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打不骂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29.80元
作者:马利琴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682018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 早定规矩,让你的孩子懂规矩;常守规矩,让你的孩子能自律。想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吗?3岁起,你就要给孩子定规矩
◆ 专家的视角,家长的体会,专业的教育分析,实用案例的解析。懂礼貌,守规则,有条理,好习惯……怎么教出这样的好孩子?资深教育专家告诉你。
◆ 3岁起,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想要一个懂规矩的好孩子,这时候着手*恰当也*必要;
教孩子懂规矩不代表对他施“家法”,懂方法,会引导,不打不骂孩子也能懂规矩。
目录
章 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
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仅仅是一种行为的工具。规矩是爱的规矩,爱是融合规矩的爱,要想成就孩子的未来就要将规矩和爱统一起来。
◎教育孩子,规矩和爱缺一不可
◎唯有立规矩,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立规矩是一件认真而神圣的事
◎保证规矩的性
◎让规矩和惩罚并行
◎3~6岁,孩子定规矩的年龄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规矩
第二章 定规矩讲则,孩子就不会抵触
任何规矩的制订都要遵循一定的则,比如,下达的指令要明确,内容要简单,不要和孩子耍心眼等。离开了这些则,孩子会搞不明白规矩到底是什么,时间长了它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如果想让规矩得到真正的执行,家长首先就要依这些则行事。
◎给孩子立规矩时,下达的指令要明确
◎给孩子定规矩要少而精
◎定规矩要用情,不能用计
◎与孩子订约要及时
◎给孩子定的规矩要有弹性,不要太死板
◎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来约束孩子
◎定规矩时,家人意见要统一
◎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
第三章 定规矩重方法,实施起来更容易
父母在给孩子制订规矩的时候,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将事情的后果告诉孩子,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定规矩……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让规矩的制订更加容易。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实施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给孩子立“家法”要讲究氛围
◎立规矩时,明确告诉孩子后果
◎不要用会刺伤孩子的说法
◎用孩子愿意接受的形式定规矩
◎正话反说,让孩子心甘情愿步入规矩“圈套”
第四章 学习小规矩,指导孩子快乐高效学习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的,比如,提前做好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不抄同学作业,作业完成后要检查……事实证明,有了这些规矩,孩子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当他将学习当作一种兴趣爱好的时候,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作业要独立完成
◎告诫孩子,不能抄同学的作业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和学习用品
◎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
◎为孩子制订一份学习计划
◎规定孩子每天阅读10分钟
◎要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许边写边玩
第五章 生活小规矩,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常必要和重要的。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依然离不开规矩的制订和遵守。如果孩子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生活一盘散沙,没有规矩的约束,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
◎饭前洗手,和孩子一起遵守
◎给孩子的睡觉时间定个“后期限”
◎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
◎告诉孩子,玩具使用后要放回处
◎杜绝孩子说脏话,为他划定词汇禁区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提醒孩子,不要在家里乱涂乱画
◎告诫孩子,不要与宠物过分接触
第六章 交友小规矩,助孩子和他人友好相处
与人交往的过程,也是孩子自身成长的过程。孩子如果掌握了一定的交友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行事,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就会变得开朗、乐观。在积极心态的指引下,他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越来越顺畅。
◎家中来客人了,让孩子主动问好
◎做错事要道歉
◎不让孩子乱向他人要东西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不让孩子吵架、打人
◎不让孩子乱拿他人的东西
◎告诉孩子,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
◎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耍赖
第七章 安全小规矩,保护孩子茁壮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不断拓宽与外界的接触范围,父母要向孩子进行适合的安全教育,给他立一些安全小规矩,要用各种例子告诉他为什么那样做不安全、不应做。有了这些安全小规矩的庇护,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教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告诉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行
◎告诫孩子,课间活动不许和同学打闹
◎大人不在家,让孩子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让孩子谨记,不经允许不能去水边玩
◎警告孩子,不要接陌生人手中的糖果
◎别让孩子玩火
第八章 定好规矩,更要将规矩落到实处
规矩的制订是以实施为终目的的,如果没有了执行,任何规矩的设定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和孩子制订好规矩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规矩来做事情,要将具体的规矩落实到实处。如果三心二意,忽略了这个重要步骤,规矩应有的效力也会消失殆尽。
◎孩子犯错后,先提醒后执行
◎执行规矩时,孩子再闹也不妥协
◎父母定的规矩,一定要以身作则
◎你越冷静,孩子越乐意遵守规矩
◎孩子做错事,惩罚要及时
◎孩子没有按规矩做事时,不要诉苦求助
附:孩子规则意识发展的历程
内容提要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制定适度的规矩是保证孩子良好品格发展、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与他人友好交往的保证。孩子因为年幼,往往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在哪里,父母有责任用规矩帮助孩子找到行为的界限,让孩子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样等孩子时,他就会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而且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本书从给孩子定规矩的时间、则、定规矩的方法,以及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交友中和安全上应该有什么样的规矩,如何让规矩顺利执行等方面入手,列出了爸爸妈妈在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用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从心理学角度对现象加以分析,并给出了科学、行之有效的家教建议。阅读本书,实践本书,读者就能拥有一个懂规矩、能自律的好孩子。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马利琴,居住于北京。教育专家、专栏作者,主要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儿童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其文字自由、平实、易懂,在多种期刊杂志发表评论、随笔余篇,深受读者的好评。曾出版《只给女孩看的青春秘密书》、《挫折教育》等图书。
当我看到“正版 不打不骂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这个书名时,一股强烈的认同感油然而生。现如今,社会节奏快,家长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就容易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事后又追悔莫及。传统的惩罚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本书提出的“不打不骂”,让我看到了育儿的新希望,它似乎在倡导一种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教育理念。马利琴教授,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学者的严谨和耐心,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专业出版背景,我预感这本书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教会我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规则,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学会自律和尊重。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正是我一直在寻求的。
评分“不打不骂,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响亮的口号,直接戳中了无数家长的心声。现在的育儿环境,信息爆炸,各种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有些互相矛盾。我常常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马利琴教授,这个名字我之前有所耳闻,她在这方面应该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其出版的书籍向来以严谨和质量著称。因此,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轻松运用,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行为问题,比如拖延、顶嘴、不愿意分享等等。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更有智慧的家长,用爱和理解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威权和恐惧。
评分这本《正版 不打不骂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作为一位初为人母的读者,我深知教育孩子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尤其是在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想重复自己童年时被严厉管教的经历,另一方面又担心过于宽松会让孩子失去界限。书名中“不打不骂”四个字,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它暗示着一种温和但有效的教育哲学,这正是我所追求的。马利琴教授的名字,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信誉,都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经过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检验,并非市面上那些空洞的育儿建议。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掌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建立一套能够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接受的规则体系,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与孩子共同成长。
评分在育儿的海洋中,每一位家长都渴望找到一盏指路的明灯,而“正版 不打不骂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这本书,恰恰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光。我常常在想,如何才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教会他们遵守规则?如何才能让他们明白界限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溺爱或惩罚?马利琴教授的名字,带着一种智慧的光芒,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更是质量的保证。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出“不打不骂”背后的深刻道理,教会我如何用积极、建设性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奖惩。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与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沟通模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融入规则的教育,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自律、有责任感、并且内心充满力量的独立个体。这本书,无疑是我寻找的“育儿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特别吸引人,一看就知道它想解决我们做父母的痛点——怎么管孩子才能有效,又不至于伤了亲子关系。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不是打就是骂,也不是完全放任不管,总得找到一个中间地带,一个能够让孩子学会规矩,同时又能感受到爱和尊重的教育方式。马利琴教授的名字给我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背书也让人放心,感觉这本书不会是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育儿经,而是有理论支撑、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温柔而坚定的育儿策略,让我在面对孩子顽皮、不听话的时候,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用一种更智慧、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培养出独立、有责任感的孩子。这本书的“不打不骂”承诺,简直是我近期育儿焦虑的解药,我希望能从中找到让孩子“心服口服”地遵守规矩的方法,而不是因为恐惧而屈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