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7
第3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43
第4章 感觉 72
第5章 知觉 101
第6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34
第7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 159
第8章 记忆 191
第9章 认知过程 224
第10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259
第11章 人的毕生发展 284
第12章 动机 323
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 350
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384
第15章 心理障碍 416
第16章 心理治疗 448
第17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 479
第18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508
专业术语表 538
参考文献 563
人名和主题索引 609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ETS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译本在国内出版的十余年来,累计发行70余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她不仅伴随着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学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之路,而且也帮助众多普通读者获得了宝贵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与生活》首版于20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与时俱进,力图反映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进展,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宗旨,即“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关注这门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谓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中译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心理学与生活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主要课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书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推荐读物。
作者形象地将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过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祝您好运!
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我成长和情绪管理的追求。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情绪上的困扰,比如焦虑、压力过大,或者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自在,总觉得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些僵化,需要突破。这本书的名字“心理学与生活”直接点明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能够切实帮助我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指南。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甚至去理解和克服一些童年经历带来的影响。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比如如何培养幸福感,如何提升个人韧性,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非常渴望获得指引的方面。我相信,通过学习书中介绍的心理学原理和实践方法,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成长。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心理学入门读物实属不易。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和出版社的品牌效应,让我对其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和科学依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严谨的学术论证,同时又不乏引人入胜的叙述风格,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演进的介绍,这能帮助我理解心理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以及目前学科的前沿动态。此外,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心理学理论,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中立和客观的分析,帮助我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是一本能够激发我的求知欲,并为我打开心理学世界大门的精彩之作。
评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更多的是源于对社会现象的好奇以及对群体行为的观察。为什么人们在群体中会表现出与个体不同的行为?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社会潮流和集体决策?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本书的“心理学与生活”这个副标题,以及它被定位为“心理学入门读物”,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能够解答我在这些方面的疑惑。我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社会认同、从众效应、群体动力、偏见与歧视等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并辅以大量的现实案例,例如一些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来帮助我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认识到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影响,并能够用更理性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事件。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我的社会洞察力,让我成为一个更具思辨精神的公民。
评分在选择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时,我非常看重它的权威性和系统性,而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些需求。格里格和津巴多这两个名字,在心理学界可以说是响当当的招牌,他们的著作往往代表着对学科的深刻理解和前沿的把握。当我看到“经典教材丛书”这个标签时,我就知道这是一本经过时间检验、被广泛认可的作品。我希望通过阅读它,能够建立起一个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对诸如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社会行为等核心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期待的是,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心理学原理。有时候,理论知识的学习会显得有些枯燥,但如果能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际的例子来呈现,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吸引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现实世界的分析中,从而提升我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充满好奇,总想深入了解是什么驱动着我们做出各种选择。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就深深吸引了我,那是一种既理性又感性的召唤。拿到手里,它的厚重感和纸张的触感就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著作。翻开扉页,看到两位大师的名字,心里更加踏实了,这仿佛是通往心理学殿堂的一把金钥匙。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心理机制,解答我心中那些关于“为什么”的疑问。从小的生活经历到社会现象,我总是喜欢去观察和思考,但很多时候感觉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去支撑我的理解。我相信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启发,让我能够用更专业、更科学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他人,去理解那些看似难以捉摸的情感和行为。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能成为我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良师益友,帮助我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