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马上开口说英语/1分钟英语
作 者:李学森
ISBN :9787517036920
出 版 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
字 数:
页 数:464
开 本:32
包 装:平装
重 量:
定 价:36.80元
编辑*
掌握会话技能,是口语成功的标志!
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学习技能中,“说”的技能无疑被认为是重要的。几乎所有的语言学习者都以拥有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为荣。掌握会话技能是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
本书想你所应,解你所急。全书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了实用口语短句(口头禅)、热门话题及情景口语、句型等丰富的口语语料,让你想说就说,随意开口。本书既可以满足英语初学者的入门需要,又可以满足那些具有*基础、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口语水平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多到目不暇接的话题,全到不能再全的口语宝典,走到哪用到哪的地道英文,让你想学不好英语口语都难!
目 录
一、社交往来 70
二、情感表达 107
三、吃吃喝喝 151
四、旅行规划 212
五、飞机旅程 237
六、铁路出行 279
七、汽车出行 299
八、坐出租车 315
九、坐船出行 326
十、入住宾馆 338
十一、逛街购物 382
十二、休闲生活 424
内容简介
要摆脱“哑巴英语”的囧境,应该学实用并贴近生活的英语。本书中所*的各类句子及会话,均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为核心,以实用为原则,力求语句简短精炼、情景内容丰富多样,即学即用,学以致用。本书分为两章:基础篇以短句为主,共有100个话题的实用短句;提高篇以对话为主,共收集了154个情景话题中的对话。丰富的话题、简单的句子,相信本书*能助您大胆开口说英语。
从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了作者对当前英语学习痛点的深刻洞察。它并没有沉溺于陈旧的课本例句,而是紧密结合了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职场交流的真实场景。我对比了好几本市面上流行的口语书,发现这本书在“即时反应”这块做得尤为出色。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短语,而是设置了一系列模拟“紧急情况”的对话练习,比如如何在会议中快速打断并提出质疑,或者如何在电话中清晰地解释一个复杂的技术概念。这种“高压模拟”的训练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那些“地道表达”部分的讲解,更是点睛之笔,很多都是我在国外影视剧里听过却说不出口的句子,现在终于找到了它们的“使用说明书”。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可以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超级外挂”。我尝试着去使用了它提到的在线辅助材料,那体验简直是颠覆性的。音频的录制质量高得惊人,清晰度堪比专业录音棚的作品,而且不同的语速和口音示例都考虑进去了,这对于辨音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那些互动练习的设计,远超出了传统听力材料的范畴。它们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要求你根据情境进行即时口头回应,这极大地模拟了真实的对话压力。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深度学习体验,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纸质本身的售价,它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口语提升系统”。
评分作者在行文风格上展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亲和力与权威性的完美平衡。他写起来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又非常幽默的私人教练,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语气中带着鼓励,但绝不空泛地吹捧。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陷阱解析”的板块,作者会非常坦诚地指出我们学习者常犯的、连母语者都觉得好笑的错误,然后用幽默的方式把正确的表达植入脑海。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让我在面对错误时不再感到羞耻,反而更愿意去尝试和犯错。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正向反馈,让人觉得学英语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而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苦役。
评分这本英语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色彩搭配得既活泼又不失专业感。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过渡时使用的那些小插图,它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点亮阅读的心情。比如,讲到商务邮件的那个单元,作者巧妙地用了一幅漫画来解释“语气”的重要性,一下子就把枯燥的语法点变得生动起来。书中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考量,大标题醒目有力,正文部分的行距和字号都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拿到书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也让人心情舒畅,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感觉,看得出出版社在装帧上确实下了功夫。而且,书的开本大小非常适合日常携带,无论是放在包里通勤时翻阅,还是放在床头睡前看看,都非常方便。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一步学习都是稳扎稳打,绝不会有“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挫败感。它似乎深谙人类的记忆规律,总是在关键知识点后安排了富有创意的复习环节。我特别欣赏它引入的“知识碎片化”学习模块,那些被巧妙地拆分成五分钟甚至更短时间的微课程,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管理。我发现,即使只是在等电梯的空隙,我都能完成一个小模块的学习,并且感觉收获颇丰。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启动门槛,让人没有心理压力地持续投入。更绝的是,书的最后一部分还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估的工具,我用了之后,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强项和弱项,这比单纯的考试分数更有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