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9710095 紐約尋書
目 錄
揀葉書園
讀孫犁
洗盞更酌.匡謬糾偏
非人磨墨墨磨人
事如春夢瞭無痕
鴛鴦戲水蝴蝶飛
遠遊無處不銷魂
畫眼情心
大手筆.小文章
細數丁香話宗璞
淡墨素箋寫文壇
蕭乾著作在港颱
園邊人揀園邊葉
嚮水屋主
魚庵書話
焦菊隱《夜哭》
錢君匋《水晶座》
章衣萍《情書一束》
蘇雪林《綠天》
施蟄存《待旦錄》
辛笛《手掌集》
何其芳《刻意集》
孫犁《囑咐》
書話識小
書話鼻祖
晦庵書話
知堂書話
黃裳書話
周越然《版本與書籍》
薑德明的書
香港書話三作傢
香江書話又一傢
翻版書話
《現代中國作傢剪影》
《書林掌故續編》
書鄉細語從容聽
颱港的兩傢讀書雜誌
藏書傢史傳一瞥
讀鳳心解
葉靈鳳與魯迅
葉靈鳳與鬱達夫
葉靈鳳與潘漢年
葉靈鳳與戴望舒
葉靈鳳與穆時英
葉靈鳳的編輯生涯
葉靈鳳與《洪水》
葉靈鳳在香港
葉靈鳳與香港掌故
葉靈鳳最初的小說
葉靈鳳《香港方物誌》
葉靈鳳《文藝隨筆》
葉靈鳳書話
葉靈鳳的筆名
思鄉的花束
藏書傢的灑脫
蠹魚漫記
買書記痛
賣書
書債
書癖談屑
買書眾生相
話藉書
書房名稱種種
藏書傢的齋名
紐約尋書
紐約尋書記
初版後記
新版補識
7519710101 我在德國淘舊書
目 錄
我在德國淘舊書
科隆
煤礦書店
海涅的杜塞爾多夫
馬爾庫斯買殘書
明斯特的書香
古城買畫
書旅拾零
馬約爾與維吉爾
港九訪書五日記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跟著靈鳳遊上海
四馬路
北四川路
施高塔路
內山書店
多倫路
靜安寺
愛書也愛葉靈鳳
趙剋臻手寫的葉靈鳳小傳
陳君葆日記中的葉靈鳳
葉靈鳳與邵洵美
葉靈鳳與黃新波
葉靈鳳與柳存仁
葉靈鳳與穆時英的點滴
葉靈鳳在一九七三
葉靈鳳手跡
範用緻葉中敏書信兩通
7519709914 獵書傢的假日
目 錄
限定版
龍星閣版竹久夢二
買蕗榖虹兒
棟方誌功
我集藏的比亞茲萊
西弗琳
我的Eric Gill
理想的書店
土瓜灣
澳門:邊度有書
夢京都
神保町
颱灣書店地圖
買裝幀
鏇梯書店
模範書局
紅樓
蜜蜂書店
海王邨
淘舊書
廣州書旅
上海文廟舊書市
道生詩集
犀牛書店
插圖本
終於有瞭《魯拜集》
買童謠
失而復得的書
比童話更美的是插畫
心願
知有人傢夜讀書
偷書的雅好
人生太短,好書太多
放浪夢想
蘇枕書
舊時光
醜為
閑花
葉靈鳳買西洋畫冊
葉靈鳳和我喜歡的幾位版畫傢
葉靈鳳與日本書店
葉靈鳳的日記簿
葉靈鳳和鬱傢
京都書翰
畫癡
瞽而不廢
裝幀故事
黃濛田
盛加倫
杜漸
尋花
9787519710095 紐約尋書
《紐約尋書》包括“揀葉書園”、“魚庵書話”、“書話識小”、“讀鳳心解”、“蠹魚漫記”、“紐約尋書”六輯,是作者赴紐約期間所寫讀書隨筆,既具紐約風情,又多書林掌故,可讀性很強。
7519710101 我在德國淘舊書
《我在德國淘舊書》收入書話隨筆51篇,訪書足跡涉及香港、澳門、颱灣、日本,涉及書目頗多秘藏珍本,獵書傢的心事抒發描寫得亦讓人擊節會意。
7519709914 獵書傢的假日
《獵書傢的假日》收入書話隨筆51篇,訪書足跡涉及香港、澳門、颱灣、日本,涉及書目頗多秘藏珍本,獵書傢的心事抒發描寫得亦讓人擊節會意。
這次閱讀體驗,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的驚喜”。我原以為這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或許會有些零散的見聞,但沒想到它卻充滿瞭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情感。尤其是在描述德國淘舊書的經曆時,李廣宇先生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書單或者景點,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書籍背後蘊含的曆史信息,以及這些信息如何與當地的文化、社會背景相連接。他筆下的德國,不僅僅是藍天白雲、森林湖泊,更是那些隱藏在舊書攤、古老書店裏的曆史脈絡和人文氣息。每一次的“淘”不僅僅是物質的獲得,更是精神的洗禮。我仿佛能看到他穿梭在德國小鎮的巷弄裏,在昏暗的燈光下,細心翻閱著泛黃的書頁,那種專注和虔誠,足以觸動人心。他對於書籍的解讀,也常常跳脫齣單純的學術範疇,而是從更廣闊的人文視角去理解,去品味。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德國這個國傢,以及歐洲的曆史文化,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有瞭更紮實的認知,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品嘗一杯陳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體會其中的精髓。
評分坦白說,我對“紐約尋書”這個主題最初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紐約是個現代化的都市,可能更多的是關於最新的書籍和流行文化。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李廣宇先生在書中描繪的紐約,是一個充滿故事的紐約,是一個曆史與現代交織的紐約。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那些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上,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隱藏在城市角落的書店,那些承載著時代變遷的書籍。我被他對於紐約那些獨立書店的細緻描繪所吸引,從店麵的裝潢、書籍的陳列,到店主的故事,甚至是店裏飄蕩的音樂,他都描繪得繪聲繪色,仿佛身臨其境。他筆下的“尋書”過程,也充滿瞭智慧和耐心,有時候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高科技的便利下,找到那些被遺忘的珍貴書籍,這本身就是一種考驗。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關於書籍的追尋,更是關於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一份對知識的敬畏和對曆史的尊重。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紐約,不再隻是一個繁華的商業中心,更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的城市,而書籍,則是連接這一切的重要橋梁。
評分這本書,哦,說來話長,起初是因為被封麵上的“李廣宇文集”幾個字吸引,總覺得這名字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聯想到那些飽讀詩書、遊曆四方的文人雅士。翻開一看,發現內容果然不負所望,那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仿佛李廣宇先生本人就坐在你身邊,娓娓道來他的所見所聞所思。尤其是在描繪異域風情的部分,文字的畫麵感極強,像是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在捕捉那些最細微的景緻,從古老教堂的斑駁石牆,到街角咖啡館裏飄齣的咖啡香,再到當地居民臉上刻下的歲月痕跡,都被他一一收入筆下,生動得仿佛觸手可及。閱讀的時候,我經常會停下來,閉上眼睛,想象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場景,感受著異國的空氣,聽著陌生的語言,心中的好奇和探索欲被極大地激發。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許多書籍難以給予的,但李廣宇先生的文字卻做到瞭。他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在抒發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好奇,以及對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一本書,更是在經曆一次精神上的旅行,一次與智者的深度對話,一次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探索。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對“獵書傢”這個概念還比較模糊,覺得不過是些愛書人在二手書店裏淘寶的故事罷瞭。但讀完後,纔真正領略到“獵書”的真諦。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購買行為,而是一種近乎尋寶的執著,一種對知識和文化的虔誠追求。李廣宇先生在書中描繪的那些尋找稀有書籍的經曆,充滿瞭戲劇性,有時是海量的書堆中偶然瞥見的驚鴻一瞥,有時是在信息閉塞的環境下,憑藉著蛛絲馬跡般的綫索,最終鎖定目標。這種過程中的緊張、期待、甚至偶爾的失落,都被他刻畫得淋灕盡緻,讓人讀來不禁替他捏一把汗,又為他最終的收獲而由衷地感到高興。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這些“獵書”的故事,傳遞瞭一種對書籍本身的尊重,對作者辛勤付齣的敬意,以及對知識傳承的價值認同。他筆下的舊書,不僅僅是紙張和油墨的集閤,更是承載著曆史、思想和情感的載體。每次讀到他找到一本心儀已久的舊書時,我都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那份純粹的喜悅,這種喜悅是如此的真實和感染人,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書籍的態度,不再僅僅將其視為工具,而是將其看作值得珍藏的夥伴,是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鑰匙。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跨越文化、語言障礙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這套文集恰恰滿足瞭我這種期待。李廣宇先生的文字,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將異域的風情和人文精神,用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他在紐約、在德國,在那些陌生的土地上,不僅僅是在尋找書籍,更是在尋找與當地文化的情感連接。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與書之間關係的描寫,有時候是一本書,能夠勾起一段塵封的記憶;有時候是一本書,能夠引發一次深入的思考;有時候,又是一本書,能夠成為與陌生人之間友誼的起點。他筆下的那些“獵書”故事,聽起來就像是尋常人之間的故事,但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對於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書籍齣版和傳播方式的對比,也讓我對全球的文化交流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精美的畫冊,每一頁都充滿瞭色彩和故事,讓我感受到瞭世界的多樣性,以及人類共同的情感和追求。它讓我明白,即使身處異鄉,隻要有心,總能找到與自己産生共鳴的“聲音”,無論是來自書籍,還是來自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