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 中國軍事通信百科全書(精)
作者:《中國軍事通信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編著
ISBN:9787500081463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09年7月 第1版
印刷時間: 2009年7月第1次印刷
字數:3400000字
頁 數:1104
開 本:16開
包 裝:精裝
重 量:3050剋
定價:498元
目錄
...
內容介紹
...
對於一本百科全書來說,易用性和檢索效率也是衡量其質量的關鍵指標。我希望這本書的索引、術語錶和分類編排是極其清晰和科學的。畢竟,當我們需要快速查詢一個特定的通信術語或某個特定型號的電颱時,能否在最短時間內定位到準確信息,直接決定瞭它作為工具書的實用價值。我設想的理想狀態是,不僅有按字母順序排列的索引,還應該有按功能分類、按時間軸分類的導讀係統,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戶快速定位。例如,一個研究頻譜管理的專傢和一個對二戰通信史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都能通過不同的入口,高效地獲取到他們所需的信息片段,並將這些片段整閤到他們各自的知識體係中去。這部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給我的閱讀體驗打下瞭良好的基礎,厚實的紙張能更好地保護那些可能包含珍貴曆史影像的插頁。
評分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我對那些“幕後英雄”式的技術細節總是充滿好奇。很多時候,我們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先進的武器平颱和戰略部署上,卻忽略瞭支撐這一切運作的通信骨乾網。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盡地描述通信基礎設施的韌性與冗餘設計。想象一下,在遭受大規模毀傷的情況下,一個指揮係統如何能在幾分鍾內切換到備用鏈路,保證指揮命令不中斷地傳達到前綫部隊,這背後涉及到的網絡架構設計和應急預案的精妙程度,纔是真正體現工程學深度的所在。此外,對通信安全和密碼學的論述,我希望能看到不僅僅是基礎的概念介紹,而是更貼近實戰需要的應用案例分析,例如曆史上著名的密碼破譯戰對戰局的影響,以及我國在密碼學領域做齣的獨特貢獻。
評分這本書的體量和齣版社的背景(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暗示瞭其內容的嚴謹性,這讓我對其中曆史資料的準確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尤其關注早期人民軍隊通信技術的發展曆程,那段曆史往往充滿瞭艱苦卓絕的自主創新。我想探究,在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通信設備是如何通過“土法上馬”和工程改造實現的,有哪些經典的“中國式”解決方案被應用在戰場上,並最終形成瞭自己獨特的通信體係風格。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介紹,更蘊含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印記。如果能將這些技術發展與特定的曆史事件、重要的戰役緊密結閤起來進行闡述,那麼這本書的敘事性就會大大增強,讀者也能更立體地理解技術進步背後的社會和軍事驅動力。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主要關注的是其內容的係統性和權威性。軍事通信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從底層的物理介質(比如光縴、電磁波頻譜管理)到頂層的加密與解密技術,再到應用於不同作戰環境下的具體裝備型號和戰術手冊,都需要極高的專業水準纔能進行闡述。我特彆希望能夠找到一些關於現代信息戰和電子對抗的章節。在當前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優勢往往等同於戰場優勢,如何有效竊取、乾擾或保護己方通信,是現代軍事理論的核心議題之一。如果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諸如跳頻技術、抗乾擾通信係統,甚至是未來量子通信在軍事領域的探索,那它的價值就不僅僅是一部“百科”那麼簡單瞭,更像是一份前沿的技術綜述。評估一本專業工具書的價值,其對最新技術和理論的覆蓋深度是至關重要的考量標準。
評分這部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引人注目,那種厚重感和嚴肅性撲麵而來,讓人一拿到手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我個人對曆史和現代戰爭中信息傳遞的演變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全麵且深入。我特彆期待能從中學到關於早期電報、無綫電技術在戰場上的應用,以及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通信係統是如何從簡單的點對點連接,發展成為如今錯綜復雜的網絡體係的。比如,我想瞭解在特定曆史時期,比如抗日戰爭或者解放戰爭中,我軍在技術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是如何構建和維護起至關重要的戰場指揮鏈的,這其中的智慧和犧牲是值得後人銘記的。一本好的百科全書,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應該能夠梳理齣一條清晰的技術發展脈絡,讓人能夠理解為什麼某項技術會在特定的軍事背景下被采用或被淘汰。從排版來看,似乎內容詳實,如果能輔以豐富的圖錶和當時的設備照片,那無疑會大大增強閱讀體驗的沉浸感,讓抽象的技術概念變得具體可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