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代漢語教學參考
:20.00元
作者:许征 主编,胡安顺 审定,许征,李志忠,宋晓蓉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101068191
字数:300000
页码:3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序言
前言
單元
壹文選翻譯
魯施氏有二子
九方皋相馬
景公衣狐裘不知天寒晏子諫
黄帝殺蚩尤
黄帝生駱明
上古天真論
扁鵲之衛
景公射出質
憲居魯
錢神論
貳基礎知識提要
工具書簡介
叁習题參考答案
第二單元
壹文選翻譯
尚書序
皋陶謨
湯誓
犧氏之王天下
貳基礎知識提要
詞彙
叁習题參考答案
第三單元
壹文選翻譯
鄭伯克段于鄢
齊襄公之弑
齊桓公伐楚
楚莊王問鼎
知犖對楚王問
鄭公子歸生弑其君夷
贰基礎知識提要
文字(上)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四單元
壹文選翻譯
齊晉睾之戰
晉侯夢大厲
祁奚救叔向
叔孫豹論不朽
張骼輔礫致師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貳基礎知識提要
文字(下)
叁習题參考答案
第五單元
壹文選翻譯
叔向賀貧
句踐滅吴
馮諼客孟嘗君
陳轸去楚之秦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
貳基礎知識提要
語法(上)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六單元
壹文選翻譯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食無求飽
吾十有五志于學
富與貴
飯疏食飲水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仰之彌高
子貢問政
季氏將伐顓臾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
大同
好學近乎知
大學之法
博學
君子内省不疚
貳基礎知識提要
語法(下)
叁習题參考答案
第七單元
壹文選翻譯
道可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三十輻共一轂
曲則全
知人者智
道生一
天之道
小國寡民
胜箧
秋水
魯少儒
惠子相梁
運斤成風
貳基礎知識提要
音韻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八單元
壹文選翻譯
人皆謂我毁明堂
許行
榮辱
贰基礎知識提要
詩詞格律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九單元
壹文選翻譯
更法
尚賢
五蠹
貴公
贰基礎知識提要
訓詁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十單元
壹文選翻譯
諫逐客書
賜南粤王趟佗書
獄中上梁王書
報任安書
贰基礎知識提要
古書的標點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十一單元
壹文選翻譯
黄帝
垓下之戰
仲尼弟子列傳
贰基礎知識提要
修辭
叁習題參考答案
第十二單元
壹文選翻譯
答客難
解嘲
情采
蘭亭集序
鄭玄傳
音辭
貳基礎知識提要
古代的文體
叁習題參考答案
後記
内容提要
《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不仅翻译了教材《古代汉语》十二个单元中的所有文选,解答了十二套练习与思考题中的所有练习题,且编写了基础知识提要,对文选增加了补注。这些内容不益于广大学生和普通读者,同时也会给教师备课带来方便。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我个人在使用这本参考资料的过程中,最深切的体会是其逻辑框架的严密性和覆盖面的广博性。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难以捉摸的词义辨析,或者是一些跨越不同朝代的语法演变问题,市面上很多资料往往只是蜻蜓点水,难以深入。然而,这本书在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展现出一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能力。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例句和解释,而是会深入探究其语境的变迁和使用习惯的根源。比如,对于一些常用虚词的深入剖析,简直是令人茅塞顿开。它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私塾先生,耐心细致地为你揭示语言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让你在掌握“是什么”的同时,更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层层递进的知识构建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让人感觉每翻一页都是扎实的进步,而非简单的信息堆砌。
评分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排版布局是极其人性化的。在需要快速检索特定语法点或词汇用法时,其清晰的目录结构和索引系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省去了在厚重典籍中大海捞针的烦恼。许多参考书为了追求内容的详实,往往牺牲了可读性,导致查找效率低下。但这本书似乎在内容的深度和使用的便捷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黄金分割点。注释清晰,例句得当,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辅助资源,能够帮助他们系统化地梳理教学内容,找到最权威的解释来解答学生的疑问。总而言之,它是一部将深厚学术底蕴与高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典雅的气息,光是捧在手里摩挲,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纸张的选择,厚实而有质感,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的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深厚敬意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体呈现,而这本《正版 古代漢語教學參考》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到了精益求精。封面设计上那种留白的处理,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让人联想到古籍的素雅,却又透着一股教学用书应有的严谨与规范。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精神的对话,那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能拥有一本如此用心制作的工具书,实属不易。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书局一贯的高水准制作标准,从侧面反映出审定者和编著者对古代汉语研究的严肃态度。
评分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入门或进阶读物往往是一场“赌博”,很多教材的编写风格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而另一些则过于通俗,牺牲了准确性。但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带着学问底蕴的平实,既保证了术语的准确性,又尽量用清晰的表达方式来阐释复杂的概念。这使得即便是初涉古代汉语的读者,也能在其引领下稳步前行,而资深研究者也能从中找到值得推敲的论点。尤其是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文献的引注和注释,处理得极为精准到位,这无疑是对审定者和编著者学术功底的最好证明。阅读它,就像是跟随着三位学者的步伐,在浩瀚的文海中进行一次有向导的考察,既安全又充实,大大降低了自学过程中的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参考工具”本身的定义,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古代汉语研究史的缩影。细读之下,能感受到不同学者的研究视角是如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不同章节之间虽然独立成篇,但内在却有一条清晰的学术脉络贯穿着。例如,当探讨到某一特定句式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展时,你会发现它能巧妙地与前面对先秦语法的论述形成参照,这种结构上的巧妙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习者对语言历史性的认知。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对“活的语言”这一概念的把握,没有将古代汉语僵化为一个死去的符号系统,而是通过大量的鲜活例证,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动态演变的面貌。这种动态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汉语的源流,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