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米歇尔 福柯传 | 作者 | 迪迪埃·埃里蓬 谢强,马月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8142602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福柯是一名“戴面具”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悄悄地”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术至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 |
| 作者简介 | |
| 迪迪埃?埃里蓬(Didier Eribon,1953—),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史家,法国亚眠大学哲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美国伯克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客座教授。在哲学、文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他已出版十几种著作,其中很多作品被认可为经典,如《米歇尔?福柯》《反思同性恋问题》《回到兰斯》《一种少数人的道德》《逃脱精神分析》等。2008年,埃里蓬获得耶鲁大学颁发的布鲁德纳奖(Brunder Prize),被国际公认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这是一名思想家和他的时代的故事。通过思想家传记,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国际公认的的福柯传记,全球二十多种语言版本。 新版补充了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对福柯的评价等未公开的资料。 |
| 文摘 | |
| 序言 | |
刚刚在湖北新华书店淘到一本《米歇尔·福柯传》,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光是翻开封面、看到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就觉得这次购书体验值了。我一向对思想史领域的大家们颇感兴趣,而福柯无疑是其中绕不开的一位。他的思想体系如同迷宫一般,既令人着迷又充满挑战,总让人想一探究竟。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用心,不是那种浮夸的宣传,而是透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智识的旅程。书店的购书环境也很好,安静、有序,店员也都很专业,能及时提供帮助。这次来新华书店,不仅是完成了一次购书,更像是一次与知识的约会,满载而归的感觉真的非常棒。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理解福柯更深层次思想的大门,帮助我理清他那些复杂而又深刻的理论脉络,尤其是在权力、知识、话语以及规训等方面的论述。
评分在湖北新华书店的货架上,我发现了《米歇尔·福柯传》这本书,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作为一名对现代哲学和思想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我深知福柯在20世纪思想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著作,如《疯癫与文明》、《词与物》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然而,我常常觉得,要真正理解他的思想,仅仅阅读他的理论著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一本传记对我来说,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他思想世界的另一扇窗户。书店的环境总是那么宁静舒适,能让人沉下心来,细细品味书本的魅力。我非常期待这本传记能够为我揭示福柯思想的“前世今生”,帮助我理解他那些看似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论述,例如他如何从对知识的考古学研究,逐渐深入到对权力关系的谱系学分析,以及这些分析如何最终导向他对主体性的深刻反思。
评分拿到这本《米歇尔·福柯传》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上厚重感的预示。作为一名对20世纪哲学和思想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福柯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他的“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以及对监狱、性、疯癫等议题的独特分析,都让我对其人生轨迹和思想形成过程充满了好奇。湖北新华书店的购书过程也相当顺畅,店内的布局清晰,找书很方便,而且书籍的摆放也很有条理,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这次购书让我深切体会到实体书店的魅力,那种纸质书的触感和阅读的仪式感,是电子阅读无法比拟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地梳理福柯的生平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哲学思考。
评分偶然的机会走进湖北新华书店,无意间瞥见了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米歇尔·福柯传》。这本厚重的著作,光是封面就散发着一种庄重而深邃的气息。我一直对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深感兴趣,也曾尝试阅读他的原著,但常常感到晦涩难懂。因此,一本详实的传记,对于我这样希望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他思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藏。书店的氛围让我感到安心,无论是挑选书籍的顾客,还是辛勤工作的店员,都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和阅读的氛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细致地勾勒出福柯的人生轨迹,特别是他早年的学术经历,以及与同时代思想家的互动,这些细节或许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那些颠覆性的思想是如何孕育和形成的。
评分这次在湖北新华书店偶然看到了《米歇尔·福柯传》,立刻就被吸引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人文社科领域的读者,福柯的名字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一种对权力运作机制的解构,以及对社会规范背后历史根源的追问。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经典,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却显得十分有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感。新华书店的环境一如既往地令人舒适,安静的阅读氛围和井然有序的书架,总能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我希望这本传记能够深入浅出地揭示福柯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他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和理论的突破,比如从《词与物》的认识论转向《规训与惩罚》的权力分析,再到《性史》对主体建构的探讨,这些转变背后一定有着极其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