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

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植物志
  • 杭州植物
  • 植物学
  • 植物分类学
  • 浙江植物
  • 杭州植物群
  • 精装本
  • 地方志
  • 生物学
  • 园艺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70765
商品编码:27064359394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
  • 作者:编者:陈伟杰//胡江琴|总主编:余金良//卢毅军//金孝锋//傅承新
  • 定价:288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ISBN号:9787308170765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12-01
  • 印刷时间:2017-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488
  • 字数:830千字

编辑推荐语

《杭州植物志》主要记录杭州市城区野生及常见栽培维管束植物,旨在全面反映和介绍杭州八区区域内的植物,在标本考证和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收集种类。本志共分三卷,本书是其中的第3卷,由陈伟杰、胡江琴主编,包括被子植物门的玄参科至兰科介绍,并附有杭州珍稀濒危植物与古树名木、采自杭州的植物模式标本介绍。

目录

116.玄参科
117.紫蒇科
118.胡麻科
119.列当科
120.苦苣苔科
121.葫芦科
122.茜草科
123.爵床科
124.狸藻科
125.车前科
126.桔梗科
127.忍冬科
128.败酱科
129.菊科
130.禾本科
1.竹亚科
2.禾亚科
131.天南星科
132.浮萍科
133.茨藻科
134.泽泻科
135.水鳖科
136.眼子菜科
137.棕榈科
138.香蒲科
139.黑三棱科
140.莎草科
141.谷精草科
142.鸭跖草科
143.雨久花科
144.灯心草科
145.百部科
146.百合科
147.石蒜科
148.薯蓣科
149.鸢尾科
150.芭蕉科
151.姜科
152.美人蕉科
153.竹芋科
154.兰科
附录一 杭州珍稀植物与古树名木
附录二 采自杭州的植物模式标本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 内容概述 《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作为杭州地区植物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对前两卷内容的有力补充与深化。本卷聚焦于杭州地区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的科属。作者团队历时数载,深入杭州的山脉、丘陵、平原、湿地及城市绿化带,对当地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采集、鉴定与记录。 本卷的结构严谨,遵循植物分类学的最新进展,力求准确地反映杭州地区被子植物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全书按照科、属、种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个物种都经过了细致的描述。 详细内容阐述 一、 概述性内容 地理背景与植物区划: 简要介绍杭州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特征、土壤类型等自然地理要素,并结合这些要素分析其对杭州植物区系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本卷将重点阐述杭州地区植物区系在华东植物区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所受到的古地理、古气候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技术: 详细介绍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植物采集、标本制作、显微观察、分子鉴定(如适用)等技术方法。重点阐述了野外调查的路线设计、样方设置、数据记录规范,以及实验室的标本整理、分类鉴定流程,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植物多样性分析: 对杭州地区被子植物的整体多样性进行概括性描述,包括物种数量、优势科属、特有性、外来入侵物种等。分析影响杭州植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如生境破碎化、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 二、 具体科属及物种描述 本卷的核心内容是对杭州地区被子植物进行详细的分类学描述。鉴于篇幅限制,此处将以具有代表性的科属为例,详细阐述其描述方式与内容: 1. 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科的特征: 详细描述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如头状花序、舌状花和管状花的结构、变态叶(苞叶、总苞片)的形态、果实(瘦果)及冠毛的特点。 属的划分与描述: 针对杭州地区常见的菊科属,如蒿属(Artemisia)、菊属(Chrysanthemum)、茼蒿属(Glebionis)、滨菊属(Leucanthemum)、豚草属(Ambrosia)、苍耳属(Xanthium)、鬼针草属(Bidens)、一年蓬属(Erigeron)、飞蓬属(Conyza)、紫菀属(Aster)、狗舌草属(Senecio)、泽兰属(Eupatorium)等,分别给出其检索表和详细的属征描述。 种的描述: 对于每个属下的重要或常见物种,进行详尽的形态学描述。例如,以蒲公英(Taraxacum spp.)为例: 学名: 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 ex Wiggers(此处为示例,实际书中会列出杭州分布的特有种或常见种的学名) 中文名: 蒲公英 异名: 列出该种在中国及国际上曾使用过的其他学名,帮助读者检索。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其根(形态、颜色)、茎(高度、有无中空、表面特征)、叶(基生、羽状分裂程度、边缘锯齿、表面被毛情况)、花序(头状花序的直径、总苞片形态、舌状花的颜色、形状、长度、雄蕊、雌蕊)、果实(瘦果的形状、大小、棱、喙)、冠毛(颜色、长度、脱落性)。 生态生境: 描述其生长的适宜环境,如生于草地、路旁、荒地、田野等。 分布: 记录其在杭州行政区域内的具体分布点和分布范围,注明是否为常见种或稀有种。 用途: 简要说明其药用、食用或其他方面的价值(如作为蜜源植物)。 插图/照片: (此处为描述中的要素,书中会配有精美的插图或照片)。 2. 豆科(Leguminosae / Fabaceae): 科的特征: 描述豆科植物典型的蝶形花 Corolla,以及其果实(荚果)的特征。着重介绍其根瘤固氮的生态学意义。 属的划分与描述: 针对杭州地区常见的豆科属,如紫藤属(Wisteria)、刺槐属(Robinia)、金合欢属(Acacia)、槐属(Sophora)、车轴草属(Trifolium)、苜蓿属(Medicago)、野豌豆属(Vicia)、鹰嘴豆属(Cicer)、大豆属(Glycine)、红豆属(Ormosia)、含羞草属(Mimosa)等,提供检索表和属征。 种的描述: 以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 DC.)为例: 学名: Wisteria sinensis (Sims.) DC. 中文名: 紫藤 异名: ... 形态特征: 描述其为落叶攀援藤本。茎粗壮,多分枝。羽状复叶,小叶7-13枚,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下垂,长20-50厘米。花梗短,花萼阔钟状,花冠蝶形,紫色或淡紫色,旗瓣阔卵形,翼瓣长圆形,龙骨瓣2枚,镰刀状。荚果扁平,长线形,长10-15厘米,被绒毛。 生态生境: 生于山坡、林缘、溪边,或在庭院栽培。 分布: 杭州地区广泛分布,常有栽培。 用途: ornamental plant, bark medicinal. 3. 蔷薇科(Rosaceae): 科的特征: 描述蔷薇科植物花瓣(通常5枚)、雄蕊(多数)、雌蕊(通常离生或部分合生)以及果实(蓇葖果、瘦果、仁果、聚合果)的多样性。 属的划分与描述: 重点介绍如蔷薇属(Rosa)、梅属(Prunus,包括李、桃、杏、樱桃等)、梨属(Pyrus)、苹果属(Malus)、榅桲属(Cydonia)、草莓属(Fragaria)、悬钩子属(Rubus)、绣线菊属(Spiraea)、栒子属(Cotoneaster)等。 种的描述: 以野蔷薇(Rosa davurica Pall.)为例: 学名: Rosa davurica Pall. 中文名: 野蔷薇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枝直立,具锐刺。羽状复叶,小叶7-11枚,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单生或数朵簇生,粉红色。萼筒壶形,萼片披针形。花瓣5枚,倒卵形。果实近球形,红色。 生态生境: 生于山坡、灌丛、路旁。 分布: 杭州地区有分布。 三、 特色内容 杭州地区特有植物/珍稀植物: 专门设置章节或在物种描述中突出介绍杭州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类(endemic species),以及被列入国家或地方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植物(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详细记录其分布、生境、数量,并探讨其保护现状与建议。 外来入侵植物: 针对杭州地区已发现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来源、入侵途径、危害性、识别特征,并提出防治建议。 经济植物与药用植物: 在物种描述中,会重点标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食用、材用、纤维用、油料用、观赏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并简要介绍其利用方式。 生境与分布: 对于每个物种,都将详细记录其在杭州地区的具体分布地(具体乡镇、村落、山系)、生境类型(如常绿阔叶林下、阳坡草地、河岸湿地、城市绿化带等)、海拔范围,并绘制简略的分布图(如条件允许)。 附录: 术语表: 解释书中使用的专业植物学术语。 中外名对照表: 方便读者查阅。 参考文献: 列出本次研究引用的相关文献。 四、 版式与装帧 《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采用精装设计,封面设计典雅,寓意杭州的自然之美。书内纸张选用高品质特种纸,印刷清晰,色彩还原真实。每种植物均配有精美的彩色插图或高质量的野外照片,以及形态学细部解剖图,直观地展示植物的特征,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总结 《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不仅是一部严谨的植物分类学专著,更是深入了解杭州地区丰富植物资源的权威指南。本书的出版,对于植物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科普教育以及杭州地方志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它将为植物学家、林业工作者、环保人士、园林绿化工程师、以及所有热爱杭州自然风光的读者提供一份珍贵而详实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九段: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植物志,不仅在于其科学的严谨性,更在于其能够激发读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精装版本,从其厚重而典雅的外观,就足以吊足我的胃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专业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呈现杭州的植物世界。我希望书中不仅仅包含枯燥的学名和形态描述,更能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植物的故事,比如它们的发现史、在当地的生态地位、甚至是一些与它们相关的趣闻轶事。尤其是我对第三卷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在其他地方不常见,但却在杭州独具特色的植物种类。这本书的精装设计,也让我觉得它是一件能够长久珍藏的读物,它将成为我探索杭州自然之美的宝贵向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加深我对杭州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也许是用于园艺实践,也许是激发我进行更深入的自然观察。

评分

第三段: 我是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中国不同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杭州作为一个兼具江南水乡特色和丘陵地貌的地区,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且独特。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过不少植物志类的书籍,但《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艺术品。从装帧设计到纸张选择,再到印刷质量,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我尤其看重的是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作为一本地方植物志,它需要准确地记录每一个物种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境等信息。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第三卷,看看它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哪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及它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最新进展。对于我们这类专业人士来说,一本详尽、准确、最新的地方植物志是进行学术研究和野外调查的必备工具。我坚信,《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出版,必将对杭州乃至华东地区的植物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

第五段: 我是一个对自然事物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虽然没有专业的学术背景,但我对家乡杭州的自然风光情有独钟。《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这套书,我关注它很久了,从它刚出版的消息传出,我就一直期待着。第三卷的精装版本,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简单的书籍,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最看重的是书中是否包含清晰、精美的植物插图或照片,因为我更喜欢通过视觉来认识植物。如果能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解释植物的特点,就像在和一位资深的植物学家对话一样,那将是更棒的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那些在西湖边、在灵隐寺旁、在九溪烟树中,我曾见过的、却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它们的芳名是什么,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本书的厚度预示着内容的丰富,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植物的有趣知识,比如它们的用途,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的出现,以及它们在杭州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满足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求知欲,让我与杭州的植物建立更深的连接。

评分

第十段: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而言,一本既权威又易于理解的植物志,是我的理想读物。《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精装版本,从它的名字和封面就可以看出其分量十足。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详尽的植物描述,并配以高质量的图片,能够帮助我准确地识别出杭州地区的各种植物。我尤其希望第三卷能够涵盖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植物种类,或者能够为我解答一些我在野外观察时遇到的疑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鉴,我更把它看作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能窥见杭州丰富而独特的植物王国。其精装的制作工艺,也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礼物赠送给同样热爱自然的朋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杭州的植物资源,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

评分

第一段: 这本《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实在是太厚重了!刚拿到手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给吸引住了。封面设计非常有品味,选取了杭州当地的代表性植物,色彩搭配既大气又不失雅致,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纸张的淡淡清香,那种古朴典雅的气息瞬间让人沉浸其中。我一直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家乡杭州的植物,总觉得它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故事。然而,市面上关于杭州植物的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零散,很难系统地了解。当我看到这套《杭州植物志》时,简直是如获至宝。尤其是第三卷,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对某些特定类群植物的认知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图画之中的杭州植物的奥秘。书中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字体清晰,字号适中,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使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也能感受到编著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我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关于杭州本土植物的详尽信息,无论是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还是其在当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都希望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像是一部关于杭州自然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第七段: 我是一名植物爱好者,尤其痴迷于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物。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植物资源一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这本《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精装版本,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的诚意和对学术研究的尊重。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不仅看到植物的科学分类和形态特征,更能了解到它们在杭州的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比如是否曾出现在古诗词、绘画中,或者在民间传说里扮演过角色。我希望第三卷能够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杭州植物的深度探索之旅。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它们与当地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我来说是巨大的知识财富。这本书的厚重感,预示着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我相信它能够满足我不断增长的求知欲。对于我们这些对植物怀有深厚感情的爱好者来说,这样一本制作精良、内容详实的植物志,无疑是一件珍贵的收藏品,也是深入了解家乡自然宝藏的绝佳途径。

评分

第六段: 作为一名热爱旅行和摄影的旅行者,我一直以来都对不同地区的特色植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杭州,这座我心心念念的城市,它的自然风光早已闻名遐迩,而植物无疑是构成这幅画卷的重要元素。《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精装版本,单从外观上看就散发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气息,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瞬间拉满。我喜欢在旅行中记录下那些吸引我的植物,但很多时候,我只能记录下它们的形态,却无法得知它们的准确信息。这本植物志,我期望它能提供详尽的植物分类信息,并配以高质量的图片,能够帮助我辨认出在杭州旅行时遇到的各种植物。我尤其希望第三卷能涵盖一些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或者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植物种类,比如一些杭州特有的亚种或变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对我来说,它更是一种旅行的指南,能够让我带着对植物的认识,去更深入地感受杭州的山水人文。它的精装版本也意味着它能够成为我在旅行中的好伙伴,能够经受住各种环境的考验。

评分

第八段: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杭州植物志》系列抱有极高的关注。当得知第三卷精装版问世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从封面设计到整体装帧,都能感受到一种严谨、考究的艺术风格,这让我相信书中的内容必然是精益求精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科学读物,更能够融入杭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书中是否会提及某些植物在杭州古代的园林建设、医药应用、或者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出现的场景?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审视那些在杭州街头巷尾、名胜古迹旁随处可见的植物,去发掘它们背后隐藏的文化故事和历史变迁。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预感到其中包含了海量的、经过深入研究的信息,能够满足我对于杭州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对于我而言,这本植物志是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打开一扇门,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杭州这座城市,以及它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分

第四段: 作为一名长期居住在杭州的园林工作者,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杭州的植物资源和园林绿化方面的信息。每次看到新的绿化项目,我都会思考,这些植物是否是杭州本土的?它们的生长习性是否适合杭州的气候?《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出现,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早就听说过这套书的大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好好研读。第三卷的到来,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杭州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植物,尤其是那些在城市绿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种类。书中对植物的详细描述,我相信能帮助我更好地进行植物的选择、配置和养护,从而提升杭州的城市绿化水平,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宜居。精装的装订方式,也意味着这本书能够经受住长期使用和频繁翻阅的考验,这对于我们经常需要查阅资料的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更多关于杭州植物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杭州的园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第二段: 作为一名长居杭州的居民,我对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从小时候在西湖边嬉戏,到后来在钱塘江畔散步,身边的植物总是默默陪伴着我。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匆匆瞥过,并未真正了解它们的名字、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独特之处。《杭州植物志(第3卷)(精)》的到来,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家乡植物的新窗口。这本书的厚重感和精装的质感,都传递出一种“匠心”的味道,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植物的描绘方式,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和生硬的图片,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仿佛能触摸到植物的叶片,闻到它们的花香。我期待着在第三卷中,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杭州地区特有或珍稀的植物种类,它们是如何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又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本书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家乡自然风貌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让我与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对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