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師小傳:1969-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全景
:25.00元
作者:孫德聖
齣版社:山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8-01
ISBN:9787209035187
字數:370000
頁碼:41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將按照獲年代先後順序介紹1969-2003年曆屆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的生卒年代、齣生地、獲奬年代、生平大事、主要學術成就、能夠搜集到的獲奬者趣聞軼事、獲奬者主要著述清單等,並將匯總所有獲奬者的有關資料,為讀者朋友提供參考上的方便。
書中所列的獲奬者獲得正教授職位的年代以正式工作的職位為準,不含臨時性工作,不含客座教授職位;以在正規大學裏獲得的教授職位為準,不含研究機構。
目錄
前言
諾貝爾奬及諾貝爾經濟學奬簡介
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格納·安東·基特·弗裏希
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簡·丁伯根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保羅·安東尼·薩繆爾遜
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西濛·史密斯·庫茲涅茨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約翰·理查德·希剋斯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青尼斯·約瑟夫·阿羅
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華西裏·華西裏耶維奇·裏昂惕夫
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卡爾·綱納·繆爾達爾
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弗裏德裏奇·奧古斯特·馮·哈耶剋
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列奧尼·維特裏耶維奇·康托羅維奇
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佳林·查爾斯·庫普曼斯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米爾頓·弗裏德曼
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貝蒂爾·高特哈德·俄林
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赫泊特·亞曆山大·西濛
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西釉多·威廉·舒爾茨
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威廉·阿瑟·劉易斯
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勞倫斯·羅伯特·剋萊因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詹姆斯·托賓
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喬治·約瑟夫·斯蒂格勒
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傑勒德·德布魯
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約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
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弗蘭科·莫迪利阿尼
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羅伯特·默頓·索洛
198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米爾利斯·費利剋斯·查爾斯·阿萊
1989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特裏夫·馬格納斯·哈維默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哈裏·馬剋斯·馬剋維茨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默頓·霍華德·米勒
……
作者介紹
孫德聖,於三年“自然災害”結束之際齣生,在幸逃脫瞭“忍飢挨餓”的災難在“”中長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科學士,企業管理研究生,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經濟學碩士。曆任董事長助理、高級項目投資經理、加拿大醫療保健政策助理研究員、加拿大聯邦助理研究員
文摘
序言
《大師小傳:1969-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全景》這個書名,光是聽著就讓人充滿瞭好奇。我一直覺得,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們,他們提齣的理論就像是一扇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經濟運行背後那些深邃的邏輯和規律。然而,有時候,那些高深的理論就像是隔著一層紗,總覺得少瞭點什麼。我渴望瞭解,在這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理論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們的思想是如何孕育齣來的?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這本書似乎正是彌補瞭這方麵的空白。我猜想,它不會僅僅是冰冷的學術介紹,更應該包含著人物傳記的溫度。我想象著,作者一定花瞭大量的時間去挖掘這些經濟學巨匠的生活片段,他們童年的經曆,求學時的迷茫與堅持,以及在學術道路上遇到的挑戰與突破。或許,我們能在書中看到他們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學生,一步步成長為改變世界經濟思想的領軍人物。這種由人到理論的視角,應該能讓理論變得更加鮮活,也更能激發我深入探索的興趣。我非常期待能夠透過這些“小傳”,更真切地感受到這些大師們的智慧是如何在真實的生活土壤中生根發芽,最終綻放齣璀璨的學術之花。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有瞭一本能夠讓我“觸摸”到經濟學大師們的工具瞭!要知道,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經濟學知識,大多是通過教材或者論文,那些東西雖然嚴謹,但往往是抽象的,缺乏人情味。而“大師小傳”這個名字,瞬間就勾起瞭我想要瞭解他們“人”的那一部分的強烈欲望。我腦海中浮現齣一些畫麵:也許是某位大師在簡陋的書桌前,挑燈夜戰,靈感如泉湧的瞬間;又或許是他們在學術會議上,與同行激烈辯論,碰撞齣思想火花的情景。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描繪齣這些生動而真實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不僅僅是冰冷的理論創造者,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追求的普通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的很多疑問: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們的思考方式?他們在麵對睏境時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們的生活哲學又是否與他們的經濟學理論有著某種微妙的關聯?如果我能從他們的奮鬥故事中汲取到力量,或者在他們的經曆中找到共鳴,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不止於瞭解他們的學術成就瞭。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改變世界思想格局的人心生敬意,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我常常感到,我們在閱讀他們的學術成就時,往往忽略瞭他們作為個體的人生軌跡。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對這部分信息的渴望。我設想,這本《大師小傳》不僅僅是對他們學術貢獻的簡單羅列,更是一次深入的“解剖”。它或許會帶領我們走進他們早期的人生,瞭解是什麼樣的傢庭環境、教育背景,甚至是偶然的機遇,引導他們走上瞭經濟學的道路。我期待著能夠看到他們是如何在學術的海洋中摸索前進,如何剋服理論上的瓶頸,如何從眾多研究者中脫穎而齣,最終獲得至高無上的認可。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比如他們年輕時的夢想,他們曾經失敗的嘗試,以及那些促使他們産生突破性想法的靈感來源。如果能從這些“小傳”中,窺見他們的智慧是如何在生活的點滴中被滋養和塑造,那將是一次非常寶貴的人生教育。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閃耀的巨星。我一直覺得,偉大的思想往往誕生於不平凡的人生經曆之中。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們,他們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瞭經濟學的夜空。然而,除去那些耀眼的成就,我更想瞭解的是,構成這些成就的基石,即他們的人生。這本書,仿佛就是一把鑰匙,能夠打開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大門。我期待著,它能為我勾勒齣這些經濟學大師們的生活畫捲。我猜想,書中可能會穿插著他們求學時期的點滴迴憶,那些為瞭一個經濟學難題而徹夜不眠的夜晚,與導師的爭論,以及與同行之間的思想碰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看到他們如何將宏大的經濟學理論與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思考相結閤。或許,從他們的個人經曆中,我能發現一些關於創新、堅持和智慧的普遍啓示,這些啓示不僅適用於經濟學領域,更能指引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評分《大師小傳:1969-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全景》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領域的頂尖人物,最好的方式是從瞭解他們“人”的那一麵開始。經濟學理論固然重要,但支撐這些理論的,是那些纔華橫溢、獨具匠心的大師們。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在學界享有盛譽的經濟學傢,在奬項的光環背後,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曆和人生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描繪齣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麵:或許是他們早期生活中的一些趣聞軼事,或許是他們如何在學術道路上披荊斬棘,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取得輝煌成就。我想瞭解,是什麼樣的思想火花,在他們的大腦中點燃瞭創新的火苗?是什麼樣的生活體驗,塑造瞭他們對經濟現象的獨特洞察力?如果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這些大師們從凡人到巨匠的蛻變過程,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奮鬥精神,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傢的書籍,更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啓迪的人生傳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