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为梦想而辩论:“新国辩”纪实
定价:99.00元
售价:65.3元,便宜33.7元,折扣65
作者:陈先兵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3060581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为梦想而辩论:“新国辩”纪实》是我们从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新国辩”)当中节选的能够代表当前华语辩坛*水平赛区事之一的文字汇编,其中不仅有辩手的辩词,而且包含裁判对赛事和辩手的评价以及裁决依据。 为了拓展理论深度,本书还收录了目前华语辩坛知名人物的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199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新加坡国家广播电视局举办国际大专辩论会以来,华语辩论不仅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赛事,也成为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从1993年到201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虽然在赛制方面与有些许变化,但是仍然是华语辩论领域的*赛事。2013年中央电视台宣布停办国际大专辩论赛,但是一批热衷于辩论事业的并且怀有辩论梦想的人却于国辩二十周年之际齐聚珠海以“新国辩”为载体继续推动国际华语辩论事业的延续和发展。本书既是2013年至2015年“新国辩”辩论实录精选,还包含蒋昌健、林正疆、路一鸣、黄执中、胡建彪、周玄毅、马薇薇等*辩手的点评或者是专题文章。
陈先兵,山东聊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硕士、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团委书记,在《贵州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或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横向委托课题20余项,2015年入选广东省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个人在职业沟通和表达能力上,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发现,优秀的辩手们处理信息和组织论点的方式,是极具结构化和系统性的。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前期调研和严谨的框架构建之上。书中对赛前准备、材料搜集以及临场应变策略的描述,细致入微,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尤其是关于如何有效倾听和精准反驳的部分,简直可以看作是一堂高级的沟通艺术课。它教导我们,真正的辩论不是为了“赢”而进行的口舌之快,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这种从“对抗”到“协作理解”的思维转变,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复杂谈判或跨部门协作的职场人士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甚至开始尝试将一些工作中的复杂问题,用辩论的结构进行梳理,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决策效率和论述清晰度。
评分作为一个对社会观察和文化现象比较敏感的读者,我非常欣赏这本书所体现出的那种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捕捉。辩论赛,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新”的语境下进行时,往往是社会思潮最前沿的“试验田”。它不仅仅关乎谁的逻辑更严密,更关乎在当下,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在经历怎样的冲击和重塑。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些年轻的头脑是如何试图在既有的框架内,探索出新的解释路径,如何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的观点碰撞。这种碰撞带来的思想张力,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没有简单地将辩手塑造成完人,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在面对质疑、挫折和自我怀疑时的挣扎与超越。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性,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并从中汲取到面对自身挑战的勇气和方法。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体育竞赛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思考”的当代思想图谱。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洗礼。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小众的领域——高强度的思辨竞赛,放大成了一个关乎成长、理想与社会责任的宏大叙事。我最欣赏的一点在于,它没有陷入对“技巧”的过度渲染,而是始终将焦点放在“为什么辩”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些为之奋斗的“梦想”,是纯粹的学术热情?是追求真理的渴望?还是对自身潜能的极致探索?书中的诸多篇章都在试图回答或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定位;它也是一盏灯塔,指引着每一个心怀理想的人,去用最锋利的思维武器,捍卫自己所珍视的一切。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对知识和思考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非常推荐给所有正在追寻人生意义的同路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绝非那种千篇一律、内容堆砌的纪实文学,而是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后的质感。纸张的选择偏向于哑光和微黄的色调,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过于刺眼,反而有一种怀旧的沉静感,很适合深入思考。字体大小的排布也十分考究,正文部分舒展得当,而那些引人深思的经典语录或关键性的辩题摘要,则被巧妙地用加粗或斜体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照片或赛场速写,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张都选取得恰到好处,精准地捕捉了那些关键时刻的瞬间情绪——可能是某个辩手紧张的眼神,也可能是导师在台下专注的指导。这种视觉语言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使得阅读体验从单纯的文字接收,升华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官共鸣。整体来看,这无疑是一本在细节处理上极具匠心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够吸引人了,那种“为梦想而辩论”的姿态,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热血沸腾的赛场,和那些为了捍卫心中所信而全力以赴的辩手们。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期待能在这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思想交锋的火花,以及青春的激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辩论技巧的书,更像是一部记录特定时代精神面貌的文献,通过辩论这一独特载体,折射出年轻一代的思考深度和价值取向。我尤其好奇,那些看似宏大、复杂的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被辩手们层层剥开,最终呈现出清晰的逻辑脉络的。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氛围之中,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纸张的气味,耳边是激昂的陈词和犀利的驳斥。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深深着迷,它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积累如何转化为强大的思辨能力,也见证了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通过不断的磨砺,最终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思想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