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的化学
定价:29.00元
作者:杨金田,谢德明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1220434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化学为主线,围绕吃、穿、住、行、用、学、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食品与化学、烹饪与化学、饮料与化学、保健与化学、毒物与化学、穿戴与化学、美化与化学、环境与化学、日用品与化学、文体与化学和娱乐与化学等内容。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并配有内容贴切、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本书可供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科普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大院校选修课程教材。
目录
章 食品与化学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概述
1.2 营养素
1.3 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
1.4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
1.5 食物的贮存和保鲜
第2章 烹饪与化学
2.1 厨房化学概述
2.2 烹饪基础知识
2.3 食物的色香味
2.4 风味化学简介
第3章 饮料与化学
3.1 饮料水
3.2 豆浆、奶及其制品
3.3 酒
3.4 无酒精兴奋饮料
3.5 软饮料
第4章 保健与化学
4.1 合理营养
4.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3 食疗学与药膳学
4.4 老年保健
4.5 问题
第5章 毒物与化学
5.1 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5.2 食物中的毒物
5.3
5.4
第6章 穿戴与化学
6.1 纤维与纺织品
6.2 皮革及其制品
6.3 橡胶及其制品
6.4 塑料及其制品
第7章 美化与化学
7.1 洗涤用品
7.2 化妆品
7.3 首饰制品
7.4 室内装饰物
第8章 环境与化学
8.1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8.2 室内环境与化学
8.3 室外环境与化学
8.4 汽车与化学
第9章 日用品与化学
9.1 玻璃制品
9.2 陶瓷制品
9.3 电池
9.4 涂料
9.5 粘接材料
0章 文体与化学
10.1 文教用品
10.2 体育用品
10.3 艺术用品
10.4 文物考古
1章 娱乐与化学
11.1 喜庆用品
11.2 化学游戏
11.3 化学魔术
11.4 化学工艺品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科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解释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而《生活的化学》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语言来叙述,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耐心地为我揭示了生活中蕴含的化学奥秘。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水”的部分,让我对这看似平凡的物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从未想过,水的结冰点和沸点是如何被外界因素影响的,也没有真正理解过为什么自来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供我们饮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释,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也更加敬畏人类的智慧。此外,书中对“燃烧”现象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只知道火是危险的,但书中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解释了燃烧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燃烧来提供能量,又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来灭火。这让我对火有了更理性、更科学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火灾的防范意识。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在文字的编排和内容的选取上,都显得非常用心,他们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化学知识“生活化”,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找到学习的乐趣。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化学”这两个字,总有一种“高冷”的感觉,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远。但是,《生活的化学》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中关于“发酵”的讲解。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食物,比如面包、酸奶、甚至是我们酿造的酒,都离不开复杂的化学发酵过程。书中从微生物的作用,到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这让我以后在品尝这些食物时,多了一份对背后科学原理的理解和欣赏。我还对书中关于“防腐”的讨论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食物放在冰箱里就不会坏,但书中却揭示了食物变质的化学机理,以及各种防腐技术背后的化学原理。这让我对如何更科学地储存食物,如何辨别食物是否变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深奥的化学知识化繁为简,让我觉得学习化学,就像在和一位博学的邻居聊天一样,轻松有趣,又受益匪浅。
评分当我翻开《生活的化学》这本书时,我并没有预想中那种面对一本科普读物的枯燥感。相反,我被书中那种贴近生活的视角深深吸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声音”的章节。我一直以为声音只是空气的振动,但书中却从声波的化学传播媒介,以及声音如何被我们的大脑感知,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这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声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书中对“光合作用”的讲解,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一直都知道植物能够制造氧气,但书中却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层面,详细地阐述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植物如何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这让我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神奇,也更加理解了植物在我们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用他们精妙的笔触,将科学的严谨和生活的温度融为一体,让我觉得学习化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只是觉得“生活”和“化学”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听起来有点意思。但是,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对于“色彩”的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竟然是如此复杂的化学现象的集合。从染料的化学结构,到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书中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进行了阐述。比如,解释为什么红色的衣服会褪色,为什么有些颜料会比另一些更持久,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而且,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讲解,它还会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化学反应,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的应用。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的部分,比如各种塑料、金属、纺织品的化学构成和性能,这让我以后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材料可能更环保,哪些材料可能更耐用。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放大镜,让我能够看到平时忽略的微观世界,并且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宏观的生活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学应该服务于生活,而《生活的化学》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践行着这一理念的书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金属”的章节。我平时对金属的认识仅限于它们的坚硬和导电性,但书中却从金属的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合金的形成,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这让我以后在选择使用金属制品时,能够有更科学的考量,比如为什么有些金属容易生锈,为什么有些合金比纯金属更耐用。我还对书中关于“塑料”的讨论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塑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材料,但书中却揭示了塑料的化学本质,以及它们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让我开始反思,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塑料的使用,选择更环保的替代品。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用他们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化学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评分坦白说,我对化学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中学课本的阶段,觉得那些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都离我太遥远了。但是,《生活的化学》这本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化学的盲区。我最先被吸引住的是书中关于“空气”的章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化学混合物,而且它的组成成分,甚至是它的质量,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书中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空气会受到污染,污染的化学物质是什么,以及这些物质对我们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让我以后在关注天气预报的同时,也会更加留意空气质量的报告,并且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另外,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以为水就是H2O,但书中却详细介绍了水的各种性质,比如它的极性,它的表面张力,以及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知识让我对饮用水的选择,对水污染的处理,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为什么”的事物感到好奇,而《生活的化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摩擦”的解读。平时我们觉得摩擦力是很自然的存在,但书中从分子层面的互动,解释了摩擦力的产生机制,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比如,为什么鞋底的纹路能够增加摩擦力,为什么汽车轮胎需要特定的材质,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我还对书中关于“味觉”的化学原理的讲解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食物的味道就是由味蕾直接感知的,但书中却揭示了更深层的化学过程,比如食物中的风味物质是如何与味蕾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味觉体验。这让我以后在品尝美食时,多了一层科学的思考,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不同的烹饪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风味。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用一种非常亲切的口吻,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讲解,让我觉得学习化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之前,我总以为化学就是瓶瓶罐罐的实验,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巧妙地将化学原理融入到我们每天都能遇到的场景中,比如,当我看到食盐溶解在水中,或者看到面粉发酵变成蓬松的面包时,我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闪过书中的一些解释。书中关于食物化学的部分尤其让我着迷,它详细地讲解了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质,为什么我们烹饪食物的方式会影响其营养价值,甚至是如何通过食物的化学成分来影响我们的味觉和嗅觉。这让我以后在选择食材和烹饪时,都会多一分科学的思考。而且,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建议。比如,关于家居清洁的部分,书中提到的利用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而且还强调了安全使用的方法,这对于我这个平时不太注意细节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我学会了如何避免一些不安全的清洁组合,也了解了为什么某些清洁剂会有那样的效果。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化学不再是冰冷的科学,而是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生活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正版新书--生活的化学 杨金田,谢德明著》,听到这个书名,我最先联想到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化学现象。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做饭时的油烟,洗衣服时用的洗涤剂,甚至是我们呼吸的空气,这背后都离不开复杂的化学反应。作为一个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我一直觉得化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似乎只属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但书名中的“生活”二字,一下子拉近了化学与我的距离,让我觉得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化学的刻板印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奥秘又实用有趣的世界。我想知道,那些每天都在发生却不自知的化学变化,究竟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环境、甚至我们的心情的?这本书会不会讲解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如何更有效地清洁家居,如何更健康地选择食物,甚至是如何理解某些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心中的这些疑问,让“生活”与“化学”真正地融为一体,成为我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一把钥匙。我甚至幻想,这本书的作者,杨金田和谢德明先生,会不会在书中分享他们对化学在生活中的独特见解,或者分享一些他们通过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的亲身经历?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化学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节能”的章节。书中从化学的角度,解释了各种能源的来源,以及它们在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比如,为什么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让我对能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节约能源,比如随手关灯,选择节能电器等等。我还对书中关于“健康”的论述很感兴趣。书中通过化学的原理,解释了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等过程,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化学变化。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有了初步的化学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一点化学知识,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地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