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我国“基本法律”的体系化和科学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正确定义“基本法律”概念、明确其法律地位和追溯其历史源流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基本法律”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内涵、要求及相互关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从理论和实践的多重视角观察和分析我国“基本法律”在体系化和科学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其原因,积极探寻完善和重构体系化的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和提升科学化的路径。最后,以修改后的立法法为例对书中的部分观点和看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基本法律的概念与地位
第一节基本法律的概念
一、基本法律的内涵
二、基本法律的特征
第二节基本法律的地位
一、基本法律的理论地位
二、基本法律的规范地位
第三节基本法律概念的历史源流
一、基本法律:从观念形态到宪法概念
二、基本法律: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宪法概念和
法律形式
第三章基本法律体系化与科学化的内涵
第一节基本法律体系化
一、法律体系与体系化的内涵
二、基本法律体系化及其要求
第二节基本法律科学化
一、法律科学化与科学立法
二、基本法律科学化及其要求
三、基本法律体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第四章基本法律体系化的问题
与完善重构
第一节我国基本法律体系化的现状
一、我国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
二、我国基本法律的补充和修改
三、我国基本法律的部门分布
第二节我国基本法律体系化问题
一、我国基本法律体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基本法律体系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我国基本法律体系化的完善与重构
一、切实树立宪法,适时修改完善宪法
二、坚持人大主导立法,正确处理好全国人大与其
常委会的立法关系
三、加强基本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使部门分布
合理化
四、改革运行机制,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五、创新机构和措施,强化立法监督
第五章基本法律科学化的问题
与提升路径
第一节我国基本法律的科学化进程
一、适应、服从、服务改革,推动和保障改革开放
从起步走向深化
二、立法理念转变,促进立法内容和技术不断完善
提高
第二节我国基本法律科学化方面存在的
问题
一、我国基本法律科学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基本法律科学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我国基本法律科学化的提升路径
一、整体推进“四个布局”,促进社会关系定型
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破除各种思想禁锢
三、理顺法律渊源关系,明确基本法律地位
四、完善立法体制机制,重视基本法律构造
五、加强立法队伍建设,提升立法技术水平
第六章结语
附文:实证分析——以立法法修改为例
一、修改立法法的时代背景
二、立法法修改的内容评析
三、立法法修改的问题检讨
参考文献
后记
我一直对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感到好奇,尤其是它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了我的兴趣点——“体系化”和“科学化”。读罢,我可以说,这本书完美地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并带来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深刻思考。李克杰先生的论述,并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紧密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进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对中国基本法律体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他不仅指出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学化思路和方法,指导我们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体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法律体系的动态发展和自我更新机制的探讨,这体现了作者前瞻性的眼光和对未来法治建设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纷繁复杂的中国法律世界里,找到了清晰的路径和前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在浩瀚的法学海洋中点亮了一座灯塔。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感觉有些零散,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提炼。这本书的作者,李克杰先生,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没有满足于对单个法律条文的解释,而是着眼于整个法律体系的宏观视角,去探究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科学性和整体性。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邃的洞察力,他一步步剥离出中国基本法律的骨架,然后又用科学的理论去填充血肉,使得整个体系更加清晰、有序、具有生命力。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份为中国法治建设绘制的精细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字字珠玑,句句深刻,简直是中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为一个法律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并且告诉我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它。李克杰先生的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并且远超我的预期。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去审视中国基本法律体系的形成逻辑和内在规律。书中关于“体系化”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中国法律从分散走向统一、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的必然趋势;而“科学化”的探讨,则为我们提升法律的制定质量、实施效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武器。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批判性思维,他敢于直面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使得这本书既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全新认知。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某个具体法律的进步,比如刑法的修改,民法的完善等等,但很少有人能从一个更高、更全局的层面去审视这些法律是如何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共同构成一个运转的整体。李克杰先生在这方面无疑是做了一次开创性的工作。他提出的“体系化”和“科学化”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和归纳,而是深入到法律精神、价值取向、运行机制等多个层面,去挖掘其内在的合理性和科学依据。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书中关于法律体系内部协调性、稳定性的论述,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引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提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效率。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部真正优秀、有生命力的法律体系,绝非偶然的堆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设计的结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审视和理解中国法律的全新视角,对于法学研究者、法律从业者乃至普通公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启发作用。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法律领域的“门外汉”来说,理解中国法律体系的复杂性一直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真相的窗户。李克杰先生用一种非常清晰、易懂但又不失学术严谨的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基本法律的宏伟蓝图。他并没有回避体系中存在的某些挑战和不足,而是以一种积极、科学的态度,去探讨如何将其变得更加“体系化”和“科学化”。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法律之间的衔接、协调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来提升法律的生命力的论述。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份对于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反思和有力推动。它让我更加理解了我们国家在法律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