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和融合,造就了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犍陀罗文明。以往,犍陀罗佛教艺术研究和收藏、鉴赏的中心都在西方和日本。但实际上,犍陀罗佛教跟东亚佛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汉传佛教的很多文化基因就是从犍陀罗传入中国的。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化之后,本来植根于此的犍陀罗文明,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耀眼。要理解中国文明和艺术演进轨迹,甚至探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都不能把犍陀罗文化因素排除在外。《犍陀罗文明史》正是一本关于犍陀罗佛教文明的通史,在中国是初次编撰出版。
本书共十章,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历史及与中国的关系,以此为背景审视中亚及新疆以及佛教文明中的希腊化元素。第二,贵霜帝国的历史和艺术。利用文献、考古证据梳理贵霜从丘就却到Z后消亡的历史,对我们理解丝绸之路、佛教的重新酝酿都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迦腻色伽,在中国中古史上留下了很多记忆,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方面的事情。第三,犍陀罗艺术及其历史背景。探讨犍陀罗文明的重要核心问题,包括大乘佛教的兴起,菩萨信仰的兴起,佛像的诞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明遗迹等。梳理犍陀罗文明中的各种信仰元素,讨论犍陀罗艺术对中国的影响。
本书强调将佛教在亚洲大陆的兴起和传播视为一种“世界史”的脉络,转换角度而将中国中古史视为这个历史脉络的一部分,通过方法的革新、史料的挖掘,和领域的拓展,重新认识中国中古文明和佛教史,中国学界在此领域着力不多,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学术价值非常显著。
孙英刚,1979年1月生,男,河南禹州人,先后就读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五台山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研究员。
何平,犍陀罗文化收藏家,致力于犍陀罗历史文化的传播,亲赴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拍摄犍陀罗纪录片,央视今年内会推出。
绪论
第一章: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
第一节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米南德一世——作为佛教转轮王的希腊君主
第三节 阿育王与佛教传入犍陀罗
第四节 希腊思想和艺术与佛教的融合
第二章: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文化元素
第一节 装饰盘的世界和狄俄尼索斯信仰
第二节 阿伊—哈努姆
第三节 赫拉克利斯:从希腊大力士到佛陀的保镖
第四节 扛花环的童子和带翼人物
第五节 犍陀罗艺术中的其他希腊诸神
第三章:早期贵霜文明和佛教在犍陀罗的繁荣
第一节 贵霜的起源和建国
第二节 作为佛教转轮王的丘就却
第三节 贵霜君主的王衔
第四节 贵霜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第五节 贵霜早期佛教的发展
第六节 佉卢文的广泛使用及其意义
第七节 佛教对地方神祇的吸收
第四章:政治、信仰与艺术:迦腻色迦的遗产
第一节 迦腻色伽的世系及系年
第二节 汉文史料里的迦腻色伽
第三节 犍陀罗艺术中迦腻色伽的君主形象
第四节 布路沙不逻:贵霜的佛教中心
第五节 雀离浮图和迦腻色伽舍利函
第六节 贵霜僧人在佛教东传中起到关键作用
第七节 迦腻色伽之后的贵霜历史
第五章:健陀罗艺术中的佛钵:宗教、政治符号及传法信物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钵巡礼运动
第二节 灵钵东迁的文献记载及宗教想象
第三节 弥勒信仰及转轮王观念中的传法信物
第四节 《佛钵经》等疑伪经及月光童子信仰
第五节 “佛钵”、“月光”与中古时代的政治宣传
第六章:轮回中的佛陀:犍陀罗艺术中的佛本生故事
第一节 犍陀罗的佛本生圣迹
第二节 犍陀罗艺术中的本生故事
第三节 燃灯佛授记:文本与图像
第四节 艾娜克的情况
第七章:释迦牟尼的一生:犍陀罗艺术中的佛传故事
第一节 佛陀出生
第二节 释迦太子的日常
第三节 修行得道
第四节 讲法传道
第八章:从佛陀涅槃到礼敬窣堵波与舍利
第一节 悲伤而神圣:犍陀罗的涅槃图像
第二节 佛陀的葬礼
第三节 分舍利的场景
第四节 犍陀罗的佛陀圣物
第五节 犍陀罗的舍利容器及桓娑的宗教意涵
第六节 礼拜窣堵波
第九章:犍陀罗的佛像
第一节 看不见的佛陀
第二节 黄金之丘的金币:Z早的佛像
第三节 佛像起源的争论
第四节 梵天劝请中的佛陀
第五节 和转轮王一样有三十二相
第六节 迦毕试佛像式样
第七节 晚期犍陀罗佛像的其他样式
第八节 巴米扬大佛
第十章:智慧与慈悲:犍陀罗的菩萨信仰和菩萨像
第一节 犍陀罗菩萨信仰的兴起和图像制造
第二节 弥勒信仰在犍陀罗的兴起和七佛一菩萨造像
第三节 未来佛:犍陀罗的弥勒图像
第四节 胁侍的弥勒和观音
第五节 思惟菩萨
附表:大犍陀罗地区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这本书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纸张的选用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预示着内容的厚重。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略带做旧的印刷效果,仿佛能闻到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立刻对书中所要讲述的犍陀罗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视觉上看,它就已经区别于市面上许多流水线生产的图书,充满了匠心独运的艺术感。每一次翻阅,指尖滑过书页的触感都像是与历史进行着一次温柔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个辉煌的文明,去了解那些沉睡了千年的故事。作者的功力想必不浅,能够将如此深邃的历史题材以如此精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遇到这样一本让人愿意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实体书,实属不易。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阅读体验的一种升华,是对知识的一种虔诚的致敬。我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知识的书,更是一件能够触动心灵,激发想象的艺术品。
评分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犍陀罗文明史》这个书名,以及孙英刚、何平两位学者的名字,就已经表明了它在学术上的专业性。而三联书店的出版,通常也意味着书籍品质的保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犍陀罗文明的独特性,它如何在中亚地区孕育出独具魅力的佛教艺术,以及这种艺术又如何辐射到周边地区。我不仅想了解宏观的历史进程,更希望能够从中看到具体的细节,例如那些令人惊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宗教信仰是如何演变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史料依据,严谨的学术论证,同时又不失文字的流畅性和可读性,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走进犍陀罗文明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细节和深度。《犍陀罗文明史》这个书名就给人一种专业和深入的预感。孙英刚和何平两位学者,加上三联书店的品牌效应,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购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对犍陀罗文明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不仅仅是讲述那些著名的佛像艺术,更希望能够深入到这个文明的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对外交流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对它在丝绸之路上的关键作用和对周边地区文化产生的影响感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考古发现和文物解读,用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为我勾勒出一个清晰、生动、立体的犍陀罗文明画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知识的空白,让我对古代中亚的文明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曾经辉煌却又渐渐消失的古老文明充满着好奇与敬畏。《犍陀罗文明史》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非常喜欢在购买前查看作者和出版社信息,孙英刚和何平的名字,以及三联书店的招牌,都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方式,为我揭示犍陀罗文明的起源、发展、鼎盛以及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对犍陀罗艺术进行深入的解读,那是这个文明最耀眼的遗产之一。我希望它能像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去理解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碰撞、融合,并最终孕育出如此璀璨的文化。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张扬夺目的风格,而是内敛而富有韵味。淡雅的色彩搭配,以及精美的雕塑局部图案,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犍陀罗文明那种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的独特气质。当我在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吸引了。我知道,好的图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知识的载体和艺术的展现。我非常看重书籍的整体品质,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再到纸张的触感,都构成了我阅读体验的重要部分。我希望《犍陀罗文明史》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内容翔实的学术著作,更是一件能够让读者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感到愉悦的读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亲身感受犍陀罗文明的魅力,去探索那些曾经辉煌的艺术与文化。
评分收到书的那一刻,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精装的硬壳,烫金的书名,以及封面上那幅略带沧桑感的插图,都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和历史的厚重感。翻开扉页,清晰的印刷,舒适的字体排版,以及高质量的纸张,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极佳的体验。我特别留意了出版社的标识,三联书店向来以出版高品质的学术和文化读物著称,这让我对《犍陀罗文明史》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犍陀罗文明的起源、发展、鼎盛及其衰落,展现其在古代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对历史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能够呈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是否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将那些古老的面孔和文明的印记展现在我眼前。这本书的选材和呈现方式,都让我相信,它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探索之旅。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识和历史的分量。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但又充满了艺术感,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图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拥有一本实体书,而且是像《犍陀罗文明史》这样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读物,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犍陀罗文明的大门,让我能够深入了解这个在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古代文明。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犍陀罗文明的艺术、宗教、社会、经济等方面多角度的介绍,并且有严谨的学术考证作为支撑。我期待作者能够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笔触,将那些沉睡的文明遗迹重新唤醒,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符合我的审美,朴实中透着一股子高级感。封面上的图像虽然只是一个局部,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气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犍陀罗文明的了解还比较浅显,主要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上。因此,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我非常信任孙英刚和何平这两位作者,相信他们能够凭借深厚的学识,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犍陀罗文明。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图片资料,能够展现犍陀罗文明独特的艺术成就,比如那些融合了希腊罗马风格的佛像。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犍陀罗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战略地位,以及它如何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枢纽。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深入历史长河的探索之旅。
评分我一直对丝绸之路上的文明融合特别着迷,而犍陀罗文明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名字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但从这本书的命名以及作者的名字来看,就知道这绝非泛泛之作。孙英刚和何平的名字本身就带着学术的重量,而三联书店和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的保证,也让我对书籍的品质和内容的权威性有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犍陀罗文明在艺术、宗教、哲学等多个层面的独特贡献,尤其是它如何在中亚地区孕育出如此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形态。我很想知道,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同文化是如何碰撞、交流,并最终融合出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生动见证。我希望它能提供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曾经繁盛的文明。
评分我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探讨的主题——犍陀罗文明。这个文明融合了希腊、罗马、波斯以及印度本土的文化元素,在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尤其是在佛教艺术的发展史上,其地位举足轻重。我一直对这种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犍陀罗文明的方方面面。从书名来看,它是一部“史”,这意味著它应该有严谨的学术体系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孙英刚和何平这两位作者的名字,在学界也颇具声望,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本书内容质量的信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犍陀罗文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佛像的希腊化特征,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亚洲佛教艺术。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触及这个文明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以及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