳細講解如何辨彆和選購優質種源,那將是極大的幫助,避免我花冤枉錢買到劣質的蚯蚓。其次,解決“吃什麼”的問題是養殖成功的核心。蚯蚓的餌料來源非常廣泛,但如何科學地配製和處理這些餌料,卻是一門學問。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套詳細的、可操作的餌料配方,明確指齣哪些是蚯蚓的“最佳選擇”,哪些是需要謹慎投喂的,又有哪些是絕對禁忌的。我尤其關注如何處理廚餘垃圾,這是我傢庭中最主要的有機廢棄物來源,書中能否提供詳細的廚餘垃圾預處理工藝,包括發酵、殺菌、破碎等步驟,以及如何控製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和pH值,並有效防止異味和病蟲害的産生?再者,養殖環境的“舒適度”是影響蚯蚓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我需要瞭解不同季節、不同地區,蚯蚓最適宜的溫度、濕度、pH值範圍,以及如何通過簡易的設備或方法來監測和調控這些環境參數。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搭建養殖設施的建議,比如不同類型養殖池的優點、建造方法、材料選擇,以及如何設計良好的通風係統,避免悶濕環境的齣現?我希望看到一些針對不同規模和場地條件的養殖方案,方便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另外,病蟲害的防治是養殖過程中必須麵對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害和天敵,它們是如何侵襲蚯蚓的,以及最關鍵的——如何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製措施。我尤其傾嚮於書中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比如利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製劑等,避免使用對環境和産品有害的化學藥劑。最後,也是讓我非常期待的部分,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如何科學、高效地收集蚓糞的技巧,如何對蚓糞進行後處理,比如過篩、乾燥、商品化包裝,使其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肥料。同時,對於蚯蚓本身,是否也有關於其經濟價值的挖掘,比如作為飼料、魚餌等的應用介紹?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從源頭到終端的完整解決方案,讓我能夠自信地開啓我的蚯蚓養殖之旅。
評分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我的內心是充滿期待的,因為它正好切中瞭我在環保和資源再利用方麵的強烈興趣。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種高效、低成本的方式來處理我生活中産生的有機廢棄物,同時又能獲得對我的傢庭花園有益的優質有機肥料。而蚯蚓養殖,在我看來,正是這樣一種神奇的“變廢為寶”的途徑。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齣瞭其核心價值——“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從最基礎的環節開始,一步步地掌握蚯蚓養殖的精髓。首先,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養什麼”蚯蚓。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傢庭或小型養殖的蚯蚓品種,比如它們的名稱、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速度、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如果能附帶清晰的圖片,幫助我辨彆和選購優質的種源,那就更好瞭。我特彆關注那些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強、且對廚餘垃圾消化能力強的品種。其次,蚯蚓的“食譜”問題是另一個讓我非常頭疼的地方。我知道它們吃有機物,但究竟該給它們吃些什麼,如何處理這些食物,纔能讓它們吃得飽、吃得好,又不産生異味或招惹病蟲害?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份詳細的“蚯蚓食物指南”,列舉齣各種可行的餌料,並詳細說明它們的預處理方法,比如發酵工藝、時間、溫度、濕度控製,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見的“陷阱”,例如投喂發黴變質的食物。我尤其關注如何有效處理傢庭廚餘垃圾,並將其轉化為蚯蚓的美味佳肴。再者,養殖環境的“舒適度”直接影響蚯蚓的生長和繁殖。我需要瞭解蚯蚓最適宜的溫度、濕度、pH值範圍,以及如何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來監測和調控這些環境參數。書中能否提供幾種不同成本和規模的養殖設施設計方案?比如,如何利用現有的空間搭建一個簡易的養殖箱或養殖池,如何保證良好的通風和排水,以及如何進行日常的清潔和維護?我希望看到一些針對傢庭有限空間的設計建議。此外,病蟲害的防治是任何養殖過程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害和天敵,它們的發生原因、癥狀,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製措施。我更傾嚮於書中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比如利用植物提取物或益生菌等,而不是依賴化學藥劑。最後,也是最讓我感到興奮的部分,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能學到如何科學、高效地分離齣蚯蚓和蚓糞,如何判斷蚓糞的成熟度和質量,以及如何將蚓糞加工成高品質的有機肥料,用於傢庭園藝。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製作蚓糞液肥、有機堆肥的配方和操作指南?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從零開始、循序漸進的蚯蚓養殖指南,讓我能夠真正掌握“實用技術”,實現環保、增值的雙重目標。
評分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我心裏那個激動啊,簡直可以用“如獲至寶”來形容。一直以來,我就對這個小小的生物——蚯蚓,以及它能帶來的巨大價值充滿瞭好奇和敬意。在我的認知裏,蚯蚓不僅僅是土壤的“清道夫”,更是“大地的工程師”,它能將看似無用的廢棄物轉化為寶貴的有機肥料,這本身就是一種神奇的循環。然而,理論知識的積纍終究不如實際操作來得實在,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指導我實踐的書籍。這本書的書名簡潔明瞭,直接點齣瞭核心——“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信心。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纔能“養好”蚯蚓。這其中包含瞭太多細節。首先,是關於蚯蚓的“傢”。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養殖方式,比如平地式、高床式、箱式、立體式等等,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建造時需要注意的細節,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場地條件和投入預算來選擇最適閤自己的方式。例如,我住的小區有一個小院子,我想知道在那裏養殖是否可行,又該如何搭建一個簡易而高效的養殖池。其次,蚯蚓的“口糧”問題也至關重要。我知道蚯蚓是食腐動物,對有機物情有獨鍾,但究竟該給它們吃些什麼,以及如何“烹飪”這些食物,是我一直摸不清頭緒的地方。我希望書中能夠列舉齣一係列可行的餌料,並且詳細說明這些餌料的來源、預處理方法(比如發酵、破碎、混閤比例等),以及投喂的頻率和量。我尤其關心如何處理廚餘垃圾,因為它是我身邊最豐富的有機廢棄物來源,但同時我也擔心處理不當會招來蚊蟲、産生異味。如果書中能提供一套成熟的廚餘垃圾轉化為蚯蚓餌料的流程,那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第三,養殖環境的“舒適度”直接影響蚯蚓的生長和繁殖。我需要瞭解哪些是蚯蚓最喜歡的溫度、濕度、pH值範圍,以及如何監測和控製這些參數。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監測方法,以及在實際操作中,比如夏季高溫或鼕季低溫時,有哪些有效的降溫或保溫措施。還有,通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如何保證養殖空間的空氣流通,避免有害氣體的積聚,也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此外,疾病和天敵的防治也是養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雖然蚯蚓自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難保不會遇到一些“不速之客”。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蟲害,它們的早期癥狀,以及如何采取預防措施,如果一旦發生,又該如何進行防治,最好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手段,避免對蚯蚓和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最後,也是最令人興奮的部分,就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如何高效收集蚓糞的技巧,如何對蚓糞進行加工處理,使其成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比如,蚓糞的含水量、粒度、養分含量等,如何進行檢測和調整?關於蚯蚓本身的捕撈、儲存和銷售,書中是否也有相關的指導?作為一種生物資源,蚯蚓是否還有其他的應用價值?這本書,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手中的一本“操作手冊”,讓我能夠信心滿滿地走上蚯蚓養殖的道路,並最終收獲豐碩的成果。
評分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是,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能夠通過一種環保、可持續的方式來處理我生活中産生的有機廢棄物,同時又能獲得高品質的有機肥料,為我的傢庭園藝增添助力。在瞭解到蚯蚓養殖的神奇功效後,我便一頭紮進瞭相關的學習中。然而,市麵上零散的信息太多,往往讓我感到眼花繚亂,缺乏係統性和針對性。這本書的書名,直接切中瞭我的需求——“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期待。在我看來,一個真正“實用”的養殖技術,首先需要解答“養什麼”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進行大規模養殖、繁殖能力強、對各種有機廢棄物適應性好的蚯蚓品種,並且能夠清晰地對比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比如生長速度、抗病能力、對環境的耐受範圍,甚至是對最終蚓糞品質的影響。如果書中能附上高清的品種圖片,並且詳細講解如何辨彆和選購優質種源,那將是極大的幫助,避免我花冤枉錢買到劣質的蚯蚓。其次,解決“吃什麼”的問題是養殖成功的核心。蚯蚓的餌料來源非常廣泛,但如何科學地配製和處理這些餌料,卻是一門學問。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套詳細的、可操作的餌料配方,明確指齣哪些是蚯蚓的“最佳選擇”,哪些是需要謹慎投喂的,又有哪些是絕對禁忌的。我尤其關注如何處理廚餘垃圾,這是我傢庭中最主要的有機廢棄物來源,書中能否提供詳細的廚餘垃圾預處理工藝,包括發酵、殺菌、破碎等步驟,以及如何控製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和pH值,並有效防止異味和病蟲害的産生?再者,養殖環境的“舒適度”是影響蚯蚓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我需要瞭解不同季節、不同地區,蚯蚓最適宜的溫度、濕度、pH值範圍,以及如何通過簡易的設備或方法來監測和調控這些環境參數。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搭建養殖設施的建議,比如不同類型養殖池的優點、建造方法、材料選擇,以及如何設計良好的通風係統,避免悶濕環境的齣現?我希望看到一些針對不同規模和場地條件的養殖方案,方便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另外,病蟲害的防治是任何養殖都必須麵對的問題。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害和天敵,它們是如何侵襲蚯蚓的,以及最關鍵的——如何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製。最好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比如利用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避免使用對環境和産品有害的化學藥劑。最後,也是讓我非常期待的部分,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書中能提供關於如何科學、高效地收集蚓糞的技巧,如何對蚓糞進行後處理,比如過篩、乾燥、商品化包裝,使其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肥料。同時,對於蚯蚓本身,是否也有關於其經濟價值的挖掘,比如作為飼料、魚餌等的應用介紹?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從源頭到終端的完整解決方案,讓我能夠自信地開啓我的蚯蚓養殖之旅。
評分我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時,心裏彆提多高興瞭!我一直對利用蚯蚓來處理有機廢棄物、生産有機肥這件事非常感興趣,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的知識和實操指導。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句承諾,告訴我這裏有我需要的“實用技術”。我最想從這本書裏學到的,是如何纔能真正地“上手”,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首先,關於蚯蚓的“選種”,這是養殖成功的基石。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傢庭養殖或小規模生産的蚯蚓品種,比如它們的生長速度、繁殖能力、對不同類型有機廢棄物的消化能力、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如果能有高清的圖片,幫助我辨彆不同品種,那就更好瞭,這樣我就不會買到劣質的種源。另外,對於新手來說,如何估算和購買初始種源的數量,以及如何進行種群的擴繁,也需要有明確的指導。其次,關於蚯蚓的“食譜”,這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我知道蚯蚓能吃廚餘垃圾,但具體的“菜單”是什麼?哪些廚餘垃圾可以直接投喂,哪些需要經過發酵處理?發酵的具體步驟、時間、溫度、濕度控製,以及如何處理發酵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異味和病蟲害,我都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介紹。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一些針對傢庭廚餘垃圾的有效處理方案,這樣我纔能更方便地在傢進行蚯蚓養殖。再者,養殖環境的“舒適度”直接影響蚯蚓的生長和繁殖。我需要瞭解蚯蚓最適宜的溫度、濕度、pH值範圍,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工具或方法來監測和調控這些參數。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搭建簡易養殖設施的方案,比如不同大小的養殖箱或養殖池的設計,以及如何保證良好的通風和排水?我希望看到一些針對傢庭有限空間的設計建議。另外,病蟲害的防治也是養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害和天敵,它們的發生原因、癥狀,以及如何采取預防和控製措施。我更傾嚮於書中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比如利用植物提取物或益生菌等,而不是依賴化學藥劑。最後,也是最讓我期待的,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能學到如何科學、高效地分離齣蚯蚓和蚓糞,如何判斷蚓糞的成熟度和質量,以及如何將蚓糞加工成高品質的有機肥料,用於傢庭園藝。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製作蚓糞液肥、有機堆肥的配方和操作指南?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的一本“操作手冊”,讓我能夠從零開始,掌握蚯蚓養殖的實用技術,實現變廢為寶、綠色環保的目標。
評分我拿到《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時,心裏就好像點亮瞭一盞明燈。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樸素的願望,那就是能更有效地處理傢裏的廚餘垃圾,同時生産齣對自傢花園非常有益的有機肥料。偶然的機會,我瞭解到蚯蚓養殖可以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於是便開始四處搜集相關信息。然而,零散的知識點總是讓我感覺抓不住重點,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這本書的書名,直擊我的痛點——“實用技術”,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最想從這本書裏學到的,是如何真正地“上手”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首先,我迫切需要瞭解關於蚯蚓的“基本常識”。書中能否詳細介紹幾種最適閤傢庭或小規模養殖的蚯蚓品種?比如,它們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速度、對環境的適應性等等。我想知道,哪種蚯蚓最“皮實”,最不容易養死,也最適閤初學者。另外,關於蚯蚓的“數量”問題,書中能否給齣一些指導?比如,剛開始應該購買多少種源,隨著養殖的深入,種群的數量應該如何增長,以及如何進行擴繁?其次,蚯蚓的“食譜”是另一個我特彆關注的重點。我知道蚯蚓能吃廚餘垃圾,但究竟哪些廚餘垃圾是“美味佳肴”,哪些又是“毒藥”?書中能否提供一份詳細的“蚯蚓食物指南”,列舉齣哪些有機物適閤直接投喂,哪些需要經過預處理,以及預處理的具體方法,比如發酵的時間、溫度、濕度控製,以及發酵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異味如何消除?我非常希望看到一些圖文並茂的展示,讓我能更直觀地瞭解這些處理過程。再者,蚯蚓的“居住環境”也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我需要在傢裏搭建一個養殖空間,我對這個空間的尺寸、材料選擇、通風設計、溫度和濕度控製等方麵都需要詳細的指導。書中能否提供幾種不同成本和規模的養殖箱或養殖池的建造方案?我特彆想知道,如何在不産生明顯異味的情況下,保持養殖環境的清潔和衛生。另外,關於病蟲害的防治,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解決方案。我不想使用化學農藥,而是希望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或者使用一些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質來解決問題。最後,也是最讓我感到興奮的部分,就是如何“收獲”蚯蚓的勞動成果。我非常想知道,如何纔能高效地分離齣蚯蚓和蚓糞,如何判斷蚓糞的成熟度,以及如何將蚓糞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有機肥料。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製作蚓糞液肥、蚓糞有機肥的方法?對於我自己種植的一些蔬菜和花卉,如何科學地使用這些自製的肥料?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蚯蚓養殖流程,讓我能夠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小專傢”,輕鬆解決廚餘垃圾處理和傢庭有機肥生産的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蚯蚓養殖實用技術》,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一種非常期待的心情,因為我一直對這個領域比較感興趣,也想自己嘗試一下。拿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想從中學習到最直接、最有效的養殖方法。我關注的點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麵:首先是選種,我認為這是整個養殖過程的基石,如果連優質的蚯蚓品種都選不好,後麵的一切努力可能都會事倍功半。書中關於不同蚯蚓品種的特點、適應性以及如何辨彆優劣的介紹,是我最想深入瞭解的部分。我希望能夠找到關於不同品種的生長速度、繁殖能力、對環境的耐受程度等詳細的數據,並且最好能有圖文並茂的展示,讓我能直觀地對比和選擇。其次,是飼料的配比和投喂。我知道蚯蚓對食物非常挑剔,而且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的營養也不同。我特彆想知道,有哪些是蚯蚓的“黃金食物”,又有哪些是需要避免的“禁區”。書裏能否提供一套詳細的、可操作的飼料配方,比如針對不同季節、不同蚯蚓品種的飼料調整方案?還有,關於投喂的頻率、量以及方式,也需要有明確的指導,避免過量或不足影響蚯蚓的生長。再者,養殖環境的控製是另一個關鍵。溫度、濕度、pH值、通風等等,這些環境因素直接關係到蚯蚓的生存和繁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個“教科書式”的養殖環境參數範圍,並且給齣如何在實際操作中監測和調整這些參數的具體方法。例如,如何通過簡單的工具來測量濕度和pH值,如何利用自然通風或人工設備來調節溫度,這些實操性的指導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此外,疾病防治也是養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雖然蚯蚓相對來說比較皮實,但任何生物都可能麵臨病蟲害的威脅。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蟲害,它們的癥狀、傳播途徑以及最關鍵的,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最好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而不是依賴化學藥劑,畢竟養殖的初衷也是為瞭生態循環。最後,産品的收集和處理也是我非常關心的。養殖蚯蚓的最終目的是獲取蚓糞和蚯蚓本身。如何科學地收集蚓糞,如何對其進行商品化處理,使其達到更高的價值?而蚯蚓的捕撈、分割、儲存和銷售,也需要有詳細的步驟和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條的解決方案,讓我從頭到尾都能有所依據。
評分在我的書架上,《蚯蚓養殖實用技術》這本書顯得格外醒目,它的名字就如同一個承諾,承諾著一種簡單、有效、能帶來切實效益的養殖方法。我一直對如何將生活中産生的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充滿瞭興趣,而蚯蚓養殖,恰恰提供瞭一個極佳的解決方案。然而,我深知,任何技術要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都需要深入的理解和精細的操作。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首先,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幾種最具有代錶性、也是最適閤進行商業化或傢庭化養殖的蚯蚓品種。不僅僅是名稱,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剖析它們的生物學特性,比如生長速度、繁殖係數、對不同溫度和濕度的適應範圍、對各類有機廢棄物的消化能力,甚至是對最終産齣物(蚓糞)的養分構成的影響。如果能附帶清晰的圖文,幫助我區分不同品種的特徵,那就再好不過瞭。我尤其關心那些“明星品種”,比如處理廚餘垃圾效率高的,或者産齣優質蚓糞的。其次,關於“吃什麼”的問題,這本書能否提供一套詳盡的“菜單”和“烹飪指南”?我知道蚯蚓以有機廢棄物為食,但如何科學地處理這些廢棄物,使其成為蚯蚓易於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這至關重要。我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處理各種常見的有機廢棄物,比如畜禽糞便、農業秸稈、食品加工廢棄物、甚至是我們傢庭的廚餘垃圾。具體的處理工藝,例如發酵的時間、溫度、濕度、pH值控製,以及需要添加的輔助材料,都希望能有明確的指導。同時,關於投喂的量、頻率和方式,也要有具體的建議,避免投喂不當導緻食物浪費、環境惡化甚至蚯蚓死亡。再者,養殖環境的“宜居性”直接決定瞭蚯蚓的生存狀態。我需要瞭解不同品種蚯蚓對溫度、濕度、pH值的最佳要求,以及如何通過簡易的設備或自然手段來監測和調控這些參數。書中能否提供幾種不同成本和規模的養殖設施設計方案?從簡單的箱式養殖到更復雜的立體化養殖,我希望能有多樣化的選擇,並且每種方案都能詳細說明其建造要點、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同時,對於養殖空間的通風、采光、防雨雪等方麵的要求,也希望能有詳細的介紹。此外,病蟲害的防治是養殖過程中必須麵對的挑戰。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些常見的蚯蚓病害、寄生蟲以及天敵,它們的發生原因、傳播途徑、早期癥狀,以及最關鍵的——如何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製措施。我尤其傾嚮於書中能提供一些天然、環保的防治方法,比如利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製劑等,而不是依賴化學農藥,以確保産品(蚓糞和蚯蚓)的安全和健康。最後,也是最令人期待的部分,是如何“收獲”和“利用”蚯蚓的勞動成果。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如何高效、科學地收集蚓糞的技巧,如何對蚓糞進行後處理,比如過篩、乾燥、君子化,使其成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同時,關於蚯蚓本身的捕撈、儲存、銷售,以及其作為其他産品(如飼料、魚餌)的應用價值,也希望能有相關的介紹。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的一本“操作手冊”,讓我能夠從容應對蚯蚓養殖中的各種挑戰,並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