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
定价:180.00元
作者:(英)沃斯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092093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世界兽医经典著作译丛》总序序言致谢部分 引言 章 为什么要进行风险分析 1.1 从“如果会怎样”情景出发 1.2 风险分析流程 1.3 风险管理选项 1.4 风险管理选项的评价 1.5 向他人转移风险的无效性 1.6 风险登记薄 第2章 风险分析的规划 2.1 问题及动机 2.2 确定可接受或需要的假设 2.3 时间及时间规划 2.4 具备专业风险分析专家和团队的重要性 第3章 风险分析的质量 3.1 风险分析结果不可靠的原因 3.2 风险分析中数据质量的表达 3.3 临界水平 3.4 风险分析中的大不确定性 3.5 反复思考 第4章 模型结构的选择 4.1 软件及其模型 4.2 计算方法 4.3 不确定性和变异性 4.4 如何运行蒙特卡罗模拟 4.5 模拟模型 第5章 风险分析结果的理解与应用 5.1 撰写风险分析报告 5.2 模型假设的解释 5.3 模型结果的图示 5.4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方法第二部分 引言 第6章 数理概率和模拟 6.1 概率分布方程 6.2 “概率”的定义 6.3 概率规则 6.4 统计量 第7章 模型的构建和运行 7.1 模型的设计和适用范围 7.2 建立易于检查和修改的模型 7.3 构建有效模型 7.4 几种常见的建模错误 第8章 过程基础 8.1 前言 8.2 二项式过程 8.3 泊松过程 8.4 超几何过程 8.5 中心极限定理 8.6 更新过程 8.7 混合分布 8.8 鞅 8.9 其他例子 第9章 数据与统计 9.1 经典统计学 9.2 贝叶斯推断 9.3 Bootstrap法 9.4 大熵原理 9.5 应该使用哪种方法 9.6 对简单线性小二乘回归增加不确定性分析 0章 数据分布拟合 10.1 分析观测数据的性质 10.2 观测数据非参数分布的拟合 10.3 拟合一阶参数分布 10.4 拟合二阶参数分布 1章 变量求和 11.1 基本问题 11.2 合计分布 2章 不确定性预测 12.1 时间序列预测的特性 12.2 常见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 12.3 自回归模型 12.4 Markov链模型 12.5 出生和死亡模型 12.6 事件随时间的时间序列投射法 12.7 有超前指标的时间序列模型 12.8 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拟合情况 12.9 长期预测 3章 相关与相依模型 13.1 引言 13.2 秩相关 13.3 Coptdas函数 13.4 包络法 13.5 使用查找表建立多变量相关性 4章 征求专家意见 14.1 引言 14.2 主观评估中误差的来源 14.3 建模方法 14.4 校正主题专家 14.5 进行头脑风暴会议 14.6 进行访谈 5章 因果关系的检验及建模 15.1 有关弯曲杆菌的实例 15.2 分析数据的模型种类 15.3 从风险因素到原因 15.4 评价证据 15.5 因果论据的局限 15.6 定性因果分析的实例 15.7 因果分析是否必要 6章 风险分析的优化 16.1 引言 16.2 优化方法 16.3 风险分析建模及优化 16.4 实用案例(矿物锅的优化配置) 7章 模型的核查与验证 17.1 电子表格模型错误 17.2 核查模型的运行情况 17.3 将预测值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 8章 现金流贴现模型 18.1 销售和市场规模的时问序列模型 18.2 变量求和 18.3 可变收入的利润求和 18.4 风险分析中的财务指标 9章 项目风险分析 19.1 成本风险分析 19.2 进度风险分析 19.3 风险的投资组合 19.4 串联风险 第20章 构建保险和金融风险分析模型 20.1 操作风险建模 20.2 信贷风险 20.3 信用评级及Markov链模型 20.4 金融风险的其他领域 20.5 风险指标 20.6 定期人寿保险 20.7 事故保险 20.8 相关保险投资组合建模 20.9 极值建模 20.10 保费计算 第21章 微生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21.1 增长与衰减模型 21.2 剂量一反应模型 21.3 蒙特卡罗模拟是恰当的方法吗 21.4 一些模型的简化 第22章 动物进口风险评估 22.1 感染动物的检测 22.2 总体真实患病率的估计 22.3 进口问题 22.4 感染组检测的置信度 22.5 复杂的动物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附录附录1 讲师授课指南附录2 ModelRisk简介附录3 分布概述 3.1 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 3.2 有界和无界分布 3.3 参数和非参数分布 3.4 单变量和多变量分布 3.5 使用的和有用的分布列表 3.6 如何阅读概率分布公式 3.7 分布 3.8 创建自己的分布简介 3.9 分布近似法 3.10 离散分布的递推公式 3.11 分布特征的可视化观测附录4 延伸阅读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把开启风险管理新视野的钥匙。我一直认为,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规避风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理解风险”以及“利用风险”。很多时候,我们对风险的恐惧源于对其未知和复杂性的不了解。而定量风险分析,正是将这种未知和复杂性通过数据和模型展现出来,从而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风险的本质,理解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结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发现其中蕴含的机会。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严谨的数学方法来解释现实世界复杂现象的学科领域充满敬意,而定量风险分析正是这样一个将数学、统计学、概率论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我希望《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定量风险分析思维模式,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地审视项目中的风险。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如何进行风险场景分析、以及如何将定量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的详细指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识别和评估风险的能力,让我能够更主动、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甚至能够将风险转化为推动项目成功的有利因素。
评分这本《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在我深入阅读之前,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偶然听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那位前辈的描述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我当时从事的是一个对风险控制要求极高的项目,项目周期长、涉及面广,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虽然也有一些风险评估的流程,但总感觉流于表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当一些突发事件出现时,我们往往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量化数据来支撑决策,更多的是依赖经验和直觉,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有一本权威的、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定量风险分析的书籍,那将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在得知《定量风险分析指南》已经更新到第3版,并且内容更加丰富和前沿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列入了我的必读书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定量风险分析框架,教会我如何识别、度量、评估和应对项目中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能够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实用的操作方法来指导我的工作。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定量风险分析的技术和工具,比如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等等,并且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说明,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定量风险分析在整个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与其他风险管理过程有机结合。
评分我之所以对《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抱有如此高的期望,是因为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需要面对一个普遍的难题:如何用更科学、更具说服力的方式来评估和管理项目中的风险。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仅仅依赖定性的风险描述,例如“高风险”、“中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巨大、周期漫长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数据来支撑我们的决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定量风险分析框架,让我能够将抽象的风险转化为具体的数值,从而更清晰地认识风险的本质,并据此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策略。我特别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识别和量化各种风险因素,如何运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工具来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模型来预测不同风险场景下的项目结果。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比如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决策树等,并且能够详细阐述其原理、应用步骤以及解读方法。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将能够显著提升我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为项目成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之所以对《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充满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代表的“定量”这一核心理念。在许多领域,我们往往习惯于进行定性的风险评估,也就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判断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比如“高”、“中”、“低”这样的等级。然而,这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进行精确的比较和量化。尤其是在大型、复杂、高投入的项目中,模糊的风险评估很容易导致资源分配的偏差,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我曾在工作中经历过一个项目,由于前期对某些潜在风险的定性评估过于乐观,导致我们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去防范,最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风险接踵而至,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差点导致项目夭折。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如果能够将风险进行量化,比如用概率、影响值、预期损失等具体数字来表示,那么我们的决策将更加科学、准确,也更有说服力。我希望《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将模糊的风险描述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如何建立有效的量化模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指导决策。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处理数据不确定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概率分布、以及如何进行模型验证等关键问题。我对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模板或者软件应用方面的指导也充满兴趣,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评分我之所以对《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抱有极高的期待,是因为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挑战:如何为项目的关键决策提供坚实的量化支持。在许多重要时刻,例如预算的确定、资源的分配、甚至是项目是否值得继续推进,都需要基于对潜在风险的评估。然而,以往的经验往往是,我们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判断,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量化数据。这导致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争议,或者决策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我希望《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善的量化风险分析工具箱,并且详细阐述每种工具的适用场景、操作步骤以及解读方法。例如,我特别想了解如何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项目成本超支或延期的概率,如何通过敏感性分析来识别对项目结果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使用决策树来评估不同应对策略的潜在收益和风险。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过验证的案例,展示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如何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成功地应用于风险管理,并最终带来切实的效益。我相信,掌握了这些量化分析的技巧,我将能够更自信地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过程中,为团队带来更具价值的洞察。
评分《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在我期待的列表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原因在于它承诺提供一种更为精确和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应对风险。我长期以来都对如何将模糊的“可能性”和“影响”转化为具体的数字感到困惑,尤其是在需要向决策者汇报并争取资源时。定性的描述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如果能够提供基于数据的量化分析,其说服力将大大增强。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将实际业务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恰当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转化为可度量的指标,比如风险的概率分布、预期的损失金额、以及不同风险组合可能产生的累积效应。我特别希望能了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常用的定量风险分析模型,例如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决策树、以及蒙特卡洛模拟等,并且希望能够详细讲解这些模型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此外,我希望书中也能提供一些关于数据收集、模型验证以及结果解读方面的指导,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我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进行科学决策、有效沟通风险,并最终实现项目成功的有力助手。
评分《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在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它将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穿越迷雾、直击风险本质的宝典。我从事的行业,充斥着各种难以预料的变量,从市场波动到技术变革,从政策调整到突发事件,每一个都可能对项目的成功与否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在过去,我们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时,往往只能被动地应对,缺乏有效的预测和规避机制。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系统化、科学化地分析这些风险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直觉或者经验。我希望《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为我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定量风险分析框架。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建立风险模型,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以及如何解读模型的输出结果。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评估不确定性来源、如何选择合适的概率分布以及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内容,因为这些是我在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难点。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将能够更早地识别潜在的风险,更准确地评估其可能的影响,并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评分我购买《定量风险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在项目管理中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目睹过项目因为未能充分预估和控制风险而遭遇困境,甚至失败。这些失败的教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估方式往往不足以应对现代商业环境的复杂性。我渴望拥有一套能够让我将抽象的风险概念转化为具体、可量化数据的工具和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定量风险分析的技术,例如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来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如何通过经济学模型来量化风险对项目财务指标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技术来预测不同风险场景下的可能结果。我尤其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收集进行定量分析所需的数据,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不确定性和偏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展示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是如何被成功应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项目,从而为我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我希望通过深入学习这本书,能够让我对风险的认知更加深刻,决策更加科学,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项目,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并最大化项目的成功几率。
评分我之所以对《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充满期待,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更为成熟和科学的风险管理范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观察到,即使是最周密的计划,也可能因为对潜在风险的低估或误判而偏离轨道。而我所认为的“低估”或“误判”,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风险缺乏有效的量化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定性的风险描述,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数据。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各种定量风险评估的技术,比如如何利用统计学方法来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评估风险对项目价值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模拟技术来预测不同风险场景下的结果。我尤其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收集进行定量分析所需的数据,如何处理数据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模型。我坚信,掌握了定量风险分析的能力,我将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威胁,更准确地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并制定出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为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
评分《定量风险分析指南 第3版》在我心中,已经成为了一本渴望深入探索的宝藏。在实际工作经历中,我深切体会到,很多时候我们对风险的判断停留在“可能发生”或者“影响很大”的层面,这种定性化的描述虽然方便,但在需要进行精准决策和资源分配时,却显得力不从心。我渴望拥有一套能够让我将这些模糊的判断转化为清晰、可量化数据的系统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我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风险分析体系,从风险的识别、度量,到评估和应对。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用的定量风险分析技术,例如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如何通过模型来量化风险事件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来确定哪些风险因素对项目结果影响最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案例,展示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是如何在真实的项目中被应用,并带来切实的效益。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提升我对风险的洞察力,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最终提升项目的成功率,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