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74719
条码:9787511874719
图书名称: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的国际政治经济与法律分析
定价:48
作者:李春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4-12-01
质量:530g
目录:
引言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效应
二、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之争的兴起
三、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本书的研究进路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劳工标准
二、国际劳工标准
三、核心劳工标准
四、社会条款
五、“联接”与贸易联接
第二节 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的起源与复兴
一、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溯源
二、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复兴
内容推荐: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关系的一端联接经济效率与社会福祉,另一端联接工人利与人性尊严,因而需要展开跨学科研究。本书除了从法律视角来勾画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之表象外,还从政治视角来揭示此种联接的实质,同时从经济视角来深挖联接的根基,以便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其中,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性并寻求改进其公正性是应对策略的重心,而从“入世”到“达标”,即在劳工与人保护方面达到公认的国际标准是其基本支点。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种深沉的墨蓝色,搭配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庄重而学术的气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厚重的理论著作。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的体量所吸引,厚实的书脊暗示着内容的丰富和深度。在翻开扉页的那一刻,纸张的质感也让人心生好感,一种温润而略带韧性的触感,仿佛预示着即将踏上一段思想的旅程。我尤其期待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贸易”与“劳工标准”这两个看似分离但又息息相关的概念,在“国际政治经济”与“法律分析”的框架下进行整合的。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复杂的议题,跨越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多个学科领域,也触及了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核心的伦理与利益冲突。想象一下,在国际贸易谈判桌上,各国代表如何权衡经济利益与劳工权益;在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劳工法律与社会期望;在国际组织中,如何制定和执行具有约束力的劳工标准,以促进公平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对此书内容充满好奇的源泉。我对作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看到严谨的理论推演,翔实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无疑将是一场智力上的挑战,也是一次对全球化现实的深入反思。
评分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理解“贸易与劳工标准联接”这一现象的全新视角,特别是从“法律分析”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血汗工厂”、“童工”、“恶劣工作条件”等负面新闻,但这些问题是如何在法律框架下形成,又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得到解决的,我对此的了解并不深入。我期待这本书能详细阐述国际上关于劳工权益的法律框架,比如《世界人权宣言》中与劳动相关的条款,国际劳工组织的各项公约,以及它们如何被各国法律所采纳和执行。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当贸易活动涉及到跨国界时,哪些法律原则和管辖权原则会被适用?是否存在一些国际性的法律机制,能够有效追踪和惩罚违反劳工标准的跨国企业?书中“国际政治经济”的分析,也让我好奇它是否会解释,为什么某些国家在推动劳工标准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而另一些国家则有所保留。这种政治经济的考量,是否会对国际劳工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法律与政治互动,帮助我理解为何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深度和广度,让我对它所涵盖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分析”这两个宏大的领域内的交叉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如何能够将“贸易”这一纯粹的经济概念,与“劳工标准”这一涉及社会伦理和人权保障的议题,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宏大叙事和“法律分析”的微观审视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进程如何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各国不同的劳工权益保护水平。这其中,政治因素将如何影响贸易协定的条款,特别是那些旨在促进公平贸易和可持续发展的劳工标准条款?法律分析的部分,则让我期待看到对相关国际公约、区域贸易协定以及各国国内法的详细解读,分析它们在规范和保障劳工权益方面的有效性与局限性。是否会有对案例的深入剖析,例如,当某国企业因违反劳工标准而在贸易中受到制裁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以及,国际社会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推动更高标准的劳工权益保障?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贸易、政治与法律在塑造全球劳工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议题颇感兴趣的学生,我非常关注这本书能够如何勾勒出“国际政治经济”的宏观图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劳工标准”这一具体议题的政治维度。通常,讨论国际贸易时,经济利益的博弈是焦点,但劳工标准往往被边缘化,或仅作为贸易协定的附属条款。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力地将劳工标准置于国际政治经济的核心位置,揭示它如何与国家主权、地缘政治、以及全球权力结构相互作用。例如,是否会探讨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劳工标准作为贸易壁垒或施压工具,以保护本国产业或推行人权理念?又或者,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国际劳工标准时,所面临的政治阻力与经济挑战是什么?书中对“法律分析”的侧重,也让我期待看到对国际法体系在规范劳工标准方面的作用的批判性审视。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地位如何?国际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工标准相关的国际争端时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存在法律上的模糊地带或执行上的真空,以及这些问题如何被政治力量所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深刻的视角,理解劳工标准背后复杂的政治博弈,以及国际法律在其中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而非仅仅是理论上的规范。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更侧重于它所能提供的“实践指导”层面。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许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如何平衡成本效益与社会责任的难题。尤其是在劳工标准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差异巨大,且消费者和公众对企业道德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企业管理者、法务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国际劳工标准的演变,认识到遵守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并掌握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内合规经营的策略。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国际劳工公约的内涵,以及它们在各国国内法中的具体体现?是否会提供具体的风险评估工具或案例研究,来演示如何识别和规避与劳工相关的法律风险?再者,在贸易协定的背景下,劳工标准的条款是如何被纳入并执行的?这本书的“法律分析”部分,是否能提供关于国际贸易法与国内劳工法之间衔接的详尽解读,帮助企业和相关人士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找到方向?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实用性强的工具书,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并有助于企业建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