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梅编著的《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 精)》主要阐述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重点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盘、鼓筒、轴颈、长轴、叶片 、叶盘、叶轮、机匣、齿轮等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内容包括:常用机械加工方法、设备及刀具;航 空发动机典型零件常用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特性及适用 的刀具,切削参数选择原则及**值;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模式及分析;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设计,典型特 征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法及检测方法,如盘类件榫槽的 拉削、铣削工艺和检验方法,叶片榫头的加工工艺和 检验方法,叶片、整体叶盘、叶轮的叶型加工工艺和 检验方法等。
本书适合从事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的工程技 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航空院校相关 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王聪梅。196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航工业机械加工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4年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加工工艺专业,毕业后进入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零组件的机械加工及工艺研究工作。曾任技术部技术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并著有《机匣制造技术》。30年来,主持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完成多项技术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中航一集团三等功2次,获得“中航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沈阳市第二届创新型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一篇 航空发动机零件常用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第1章 常用金属切削方法及刀具、设备
1.1 车削
1.1.1 车削刀具类型
1.1.2 车削常用设备
1.2 铣削
1.2.1 铣削刀具类型
1.2.2 铣削常用设备
1.3 钻、扩、铰削
1.3.1 钻、扩、铰刀具类型
1.3.2 常用设备
1.4 镗削
1.4.1 镗削刀具类型
1.4.2 镗削常用设备
1.5 磨削
1.5.1 常用砂轮类型
1.5.2 磨削常用设备
1.6 拉削
1.6.1 拉削刀具类型
1.6.2 拉削常用设备
1.7 插削
1.7.1 插削刀具类型
1.7.2 插削常用设备
第2章 航空难加工材料的切削
2.1 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
2.1.1 不锈钢的切削特性
2.1.2 钛合金的切削特性
2.1.3 高温合金的切削特性
2.2 切削难加工材料的刀具
2.2.1 常用刀具材料
2.2.2 刀具的选择
2.3 难加工材料切削参数
2.3.1 切削参数对金属去除率和刀具寿命的影响
2.3.2 切削参数选择原则
2.3.3 部分航空难加工材料实用切削用量**表
第3章 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1 传统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1.1 工序图表模式
3.1.2 工序图表分析
3.2 适于数字化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模式
3.2.1 工序图表
3.2.2 检验页
第二篇 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
第4章 盘件机械加工工艺
4.1 盘件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4.1.1 压气机盘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4.1.2 涡轮盘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4.2 盘件的材料及毛坯形式
4.2.1 盘件材料
4.2.2 盘件毛坯
4.3 盘件工艺过程设计
4.3.1 工艺过程设计的依据
4.3.2 工艺过程设计的原则
4.3.3 盘件加工工艺性分析
4.3.4 盘件加工工艺方案的确定
4.3.5 盘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4.3.6 盘件设备及工装的选用原则
4.3.7 盘件工艺过程控制
4.4 盘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4.4.1 盘辐板表面的车削
4.4.2 盘榫槽加工工艺
4.4.3 盘边缘部位的处理
第5章 鼓筒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5.1 鼓筒的结构特点
5.1.1 整体鼓筒结构特点
5.1.2 焊接鼓筒结构特点
5.2 鼓筒材料、毛坯及切削特点
5.2.1 材料及切削特点
5.2.2 毛坯形式及技术要求
5.3 鼓筒工艺方案设计
第6章 轴颈类零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第7章 长轴类零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第8章 叶片的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第9章 整体叶盘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0章 离心叶轮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章 机匣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2章 齿轮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我是一名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程师,我深切地体会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装配的难度和最终的性能。《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理解“配合”与“公差”的绝佳教材。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所遵循的公差标准和配合要求。例如,对于转子部件的轴与孔的配合,是如何通过精密加工来保证其旋转平稳、低摩擦和高密封性的?不同配合类型(如过渡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的加工工艺有何区别?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复杂装配关系的案例分析,例如,涡轮盘的叶片与盘体的连接,如何通过精确的加工和装配来保证整个组件的整体强度和平衡?书中能否解释,为什么有些零件需要达到纳米级的加工精度?这种超精密加工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对装配带来的好处?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加工过程中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帮助我理解不同零件加工误差的累积效应,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和装配来控制整体误差。这本书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零件的“加工语言”,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作,确保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评分作为一名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者,我对于零件的加工过程有着与制造工程师不同的视角。我知道,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微观结构和加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因此,我非常希望《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能够深入探讨机械加工过程对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材料性能的影响。例如,在对高温合金进行切削加工时,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切削热的产生,是否会引起材料表面的相变、晶粒粗化或者产生加工硬化层?这些变化又会对材料的疲劳寿命、抗氧化性、蠕变性能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加工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冷却液成分等)与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及一些针对航空发动机特殊材料(如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加工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在保证材料性能方面的优劣。例如,对于易氧化、易疲劳的材料,如何通过调整加工工艺来减小材料的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如何进行精密加工而不破坏其纤维增强结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材料科学家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加工过程中的材料行为,从而指导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最终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评分我是一名航空发动机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深知零件的最终性能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我非常期待它能在加工工艺与质量保证之间建立起一座坚实的桥梁。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列举加工步骤,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剖析在每一个加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以及这些缺陷是如何产生的。例如,在对高精度曲面进行加工时,可能出现的轮廓误差、表面波纹、划痕等,这些缺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通过优化加工参数、刀具选择、进给策略等来规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过程中的在线监测,如何制定合理的检测规程,如何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来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以及如何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改进。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典型零件”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零件往往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位,对质量的要求极为严苛。例如,涡轮盘的榫头加工,其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涡轮盘的装配和受力情况。书中能否提供一些针对这些关键部位的特殊检测技术和标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提升自己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
评分我对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和发展非常感兴趣,也一直关注着这项尖端技术。《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虽然听起来偏向技术性,但我相信它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机械加工的技术,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智慧和经验。我希望书中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娓娓道来。例如,在介绍某个经典零件的加工时,能否穿插一些关于这个零件在航空发动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性,或者它在早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克服的。我希望书中能够体现出“首席专家”的视角,这种视角往往是站在更高的维度,能够将看似枯燥的加工技术与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可靠性、甚至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我也期待书中能够传递一种对细节极致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航空发动机制造的灵魂。或许书中会提到一些在加工过程中,因为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发动机报废的例子,这样的故事能够深刻地警示我们 precision is paramount。这本书,我相信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航空工业奋斗史的精彩篇章。
评分我是一名航空发动机的试制与工艺规划工程师,工作中经常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工艺。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型的、复杂的航空发动机零件时。《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我希望书中能够系统地介绍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从毛坯的准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到最终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全过程。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典型零件”的工艺流程分析,例如,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涡轮叶片,书中能否详细阐述其加工路线的规划、工序的划分、工装夹具的设计、以及各个工序的加工参数如何选择和优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工艺优化和流程再造的案例,例如,如何通过改进刀具路径,缩短加工时间,提高表面质量?如何通过引入新的加工技术,来解决一些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难题?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工艺仿真和数字孪生在航空发动机加工中的应用,这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在实际生产前进行预判和优化。这本书将帮助我更准确、更高效地完成工艺编制工作,减少试制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评分我在大学期间主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航空发动机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毕业后从事的并非直接与航空发动机相关的领域,因此一直没有机会深入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我梦想领域的大门。我希望它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深度的方式,为我勾勒出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加工全貌。具体来说,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介绍不同类型零件(如结构件、承力件、密封件等)在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挑战。例如,对于要求极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压气机叶片,书中能否详细解释其加工过程中需要哪些特殊的机床设备、测量仪器和刀具?在讲解过程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实际的加工图示、工艺流程图,甚至是一些加工过程的模拟动画(如果书中是以电子版形式呈现的话),这样能够极大地帮助我理解抽象的加工概念。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基础的航空发动机零件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其结构特点来讲解相应的加工工艺。这样,我不仅能学到加工技术,还能对航空发动机的整体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起“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能表现”之间的联系。
评分作为一名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工程师,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机械加工的实现方式,从而在设计阶段就能够更好地考虑零件的可加工性,避免设计出一些在制造上极其困难或成本高昂的零件。《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连接设计与制造之间的重要纽带。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加工方法(如铣削、车削、磨削、电加工等)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在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阐述不同加工方法对零件性能的影响,以及设计者在选择加工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为什么某些零件需要采用五轴联动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能带来哪些设计上的优势?又有哪些限制?对于一些复杂的曲面,如燃油喷嘴的孔道,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策略来保证其流动特性?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易于加工性设计”的指导原则,例如在设计中应如何考虑刀具的可达性、夹具的设置、余量分配等,从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制造的约束,将我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可行的、高效的制造方案,最终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整体设计水平。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程师,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然而,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深感自身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尤其是对于一些前沿的加工技术和高端零部件的精密制造,我总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契机。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精加工”的论述,因为这部分往往是决定零件最终性能和寿命的关键。例如,高精度叶片的气动外形加工,如何保证极其微小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对于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如何优化切削参数、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冷却方式,才能在保证加工效率的同时,避免产生加工缺陷?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针对某个具体型号的涡轮叶片,详细介绍其从毛坯到成品的全流程加工工艺,包括刀具路径的生成、仿真分析、加工参数的设定、加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检验等。此外,我对于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先进检测技术也充满期待,比如三维扫描、光学测量、金刚石探针测量等,这些技术在精密加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技巧,帮助我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在高精度、复杂结构零件加工方面的能力。
评分我是一名航空发动机的维护与修理工程师,深知零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在服役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寿命。《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本“零件的出生证明”,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零件的“前世今生”。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加工工艺对零件后期服役性能的影响。例如,在精加工过程中,如果材料表面产生了微裂纹,或者存在残余应力,这些因素会在发动机高温、高压、高转速的复杂环境下,如何加速零件的疲劳失效?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加工缺陷与早期失效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典型零件”的加工介绍,这些零件往往是发动机中最容易磨损、最容易产生故障的部件。了解它们的加工过程,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判断其损伤原因,制定更有效的修复方案。例如,对于磨损严重的压气机叶片,如何通过修复(如再加工、堆焊等)来恢复其原有性能?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修复工艺与原加工工艺之间的衔接和匹配的指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加工质量对于零件可靠性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为航空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初学者,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讲解机械加工各个环节的入门书籍。市面上确实有不少关于机械加工的教材,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侧重于宏观的生产管理,对于我这种希望了解具体加工工艺、难点和解决方案的读者来说,总感觉隔靴搔痒。而《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精)/中航工业首席专家技术丛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我尤其看重它“典型零件”这个定位,这意味着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选取了航空发动机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挑战性的零部件,深入剖析它们的加工过程。例如,像涡轮叶片、压气机盘、燃烧室部件等,这些零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曲面加工、精密配合、特殊材料处理等,一般的书籍很难触及到如此细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典型零件在不同加工阶段(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密加工)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数控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比如材料变形、刀具磨损、表面粗糙度控制、尺寸精度保证、应力消除等等,并给出首席专家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核心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传递一种严谨的工匠精神,让我体会到航空发动机制造的精髓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