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匈牙利-走遍全球
定价:108元
售价:73.4元,便宜34.6元,折扣67
作者:大宝石出版社,吕艳译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3256929
字数:374000
页码:27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你可以在以多瑙河穿城而过的首都布达佩斯为代表的
中世纪浓厚的美丽城市漫步,
可以在遍布匈牙利各地的温泉享受泡温泉带来的乐趣,
可以前往赫伦村参观下匈牙利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
可以品尝下世界三大贵腐葡萄酒之一的托考伊葡萄酒,
当然更不能错过匈牙利的代表性美食——炒鹅肝、腊香肠、红肠、使用红辣椒熬制的汤制作的炖菜等。
还有好多其他来自匈牙利的诱惑等着你去发现!
匈牙利地处欧洲中部,国家虽小,但是这里拥有历史古都、传统文化以及各种美食,魅力。多瑙河横穿国土中部,东、西、南、北各个区域均呈现出不同的美丽风光,充满历史色彩的街道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书中通过6个专辑、1个小专辑、MAP(按拼音排序)、专栏让读者可以更便捷地了解下匈牙利,还深入介绍了布达佩斯、杜纳肯亚、匈牙利东部、匈牙利西部与巴拉顿湖、匈牙利南部等地的信息,当然还提供了详细的旅行的准备与技巧。只要你好好做功课,想玩遍匈牙利,那So Easy!一本就够了!
从装帧设计上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也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追求。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不仅承载了文字的重量,也让附带的那些精选图片显得质感十足,那些黑白老照片与现代彩色摄影的穿插运用,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时空对话。更重要的是,它为那些计划前往的读者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心理地图”。作者在分享攻略时,往往不是直接给出“去这里吃”,而是“我是在这个时间、这种心情下,偶然发现了这个地方”,这种带有个人印记的推荐,比冷冰冰的地址列表更有说服力。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复制他的行程,而是如何带着开放的心态去构建自己的探索之旅。这本书读完后,我并没有觉得旅途的惊喜已经提前被消费殆尽,反而激发了我强烈的冲动,想要亲自去验证和体验作者笔下的那些“转角遇到爱”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如同夏日午后那般慵懒舒缓,浸润在温泉浴场的氤氲水汽中,细细品味生活的慢哲学;时而又像布达佩斯夜晚霓虹初上时那般紧凑而充满活力,穿梭于迷宫般的街巷里,去探寻那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地下酒吧的神秘入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自然风光时的那种近乎诗意的笔触,他描绘巴拉顿湖的日落,不是简单地用“金黄”或“绚烂”来敷衍,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去捕捉光线穿过水面、折射在芦苇丛上的微妙变化,那种层次感和动态美,让人几乎能嗅到湖面上拂过的带着水汽的微风。而且,书中对于美食的描写简直是一种折磨——在饥肠辘辘的时候翻阅,后果不堪设想。从酥脆的千层蛋挞到浓郁的炖牛肉,作者的描述精准到让人仿佛能尝到那份恰到好处的酸甜或醇厚,这种全方位的感官调动,是很多同类游记望尘莫及的。它成功地将“行走”与“品味”融为一体,让人明白,了解一个国家,舌尖上的体验绝对不可或缺。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行文风格上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知识分子的审慎和幽默感的完美平衡。他并不刻意地去迎合读者对于“完美假期”的幻想,而是坦诚地记录了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不完美的小插曲——比如迷路时的窘迫、语言不通带来的误解,甚至是对某些被过度美化的旅游陷阱的尖锐点评。这种真实感,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某些篇章中,作者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哲学和艺术的思考,他会突然停下来,对一尊雕塑的姿态进行深入的解读,或者对某个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辩证的分析,这种“游而不忘学”的姿态,让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旅游指南,更像是一本结合了文化考察的旅行札记。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因为那些理论性的探讨总是被恰到好处地安插在具体的场景之中,使得知识的吸收变得自然而愉悦。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边缘”文化的关注。大多数旅行文学都热衷于描绘宏伟的国会大厦、庄严的圣伊什特万圣殿这些核心地标,但这本书却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视的角落。比如,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在多瑙河畔那些老旧的、充满涂鸦的工业区,以及那里蓬勃发展的地下音乐场景和街头艺术。他细致地记录了那些年轻艺术家如何用色彩和不羁的表达,来回应和重塑他们所处的历史与社会环境。这种对当代社会脉动的好奇心和捕捉能力,使得整本书的视野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他没有将该国刻画成一个凝固在历史照片中的童话世界,而是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矛盾共存、正在快速成长的欧洲城市样本。这种对“现在进行时”的关注,让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和阅读趣味性都大大提升。
评分翻开这本沉甸甸的游记,一股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仿佛一踏上布达佩斯的石板路,耳边便充斥着多瑙河的潺潺水声和悠扬的马扎尔乐曲。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为扎实,他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记录景点,更是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肌理之中,捕捉那些隐藏在宏伟建筑背后的、带着生活温度的细节。比如他如何描述清晨的中央市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红辣椒粉如何将整个大厅染上热烈的色彩,以及一位年迈的摊主如何在寒风中细心地为你讲解每一种香料的独特风味和最佳搭配。这种细腻的观察力,让读者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成了和他并肩同行的旅伴。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历史脉络的梳理,他总能巧妙地将那些厚重的奥匈帝国历史、共产主义时期的遗痕,以及当代社会变革的影子,融入到对某个具体地标的描述中,使得冰冷的砖石瞬间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年代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这个中欧小国的情感连接,远超于旅游指南所能给予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关于“生活在别处”的深度报道文学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