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定价:32.00元
作者:宋雪臣,单振清,郭永欣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152597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主要介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外特性及基本应用电路,并介绍了选择和应用传感器的基本技能。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检测技术基础、力学量传感器及应用、几何量传感器及应用、温度量传感器及应用、环境量传感器及应用、光学量传感器及应用、磁学量传感器及应用、数字量传感器及应用、传感器选用与标定和抗干扰技术及微机接口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整个自动化技术中的重要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技术基础课程,在整个机电一体化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自学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宋雪臣教授,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位严谨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形象。我一直觉得,在任何一门技术领域,创新都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我对这本书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领域可能展现出的创新之处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前沿的传感器技术,比如那些正在实验室里孕育、即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新型传感器?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没有更先进的传感器能够实现无创、实时地监测我们的健康状况?在环境监测方面,有没有能够探测更微量、更复杂污染物的传感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而是能够带我领略一下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在介绍这些前沿技术时,能够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潜在影响。
评分单振清教授的名字,总是让我联想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我曾经在一些学术论文中看到过他与其他学者合作的研究成果,总觉得他的文章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尤其是在涉及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总能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因此,当我知道他参与了这本关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书籍时,我的期待值瞬间飙升。我非常想知道,在这本书中,他会如何将复杂的检测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他会不会在书中分享一些他多年来在科研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比如,在设计一个检测系统时,有哪些关键的考虑因素?如何才能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我个人对数据采集和处理这部分内容尤为感兴趣,毕竟,再好的传感器,如果没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甚至是一些算法的介绍。
评分9787115259714,这个ISBN号码,就像是一串密码,解锁了我对一本可能充满智慧和探索的书籍的期待。当我看到这个号码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完整而又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条清晰的河流,引导我循序渐进地了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到复杂的原理阐述,再到实际的应用案例分析,我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我喜欢那种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知识框架的书籍,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一个领域的整体认知,而不是碎片化的信息堆砌。这本书会不会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留下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推荐一些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让我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学习热情,并引导我走向更深层次探索的启蒙读物。
评分郭永欣老师的书,我一直觉得很有温度,也很接地气。我曾经读过他撰写的一些关于电子技术普及的文章,他的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力量,仿佛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前辈在交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延续他一贯的风格,不只是枯燥地罗列公式和原理,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个略显专业的领域变得鲜活起来。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注意,但实际上却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应用。比如,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汽车里的倒车雷达,甚至是智能马桶盖上的感应装置,它们背后都隐藏着怎样的技术?郭老师的参与,会不会让这本书更侧重于这些贴近生活的应用,以及如何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改进它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传感器,并对它们的工作原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些充满神秘感的科学探索,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精密原理。我一直对“传感器”这个词感到着迷,它就像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能够捕捉到我们肉眼和肉耳无法触及的信息。比如,想象一下,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微的生理变化,是不是都离不开某种传感器在默默地工作?心率计、血糖仪,这些我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设备,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高深的学问?还有那些在工业自动化、环境保护、智能家居等领域大放异彩的传感器,它们是如何做到精准、高效地识别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通往这些奥秘的大门?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比如,一个光电传感器是如何感知光线的强弱?一个温度传感器又是如何将热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这些具体的实现方式,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这些技术,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受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