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 赵红 主编 法律出版社

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 赵红 主编 法律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海事法律
  • 海事审判
  • 司法判例
  • 法律研究
  • 上海海事法院
  • 论文集
  • 法律出版社
  • 赵红
  • 30年
  • 案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惟吾德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9201
商品编码:28662907784
丛书名: 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版次:第1版   书号:7511889201   条码:9787511889201   图书名称: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     定价:79 作者:赵红 主编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5-12-1

内容 为纪念上海海事法院建院三十周年,我们从历年来的优秀调研论文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0篇结集出版。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根据主题和内容将这些论文分为“海事诉讼程序创新与完善”、“海事审判理论探索与司法规则”和“航运交易实践与法律适用”三编。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的进步,这些论文中的一些思路和建议已经得到采纳并付诸实践,有些观点则未必与当前的法律规定或者行业实务相契合,但这些优秀论文所展示出来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却仍值得参考借鉴。

目录   第一编海事诉讼程序创新与完善 涉外海事审判中外国法适用的困境与出路晏圣民 船舶优先权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冲突和解决刘怡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有关的程序问题张亮 建立被执行人债务登记制度之构想季刚 地方法院委托海事法院执行若干问题刍议刘龙宝陈咸斌 海事审判中的确认程序问题研究 ——兼谈《海诉法》相关条款的完善沈军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适用和完善研究郑肇芳等 论海事小额诉讼程序之构建单丹 关于重构海事请求保全船舶扣押制度的若干思考焦国强等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诉讼时效起算之特例研究 ——兼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六条在海上保险中的适用性金晓峰 承认与执行外国海事仲裁裁决的若干程序问题研究张亮方懿 论保险人代位求偿权二审程序权利的构建沈军 第二编海事审判理论探索与司法规则 再谈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 ——兼谈我国《海诉法》第九十五条的完善沈军 海事确权诉讼的判决效力之我见钟明 《物权法》实施对海事审判的影响 ——以船舶物权为中心荚振坤等 涉台海商事纠纷法律适用规则的研究张姗姗 涉外海事审判中法律适用难点问题研究谢晨等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主体内部求偿之冲突与协调 ——兼议船舶碰撞连带责任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协调适用钱旭 第二船籍登记制度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谢晨等 船舶融资租赁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柯永宏等 邮轮旅游民事法律关系的实践初探金晓峰等 非油轮燃油泄漏所致清污费用债权性质探析 ——从《油污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谈起周刚等 对海上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反思 ——以海上保险的特殊性为视角谢振衔等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之举证责任相关问题研究方懿 “从契约到身份” ——船员劳务合同的特殊性及司法应对汪洋 保险利益原则在海上货物保险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新论 ——我国现行法下对保险利益进行从宽解释的具体路径探索方懿 第三编航运交易实践与法律适用 论海上保险合同中的保证条款孙英伟 共同海损的过失与追偿倪湧 浅议国际海上运输当事人协议延长时效问题倪湧 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任意变更权沈满堂等 货运代理与提单交付张珊珊 论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汪洋 试论目的港无人提货时承运人的法律救济陶冶 海上国际货物运输门到门服务合同的性质与法律适用张亮 内河驳船运输法律问题研究 ——从拖船与无动力驳船责任承担为核心展开张亮李海跃 《海商法》中“迟延交付”条款的适用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杨婵 船证分离的捕捞渔船买卖相关争议研究谢振衔等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中行市变化免责相关问题研究张雯 集装箱超期使用费相关实践问题研究谢晨等 货运代理企业扣留单证、货物相关法律问题分析周刚等


《潮涌浦江: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审判实践与理论探索(1984-2014)》 编者语 三十载沧桑巨变,三十载砥砺前行。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第一家海事法院——上海海事法院应运而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却也足以让一颗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让一个新生事物积淀出厚重的历史与深远的意义。 《潮涌浦江: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审判实践与理论探索(1984-2014)》一书,正是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风雨兼程、勇攀高峰的生动见证,是一份沉甸甸的学术答卷,更是一次对中国海事司法发展历程的深度回溯与前瞻。本书汇集了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间涌现出的优秀论文,涵盖了海事司法领域的诸多前沿问题与实践挑战,集中展现了法院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际航运安全、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本书的编纂,旨在梳理和总结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来在海事审判、海事仲裁、海商法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为国内外海事司法同仁提供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为推动中国海事司法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卷首语 第一部分:三十年回眸——上海海事法院的奠基与发展 第一章:时代召唤与历史使命——上海海事法院的诞生 1.1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海事司法的历史缺位与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日益活跃,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对海事司法专业化、国际化审判机构的需求愈发迫切。本书将深入探讨当时国内外海事法律环境的特点,以及中国海事司法体系的初步构建面临的挑战。 1.2 建立现代海事法院的探索与实践。 本章将详细回顾上海海事法院的筹建过程,包括立法、机构设置、人员组建、司法理念的确立等关键环节。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相关回忆的梳理,展现了早期建设者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们为海事司法现代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1.3 初期审判实践中的探索与创新。 成立之初,上海海事法院面临着诸多未知的领域,如何适用和发展海事法律,如何处理各类复杂的涉海案件,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节将重点分析法院成立初期,在船舶碰撞、货物运输、海难救助、船舶融资等领域所进行的初步司法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初步经验和教训。 第二章:砥砺前行——上海海事法院的司法改革与制度创新 2.1 适应时代发展的司法改革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海事法律制度的不断演进,上海海事法院积极响应国家司法改革的号召,不断推进自身的司法改革。本章将重点关注法院在审判方式、案件管辖、证据规则、执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以及这些改革对提升审判效率和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2.2 国际化视野下的制度探索。 作为中国第一个海事法院,上海海事法院在制度设计上始终注重国际接轨。本节将深入探讨法院在借鉴国际海事司法通行做法、参与国际海事法律规则制定、构建涉外海事审判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以及这些探索如何为中国海事司法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2.3 科技赋能审判——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上海海事法院积极拥抱科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审判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本章将回顾法院在案件管理系统、电子卷宗、网上立案、远程庭审等方面的实践,以及科技在海事审判中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海事司法前沿——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 第三章:航运安全与责任——海事侵权责任的最新研究 3.1 船舶碰撞中的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 船舶碰撞是海事审判中的常见类型,其责任认定和损害赔偿涉及复杂的法律和技术问题。本节将分析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船舶碰撞案件时,在责任划分、共同海损、第三方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最新司法观点和裁判规则。 3.2 海上污染损害救助与责任追究。 海上油污等环境污染事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本章将聚焦海上污染损害的救助、预防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司法手段强化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并对污染者进行有效追责。 3.3 船舶建造、修理与拆解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规制。 船舶的建造、修理和拆解涉及复杂的合同关系和技术标准,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本节将深入分析在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纠纷、安全事故、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以及法院如何通过司法裁判进行有效规制。 第四章:国际航运与合同——海商合同的理解与适用 4.1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中的风险分担与法律适用。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是海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复杂的风险转移、免责条款、以及不同国家法律的适用问题。本章将重点研究在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等新型运输方式下,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以平衡托运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利益。 4.2 船舶租赁合同的法律纠纷与解决机制。 船舶租赁是航运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其合同关系复杂,纠纷频发。本节将分析船舶期租、程租、光租等不同租赁方式下的合同条款解释、违约责任以及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为规范船舶租赁市场提供法律参考。 4.3 海上保险的风险管理与理赔实践。 海上保险是规避航运风险的重要手段。本章将深入探讨船舶保险、货物保险等海上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利益、保险事故的处理以及理赔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为健全海上保险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第五章:海洋权益与争端——海事权益的保护与发展 5.1 海事优先权与船舶抵押权的冲突与协调。 海事优先权和船舶抵押权是海事物权的重要形式,两者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冲突。本章将研究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优先顺序问题,以及如何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维护船舶的正常营运。 5.2 海上财产纠纷与所有权争议的裁判。 海上财产的所有权争议,如船舶所有权、货物所有权等,是海事审判中的重要领域。本节将分析法院在处理这些纠纷时,如何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做出公正裁判,维护物权秩序。 5.3 海洋开发与资源保护中的法律挑战。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深入,海洋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章将探讨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底管线铺设、海洋捕捞等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以及如何通过司法手段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三部分:面向未来——中国海事司法的时代担当 第六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海事司法作用 6.1 司法服务与保障——为航运要素自由流动提供法律支撑。 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其建设离不开高效、公正、专业的司法服务。本章将论述上海海事法院如何在保障航运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的自由流动方面,发挥司法审判、法律咨询、纠纷解决等方面的作用。 6.2 创新司法模式——适应金融创新与贸易便利化需求。 随着航运金融、贸易融资等领域的不断创新,海事司法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本节将探讨法院在处理与航运金融、贸易便利化相关的案件时,如何创新司法模式,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6.3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中国海事司法的影响力。 参与国际海事法律规则的制定,是提升中国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本章将回顾上海海事法院在参与相关国际公约、区域性法律协调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其对中国海事司法话语权提升的意义。 第七章:中国海事司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7.1 互联网+与海事司法的融合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海事司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节将展望“互联网+海事司法”的发展前景,包括在线纠纷解决、大数据分析在司法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海事证据固定中的潜力等。 7.2 绿色航运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司法担当。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航运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章将探讨海事司法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7.3 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海事司法的新篇章。 本书最后将展望未来,中国海事司法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全球航运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语 《潮涌浦江: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审判实践与理论探索(1984-2014)》是一部集学术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是对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光辉历程的系统梳理,更是对中国海事司法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海事司法发展进程的窗口,激发更多的学术思考和实践探索,共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事司法体系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学术分量。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论文集,它承载着一个重要司法机构三十年的历史积淀和学术探索。翻开目录,我立刻被那些涉及海事法律前沿问题的题目所吸引,诸如“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船舶碰撞案件的责任划分研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完善”等等,无不触及海事司法的核心与难点。作为一名在国际贸易领域工作的律师,我深知准确理解和适用这些海事法律规定对于保障海上贸易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现,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入理解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来在这些领域探索和发展的绝佳机会。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中国海事司法解释和判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那些对后续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如果书中能够体现出中国海事法律制度如何回应国际公约和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那将是极具价值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海事法律研究界的一次重要贡献,也为我们这些一线法律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

在接触到《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这本书后,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宏大的场景: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海上贸易蓬勃发展,与之相伴的,是各种复杂的海事纠纷的涌现。而上海海事法院,作为中国海事司法领域的一面旗帜,在这三十年里,是如何披荆斩棘,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海事审判规则的?我非常好奇,本书中所收录的这些论文,是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不同类型海事案件时,所遵循的司法理念、裁判原则以及适用的法律依据。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展现出,在借鉴国际先进海事法律制度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本土的司法实践和文化特色,形成具有中国智慧的海事司法体系。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充满敬意的读者而言,是了解一个重要领域发展历程的窗口,也是感受中国法官在复杂环境下不断探索和进步精神的载体。我期待它能带来启迪,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海事法律制度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评分

这本《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对于我这样一名正在进行海事法相关课题研究的博士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及时雨”。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包含了中国海事司法制度从萌芽到成熟,从探索到规范的整个关键时期。上海海事法院作为先行者,其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对于理解中国海事法律的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非常渴望从中找到关于早期海事审判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是如何被解决的,以及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又是如何演变的。书中是否能够收录一些关于海事证据规则、管辖权异议、法律适用等程序性问题的深度探讨,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此外,我希望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学者针对同一问题提出的多元化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如何影响了法律的变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文献的稀缺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它能够帮助我构建更完整的学术视野,为我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素材。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海事法律发展,尤其对上海海事法院这一重要司法机构的实践经验充满好奇的法律从业者,当我看到《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阅读冲动。书名直接点明了其价值所在:聚焦上海海事法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汇集了这一时期内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从1984年到2014年,这三十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蓬勃发展期,上海海事法院作为中国首家海事专门法院,其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海事司法实践史,而本书所精选的论文,无疑是梳理和总结这一历史的宝贵文献。主编赵红教授的学术声望也为本书增添了保障,让人期待其中能够涌现出真知灼见。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深入剖析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各类复杂海事案件,如船舶碰撞、货物运输、海难救助、海洋污染等方面的经典案例和裁判尺度,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海事司法实践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也期待本书能展现出中国海事法律理论如何与时俱进,在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的同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事法律体系。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海事司法力量三十年的成长足迹,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智慧。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航运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的行业分析师,我始终认为,法律环境的稳定与完善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海事法院,作为维护海上秩序、保障航运安全的重要力量,其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其所处理的典型案例,以及由此催生的理论思考,都直接关乎着航运业的未来走向。因此,《上海海事法院三十年论文精选(1984-2014)》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份洞察中国海事法律体系与航运业互动关系的宝贵报告。我迫切想知道,在这三十年间,上海海事法院是如何通过其司法实践,为中国航运业的腾飞保驾护航的?书中是否能够体现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航运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型风险,海事司法是如何创新和调整的?例如,在面对海上保险、船舶融资、国际货物买卖等与航运业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时,法院是如何做出判决的,这些判决又对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希望,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更宏观、更深刻的行业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