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图说西瓜甜瓜病虫 害诊断与防治 | 
| 作者: | 李金堂 | 
| 市场价: | 25.00元 | 
| ISBN号: | 9787111592075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 32 | 语种:中文 | 
| 印刷时间:2018-04-01 | 版次:1 | 页数:115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通过100多幅西瓜、甜瓜病虫害田间彩色生态图片及病原菌显微图片,介绍了为害西瓜、甜瓜的共55种病害和8种害虫。书中介绍的每种病虫害一般配有多幅图片,从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发病时期的症状特点及害虫的不同虫态多个角度进行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根据图片准确诊断病虫害,获得对病虫害的形象识别。内容力求简练、实用,含有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并附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病虫害防治的要点。本书可供广大瓜农、植保工作者、农资经销商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 内容 | |
| ...... | |
| 目录 | |
| 序 前言 1 一、侵染性病害 1. 西瓜白粉病 2 2. 西瓜病毒病 3 3. 西瓜瓜链格孢叶枯病 5 4. 西瓜褐点病 7 5. 西瓜黑星病 8 6. 西瓜花腐病 10 7. 西瓜灰霉病 12 8. 西瓜镰刀菌果腐病 15 9. 西瓜蔓枯病 16 10. 西瓜黏菌病 19 11. 西瓜炭疽病 21 1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23 13. 西瓜细菌性褐斑病 25 14.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27 15. 西瓜细菌性软腐病 29 16. 西瓜疫病 30 17. 甜瓜白粉病 31 18. 甜瓜斑点病 33 19. 甜瓜瓜链格孢叶枯病 35 20. 甜瓜褐脉病 36 21. 甜瓜黑星病 38 22. 甜瓜红粉病 39 23. 甜瓜花腐病 40 24. 甜瓜枯萎病 41 25. 甜瓜镰刀菌果腐病 43 26. 甜瓜蔓枯病 44 27. 甜瓜煤污病 47 28. 甜瓜霜霉病 48 29. 甜瓜丝核菌果腐病 51 30. 甜瓜炭疽病 53 31.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 54 32.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 56 33. 甜瓜细菌性枯萎病 57 34. 甜瓜细菌性软腐病 59 35.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 61 36. 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62 37. 甜瓜细菌性缘枯病 65 38. 甜瓜枝孢褐斑病 66 68 二、生理性病害 1. 西瓜除草剂药害 69 2. 西瓜花斑症 70 3. 西瓜畸形瓜 71 4. 西瓜裂果 72 5. 西瓜盐害 73 6. 甜瓜保瓜激素药害 74 7. 甜瓜发酵瓜 75 8. 甜瓜高温障碍 77 9. 甜瓜褐色小斑症 79 10. 甜瓜激素中毒 80 11. 甜瓜急性失水 81 12. 甜瓜焦边叶 82 13. 甜瓜裂果 83 14. 甜瓜缺镁 85 15. 甜瓜日灼病 86 16. 甜瓜细碎纹裂果 87 17. 甜瓜药害 88 91 三、害虫 1. 瓜绢螟 92 2. 瓜蚜 95 3. 美洲斑潜蝇 97 4. 二斑叶螨 100 5. 茶黄螨 102 6. 西花蓟马 105 7. 棉铃虫 109 8. 温室白粉虱 111 116 附录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117 参考文献 | 
| 作者简介 | |
|  | 
 
我对书中“全彩版”的呈现形式充满了期待,我坚信,对于任何涉及视觉诊断的领域,高质量的彩色图片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病虫害诊断”方面,准确识别病症的细微差别,往往需要依赖于颜色、纹理以及形态的精准还原。我设想,书中收录的图片将会非常生动逼真,能够清晰地展现西瓜和甜瓜在不同病害侵袭下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的颜色变化,例如,叶片上出现黄化、褐变、坏死斑点时的不同色泽,或者果实上出现的各种病斑的鲜艳程度和边缘特征。同样,对于虫害的诊断,书中提供的彩色图片能够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种类昆虫的体色、斑纹以及它们在作物上留下的啃食痕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个详尽的“病虫害图库”,其中包含各种常见病虫害的彩色照片,每张照片都应该有详细的文字标注,说明这是哪种病虫害,在作物的哪个部位,以及在什么生长阶段出现的。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这些彩色图片来进行准确诊断的指导。比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对照表格,将不同病虫害的症状描述与对应的彩色图片进行比对,帮助读者快速锁定问题。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病虫害图片,以及不同拍摄角度的图片,那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准确的识别。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大棚棚室设施”的介绍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一直在使用大棚种植,深知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大棚结构,比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建造最适合的棚室设施的建议。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大棚不仅要有坚固的骨架和透光性好的覆盖材料,更要有合理的通风、灌溉和保温系统。我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各种通风方式,比如自然通风、强制通风,以及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和作物需求来优化通风策略,以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在灌溉方面,我希望书中能介绍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来精确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于保温系统,我也会关注书中可能提及的加温、补光等技术,以及如何在冬季保证棚内适宜的温度,这对延长西瓜和甜瓜的生长季节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棚室内的环境调控技术,比如如何监测和调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以及如何利用智能设备来实现自动化管理。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大棚日常维护和病虫害防治在棚室环境下的特殊要求,那将对我很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内容介绍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植物生长和农业科学的经典著作,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图说”这个特点。我一直觉得,很多农业技术书籍虽然内容翔实,但往往缺乏直观的视觉引导,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起来会比较吃力。而“图说”则意味着书中会有大量的图片,通过图片来直观地展示病虫害的症状,甚至是防治过程中关键的步骤,这样学习起来会更加高效和有趣。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很多清晰的特写镜头,能够让我们一眼就辨认出不同病虫害的特征,避免混淆。同时,防治技术的展示,比如如何科学地喷洒农药,如何进行物理隔离,或者如何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果能配上生动的图解,无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关于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图示,比如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作物的影响,以及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如何促使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这些图示若能生动形象,一定会帮助读者建立起更系统的认识。此外,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历史性的病例分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过去成功的防治案例,那将更具参考价值,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少走弯路。当然,对于“全彩版”的承诺,我也充满了期待,色彩的丰富能够更准确地还原病症的真实状态,使诊断更加精准,避免因色彩失真而产生的误判。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西瓜栽培种植技术”的部分非常感兴趣,毕竟,无论是多么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最终都要落脚在良好的栽培管理上。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西瓜栽培流程,从选种、育苗,到移栽、田间管理,再到开花结果、采收,每一个环节都能有详细的指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品种选择的建议,比如不同品种在抗病性、产量、适应性以及果实品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品种。在育苗阶段,我期待书中能介绍一些科学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何配制营养土、如何进行催芽、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防止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移栽是西瓜种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关于最佳移栽时间、密度、以及移栽后的管理措施,比如如何提高成活率,如何促进缓苗。在田间管理方面,我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的施肥、浇水、除草、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以及如何根据西瓜的生长需求来调整管理策略。例如,不同生育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书中是否能提供具体的施肥配方和用水量建议?此外,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如何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优化栽培措施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的论述,这对我提升种植效益至关重要。
评分我最近对“套种技术”这一概念非常着迷,虽然我对它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但总觉得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套种技术在西瓜和甜瓜种植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和理论指导。我设想,书中可能会详细介绍不同套种模式下的作物搭配原则,比如哪些作物之间适合进行套种,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或者是否存在拮抗作用。例如,是否可以将一些豆科植物与瓜类进行套种,以固氮改良土壤?或者是否可以将一些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与瓜类进行套种,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套种模式对土壤养分、水分、光照等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如果套种能够有效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那么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将具有重要意义。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套种密度、播种时间、以及配套的管理措施。例如,套种作物和主作物在生长周期、对营养的需求以及对病虫害的抗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来兼顾两者的生长?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套种技术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比如露地种植和温室种植,套种技术是否有所不同?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成功的套种案例,并配以详细的图文说明,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的理论部分充满了好奇,虽然我是一名种植者,但对于病虫害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理总是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看见了就治”的层面。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西瓜和甜瓜造成的具体危害。比如,它可能会详细讲解某种病害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这种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在什么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和蔓延。对于虫害,我也希望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危害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此外,书中对“诊断”的强调,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诊断方法。这可能包括如何通过观察叶片、茎秆、果实等不同部位的症状来初步判断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如何利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工具进行更精确的鉴定。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介绍,这不仅仅是单一的化学防治,还应该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组合。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典型的病虫害诊断案例,并配以清晰的图片和详细的分析,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中“图说”二字,让我对书中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农业技术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方面,直观的图文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收录大量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仅是简单的插图,而是能够清晰地展示西瓜和甜瓜在遭受各种病虫害侵袭时的真实形态。比如,一张生动的图片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叶片上出现病斑时的边缘形状、颜色变化,以及斑点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这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同样,虫害的图片,无论是蚜虫、瓜螟,还是红蜘蛛,都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现其形态特征、体色以及在作物上的具体危害部位,甚至包括它们产卵的痕迹或者啃食的痕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个详细的“病虫害图谱”,按照不同的病害类型和虫害种类进行分类,每种病虫害都配有文字说明和高质量的图片,并且能够详细介绍其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对作物的影响。这种图谱式的展示方式,对于新手来说,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启蒙作用,即使是没有经验的种植者,也能通过对照图片来初步判断问题所在。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时,是否有配套的图片展示,比如如何正确地配制农药、如何进行喷洒、如何设置诱捕器等,这些图片的出现,能够让抽象的技术变得具体化,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评分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治疗”方面的技术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诊断”只是第一步,“防治”才是关键。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病虫害治疗方案,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农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手段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例如,在化学防治方面,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作物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剂型和施用浓度?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农药安全使用和残留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合理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除了化学防治,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治疗技术。比如,农业防治方面,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轮作、深耕、病残体处理等方面的建议,以减少病原菌和虫源的基数?生物防治方面,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来控制病虫害?物理防治方面,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诱捕器、防虫网、高温杀菌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即如何将各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协同效应,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案实例,并且说明这些方案的适用范围和预期效果,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一直对“套种技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作物产量方面的潜力感到好奇,而这本书的书名中提到了“套种技术”,这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西瓜和甜瓜进行科学套种的具体指导。我设想,书中可能会详细介绍不同套种模式的优缺点,比如,是选择“间作套种”(将两种作物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但分开行或株),还是“轮作套种”(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作物)?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作物搭配的原则,例如,如何选择生长周期、对养分需求、以及对病虫害抗性等方面差异较大的作物进行套种,以避免资源竞争和病虫害的交叉感染?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套种技术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调整套种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套种技术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论述,比如,套种后是否能增加总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或者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套种技术与大棚棚室设施相结合的应用,例如,在温室大棚中,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调控来实现有效的套种?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套种方案和成功的案例分析,这将对我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提升我的温室大棚的种植效益,特别是关于作物套种的技术。我了解到,科学合理的套种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养分单一以及病虫害重复发生的问题。所以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套种技术部分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套种方案,比如哪些瓜类作物可以相互套种,或者瓜类与其他蔬菜进行套种时的最佳搭配组合。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深入分析不同套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套种后产量变化、品质提升、农药使用量减少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和案例。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套种技术在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于棚室设施的应用,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改进大棚结构、通风系统、灌溉方式等来配合套种模式,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例如,不同的套种组合可能对光照、湿度、温度有不同的需求,书中能否提供相应的设施改造建议,或者介绍一些能够满足复合生长需求的智能温室技术。我非常关注“设施”这个词,它暗示着书中可能不只是理论上的套种,还包含了与现代化农业设施相结合的实践指导,这对我这样的温室种植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