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亲子共读年龄:4-6岁,自读年龄:6-10岁
大量印象派名家名画、珍贵老照片和史料剪贴
遍访历史古迹、名人住所、博物馆和艺术收藏馆
内附精美导读手册,详细解读名家名作
在阅读中感受真实的印象之美,在游历中品味真正的艺术生活
十九世纪后半期,正是印象派兴起的年代。美国小女孩夏洛·格利登随画家父亲来到法国巴黎的郊区吉维尼——一个因印象派画家莫奈而名声大噪的小镇,开始她的惊奇之旅。她常常偷看邻居莫奈先生如何作画,参加了莫内女儿的婚礼;她还不时跑到巴黎、纽约和伦敦游历,她亲眼见到画家埃德加·德加和雷诺阿争吵,看着高更孤独地吃早餐,欢喜辛格·萨金特送给妈妈的美丽肖像画,她把这一切都记在了日记本里。
目录
夏洛在吉维尼
夏洛在巴黎
夏洛在纽约
夏洛在伦敦
内容推荐
★《夏洛在吉维尼》:
1892年。夏洛一家准备去往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法国吉维尼,很多画家和夏洛父亲一样蜂拥到那里,学习一种刚刚兴起的画法—印象派画法。虽然很想念在波士顿的朋友莉齐,但夏洛很快便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法国生活。她在那里结交新朋友、学说法语,甚至还参加了大画家莫奈女儿的婚礼!她把这些全部记在了笔记本中。书中的精美水彩插图和那些令人惊奇的馆藏名画的复制品照片,是本书具特色的部分。书的后列述了一些绘画名家的简介。这是一本记录一个小女孩在法国轻松愉快生活的日记,它会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带给他们一段美好而生动的吉维尼之旅。
★《夏洛在巴黎》:
1893年。夏洛一家已在艺术家聚集的法国吉维尼居住了一年,直到有一天他们收到一封来自玛丽?卡萨特小姐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她在巴黎的画展。于是,夏洛一家启程去了那个“光之城”。和巴黎人一样,夏洛在香榭丽舍大道旁的咖啡馆用餐,在杜伊勒里公园观看提线木偶表演,参观雄伟瑰丽的卢浮宫,在生日那天登上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圣母院的斜影中庆祝平安夜。书中的精美水彩插图和那些令人惊奇的馆藏名画的复制品照片,是本书具特色的部分。书的后列述了一些绘画名家的简介。这本充满魅力色彩的日记一定会让所有读者都大声高喊:“ViveParis(我爱巴黎)!”
★《夏洛在纽约》:
1894年。夏洛一家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两年,夏洛的爸爸在法国学习一种刚刚兴起的画法—印象派画法。现在,夏洛爸爸的画要送到纽约参加展览,所以全家也要到美国去。纽约是一个繁忙而喧嚣的大都市。夏洛要用她多姿多彩的文字记录下那里的一切: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在头顶飞驰呼啸的高架火车、在中央公园观看帆船比赛、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在戴莫尼克餐厅享用大餐,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观看规模宏大的马戏团表演。利用馆藏名画的复制品照片和细腻多彩的水彩画作为插图,使得这本日记十分与众不同。书的后部分列述了部分绘画大师的介绍。夏洛的艺术之旅充满乐趣,看过的读者都会大声尖叫:“我爱纽约!”
★《夏洛在伦敦》:
1895年。三年前,夏洛一家从美国来到法国,她的父亲要在法国学习印象派画法。现在,夏洛又跟随父母来到英国伦敦,夏洛的妈妈很想让那位十分有名、却又非常繁忙的艺术家约翰?辛格?萨金特先生为她画一幅肖像画。
在伦敦,夏洛和她好的朋友莉齐同住在萨沃伊饭店。夏洛一路追寻萨金特先生的足迹,并记录下了她和莉齐的一系列探寻经历。她们在泰晤士河上观看焰火、留意身边那些传说中的伦敦幽灵、发现了为什么乌鸦住在伦敦塔里的秘密,还参观了杜莎夫人蜡像馆。
书中的精美水彩插图和那些令人惊奇的馆藏名画的复制品照片,是本书具特色的部分。书的后列述了一些绘画名家的介绍。这本充满活力的夏洛艺术游记,一定会让读者喜欢并向往那可爱的伦敦美景。
作者简介
★作者:
琼·麦克费尔·奈特,美国童书作家、编辑和译者。她曾在美国多家出版社担任童书编辑一职,并翻译了大量的英法互译作品。她凭借《去日本》一书获得1986年“儿童选择奖”,《脚趾上的音符》获得1990年“妈妈选择奖佳故事奖”。
★画者:
梅利莎·斯威特,美国著名童书插画作家,目前已为孩子们创作了100多本童书作品。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的畅销榜上。她凭借《飘过百老汇的气球》艺术获得201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优良图书奖”;与简?布兰特合作的传记版图画书获得了2008年“凯迪克大奖优秀奖”。
说实话,我买过很多童书,但真正能让我觉得“哇,这才是我想给孩子看的书”的,真的不多。这套《夏洛的艺术日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孩子的口味,而是用一种非常自然、舒服的方式,把艺术的种子播撒下去。夏洛的“日记”形式,让整个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孩子很容易就能代入到夏洛的视角,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为什么会画出那样的图画。而且,每一本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但整体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我喜欢导读手册里的那些小问题,它们不是那种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鼓励孩子自由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我甚至会发现孩子从书里获得的灵感,会突然跑去画画,或者用积木搭建出书中出现过的奇特造型,这种创造力的迸发,真的比任何评价都更能说明这套书的价值。
评分这套书真的是太惊艳了!我完全是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的,色彩饱和度很高,而且夏洛这个小狐狸的形象也太可爱了吧,瞬间就勾起了我家小宝的兴趣。拿到书之后,惊喜感更是爆棚!每一本的纸质都非常好,厚实又有质感,孩子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担心会损坏。内页的插画风格也非常治愈,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温柔和艺术气息。最让我惊喜的是,每一本都配有导读手册,这对于我们这种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的家长来说,简直是福音!手册里不仅有对故事背景的介绍,还有一些引导孩子思考和创作的小提示,真的非常实用。我感觉这套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和想象力,让我觉得买得太值了!
评分我家孩子对颜色和形状特别敏感,所以一直想找一些能激发他艺术细胞的书。朋友推荐了这套,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犹豫,觉得“艺术”这个词对四岁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太高深了。但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顾虑就完全消失了。这本书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玩乐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比如,书里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触来表现小狐狸的心情,用奇特的形状来描绘他梦中的世界。孩子在看的时候,会主动指着那些图画问我,“妈妈,这个是什么颜色呀?”“这个形状像什么呀?”我也会顺势引导他,用我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拿出彩笔,模仿书里的画法,画出我们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互动过程,真的让我看到了孩子脸上洋溢的快乐和自信。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应该是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而这套《夏洛的艺术日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从第一册的色彩探索,到后面几册对于线条、形状、甚至是情绪的描绘,都展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艺术的认知过程。夏洛这个角色设定非常讨喜,他的天真、好奇和一点点的小固执,都让孩子很容易产生共鸣。我尤其喜欢它的一些细节处理,比如,在某一册里,夏洛因为不开心,画出的颜色会比较暗淡,而当他开心的时候,画面就会变得明亮而充满活力。这种将情绪与色彩巧妙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读手册里的内容也很丰富,里面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拓展活动,比如用不同的材料作画,或者去户外寻找书中出现的自然元素。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陪伴孩子艺术启蒙的“好朋友”。
评分作为一个对绘本有一定研究的家长,我深知一本好的童书,不仅仅在于精美的画面,更在于它传递的内在价值。这套《夏洛的艺术日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生硬地教授绘画技巧,而是通过夏洛的视角,向孩子展示了“看见”世界的方式。有时候,他会把雨滴画成小小的音符,有时候,他会把风吹过的树叶画成翩翩起舞的精灵。这种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艺术的想象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启示。导读手册的设计也很有心,它不是简单地复述故事,而是提供了一些深入的思考点,比如“如果你是夏洛,你会怎么画这个场景?”“你觉得夏洛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颜色?”这些问题能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眼睛。孩子看完后,不仅仅是喜欢上了书,更重要的是,他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开始用一种更“艺术”的眼光去审视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