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成都市城区地图 | ||||||||||||||||||
| 出版社: | 成都地图出版社 | ||||||||||||||||||
| 书号: | 9787807041894 | ||||||||||||||||||
| 审图号: | 川S(2007)38号 | ||||||||||||||||||
| 印次: | 2018年 | ||||||||||||||||||
| 成品规格: | 1500mmX1100mm | ||||||||||||||||||
| 装订: | 双面覆膜带挂杆 | ||||||||||||||||||
| 净重: | 0.6kg | ||||||||||||||||||
| 定价: | 135元 | ||||||||||||||||||
图片展示:
作为一位业余的城市规划爱好者,我一直痴迷于研究城市的发展脉络和空间布局。这张成都地图,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城市生长逻辑”的立体教材。我最喜欢研究的就是它如何通过不同的图例和线条,展现出城市空间从中心向外辐射的逻辑。行政区划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地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城市边界的拓展与重塑。尤其让我赞叹的是,它对水系的描绘,那些穿城而过的河流不仅被准确地标示出来,其周边的绿化带和配套设施的分布也被巧妙地融入设计中,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硬性的交通结构,也有柔性的生态肌理。这种对城市多维度的呈现,让我感到这张地图的设计师绝非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数据,而是真正理解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与发展方向。如果能再附带一个更详细的索引册就更完美了,但就目前的挂图本身而言,它已经提供了远超预期的空间解析能力。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张挂图的初衷是想在办公室里挂一幅能随时参考的城市概览,毕竟每天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小地图,时间久了眼睛真的吃不消。这张1.5米乘以1.1米的尺寸挂在墙上,气场十足,作为背景装饰都显得专业且大气。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高清处理能力。即便是放大到近距离观察,那些细小的地名标注也依然锐利清晰,完全没有传统印刷品常见的模糊感,这无疑是得益于高标准的印刷工艺。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历史文化地标的标记也做得非常到位,这对于我们做文旅策划的团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它不仅仅是一张交通图,更像是一份城市脉络的历史缩影。防水性能的加入,更是体现了制作者的用心,这使得我们不必过于小心翼翼地使用它,可以更加自由地在会议中进行指点和标记,非常适合高强度、高频次使用的商务环境。总而言之,它提供的视觉体验和信息密度,完全配得上它在专业地图领域的定位。
评分这份地图简直是成都探索的绝佳伴侣!我最近正好计划深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那些快速发展的郊区和新规划的区域。拿到这张1.5米x1.1米的巨幅挂图后,我立刻被它清晰的细节震撼了。首先,对于行政区划的标注,简直细致入微,即便是那些新建的小型街道和社区边界,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来,这对于需要进行区域划分或市场调研的人来说,无疑是省去了大量核对时间。而且,双面覆膜的材质手感极佳,那种略带韧性的光泽感,让人感觉非常耐用,即便是偶尔不小心沾上点咖啡渍,想必也能轻松擦拭干净,这比那些容易撕裂的纸质地图要实用太多了。我特别欣赏它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处理,主干道、次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的层级划分非常明确,不同颜色的区分让我在快速定位某条路线时,眼睛不需要做二次聚焦,直观性极强。对于一个不熟悉成都本地的“新居民”来说,光是看着这张图,就能对城市的骨架有一个宏观而扎实的理解,远比那些零散的电子导航信息来得更有条理和系统性,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系统认识成都的同道中人。
评分我给家里的孩子买这个,主要目的是想从小培养他对地理和家乡的认同感。选了很久的地图,最后还是决定试试这张“双面覆膜防水”的版本,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好奇心和偶尔的“破坏欲”。实际使用下来,发现这张图的耐用性简直是为家庭环境量身定做的。孩子有时会用手指着某条路问我这是去哪儿,或者在上面做一些简单的标记(当然是轻微的),由于覆膜的存在,清洁起来非常方便,没有留下任何永久性的污渍。更重要的是,它将复杂的道路交通网络以一种直观、色彩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孩子能很快区分出高速路和普通街道,这对他的空间认知发展非常有帮助。虽然对他来说,行政区划的意义不大,但那些密集的道路节点和地名,激发了他对“这个城市有多大”的好奇心。这张图的尺寸也恰到好处,既够大到能提供宏观视角,又不会占据家中过多的墙面空间,非常推荐给注重实用性和家庭耐用性的家长们。
评分收到这幅地图的时候,我正忙着给新开的茶馆选址。选址的关键就在于交通便利性和周边人流的导向性。这张《2018成都市地图》在交通导向上表现得异常出色,清晰地标注了公交枢纽和地铁站点的具体位置及其连接线路,这对于评估一个商业点的可达性至关重要。我发现,很多其他地图会忽略掉一些正在建设中但已具备雏形的城市干道,而这张图似乎在数据更新上做得更及时,哪怕是几年前的规划信息,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反映,这对于预测未来几年的客流潜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此外,它将地名标注得疏密有致,即便在地图中心区域信息爆炸的地方,文字重叠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对于需要快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比对和权衡的商业人士来说,这种信息的高效提取能力,直接转化为工作效率的提升,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