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降水气候图集
定价:188元
作者:叶殿秀,张存杰,周自江 等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2959241
字数:
页码:1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是在全国2420个气象站1961—2011年逐日和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基础上,经过科学计算整编而成,它以图集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客观揭示了中国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其内容包括降水基本状态、极大降水量、年大降水量均值及年际变差系数、多年一遇降水量、流域降水量历年变化五部分图组,共计243幅图。通过本图集可以系统了解我国年、季降水的基本空间分布特征,也可以获知1961—2011年十大流域的年、季降水量的历年变化;既可获取1961—2011年我国年和5—10月逐月的六种历时降水量极大值、年大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一遇降水量,也可获知十大流域六种历时的大降水量历年变化。
《中国降水气候图集》可为我国气象、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的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全国各地暴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治、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标准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地理学的爱好者,平时喜欢研究地图,尤其是涉及自然地理方面的。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中国降水气候图集》(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就立刻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内容之详实,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罗列数字和图表,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制作的地图,将中国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降水气候特征,以一种立体、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的是,它不仅展示了总体的降水分布,还深入分析了降水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例如,有些地图展示了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标准差,这能帮助我理解不同地区降水的稳定性;还有些地图则关注了降水的极端事件,比如最大日降水量、连续无降水日数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气候风险至关重要。当我看到那些展示不同季节降水格局的地图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域差异带来的气候感受,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单纯阅读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了解中国气候特征的优秀读物。《中国降水气候图集》(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这本书,可以说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我被书中呈现的关于中国降水气候的海量数据和精美地图所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降水量数字,而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变化规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降水季节分配的图示,这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何南方地区全年湿润,而北方地区则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这些信息让我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有了新的视角。
评分我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很感兴趣,特别是水资源作为最基本的发展要素,其降水量的变化尤为关键。偶然间在网上了解到《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是9787502959241,由气象出版社出版,这本厚重的图书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拿到手后,真的被书中丰富的地图和详尽的数据所震撼。它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降水分布图,而是深入解析了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气候特征。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降水年代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的分析。这些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哪些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哪些地区呈减少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幅度有多大。这对于理解我们面临的气候变化背景,以及评估其可能对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都提供了非常扎实的数据支撑。
评分我对气象科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国家层面进行的气候研究,总能引起我的关注。《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9787502959241,由气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科学文献。我被其中极其详实和专业的降水气候数据所震撼。它不仅仅展示了地理位置上的降水分布,更深入地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降水极端性方面的分析,例如,不同区域遭遇大旱或特大暴雨的频率和强度。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将几十年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可视化,让普通读者也能从中窥见中国降水气候的宏观图景。
评分我一直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特别关注,尤其是我们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地方。这次偶然间了解到《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号是9787502959241,由气象出版社出版,这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宝藏!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实的体量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高分辨率地图深深吸引。这些地图不仅仅是简单的降水分布图,而是承载了海量信息的科学结晶。我尤其喜欢那些展示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异性的图表,比如月降水量、季节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它们以一种直观且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揭示了中国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降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甚至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天气事件,比如某年夏天某个地区异常的洪涝,或者另一地区罕见的干旱,这些图集都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和数据支持。
评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降水数据对于我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经常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降水数据来分析作物的生长规律,预测产量,以及制定科学的灌溉和抗旱策略。这次有幸接触到《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我简直如同得到了一把开启宝库的钥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中国降水气候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零散的数据点,而是将区域性的、长期的降水气候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可视化呈现。我尤其看重的是其中关于极端降水事件的统计分析,比如不同地区年内最大24小时降水量、以及与此相关的重现期分析。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洪涝灾害的风险,以及制定相应的减灾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书中关于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信息,也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预测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季的降水状况,从而优化种植结构和管理方式。
评分我对中国辽阔的土地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一直充满好奇,而降水作为塑造这些景观的关键因素,其气候特征自然是我关注的焦点。《中国降水气候图集》(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降水世界的绝佳窗口。我被书中呈现的关于中国降水气候的海量数据和精美地图所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降水量数字,而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变化规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降水季节分配的图示,这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何南方地区全年湿润,而北方地区则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这些信息让我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有了新的视角。
评分我是一名长居在某沿海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对城市的降水变化感受颇深,夏天暴雨越来越频繁,冬天则显得格外干燥。偶然间听朋友推荐了《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出版,于是我抱着好奇的心态翻阅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专业级的,但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区域降水极端性的分析很感兴趣。例如,它展示了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异系数,这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哪些地方的降水更加“靠不住”,更容易出现旱涝急转。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极端降水事件的统计,比如一年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哪个月份,以及在特定地区发生大暴雨的频率。这些信息让我对我们居住地区的降水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气候现象有了更理性的预期。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家地理环境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自然特征的资料。《中国降水气候图集》(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中国降水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图集,更是一份详实的科学报告。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降水空间格局的精细刻画,从我国东南沿海的湿润地带,到西北地区的干旱盆地,每一寸土地上的降水特征都被细致地描绘出来。更让我着迷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降水的年内和年际变化。例如,一些图表展示了不同省份的月降水量分布,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为什么南方地区一年四季都有雨水,而北方地区则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这些信息不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也让我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感到着迷,尤其是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降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接触到了《中国降水气候图集》,ISBN:9787502959241,气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降水气候世界的窗户。它不仅仅提供了基础的降水分布信息,更深入地揭示了降水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降水极端事件的分析,例如,不同地区平均每年发生极端降水的频率,以及这些极端降水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些信息让我对中国的气候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或干旱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