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制剂工程技术 刘广文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制剂工程技术 刘广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广文 著
图书标签:
  • 农药
  • 农药制剂
  • 剂型加工
  • 农药工程
  • 农业技术
  • 农药技术
  • 刘广文
  • 现代农业
  • 农药生产
  • 农药配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1481
商品编码:2926097962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制剂工程技术

定价:180.00元

作者:刘广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223114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套书为农药剂型加工领域又一套大型实用图书。作者队伍均为当前农药加工领域一线知名专家学者。

内容提要


作为丛书分册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农药制剂加工所必需的单元设备、包装材料、包装设备、车间设计方法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介绍了各种农药制剂加工所需的单元设备,包括粉碎、筛分、均化、混合、造粒、干燥、物料输送及通风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使设备在各生产阶段发挥*效能。另外,还针对农药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包装技术以及制剂生产中的清洁生产技术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供农药制剂研发单位、助剂生产企业从事剂型开发及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生产车间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章 干式粉碎及筛分设备 / 1

节 概述1

一、农药干式粉碎简述1

二、粉碎设备和工艺的关系1

三、粉碎操作的循环次数2

第二节 机械粉碎设备3

一、粉碎机3

二、涡轮自冷式粉碎机3

三、冲击式超细粉碎机4

四、机械式超微粉碎机5

五、冲击式磨机6

六、超微冲击磨6

第三节 粉碎-干燥机7

一、销棒型粉碎-干燥机8

二、粉碎盘式气流干燥机9

三、超微粉碎-干燥机10

第四节 气流粉碎设备10

一、简述10

二、扁平式气流粉碎机12

三、喷射粉碎机13

四、立式循环管气流粉碎机14

五、对冲式气流粉碎机16

六、对撞式气流粉碎机16

七、对喷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17

八、闭路循环系统21

第五节 筛分设备21

一、筛分设备的分类22

二、圆打振动筛22

三、滚筒式分级机23

四、振动筛24

五、环保振动筛分机25

六、卧式气流筛分机26

七、超声气流筛分机26

八、直线振动筛分机27

参考文献27

第二章 湿粉碎工艺与设备 /28

节 研磨粉碎设备28

一、研磨粉碎简述28

二、立式砂磨机29

三、双冷却系统搅拌棒式砂磨机30

四、卧式砂磨机32

五、涡轮砂磨机34

六、三室砂磨机35

七、Coball Mill砂磨机36

八、PM-DCP型砂磨机39

九、间隙式砂磨机40

第二节 研磨介质及应用42

一、研磨介质简述42

二、化学稳定性42

三、研磨介质装填量的计算43

四、研磨介质的使用方法45

第三节 湿粉碎的影响因素46

一、农药参数47

二、助剂参数47

三、砂磨机参数48

四、研磨介质参数49

五、过程参数对磨效的影响51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液体均化设备 / 55

节 搅拌设备55

一、搅拌器在农药加工中的用途55

二、搅拌器的类型56

三、搅拌器的选型57

第二节 预分散设备61

一、齿形圆盘分散机61

二、高速分散机62

三、磁力搅拌设备66

四、管道乳化机66

五、卡迪磨68

第三节 均质设备68

一、胶体磨68

二、高压均质机70

三、密克罗超微细粉碎机72

参考文献73

第四章 固体混合设备 / 74

节 概述74

一、农药混合工艺简述74

二、典型混合工艺75

三、混合设备简介76

第二节 容器回转型混合设备76

一、正立方体型混合机76

二、V型混合机76

三、菱型混合机77

四、双锥混合机77

五、斜轴式滚筒混合机79

六、料筒混合机80

第三节 容器固定型混合设备80

一、犁刀式混合机80

二、单转子混合机82

三、螺带混合机83

四、双转子混合机83

第四节 锥形混合机84

一、锥形混合机混合机理84

二、螺带锥形混合机85

三、双螺旋锥形混合机86

第五节 多维运动混合机89

一、二维运动混合机89

二、三维运动式混合机90

三、双筒式三维运动混合机91

第六节 粉体增湿设备91

一、捏合机91

二、槽形混合机94

三、桨式混合机94

四、无重力混合机95

五、新型卧式双轴搅拌设备96

第七节 混合精度控制及设备选型97

一、混合精度的控制97

二、自动称重设备99

三、混合机的自动称重系统的安装100

第八节 混合设备的选型101

一、根据过程的要求进行选型101

二、根据混合物的质量要求选型103

参考文献103

第五章 造粒技术及设备 /104

节 造粒基础104

一、概述104

二、造粒设备的发展趋势105

三、造粒基础106

第二节 螺旋挤出造粒108

一、侧挤出螺旋造粒机108

二、前挤出螺旋造粒机109

三、挤出造粒机的应用110

四、操作实例111

第三节 旋转造粒111

一、旋转造粒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11

二、卧式旋转造粒机112

三、旋转造粒机结构控制及配方的要求113

四、应用实例114

五、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4

第四节 摇摆造粒115

一、摇摆造粒机简介115

二、摇摆造粒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16

三、摇摆造粒配方的组成及设备结构控制117

四、应用实例117

五、摇摆造粒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18

第五节 喷雾流化造粒118

一、喷雾流化造粒理论基础119

二、影响喷雾流化造粒的因素119

三、流化床造粒原理120

四、现代复合型流化床造粒技术121

五、料车式间歇喷雾流化造粒机122

六、关键尺寸及操作参数122

七、配方的组成123

八、生产实例124

第六节 压片技术及压片机125

一、单冲压片机125

二、多冲压片机126

三、制片剂常用助剂127

四、原料的前处理128

第七节 圆盘造粒128

一、圆盘造粒机简介128

二、圆盘造粒设备129

三、圆盘造粒的颗粒生成过程130

四、特殊形状的圆盘造粒机131

第八节 对辊挤出造粒132

一、对辊挤出造粒机132

二、对齿挤出造粒机133

参考文献133

第六章 农药干燥及供热设备 /135

节 简 述135

第二节 热传导干燥器136

一、双锥回转干燥机136

二、斜筒回转干燥器138

三、桨叶式干燥机140

四、耙式干燥机144

五、新型热传导型干燥机145

六、盘式干燥机148

第三节 对流干燥器151

一、强化气流干燥机151

二、旋转闪蒸干燥机155

第四节 流化床干燥设备159

一、圆筒式流化床干燥器159

二、卧式流化床干燥器161

三、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简介163

第五节 箱式干燥器166

一、箱式干燥器简介166

二、箱式干燥器的基本类型167

三、箱式干燥器的选用167

第六节 喷雾干燥设备168

一、喷雾干燥技术简介168

二、离心式喷雾干燥169

三、压力式喷雾干燥器171

第七节 热源的性质及应用173

一、热源及其性质173

二、常用能源简介174

第八节 供热设备176

一、电加热器176

二、电热带177

三、蒸汽换热器178

四、燃煤热风炉180

五、燃气热风炉180

六、燃油热风炉183

七、导热油炉183

参考文献184

第七章 物料的输送 / 185

节 气力输送工艺设计185

一、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185

二、文丘里供料器189

第二节 气力输送零部件191

一、取料装置191

二、喷射泵194

三、三通换向阀197

四、双级锁风阀197

五、插板阀198

六、双重翻板式供排料装置198

第三节 气力输送装置198

一、真空式空气输送装置198

二、简易式空气输送装置199

三、串联供料装置199

四、螺旋式气力输送泵200

第四节 机械输送201

一、螺旋供排料装置201

二、强制加料装置204

三、振击器205

四、旋转叶轮式供料器206

第五节 挠性螺旋输料器211

一、工作原理211

二、主要构件的特性212

三、工艺设计步骤214

参考文献215

第八章 通风与除尘 / 217

节 概 述217

一、粉尘的来源及分类217

二、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217

三、摄入颗粒的临界值220

四、粉尘防护220

第二节 通风方法221

一、自然通风221

二、机械通风222

第三节 通风工程设计224

一、通风管道设计224

二、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231

三、风量的平衡237

第四节 局部通风239

一、扬尘及吸尘的机理239

二、罩外气体流动的动态240

三、吸尘罩的设计241

四、吸尘罩的使用243

第五节 除尘设备244

一、旋风分离器244

二、布袋除尘器247

三、空气过滤器251

四、湿式除尘器251

五、有机溶剂废气净化255

参考文献257

第九章 包装材料及技术 /258

节 农药包装材料的基本知识259

一、农药包装常用塑料材料259

二、纸及其分类265

三、常用农药包装纸、纸板的理化性质和结构266

四、胶黏剂及其分类266

五、常用溶剂与包装材料的理化特点270

第二节 塑料瓶、桶273

一、简述273

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274

三、高密度聚乙烯瓶及多层共挤高阻隔瓶279

第三节 复合袋、卷膜288

一、塑料薄膜基本知识288

二、复合卷膜和袋子的应用技术294

三、编织袋、吨袋297

第四节 玻璃瓶300

一、玻璃瓶知识介绍300

二、玻璃瓶的材料性质301

三、玻璃的分类301

四、玻璃瓶的制作成型301

五、农药玻璃瓶的质量技术要求302

第五节 金属容器(钢桶、铝瓶、马口铁罐)307

一、马口铁基本知识307

二、马口铁罐的制作308

三、钢桶的结构310

四、钢提桶311

第六节 农药的包装纸箱、纸盒及贮运311

一、瓦楞纸箱311

二、纸盒322

三、托盘325

第七节 农药包装的外围配套技术329

一、结构设计329

二、包装装潢331

三、压敏胶335

四、压敏胶黏带339

五、标签、标贴340

六、胶黏剂343

七、捆扎带347

第八节 常规农药制剂包装设计要领与实践349

一、农药制剂包装涉及的国际规范和规范349

二、液体制剂包装设计流程355

三、固体制剂包装设计流程356

四、常见农药包装质量缺陷及控制358

参考文献370

第十章 农药包装设备 / 371

节 液体包装设备371

一、理瓶机371

二、灌装机373

三、旋盖机379

四、贴标机381

五、全自动装箱机384

第二节 袋装设备386

一、水平式卷膜包装机386

二、在线自动检重设备388

三、不合格品剔除系统389

四、铝膜封口机389

五、喷码机390

六、激光打码机391

第三节 包装车间清洁化设计391

一、目前农药包装现状391

二、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392

三、清洁化生产目前的发展方向392

参考文献394

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技术 /395

节 加工车间结构规划395

一、简述395

二、加工车间总体规划397

三、车间布置设计对设备的要求398

四、车间平面布置的合理性398

五、人员与物料通道和设施399

六、空气淋浴及风淋室400

七、气流组织401

八、包装车间设计要点402

九、生产界区布局交叉污染的防范403

第二节 清洁生产流程及设备设计403

一、真空加料机404

二、气流粉碎流程405

三、连续造粒流程406

四、负压加料斗406

五、包装机上料斗407

六、气力输加料斗408

七、局部除尘室408

八、空气净化过滤器410

九、往复料车型烘箱410

第三节 流程设计及设备布置411

一、多功能流程布局412

二、立体布局412

三、平面布局413

四、混合布局414

第四节 “三废”处理技术417

一、概述417

二、粉尘(废气)的治理418

三、废水治理420

四、废渣的治理423

五、噪声的治理423

参考文献425

作者介绍


刘广文,沈阳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染料、农药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有二十六年的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各种助剂在加工配方中的作用机理及物料与加工设备的优化问题。近十年来,主要研究水分散粒剂的加工配方及加工设备。已经工业化的工程有压力式喷雾造粒法生产水分散粒剂,全套加工设备(包括湿粉碎及造粒设备)的设计,以及加工配方的研发。旋转制粒法生产水分散粒剂,摇摆制粒法生产水分散粒剂,对齿造粒法生产水分散粒剂(抛掷飘浮型)。以上项目均完成全套生产车间的设计及配方的开发工作。所涉及的品种有苯噻草胺、烟嘧磺隆、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莠去津、咪草烟等。同时也进行了多种制粒及干燥设备的设计。

文摘











序言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制剂工程技术 内容简介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作为“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系统阐述农药制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并深入剖析其工程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本书聚焦于农药制剂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强调科学、高效、环保的生产理念,为农药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权威的技术参考。 第一章 农药制剂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本章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出发,界定农药制剂的科学定义,阐明其区别于农药原药的本质性意义。我们将探讨农药制剂在提升农药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改善使用便捷性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将回顾农药制剂剂型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早期的粉剂、可湿性粉剂,到液体制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现代新型剂型,分析不同时期技术革新的驱动因素、技术突破点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变革。重点将放在现代新型剂型为何成为主流,其在环境友好性、靶向性、缓控释性等方面的优势将得到详尽解读。 第二章 农药制剂的分类与特性 本章将对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农药制剂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根据物理状态,我们将把制剂分为固体剂型(如可湿性粉剂WP、水分散粒剂WDG、悬浮剂SC、油悬浮剂OD等)和液体剂型(如乳油EC、悬乳剂SE、水乳剂EW、浓乳剂CS等),并针对每种剂型,详细介绍其组分(农药原药、助剂、溶剂等)、制备原理、理化性质、使用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剂型在储存稳定性、分散性、渗透性、持效性、对靶标生物的靶向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例如,针对水分散粒剂,我们将重点介绍其在改善粉尘污染、提高溶解分散性、减少储存体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而对于悬浮剂,则会解析其在避免有机溶剂污染、提高制剂稳定性以及保证药效均匀释放方面的技术要点。 第三章 农药制剂的助剂及其功能 助剂是农药制剂工程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章将对其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农药助剂的种类、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农药制剂中的具体功能。这包括: 表面活性剂: 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渗透剂等,解析它们如何影响药液在靶标表面的铺展、药粒的分散、油滴或胶束的形成以及药液向植物体内的渗透。 溶剂和载体: 针对不同剂型,分析水、有机溶剂(如芳烃类、醇类、酯类等)以及固体载体(如高岭土、硅藻土、合成二氧化硅等)的选择原则、性能要求及其对制剂稳定性和药效的影响。 稳定剂: 防冻剂、防沉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等,阐述它们如何维持制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增效剂和安全剂: 介绍增效剂如何协同农药原药提高杀虫、杀菌、除草效果,以及安全剂如何降低农药对作物或施药者可能产生的药害或毒性。 其他助剂: 如着色剂、驱避剂、脱臭剂等,分析其在提升产品吸引力、改善使用体验方面的作用。 我们将强调,助剂的选择与配比直接关系到制剂的质量、成本和环境友好性,需要根据农药原药的理化性质、目标病虫草害的特点以及使用环境进行科学优化。 第四章 农药制剂的加工工艺与设备 本章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介绍各类农药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我们将围绕不同剂型,深入剖析其关键的加工单元操作和单元设备。 固体剂型加工: 可湿性粉剂(WP): 介绍粉碎、混合、造粒等关键工序,以及气流粉碎机、混合机(如V型混合机、锥形混合机)、造粒机(如喷雾造粒、挤出造粒)等设备的应用。 水分散粒剂(WDG): 重点介绍浆化、喷雾干燥、挤出造粒、流化床造粒等工艺,以及高剪切混合机、喷雾干燥塔、挤出机、流化床造粒机等设备。我们将详细解析喷雾干燥和流化床造粒在形成粒径均一、易分散颗粒方面的技术优势。 悬浮剂(SC): 强调研磨分散(湿法超细研磨)作为核心工序,介绍砂磨机(如卧式砂磨机、立式砂磨机)、球磨机等设备,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等助剂在保证颗粒细度、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液体剂型加工: 乳油(EC): 介绍乳化、混合工艺,以及乳化设备(如高速剪切乳化机、均质机)和混合设备。 悬乳剂(SE)和水乳剂(EW): 重点介绍油相和水相的制备、预乳化、高压均质等关键工序,以及高压均质机、胶体磨等设备在形成稳定油滴或胶束方面的作用。 微胶囊悬浮剂(CS): 详细介绍微胶囊包覆技术,包括界面聚合法、聚合度法等,分析其在实现农药缓释、提高稳定性、降低毒性方面的技术原理,以及反应釜、搅拌器等设备的应用。 在每一项工艺介绍中,我们将强调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物料配比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和优化设备以满足生产需求。 第五章 农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与分析检测 质量是农药制剂的生命线。本章将系统介绍农药制剂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以及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 介绍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对农药制剂理化指标(如原药含量、水分、pH值、粘度、颗粒度、悬浮率、乳化稳定性、热储存稳定性、冷储存稳定性等)和生物活性(药效)的规定。 生产过程控制: 强调从原料验收、半成品检测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分析检测方法: 物理性质检测: 介绍测定水分(如卡尔费休法)、pH值、粘度(如旋转粘度计)、密度、颗粒度(如筛分法、激光粒度仪)、悬浮率(如重力沉降法)等常用方法。 化学性质检测: 重点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用于测定农药原药含量和杂质的方法。 稳定性测试: 详细讲解热储存试验、冷储存试验、高温高湿试验、周期性冻融试验等,分析其对预测制剂保质期的重要性。 生物活性评价: 简要介绍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等评价制剂药效的常用方法。 本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农药制剂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稳定。 第六章 农药制剂的环保与安全生产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日益重视,农药制剂的环保与安全生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环境友好型制剂研发: 介绍水基化、低溶剂化、缓控释、生物可降解等环保型制剂的开发方向,以及如何通过助剂选择和工艺改进降低制剂对环境的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与控制: 探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处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焚烧等,以及如何进行“三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职业安全与健康: 强调密闭化、自动化生产在降低工人接触农药风险方面的作用,介绍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绿色化学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绿色化学原理,选择环境友好的原料和工艺,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实现农药制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农药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将展望农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前沿,为读者提供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智能化与精准化制剂: 探讨智能释放、靶向递送、纳米技术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如纳米载体、智能微胶囊等,以实现农药的精准释放和靶向施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农药制剂: 重点关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调节剂等)的剂型开发,探讨如何克服生物农药稳定性差、持效期短等问题,提高其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功能性制剂的拓展: 介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制剂,如兼具杀虫、杀菌、营养等多种功效的制剂,以及能够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如高温、干旱)的特种制剂。 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 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实现农药制剂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总结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一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农药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技术指导。本书不仅涵盖了农药制剂的基础知识,更深入剖析了现代制剂的加工工艺、设备选择、质量控制以及环保安全等关键环节。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农药制剂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掌握先进的制剂加工技术,并对未来制剂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从而推动我国农药制剂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农药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兵,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参考书。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老旧,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化工技术来说,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当我拿到这本《农药制剂工程技术》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非常强的实践导向性。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剂型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每种剂型的加工工艺、设备选择、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比如,在讲到颗粒剂的造粒技术时,书中列举了不同的造粒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于哪些物料。这对于我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造粒设备和工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部分,里面关于各项检测指标的规定和检测方法,都非常具体和实用。这本书记载了很多宝贵的行业经验,读起来很有启发性,让我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风格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写作,而是更像一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手册。开篇就直接切入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农药制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农药剂型发展的新趋势。然后,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各种剂型的详细介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种剂型的“优势与劣势”的分析,这让我在选择剂型时,能够更全面地权衡利弊。比如,在讲解悬浮剂时,书中不仅提到了其高生物活性和低环境风险的优点,还坦诚地指出了其在储存稳定性方面的潜在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这种客观公正的评价,让我觉得作者在技术层面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和图表,也极大地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专业概念。这本书不是让我去“背”知识,而是引导我“思考”和“应用”知识。

评分

一本厚重的书摆在面前,书脊上“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农药制剂工程技术”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我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沉甸甸的专业著作。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农化技术人员,对农药剂型的加工技术一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农药剂型的书籍不少,但大多偏向理论,或是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心中涌现出一丝希望,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更深入、更实用的指导。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但内容是否也同样精炼实用,我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我翻阅了几页,初步的印象是内容非常详实,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特别是关于一些新型剂型,比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看得我十分入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优化现有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内容非常“硬核”。翻开目录,你会看到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章节,比如“助剂选择与复配”、“分散剂与润湿剂的作用机理”、“流变学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等等。这些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技术挑战。我从事农药研发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一直觉得在某些深层次的机理问题上,自己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并没有停留在“如何做”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例如,在讲到如何提高农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时,书中详细分析了药剂与靶标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剂型如何影响药效的释放。这些内容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虽然其中一些内容需要反复推敲,甚至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软件工具来辅助理解,但我确信,这本书会成为我在农药研发领域提升理论深度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帮手。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一份工业生产的“说明书”,而且是那种写给专业人士看的,里面充满了各种公式、图谱和实验数据。我并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农药专业人士,所以阅读起来确实需要花费一番心思。书中的技术术语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让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勉强理解其中的含义。尽管如此,我还是被书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详尽的细节所打动。它不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只讲些皮毛,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环节,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以及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在讲到乳油的加工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乳化剂的选择、配比以及对稳定性的影响,还列举了不同溶剂的优缺点。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农药产品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掌握书中的所有内容,但我相信,通过反复研读和实践,我一定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看到了农药制剂工程的无限可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