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自己的营养医生
定价:24.00元
作者:于康
出版社:求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5809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健康的总分中,父母遗传因素占15分,环境占17分,医疗占8分,而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占60分。在生活方式中,合理的营养膳食就占了13分。如果我们真正建立起以营养膳食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全球人均寿命将在今天的基础上平均增加9岁,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增加4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可增加近16岁!
作为北京仂、和医院的营养医生,子康教授在临床营养的实践中,深切体会人们对合理营养的迫切需求,以及在林林总总的宣传前产生的困惑和误区,他提出“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的口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慨念。做自己的营养医生,把健康长寿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录
作者介绍
于康,临床营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及巡讲团首席营养专家,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主编了多部营养科普图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举办500多场营养科普讲座,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应邀与30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健康专栏合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感到非常舒适。作者在文字的驾驭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行文流畅,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刻板和说教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用的生动比喻,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经过她的巧妙转化,瞬间变得清晰易懂。比如,她用“食物的色彩光谱”来阐述不同营养素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这个比喻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的插图也非常精美,色彩搭配和谐,构图简洁却富有深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翻开这本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充满智慧的知识殿堂,让人忍不住想一直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的精髓。从书籍的装帧到内页的触感,无不透露出一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这种用心打磨的细节,使得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可执行性”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它避开了那些需要昂贵设备或稀有食材的极端建议,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上。比如,关于“进食顺序对血糖影响的微调策略”,以及“不同压力水平下身体对宏量营养素需求的变化解析”,这些都是非常细致且可以直接在下一餐中应用的技巧。作者非常注重“可持续性”,她明白严格的限制只会带来暂时的效果,所以她提供的建议都是建立在循序渐进、逐步调整的基础上的。我已经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几种简单的“身体自测法”来评估自己的能量水平,发现其准确度和直观性都非常高。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让“营养管理”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极具逻辑性,它不像是一本传统的健康指南,更像是一部循序渐进的自我发现之旅。开篇部分主要聚焦于“破除迷思”,用扎实的研究背景轻轻敲碎了我们过去积累的许多错误认知,为后续建立新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深入探讨消化系统的复杂运作,但她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避免了教科书式的枯燥。她将消化过程比喻成一个精密的工厂流水线,每一步骤的功能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最让我惊喜的是其中关于“微生态平衡”的章节,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生活习惯对肠道菌群的微妙影响,并给出了大量可操作性的生活调整建议。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确保了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知识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最终构建起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健康知识体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思维模式被彻底重塑了。它并没有给我一堆生硬的“不能吃”清单,而是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更宏观、更个性化的视角去看待“吃”这件事。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被外界环境、情绪状态乃至社会文化所塑造的,这种深入骨髓的剖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几十年里那些根深蒂固的饮食误区。书中提出的“倾听身体的低语”这一理念,对我触动极大。我以前总是依赖外部信息(比如流行的节食法),而这本书引导我回归到自身,去感受食物在身体里产生的真实反馈。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具体的食谱建议。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认知框架,让我有能力自己去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随潮流。这种赋能感,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真正实现了让读者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导者。
评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行文中偶尔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她似乎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同理心的实践者。在介绍某些特定的食材或烹饪方法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她个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她从古老智慧中汲取的灵感,这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严肃的健康话题变得亲切而有人情味。阅读体验因此变得非常放松和愉悦,仿佛不是在学习如何“管理”身体,而是在学习如何更优雅、更智慧地与自己的身体和谐共处。这种情感上的联结是极其重要的,它让读者更容易内化书中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持久的行为改变。这本书记载的不仅仅是营养学知识,更是一种积极、从容的生活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