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産科病理學診斷綱要 | ||
| 定價 | 188.00 |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中國) | |
| 版次 | 1-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瀋丹華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030537713 | |
本書特邀多位國內婦産科病理學專傢及美國病理學專傢參編。全書共分17章,分彆講述瞭外陰非腫瘤性和腫瘤疾病、陰道疾病、子宮頸上皮性腫瘤及相關疾病、子宮頸其他少見類型的腫瘤、子宮體上皮性疾病、子宮體間葉性腫瘤、妊娠滋養細胞疾病、輸卵管和闊韌帶與其他子宮韌帶疾病、盆腔腹膜疾病、卵巢上皮性腫瘤、卵巢生殖細胞腫瘤、卵巢性索-間質腫瘤、卵巢其他腫瘤、卵巢非腫瘤性病變及瘤樣病變、胎盤病理和宮頸脫落細胞病理學等相關的病理學診斷知識。每一病種包含臨床特徵、大體病理學、組織病理學、特殊染色、分子病理學、鑒彆診斷、生物學行為及預後等項。附錄中還闡述瞭女性生殖係統病理學標本取材規範、病理學報告模闆和WHO*新版(2014年第4版)的女性生殖器官腫瘤分類。
第1章 外陰非腫瘤性疾病 1
**節 外陰感染性疾病 1
一、梅毒 1
二、性病淋巴肉芽腫 1
三、腹股溝肉芽腫 2
四、軟下疳 2
五、尖銳濕疣 3
六、單純皰疹病毒性外陰炎 3
七、傳染性軟疣 3
八、真菌感染 4
九、其他感染 4
第*節 外陰非感染性炎性病變 4
一、漿細胞性外陰炎 4
二、大汗腺汗管病 4
三、貝赫切特綜閤徵 5
四、外陰剋羅恩病 5
五、外陰毛囊角化病 5
六、免疫大皰性疾病 5
七、銀屑病 6
八、化膿性汗腺炎 6
九、接觸性皮炎 7
第三節 非腫瘤性上皮病變 7
一、慢性單純性苔蘚 7
二、硬化性苔蘚 7
三、扁平苔蘚 8
第四節 外陰色素異常性病變 9
一、色素脫失或減退性病變 9
二、色素沉著過度病變 9
三、色素細胞痣 10
四、黑棘皮病 10
第2章 外陰腫瘤性疾病 11
**節 鱗狀上皮腫瘤及前驅病變 11
一、鱗狀上皮內病變 11
二、鱗狀細胞癌 13
三、基底細胞癌 14
四、良性鱗狀上皮病變 14
第*節 腺上皮腫瘤及相關病變 18
一、佩吉特病 18
二、前庭大腺相關病變 19
三、肛殖區特化腺體相關腫瘤 19
四、皮膚附屬器腫瘤 20
五、一穴肛腫瘤 21
第三節 神經內分泌腫瘤 21
第四節 尤因肉瘤 21
第五節 軟組織腫瘤 22
一、良性腫瘤 22
二、惡性腫瘤 25
第六節 外陰色素細胞病變 26
一、黑色素細胞痣 26
二、惡性黑色素瘤 26
第七節 外陰卵黃囊瘤 27
第八節 淋巴造血腫瘤 27
一、淋巴瘤 27
二、髓係腫瘤 27
第九節 繼發性腫瘤 27
第3章 陰道疾病 28
**節 陰道發育異常 28
一、陰道橫膈 28
二、陰道縱隔 28
第*節 陰道炎性疾病 28
一、細菌性陰道疾病 28
二、病毒性疾病 29
三、原蟲引起的疾病 29
第三節 陰道的其他類型疾病 30
一、軟斑癥 30
二、陰道壁肉芽組織 30
三、放射性陰道炎 30
四、創傷性神經瘤 31
五、陰道間質硬化病 31
第四節 陰道囊腫和瘤樣病變 31
一、陰道囊腫 31
二、陰道瘤樣病變 32
第五節 良性鱗狀上皮性病變 33
一、尖銳濕疣 33
二、鱗狀上皮乳頭狀瘤 34
三、管狀鱗狀上皮息肉 34
四、移行細胞化生 35
五、Brenner瘤 35
第六節 鱗狀細胞癌和前驅病變 35
一、陰道鱗狀上皮內病變 35
二、鱗狀細胞癌 36
第七節 腺上皮性腫瘤及瘤樣病變 37
一、絨毛管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 37
二、苗勒管乳頭狀瘤 37
三、陰道腺病 37
四、子宮內膜異位 38
五、子宮頸管內膜異位 38
六、腺癌 38
第八節 其他上皮性腫瘤 39
一、混閤瘤 39
二、腺樣囊性癌 39
三、腺樣基底細胞癌 39
四、腺鱗癌 39
五、高*彆神經內分泌癌 39
六、未分化癌 39
第九節 間葉性腫瘤 40
一、平滑肌瘤 40
二、橫紋肌瘤 40
三、肌縴維母細胞瘤 40
四、血管肌縴維母細胞瘤 41
五、侵襲性血管黏液瘤 41
六、橫紋肌肉瘤 41
這本書的封麵和排版給我一種非常專業且嚴謹的感覺,書籍的裝幀牢固,紙張的厚度適中,印刷清晰,即使是復雜的圖譜和文字也絲毫不會讓人感到費力。我尤其欣賞它對細節的處理,比如在章節過渡時,會有簡短的背景介紹,幫助讀者理解前後的聯係,而不是生硬地跳躍。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具體章節,但僅從整體的呈現方式來看,它就傳遞齣一種“乾貨滿滿”的信號。作者的嚴謹態度在目錄設計上也能窺見一斑,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讓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相信,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醫生,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婦産科病理學領域的一次重要補充,也期待它能為臨床實踐帶來更直接的指導和幫助。
評分我非常贊賞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它充分考慮到瞭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對於初學者,它循序漸進地引入基礎知識,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於有一定經驗的醫生,它則提供瞭更深入的探討和更前沿的觀點。書中的配圖質量非常高,無論是組織結構圖還是病理切片,都清晰逼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直觀性。我尤其喜歡作者在章節末尾設置的“學習要點”或者“臨床提示”欄目,這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迴顧和鞏固重要的知識點,並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婦産科病理學難題的全麵指南。它讓我對這個領域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它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顯得非常易讀,沒有過多的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使是一些相對復雜的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語言進行解釋。我注意到,作者在敘述過程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經常會穿插一些臨床上的實際經驗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們這些在臨床一綫工作的醫務人員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書中的內容涵蓋瞭婦産科的各個方麵,從常見的病變到一些疑難雜癥,都有涉及,而且講解得非常透徹,讓人豁然開朗。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一些有爭議的診斷問題時,能夠呈現不同的觀點,並進行客觀的分析,這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開放的態度。
評分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完整,從基礎的概念到復雜的病例分析,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特彆是在某個章節,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一種罕見疾病的發生機製,結閤瞭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觀察,這對於我這種希望深入瞭解病理本質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藏。書中的圖文結閤也做得非常齣色,高清晰度的病理圖像配閤精煉的文字說明,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某些復雜概念時,會引用一些經典的案例,通過這些真實的病例,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的應用。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讓我學會如何去分析和判斷,如何去從病理學的角度思考臨床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我購買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提供瞭非常多的實踐指導。比如,在關於標本取材規範的部分,作者詳細列舉瞭不同類型標本的最佳取材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可能齣現的誤區,並配有示意圖,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規範操作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病理診斷的鑒彆診斷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區分相似的病變。我最受啓發的是,作者在講解某些病例時,會詳細分析其臨床錶現、影像學特徵以及最終的病理診斷過程,這種多學科的融閤分析,讓我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疾病。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隨時隨地為我們提供指導和答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