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 死活專項訓練 從業餘初段到3段
定價:25.00元
作者:張傑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381643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作者結閤十餘年的教學經驗,歸納總結瞭一套符閤圍棋教學特點的教學輔導材料,在此基礎上編寫瞭本套《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與市麵上現有教材相比,本套圖書有如下特點:
,係列化。《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全套共有十一冊,分為《手筋專項訓練》、《死活專項訓練》、《官子專項訓練》三個專題。其中,《手筋專項訓練》共有五冊,本冊是本“從入門到10級”,專門針對入門至10級階段的學生設計,內容涵蓋瞭入門連接和分斷手筋、入門吃子手筋、入門對殺手筋等。教師在一個階段可以在一個專題方麵深入係統地進行教學,學生也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專項知識。
第二,習題化。《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采用習題的形式進行內容講述,便於教師在教學中抓住重點,也便於學生養成思考習慣。另外,每冊有近800道習題,大量的習題還可以供學生檢驗學習成果之用。
第三,階梯化。《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內容安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我們認為,一套好的圍棋教學輔導資料應該做到:孩子喜歡,教師愛用,傢長明白。《階梯圍棋基礎訓練叢書》應該是符閤這三方麵特點的精品圍棋圖書,得到瞭少兒圍棋培訓聯盟的大力推薦。
目錄
作者介紹
張傑,男,1970年生人,祖籍湖北,圍棋業餘5段。自1994年開始從事圍棋教育工作,參與過圍棋教師專項培訓、少兒培訓等項目,在京城圍棋培訓界享有盛譽。自2002年起開始參與圍棋圖書編撰,先後齣版瞭十餘種圍棋教育類齣版物,其中部分圖書成為少兒圍棋教育類圖書精品。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和設計風格真的挺有意思的,封麵配色沉穩又不失活力,拿到手裏感覺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下瞭不少功夫的。內頁紙張的質感也不錯,印刷清晰,排版布局考慮得很周到,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纍。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和棋譜打交道的棋友來說,清晰的圖例和準確的標注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復雜的死活變化,通過精心的圖解展示齣來,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重點。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讓枯燥的訓練變得相對愉悅,這在圍棋教材中是比較難得的。而且,書籍的整體邏輯層次感非常強,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讓人感覺每翻過一頁都是在穩步提升,這種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動力。
評分說實話,圍棋學習中,死活這個環節常常是許多棋友的“阿喀琉斯之踵”,很多時候眼看著優勢被對方一個精妙的定式或者一個不經意的提劫給瞬間翻盤,那種沮喪感簡直讓人想砸棋盤。這本書的編排結構,仿佛就是針對這種普遍痛點量身定做的一般。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宏大的布局理論或者復雜的中盤纏鬥技巧,而是精準地聚焦在“活棋與殺棋”這個最核心、最實戰的部分。我個人特彆欣賞它對不同形態棋形的分類處理方式,不是簡單地堆砌題目,而是圍繞著“原理”和“典型模式”進行教學。每當我對某一類死活題感到睏惑時,翻開對應章節,總能找到一套清晰的解題思路和背後的邏輯支撐,這比死記硬背招法要有效得多,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思路上的深度絕對值得稱贊。很多教材隻是給齣一個正確的答案,然後附帶一兩句簡單的說明,但讀者往往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是最好”或者“為什麼其他走法會失敗”。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似乎預設瞭讀者可能會産生的各種錯誤判斷,然後係統地列齣反例和陷阱。比如,在介紹一些“刀把五”或者“麯四”等經典死活形態時,它會詳細分析每一步棋的價值,甚至會探討如果防守方多走一步或者少走一步,局勢會如何逆轉。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培養的不僅僅是計算力,更重要的是一種嚴謹的棋理思維,讓你在實戰中麵對從未見過的復雜局麵時,也能依靠訓練的內功去推導齣最優解。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在業餘段位徘徊的棋手,我深刻體會到,段位之間的壁壘往往就體現在對“官子細微得失”以及“緊要關頭如何保住那一點目”的把握上。這本書的難度設置,從初段嚮三段邁進的過程,簡直就像是為我們這些“瓶頸期”的棋手定製的訓練計劃。它不是那種上來就給你展示“宇宙流”般宏大局麵的教材,而是非常務實地從最基礎、最常見、最容易失誤的局部戰鬥入手。我發現,很多我過去以為是“常識”的打法,在這本書裏被用更精確、更高效的方式修正瞭。這種持續的高強度、高針對性的訓練,讓我的棋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細膩和敏銳,尤其是在殘局階段,那種“刀光劍影”的感覺越來越清晰瞭。
評分說實話,圍棋書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讓人堅持讀完並看到效果的鳳毛麟角。這套叢書之所以能吸引我一直堅持下來,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它提供的“即時反饋”機製。每一組訓練都有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和自我檢驗的途徑。它不像上課那樣需要老師批改,而是通過結構化的題目設計,讓你在解題的過程中就能感知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我不是那種能坐下來一天看幾十道題的“學霸型”棋手,但我發現,即便是每天擠齣半小時,專注於一兩個專題進行“精雕細琢”,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這種注重“深度吸收”而非“廣度覆蓋”的訓練方法,對於繁忙的成年棋手來說,簡直是福音,真正實現瞭高效的段位突破訓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