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紀英纔高等職業教育課改係列規劃教材 電子信息類: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
定價:22.00元
作者:餘宏生,陳桂蘭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15217639
字數:
頁碼:17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1.本教材不僅注重工作過程的課程觀,同時還遵循能力本位的教育觀。
2.本教材注重與企業工程實際結閤,重點培養學生電子綫路闆的設計能力。
3.本教材引入工程實際要求和經驗方麵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即與企業實際接軌。
內容提要
《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通過語音放大器、計數器與電子秤儀錶3個典型案例,介紹瞭應用Protel 99 SE軟件進行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全書分為5個項目,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循序漸進,項目間不僅相互關聯,而且具有層次感;每個項目又分解為若乾個子任務,將項目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難點逐個擊破,問題逐一解決,適閤漸進式學習。讀者隻要按照書中案例的操作步驟去學習,即可輕鬆掌握Protel 99 SE軟件的基本操作,並且隨著項目的推進,自身的電子綫路闆設計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升。
《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可供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及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從事電子綫路闆設計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項目一 語音放大器的原理圖繪製與設計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任務二 設置原理圖設計環境
任務三 繪製原理圖
任務四 産生報錶
任務五 打印電路圖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二 語音放大器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規劃PCB闆框及設置PCB工作環境
任務二 語音放大器的PCB設計
任務三 熱轉印法製作單麵闆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三 計數器的原理圖繪製與設計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編輯元件符號
任務二 繪製復雜電路圖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四 計數器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編輯元件封裝
任務二 計數器的PCB設計
任務三 雕刻法製作PCB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五 電子秤儀錶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層次式電路圖的設計
任務二 電子秤儀錶的PCB設計
任務三 PCB製作工藝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1.元件
(1)元件的放置與編輯
以圖1-1所示電路為例說明如何放置元件。一般在繪製電路圖時,首先放置電路核心元件,本圖的核心元件是四個三極管。放置元件的方法有多種,下麵介紹常用的一種。
由錶1-3可知,三極管在Miscellaneous Devices.ddb內的Miscellaneous Devices.1ib元件庫內,在該庫內的元件名稱是NPN 1和PNPl。因此,首先應將元件庫列錶中MiscellaneousDevices.1ib處於選中狀態,如圖1-54所示。然後拖拉原理圖編輯器中元件列錶的滾動框,在其內找到NPNl,單擊該元件,使其處於選中狀態,再單擊“Place”按鈕(或者直接雙擊該元件也可),此時元件將處於激活狀態,如圖1-54所示,移動光標,元件將隨之移動,當移至閤適的位置後,單擊鼠標左鍵,元件即被放置。單擊鼠標右鍵,取消放置元件狀態,否則將一直處於取NPNl元件的狀態。如果Miscellaneous Devices.lib沒有處於選中狀態,而是其他庫處於選定狀態(設74xx.1ib),那麼元件列錶中將找不到NPNl元件,因為74xx.1ib中並不包含該元件,也就是說,元件編輯器中的元件列錶一欄隻顯示元件庫列錶中選中的元件庫內的所有元件。
放置元件時需要觀察元件位置在整張圖紙中的相對位置,這時可以利用主工具欄的縮小按鈕 (或快捷鍵“PageDown”)以及放大按鈕p(或快捷鍵“PageLUp”)結閤編輯區內的滾動框實現定位。
序言
項目一 語音放大器的原理圖繪製與設計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任務二 設置原理圖設計環境
任務三 繪製原理圖
任務四 産生報錶
任務五 打印電路圖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二 語音放大器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規劃PCB闆框及設置PCB工作環境
任務二 語音放大器的PCB設計
任務三 熱轉印法製作單麵闆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三 計數器的原理圖繪製與設計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編輯元件符號
任務二 繪製復雜電路圖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四 計數器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編輯元件封裝
任務二 計數器的PCB設計
任務三 雕刻法製作PCB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項目五 電子秤儀錶的PCB設計與製作
項目描述
項目分析
任務一 層次式電路圖的設計
任務二 電子秤儀錶的PCB設計
任務三 PCB製作工藝
項目練習
項目評價
參考文獻
作為一名愛好電子製作的初學者,我對技術書籍的要求很高:要通俗易懂,圖文並茂,並且要能真正指導我完成作品。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從最基礎的焊接知識講起,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烙鐵頭、如何控製焊接溫度、以及各種焊锡的優缺點,這些看似瑣碎的知識點,書中都講得非常細緻,而且配有大量的實拍照片,讓我能夠清楚地看到每一個操作細節。更難得的是,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具有啓發性的設計案例,從簡單的LED閃爍電路到稍微復雜一點的DIY音樂播放器,每一個案例都提供瞭完整的原理圖、PCB圖和元器件清單,並且有詳細的製作步驟和調試指導。我跟著書中的案例,成功地製作瞭幾個自己的小作品,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信心和動手能力。這本書讓我覺得電子製作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來實現的樂趣。
評分我是一名在讀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實踐能力的教材。之前也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講解得不夠深入,導緻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時,很難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次拿到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我立刻就被它紮實的實踐導嚮所吸引。書中不僅僅停留於設計軟件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深入講解瞭電子元器件的選擇、PCB的工藝流程、以及製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和調試方法。例如,在講解SMT貼片焊接時,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貼片元件的特點、焊接的技巧以及助焊劑的選擇,還附帶瞭許多實際焊接的圖片,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學習。此外,對於一些復雜的電路闆設計,比如高頻電路闆和電源闆,書中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設計思路和技巧,這對於我將來進行畢業設計或者參與項目研究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閤理,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每一章的知識點都循序漸進,層層遞進,讓人讀起來既輕鬆又充實。
評分我在校期間擔任過電子專業的助教,負責一些實驗課程的指導。在選擇實驗教材時,我非常注重其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度以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次有機會接觸到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我非常欣喜地發現它在這幾個方麵都做得非常齣色。書中在講解PCB設計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對底層電路知識的復習和鞏固,這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更紮實的理論基礎。在PCB設計部分,作者不僅僅局限於軟件操作,而是引導學生思考設計的邏輯和優化方案,例如,如何根據電路功能來規劃布局,如何優化布綫以減小乾擾,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電源和地綫設計。書中還設計瞭一些思考題和實踐環節,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嘗試和探索,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教材,它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係統性的PCB設計知識體係,並為他們未來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電子綫路闆設計與製作》真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對PCB設計一直停留在非常基礎的層麵,知道有這麼迴事,但具體操作起來就有點抓瞎。這本書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比如為什麼要設計PCB,PCB的構成元素有哪些,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作者都講得非常透徹,而且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很快理解。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講解,還詳細介紹瞭各種設計軟件的使用,比如Altium Designer,從新建工程、原理圖繪製、PCB布局到布綫,每一個步驟都配有詳細的操作截圖和文字說明,跟著書一步步來,就像有位老師手把手教你一樣。而且,書中還特彆強調瞭設計規範和注意事項,比如過孔的尺寸、走綫的寬度、電源和地綫的處理等等,這些細節的講解對於製作齣穩定可靠的電路闆至關重要。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PCB設計有瞭一個係統性的認識,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真的非常有成就感。
評分我是一名有著幾年工作經驗的電子工程師,平時的工作涉及到一些PCB打樣和闆廠溝通。雖然我不是專門做PCB設計的,但對PCB設計的基本流程和一些關鍵點還是需要瞭解的。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實用性和前瞻性。它不僅涵蓋瞭現階段主流的PCB設計軟件和技術,比如Allegro,還對一些新興的設計理念和技術進行瞭介紹,比如HDI(高密度互連)技術和阻抗匹配設計。書中對這些技術的講解深入淺齣,即使對於我這樣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很快理解其原理和應用。另外,書中關於PCB的製造工藝和質量控製的部分也做得非常齣色,詳細講解瞭製版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比如蝕刻、鑽孔、電鍍等,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避免製造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缺陷,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與闆廠打交道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PCB的設計和製造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能夠更有效地與設計部門和闆廠進行溝通,提升瞭工作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