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南美洲
:78.00元
作者:刘莹 田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86620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系列全新再版
乌尤尼盐沼、火地岛、潘帕斯草原、马丘比丘……
300余幅极具珍藏价值的风光摄影作品
全面呈现南美洲43处绝美的自然景观
遗世独立的南美大陆,孕育诸多世界之*
狂野神秘的梦幻家园,上演无数生命奇迹
野生羊驼守望安第斯山脉的荒凉与寂静
金刚鹦鹉演绎亚马孙雨林的热情与活力
南美洲,虽然遥远,却是此生可及的天堂内容提要
本书展现了南美洲特色的魅力,从神秘的亚马孙河豚,到巨鸟安第斯神鹰;从伊瓜苏瀑布,到阿塔卡马沙漠;从马丘比丘的悠久遗址,到的的喀喀湖的迷人美景;从的热带雨林,到冰洁的莫雷诺冰川……
本书着重介绍了南美洲的30个地点,系统介绍南美洲的景观和动植物。专业的地理知识介绍,300余幅精美彩色图片,向你展示南美洲的美丽。目录
002 01罗赖马山
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
008 02安赫尔瀑布
委内瑞拉
014 03钦博拉索火山
厄瓜多尔
020 04加拉帕戈斯群岛
厄瓜多尔
032 05马查利亚国家公园
厄瓜多尔
038 06马努国家公园
秘鲁
048 07瓦拉斯
秘鲁
054 08马丘比丘
秘鲁
062 09的的喀喀湖
秘鲁—玻利维亚
070 10乌尤尼盐沼
玻利维亚
078 11凯厄图尔瀑布
圭亚那
084 12苏里南中部自然保护区
苏里南
092 13帕伊内塔国家公园
智利
102 14劳卡国家公园
智利—玻利维亚
108 15智利南方峡湾
智利
116 16比亚里卡火山
智利
122 17阿塔卡马沙漠
智利—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
132 18阿空加瓜山
阿根廷—智利
140 19火地岛
阿根廷—智利
150 20巴里洛切
阿根廷
156 21莫雷诺冰川
阿根廷
164 22瓦尔德斯半岛
阿根廷
172 23潘帕斯草原
阿根廷
178 24伊瓜苏瀑布
阿根廷—巴西
186 25潘塔纳尔湿地
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
196 26亚马孙中心综合保护区
巴西
206 27巴西大西洋岛屿
巴西
214 28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
巴西
222 29伦索伊斯国家公园
巴西
228 30马尔维纳斯群岛
阿根廷与英国争议岛屿
作者介绍
刘莹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担任《博物》杂志内容总监。热爱旅行、喜爱野生动物,曾在南美游学1年余,期间游历考察了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等多个南美国家以及南极洲。曾作为科学家的助手,参与亚马孙雨林科考工作。
田野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班牙语记者、主播;主持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合拍的《两极之旅》,几乎跑遍所有西语国家,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一流,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封面那张照片简直是视觉的震撼,光影的运用把我想象中亚马逊雨林的神秘和宏伟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近乎艺术品的排版方式,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文字的同时,眼睛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而且,插图的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无论是植物的微观细节,还是山脉的广阔全景,都清晰到仿佛能触摸到。我注意到有些跨页的大图,色彩饱和度和细节保留得非常好,这对于一本地理读物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本高品质的画册。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让人心生敬畏。我甚至会特意挑选一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杯茶,慢慢地、仔细地欣赏那些摄影作品,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网络上的图片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的手法上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的描述,而是融入了大量的探险故事和历史轶事。作者似乎不仅仅是一位地理学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他会用非常生动的笔触去描绘那些曾经踏足过的古老遗迹,比如那些关于印加文明的传说,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其中有一段关于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对当地居民生理影响的描述,写得非常细腻和人性化,不仅解释了科学原理,还描绘了当地人如何与之和谐共存的生活智慧,这种将人文关怀融入地理考察的写法,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深度。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自然奇观时,那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语言,没有过度的夸张,却能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种仿佛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我对那片大陆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仿佛我正站在马丘比丘的城墙上,感受着历史的回响。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结构编排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板块构造到微观的生态系统,层层递进,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赞叹。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某些地理书,主题跳跃性很大,让人抓不住重点。这本书似乎是按照一个完整的“地理考察路线图”来组织的,先介绍大洲的整体气候带和地质成因,然后深入到亚马逊、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等具体区域的独特环境特征,最后聚焦到特定物种的适应性进化。这种由表及里、由大到小的结构安排,非常有利于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完一个地理概念后,总是能立即给出一个南美洲的经典案例进行佐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得直观易懂起来。对于想系统学习南美洲地理的朋友来说,这套逻辑体系无疑是最高效的学习路径。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在信息检索的便捷性上也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一本内容如此详实的工具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书后附带的索引做得极其详尽,无论是特定的人名、地名,还是罕见的动植物学名,都能在短时间内被定位到具体的页码。更别提那些精心地制作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部分,它们将复杂的环境数据以直观的饼图、柱状图和剖面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获取效率。例如,当我想要查找某一特定海流对秘鲁沿岸渔业的影响时,我能迅速在相关章节找到清晰的图解说明,而不是在一大段文字中苦苦搜寻。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读者使用体验的重视,让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查阅的“参考手册”。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对生命多样性的深刻洞察与尊重。它不仅仅是在罗列物种和地理名词,而是深入探讨了南美洲独特的生物地理演化历程,特别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践例证,被描述得既富含科学精神,又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作者似乎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那些处于生态链顶端或底端的“边缘物种”,它们是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造成的潜在威胁。这种对生态平衡的关注,让阅读体验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获取,上升到了一种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这片大陆上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都多了一份理解和珍视,这本书成功地将严肃的科学知识,转化成了一种触动人心的生命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