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道家与性文化
定价:26.00元
作者:胡宏霞 刘达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60806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所催生的,它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全世界**的大力促进技术发展的宗教,也是全世界*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道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被弄得十分神秘、不太兴旺,而许多人认为道士是装神弄鬼,易经、八卦、占卜、风水都是迷信。本书作者从自身优厚的性文化知识出发,还原道家对性文化的科学态度,丰富了中华性文化知识,同时,也对世俗对道家的某些偏见进行了拨乱反正,如时下国人对中医的态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人刘达临继研究了《孔子与性文化》的关系后,从“道家与性文化”的关系,为中国性文化寻根究底。
书中从道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索出去,说明了道家文化中所蕴涵的性文化,并运用大量的图、秘戏图,披露了古代性文化以及房中术的理论和技巧。同时,摘取了部分房中术古籍中的养生秘方,说明了道家性文化注重养生和健康的本质。另外,书中总结了古代房中术中的十二大成就,诸如对性的正确认识、方法、性健康、生理规律、心理规律、性前戏、体位、障碍改进方法、优生等。本书揭开了中国历*为神秘的一页,填补了中国养生养性理论的空白。
目录
前 言 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章 道家性文化的形成
节 从黄帝到春秋战国
第二节 老庄之学成为道家文化的主旨
第三节 孔孟之道崇尚人性
第四节 出土重现的房中术古籍
第五节 “外转内销”的中国古籍
第二章 《易经》与八卦
节 《易经》与性文化
第二节 八卦中的性内容
第三节 阴阳互补
第四节 八卦和婚姻、妇女
第五节 对的预测
第三章 道家与妇女
节 女神崇拜
第二节 道家思想是“主阴”
第三节 妇女对发展道教大有贡献
第四节 女性的修道
第四章 中国古代房中术的发展
节 古代房中术与养生
第二节 房中术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道教的建立和房中术
第四节 中国古代房中术的十二个大成就
第五章 道教的异化
节 修炼变成了巫术
第二节 房中术变成淫乐手段
第三节 炼丹可致人命
第四节 “两个打击”
第六章 道教的改革和后的兴盛
节 张三丰其人
第二节 理论、丹药、武术及其他
第三节 道教圣地——崂山与茅山
第四节 道教的改革
第五节 道教新的尊神们
后 记 研究道家文化引发的思考
作者介绍
胡宏霞 医学博士,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馆长,美国人类性文化基金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医学统计与档案管理工作。1999年,开始与刘达临教授合作创建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并为此付出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刘达临教授在外举办有关展览,并两次共同获得国际大奖。论著有《儿童性早熟的社会成因及医学探讨》《抢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国人性功能障碍的文化影响》《女子的性压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画说性》(儿童性健康教育读本)《性文化77夜谈》《爱琴海的爱情》《欢情与迷乱》和《梵天与》等。
刘达临,1932年6月2日生于上海,1949年9月入学燕京大学新闻系,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参过军,获中尉军衔,1969年复员。1982年任上海大学《社会》杂志编辑,副主编。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创办《性教育》杂志。著有《性社会学》《中国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当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书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面很有知名度,保证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胡宏霞 医学博士,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馆长,美国人类性文化基金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医学统计与档案管理工作。1999年,开始与刘达临教授合作创建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并为此付出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刘达临教授在外举办有关展览,并两次共同获得国际大奖。论著有《儿童性早熟的社会成因及医学探讨》《抢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国人性功能障碍的文化影响》《女子的性压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画说性》(儿童性健康教育读本)《性文化77夜谈》《爱琴海的爱情》《欢情与迷乱》和《梵天与》等。
刘达临,1932年6月2日生于上海,1949年9月入学燕京大学新闻系,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参过军,获中尉军衔,1969年复员。1982年任上海大学《社会》杂志编辑,副主编。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创办《性教育》杂志。著有《性社会学》《中国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当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书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面很有知名度,保证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文摘
序言
这次淘书,偶然翻到了一本讲道家养生之道的书,书名就叫《道家与性文化》。拿到手里,感觉沉甸甸的,纸张厚实,印刷精美,看得出是本不错的学术著作。作者在序言里提到,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道家理论,而是试图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去解读道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精气神”的论述,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贯穿了道家修行的始终。书中穿插了不少古代典籍的引用,比如《道德经》、《庄子》中的哲学思考,还有一些唐宋时期的笔记小说,这些都为理解道家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我最先阅读的是关于“内丹”的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不同流派的内丹功法,从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虽然我并非修炼之人,但读来也觉得受益匪浅,仿佛窥见了古人探寻生命奥秘的智慧结晶。书中的配图也相当考究,有许多古画和考古发现的照片,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象化,也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扎实,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文化广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道家文化入门读物。
评分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性”与“道”交融的书,让我耳目一新。这本书在探讨道家思想的实际应用时,并没有回避“性”这个敏感话题,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哲学体系中进行深入剖析。作者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出发,追溯了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道家内部,对于男女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系是如何理解和实践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阴阳调和”的论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结合,更是一种宇宙观的体现。书中引用了许多古籍中的篇章,例如一些关于房中术的探讨,以及道家内部关于“采补”、“固精”等概念的解释,都让我对古代的性文化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作者并没有鼓吹或贬低,而是以一种史学研究的态度,去呈现历史的真相。我感觉书中很多观点都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古代的性观念并非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样狭隘和压抑,而是与养生、长寿、甚至精神修炼紧密相连。虽然有些章节的语言比较古奥,需要反复琢磨,但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引用的史料也非常丰富,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新窗口。
评分我最近刚看完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的书。书里关于“清静无为”的阐释,让我对老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过去总觉得“无为”是消极避世,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其实是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生活态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从《韩非子》中的君臣关系,到《世说新语》中的文人雅士,都在尝试解读“无为”在不同社会阶层和时代背景下的应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守拙”和“返璞归真”的论述,作者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农耕文明中朴素的生活方式,以及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来描绘这种回归自然的状态。书中还提到了道家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比如山水画中的留白,以及诗词中的意境,都蕴含着“无为”的哲学。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神仙方术”的解读,它并非是单纯的迷信,而是古人对长生久视、与道同游的向往。虽然书中有些地方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需要一些古文基础才能完全领会,但总体而言,这本书成功地将深奥的道家思想,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哲学如何在民间落地生根。
评分近期翻阅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书籍,在探讨道家哲学时,其关注的视角异常独特。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经典的哲学探讨,而是将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学,甚至生活习俗相结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留白”艺术的解读印象深刻,作者认为,中国画中的留白并非简单的空白,而是蕴含了道家“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即在有限的画面中,通过想象的空间来达到无限的意境。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唐诗宋词的例子,分析了其中“禅意”和“道味”的融合,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样的诗句,都体现了道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分析,无论是苏州的拙政园,还是北京的颐和园,都巧妙地运用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巧融为一体。书中还探讨了道家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比如对“素朴”、“自然”、“淡雅”的追求,都与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息息相关。虽然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但作者的语言流畅,而且旁征博引,让我觉得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近期购入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养生智慧的书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道家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各种体现。其中关于“吐纳”和“导引”的章节,让我对古代养生术的科学性有了新的认识。作者通过引述大量的医学古籍,如《黄帝内经》、《脉经》等,并结合考古发现的文物,详细介绍了古代人们是如何通过调息、形体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我特别被书中关于“食疗”的探讨所吸引,作者列举了不少古代食谱,并解释了其中所蕴含的阴阳五行调和的原理,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书中的配图也很精美,有许多古代的养生图谱和药草图,为理解文字内容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我还注意到书中对“辟谷”和“炼丹”的解读,作者尝试从哲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看似神秘的修仙之术,让我觉得更加客观和科学。虽然有些篇章涉及到比较专业的医学和道教知识,但作者的讲解通俗易懂,而且逻辑性很强,让我能够跟随他的思路,一步步地理解道家养生的核心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