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底的章鱼。我已经5 岁了,在章鱼家 族里,我算得上是老寿星了。现在,我安心地躲在舒 适的洞穴里,静静 地等待着我的孩子们的诞生。当孩子们成功孵化后, 我的使命也就完成 了,生命也将因此而终结。只是,我这一生,经历了 太多奇妙的旅程, 以至于我深受海洋动物们的爱戴,在这个纷繁复杂的 海底世界里可谓是 “德高望重”。每天晚上,我的洞穴外都会挤满来自 各方的朋友,他们 不厌其烦地要求我讲述一个又一个我所经历的奇幻之 旅和各种惊险刺激 的事情。
在漆黑冰冷的北太平洋深邃的海底,堆积着亿万 年间不断死亡的 珊瑚尸体,它们罗列堆积在一起,层层叠叠。这里看 似沉寂,但到处都 隐藏着蠢蠢欲动的海洋生物,随时都会发生惊心动魄 的死亡游戏。我就 出生在那里。
我长得很快,没几个月就长成一只大章鱼了。当 然,我的兄弟姐 妹中有的比我还要大。我和乌贼同属于头足纲这个大 家族。我们这个纲 目的成员脚都长在头部,并且已经进化成为腕足和漏 斗。
有一年春天,一群海洋生物研究者潜八了海底。
当时我尚未从睡 梦中醒来,肚子饿得“咕咕”叫。突然,我闻到了一 股极其鲜美的味道。
我微睁双眼,一只大大的螃蟹正趴在我那扁扁的洞穴 门口。虽然我睡意 正浓,但螃蟹的味道令我垂涎欲滴,我那不听话的触 腕争先恐后地伸向 了洞外。而螃蟹似乎并没有要逃跑的意思,当我的触 腕牢牢地抓住螃蟹 的时候,我睁开了双眼,看到对面一双特大的方形“ 眼睛”正注视着我。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物?我在海底生活了这么久,还从 未见过。
这种生物长得比我粗壮,拥有四个长短不同的腕 足,但腕足上没 有吸盘。他的头比我的要大得多,有两个硕大的方形 “眼睛”,“眼睛” 里面还有一层眼睛。他皮肤光滑,背上还长着一副坚 硬的筒状“骨骼”。
我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他也在观察着我。
我感受到了威胁, 大脑急速地思考着:我的洞穴只有一个出口,三面封 闭,而这个怪物就 堵在我的洞穴出口处,除了躲在洞里,我无处可逃。
这个怪物手里捏着那只螃蟹,而我的两条触腕也 正缠绕在那只螃 蟹身上。我们四目相对,彼此揣摩着对方的心思。正 在我犹豫要不要将 食物拱手相让的时候,那怪物竟然先松开了手。
我小心翼翼地将螃蟹往洞里拖,螃蟹的两只螯紧 紧地夹住了我的 触腕,由于疼痛,又或许是由于太过紧张,我没有来 得及调整螃蟹的角 度,就垂直地将螃蟹往洞穴里拖。结果,由于洞口太 过扁平,螃蟹壳卡 在了洞口,我越是用力拉,螃蟹就卡得越紧。
这可让那个怪物看笑话了。我盯着他的“眼睛” ,看得出,他在 嘲笑我,这让我很生气。但是,在 大海中,我的智商是一等一的高, 要知道我可是一只有智慧的章鱼。
看到螃蟹实在拉不进来,我便用力 往外推,好不容易才把螃蟹推了出 去,又重新调整了一下角度,这回 则很顺利地将美味大餐拉进了洞 穴里。整个过程中,外面的那个怪 物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盯着我看。
尽管我很紧张,但洞穴里没 有其他的出口,我也实在是走投无 路,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干脆先填 饱饥饿的肚子吧。于是,我用牙齿 咬开蟹壳,舞动八爪,大吃起 来。但眼睛却始终紧盯着洞穴 外的怪物,密切观察着他的一 举一动。
吃完了整只螃蟹,我把 蟹壳推出洞穴,清理好卫生之 后,洞外的怪物又送上来一只螃蟹。我很纳闷,不明 白这怪物的用意, 但是,饥饿使我来不及多想,我无法拒*摆在面前的 美食,也自然会 在美食面前放松警惕,关键是刚才的螃蟹并没有给我 带来危险。于是 我的触腕又不由自主地向前伸去。
那个怪物趁我不注意,悄悄把螃蟹向远处移动了 一点儿,我的触 腕也跟着移动一点儿,就这样,怪物利用我的求食心 切,将我慢慢地 引到洞穴外。趁我在洞口外面再度享受美食的时机, 那怪物开始对我 动手动脚起来。P30-33
当我们和家人来到浩瀚无垠的大海边,欣赏着壮 丽景色的时候;当我们在沙滩上堆起沙堡的时候;当 我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抱着游泳圈奔向大海的时候……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在那平静的海面下正一次又一 次地印证着大自然的那条基本规律——弱肉强食?这 本《深海杀手》向你们介绍五种以“杀手”著称的海 洋生物,它们的名字你可能听说过,也可能很陌生。
快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凌晨漫游工作室编著的《深海杀手》由故事引入 ,自然过度到相关海洋知识的介绍,中间还适当穿插 游戏互动小板块,是真正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 、科学性于一体的“好看又好读”的海洋科普读物。
凌晨,科普与科幻小说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长期为科普杂志撰写文章,并积极进行科普创作,主编大型科普图书《宇宙的光荣》、科普丛书《太空时代》、科普读物《繁星若尘——从月球到银河深处的人类旅程》等。
屠夫鲨鱼
魔术师章鱼
渔夫鮟鱇鱼
剑客旗鱼
巨无霸大王乌贼
刚刚读完一本叫做《深海杀手/海洋科普馆》的书,说实话,刚翻开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一本关于海洋生物袭击人类的惊悚小说,毕竟“深海杀手”这个名字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自己完全想多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次深度潜入神秘海洋的奇妙旅程,里面充斥着令人惊叹的海洋生物知识,从那些在漆黑深渊中发光的生物,到我们熟悉的、在浅海嬉戏的鱼群,作者都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巨型乌贼的部分,书中不仅介绍了它们庞大的体型和神秘的生活习性,还讲述了人类在探索它们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惊喜。每每读到关于某种新奇生物的描述,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想象它们在广阔的海底世界里是如何生存,如何捕食,又如何繁衍后代的。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精美的插画和照片,将文字所描绘的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亲眼目睹了这些生命的奇迹。它让我对海洋的敬畏之心又增添了几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海洋奥秘的强烈愿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被《深海杀手/海洋科普馆》这个书名吸引住了,以为会是那种紧张刺激的海洋冒险故事。结果读下来,发现它更多的是对海洋深处那些“杀手”们——那些在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进行了一次极其详尽的科学剖析。我之前对鲨鱼、鲸鱼这些大型海洋掠食者了解不多,这本书则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捕食技巧、生理构造,以及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仅仅是陆地上我们熟知的“杀手”,书中还深入探讨了那些生活在光线无法穿透的深海中的掠食者,它们是如何依靠声呐、发光器官等特殊能力来捕捉猎物的。阅读过程中,我仿佛变成了一名海洋生物学家,跟随作者的笔触,潜入幽暗的海洋,观察这些令人敬畏的生物。书中对这些生物的描写非常到位,既展现了它们的凶猛之处,也揭示了它们生存的智慧和不易。它让我对海洋中的“杀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恐怖的代名词,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是维持海洋平衡的重要力量。
评分老实说,我本身对海洋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停留在一些浅显的认知上。《深海杀手/海洋科普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海洋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罗列海洋生物的名字和特征,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各种生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比如,书中详细阐述了食物链的原理,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顶级的掠食者,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还了解到,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海洋生物,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珊瑚礁不仅仅是漂亮的景观,更是无数海洋生物的家园和繁殖地,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书中还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比如过度捕捞、塑料污染等,这些内容让我感到警醒,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喜欢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它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海洋的脆弱和珍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海洋多了一份责任感,也希望能为保护这片蓝色星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深海杀手/海洋科普馆》简直是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海洋的广阔和神秘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海洋生物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次对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探索。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的知识,让我了解到海洋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是如何影响着海洋生物的。例如,书中对海底火山、深海热泉的描写,让我惊叹于生命竟然能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繁衍生息。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海洋生物的分类学知识,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亲缘关系。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即使是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也能够被他解释得通俗易懂。最让我欣喜的是,这本书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很多非常独特的海洋现象,比如海洋的潮汐、洋流,以及它们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对地球,尤其是我们脚下的这片蓝色海洋,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感觉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海洋生物特别着迷的人,从小就喜欢看纪录片,研究各种海洋动物。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深海杀手/海洋科普馆》这本书时,简直是眼前一亮。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乎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介绍常见的海洋生物,还涉及到许多我们鲜为人知的深海物种,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命,它们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策略简直是令人惊叹的。作者对海洋科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得炉火纯青,但又没有让普通读者感到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非常有趣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海洋生物进化论的探讨,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海洋生物会长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这背后的演化过程充满了智慧和奇迹。同时,这本书也强调了海洋研究的意义,以及科学家们为揭开海洋之谜所付出的努力。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的海洋知识,也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所有对海洋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