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套装书为图书组合系列,跟淘宝系统生成的宝贝参数可能存在偏差,请以套装宝贝详情页参数为准!
| 书名 | 山 | 河 | 湖 | 海 |
| ISBN | 9787020125791 | 9787020125944 | 9787020125951 | 9787020125968 |
| 定价 | 28.00 | 28.00 | 28.00 | 28.00 |
| 作者 | 徐志摩、李大钊等 | 朱自清、俞平伯等 | 叶圣陶、老舍等 | 巴金、苏青等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纸张 | 胶版纸 | |||
| 书名 | 鸟 | 虫 | 狗 | 猫 |
| ISBN | 9787020126392 | 9787020125937 | 9787020126330 | 9787020126309 |
| 定价 | 35.00 | 35.00 | 35.00 | 38.00 |
| 作者 | 巴金、冰心等 | 鲁迅、汪曾祺等 | 巴金等 | 冰心、丰子恺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纸张 | 胶版纸 | |||
| 书名 | 春 | 夏 | 秋 | 冬 |
| ISBN | 9787020125999 | 9787020126019 | 9787020126026 | 9787020126071 |
| 定价 | 32.00 | 32.00 | 32.00 | 32.00 |
| 作者 | 冰心、萧红等 | 朱自清、叶圣陶等 | 鲁迅、郁达夫等 | 朱自清、郁达夫等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纸张 | 胶版纸 | |||
| 书名 | 风 | 花 | 雪 | 月 |
| ISBN | 9787020126101 | 9787020125845 | 9787020125821 | 9787020125920 |
| 定价 | 32.00 | 32.00 | 32.00 | 32.00 |
| 作者 | 老舍、徐志摩等 | 老舍、朱自清等 | 鲁迅、郁达夫等 | 朱自清、巴金等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 纸张 | 胶版纸 |
编辑推荐
“同题散文经典”丛书,由著名学者陈子善、蔡翔主编。从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作品中攫取的精华篇目。囊括了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达夫、朱自清、林语堂、梁遇春、冰心、张恨水、汪曾祺、王安忆等诸多现当代散文大家的经典名作。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散文名篇进行一次整体的梳理和分类。
面向的人群广泛,适合于一般大众读者,对学习写作者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目录
山 翡冷翠山居闲话 五峰游记
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湖 大明湖之春 游了三个湖
海 海上的日出 海上的月亮
鸟 鸟的天堂 一只小鸟
虫 夏三虫 夏天的昆虫
狗 关于狗的回忆 小狗包弟
猫 养猫 阿咪
春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春意挂上了树梢
夏 扬州的夏日 夏
秋 秋夜 故都的秋
冬 冬天 江南的东景
风 风 这是风刮的
花 春花 看花
雪 雪夜 雪
月 荷塘月色 海上生明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古人有言,“以鸟鸣春。”现在已过了春分,正是鸟声的时节了,但我觉得不大能够听到,虽然京城的西北隅已经近于乡村。这所谓鸟当然是指那飞鸣自在的东西,不必说鸡鸣咿咿鸭鸣呷呷的家奴,便是熟番似的鸽子之类也算不得数,因为他们都是忘记了四时八节的了。我所听见的鸟鸣只有檐头麻雀的啾啁,以及槐树上每天早来的啄木的干笑,——这似乎都不能报春,麻雀的太琐碎了,而啄木又不免多一点干枯的气味。
英国诗人那许(Nash)有一首诗,被录在所谓《名诗选》(GoldenTreasury)的卷首。他说,春天来了,百花开放,姑娘们跳着舞,天气温和,好鸟都歌唱起来。他列举四样鸟声:
Cuckco,jug�瞛ug,pee�瞱ee,to�瞱itta�瞱oo!
这九行的诗实在有趣,我却总不敢译,因为怕一则译不好,二则要译错。现在只抄出一行来,看那四样是什么鸟。第一种是勃姑,书名鸤鸠,他是自呼其名的,可以无疑了。第二种是夜莺,就是那林间的“发痴的鸟”,古希腊女诗人称之曰“春之使者,美音的夜莺”,他的名贵可想而知,只是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乡间的黄莺也会“翻叫”,被捕后常因想念妻子而急死,与他西方的表兄弟相同,但他要吃小鸟,而且又不发痴地唱上一夜以至于呕血。第四种虽似异怪乃是猫头鹰。第三种则不大明了,有人说是蚊母鸟,或云是田凫,但据斯密士的《鸟的生活与故事》第一章所说系小猫头鹰。倘若是真的,那么四种好鸟之中猫头鹰一家已占其二了。斯密士说这二者都是褐色猫头鹰,与别的怪声怪相的不同,他的书中虽有图像,我也认不得这是鸱是鸮还是流离之子,不过总是猫头鹰之类罢了。儿时曾听见他们的呼声,有的声如货郎的摇鼓,有的恍若连呼“掘洼”(dzhuehuoang),俗云不祥主有死丧。所以闻者多极懊恼,大约此风古已有之。查检观颒道人的《小演雅》,所录古今禽言中不见有猫头鹰的话。然而仔细回想,觉得那些叫声实在并不错,比任何风声箫声鸟声更为有趣,如诗人谢勒(Shelley)所说。
内容简介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阅读经典散文,亲近母语的魅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题散文经典”丛书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编选成册,比如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成书,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
作者简介 陈子善,著名学者、书人、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蔡翔,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这套书简直是心灵的绿洲,翻开扉页,仿佛一脚踏进了那片被文字浸润过的原野。我最近迷上了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自然界每一个微小细节的渴求。记得有一次读到描述清晨薄雾笼罩山谷的段落,那笔触细腻得让我几乎能闻到泥土和湿草混合的清新气息,耳朵里仿佛回荡着第一声鸟鸣的婉转。作者对光影的捕捉尤其精准,那种透过枝叶筛下来的斑驳日光,被刻画得生动立体,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这种对“在场感”的营造,是很多现代散文难以企及的。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景物,而是将人的情感与天地万物进行了一种深沉的对话,让你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读完后,即便只是坐在城市的水泥阳台上,眼前浮现的也依然是作者笔下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溪,那种宁静的力量,足以抵御外界的喧嚣。
评分这套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人性与自然之间那种微妙的张力,尤其是涉及“风花雪月”和“春夏秋冬”的交织时。作者似乎有着一双能洞察万物灵魂的眼睛,他笔下的自然,绝不是一幅静止的油画,而是充满了生动的叙事。当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那种磅礴的气势和随后的宁静,被描述得酣畅淋漓,仿佛每一个笔画都带着雨水的重量。更难得的是,在描绘这些宏大景象时,作者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极富个人色彩的感悟,比如对逝去时光的缅怀,或者对某种纯粹情感的坚守。这种将个体经验融入时代背景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可能有些疏离的自然景观,瞬间变得亲切而富有温度。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走到窗边,试图用作者的视角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那份被唤醒的感知力,非常宝贵。
评分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散文应当是思想的容器,而这套“经典自然篇”显然是装载了沉甸甸的哲思。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抒情小品,而是带着历史的厚度和人生的阅历,去观照自然。比如探讨“四季更迭”时,作者不仅仅写了季节的变化,更是融入了对生命周期、兴衰荣辱的深刻体悟。其中关于“风”的描写尤为精妙,风不再仅仅是气象现象,而是化身为历史的信使,吹过故土,带来沧桑的记忆。我尤其欣赏那种内敛而有力的文字力量,它不刻意煽情,却能在不经意间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对“永恒”与“瞬间”的思考。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精神漫步,跟着他们的思绪,从山川的壮阔走向人心的幽微,那种思想的碰撞和启发,远超出了对自然描写的范畴,简直是一次知识和精神的双重洗礼。
评分我更看重这套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兼顾,它真正做到了对山河湖海的全面覆盖,却又不流于表面。从北国冰封的雪景到江南湿润的烟雨,地理跨度之大,令人惊叹,而文字的细腻程度却从未下降。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昆虫”和“植被”的微观描写,那种对待每一个生命体都抱持着近乎科学研究般的严谨和诗人般的热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套书就像一个巨大的自然博物馆,每一册都是一个独特的展厅,让人目不暇接。它不仅仅是文学生产出来的文本,更像是一种带着敬畏之心记录下的自然史诗。对于渴望从日常琐碎中抽离,重新与广袤世界建立连接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你明白,真正的经典,是时间也无法磨灭其光芒的,它存在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之中。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经典”这个词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会是佶屈聱牙的陈旧文字,但这套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成见。它的语言保持了一种惊人的鲜活度,即使是描述那些古老的主题——比如月光、比如流水,读起来也毫不晦涩,反而充满了现代的张力。对比我之前读过的一些偏向记录流水账式的自然笔记,这套书的文笔更具音乐性和节奏感。尤其是那些关于动物习性的描摹,那些“狗猫”的片段,写得活泼灵动,充满了生活情趣,完全没有一般散文的沉闷感。它成功地找到了古典韵味与当代读者审美之间的平衡点,让人在享受优美文字的同时,也能轻松领会其意境。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做得非常考究,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被珍视的感觉,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收藏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