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1886-1932-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8-05-01 |
| 作者:高波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4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08062161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高波1982年生,陕西省榆林市人。北京大学 心理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 院讲师,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士人与知识分 子史。除本书外,还有译著《战争与革命交织的 近代中国《1895-1949)》,及论文多篇。
这本书的题目,特别是“追寻新共和”,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还是其后持续多年的探索,都围绕着“共和”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但“共和”究竟是什么?如何在乱世之中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一个能够让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获得解放的共和?这无疑是当时无数有识之士思考的终极命题。张东荪,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的“早期思想”,定然是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追问的回应,是对“新共和”的构想和擘画。而他的“活动”,则展现了他如何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如何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尝试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本研究,能否生动地展现出张东荪在探索“新共和”道路上的心路历程,他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他的成功与失误?这本书仿佛是一张藏宝图,指引我前往那个充满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交织的年代,去理解知识分子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定位自己,为民族的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是一种对历史深层逻辑的探求,一种对时代精神的致敬。
评分《1886-1932-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这个书名,让我对作者的严谨和深入研究充满期待。研究“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因为历史人物的“早期”往往是最不容易被全面掌握的部分,但也正是这一时期,奠定了其后续的思想基础和行为模式。“追寻新共和”则点明了研究的核心主题,它暗示着张东荪的思想和行动,都围绕着构建一个理想的共和政体而展开。这本书能否清晰地勾勒出张东荪思想发展的脉络,从最初的萌芽到逐渐成熟?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当时的政治格局、思想潮流,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他的“活动”,又如何在现实的政治舞台上留下印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更能通过对张东荪思想和活动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的焦虑与探索,以及他们为实现“新共和”所付出的努力,这是一种对历史人物深度解读的渴望,一种对复杂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关注。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1886-1932-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光听名字就足够吸引人。1886到1932,这是一个跨度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画卷,从晚清的积贫积弱,到民国的风云变幻,再到革命的黎明,这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奔走的时代。而“张东荪”这个名字,虽然可能不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家喻户晓,但他一定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的“早期思想与活动”更是引人遐想。这本书似乎在试图挖掘一位被历史洪流淹没却又至关重要的人物,通过他的视角,去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探索与抉择。我想,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更是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去感受那份追寻“新共和”的艰辛与执着。它能否拨开历史的迷雾,揭示出张东荪这位思想者和行动者的真实面貌,是他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孕育出自己的见解,并为之付诸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仿佛一场寻宝之旅,去发现被遗忘的珍宝。
评分仅仅从书名来看,《1886-1932-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就散发出一种学术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1886年至1932年,这四十七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深刻的转折时期之一。在这期间,旧王朝的根基摇摇欲坠,新的思潮汹涌澎湃,革命的火种逐渐燎原。张东荪,作为一个在这一时期活跃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他的“早期思想与活动”,无疑是理解那个时代复杂图景的一扇重要窗口。这本书,是否能带领我们深入到那个年代的智识土壤中,去感受张东荪的思想是如何孕育、如何发展,又是如何在“追寻新共和”的伟大理想中,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他当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政治思潮,以及与其他重要人物的互动,这些都可能在这本书中得到细致的呈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位历史人物是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他所提出的“新共和”,究竟是什么样的构想,又是如何一步步被践行或者受阻。
评分“1886-1932”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信息。1886年,晚清正处于洋务运动的后期,改革的呼声渐起,但积弊深重。而1932年,中国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国家依然四分五裂,内忧外患。张东荪的早期思想和活动,恰恰贯穿了这一转型时期最关键的阶段。这本书,是否能够细致地梳理出张东荪的思想是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演变的?他如何从一个时代的局限性中汲取养分,又如何超越时代的局限性,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参与的那些“活动”,又是如何体现了他的思想的?是论辩,是办刊,是参与政治?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零散的历史片段串联起来,展现出张东荪作为一位思想者和行动者的立体形象,那将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知识分子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为国家的命运寻找出路的,他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是在为“新共和”添砖加瓦,即使微小,也可能意义非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