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无线传输(第二版)
定价:36.00元
作者:李式巨,姚庆栋,赵民建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30213611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有关数字无线电传输原理的基础理论书。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无线电信道的性质、衰落信道、数字调制、AWGN信道*接收、同步原理、差错控制、自适应信号处理、全数字接收与软件无线电、扩频与多载波CDMA、分集与自适应天线、多用户通信与接入及语音压缩编码等,书中对数字无线电传输原理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讨论。
本书是通信和电子系统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高年级大学生选修课的参考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和自学用书。读者可从本书中得到数字无线传输的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
目录
章 绪论
1.1 数字通信的发展
1.2 数字信号传输的波形
1.2.1 语音和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1.2.2 数字波形的形成
1.2.3 具有滚降幅频特性的形成滤波器
1.2.4 系统的各部分频率特性分配
1.3 调制解调的一般理论
1.3.1 Shannon的信道极限
1.3.2 调制信号的信号空间表示方法
1.4 信道的表述方式
1.4.1 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1.4.2 信道的系统函数和相关函数
1.4.3 频率非选择性信道和频率选择性信道
1.5 信源和信道的编码
1.5.1 信源压缩编码
1.5.2 信道编码
1.6 本书内容安排
第2章 衰落信道
2.1 衰落信道的数字模型
2.1.1 无衰落信道的线性恒参网络表示
2.1.2 衰落
2.1.3 衰落信道的数学模型
2.2 地面视距微波信道
2.3 散射信道
2.4 高频无线电信道
2.4.1 传输中的相位起伏
2.4.2 幅度衰落
2.5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衰落
2.5.1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衰落
2.5.2 多普勒频移的效应
2.5.3 多径时延差
2.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道
2.7 数字信号经过衰落信道解调后的误码率
2.7.1 瑞利衰落信道对数字通信误码率的影响
2.7.2 多径时差选择性衰落引起的误码率
2.7.3 低码率码元期间衰落信号变化产生的误码
2.7.4 突发的统计
参考文献
第3章 数字调制
3.1 带通信号
3.2 稳态带通过程
3.3 信号的正交分解
3.3.1 GramSchmidt法构造正交信号函数集
3.3.2 KarhunenLoeve变换
3.4 数字调制信号
3.4.1 无记忆调制
3.4.2 有记忆线性调制
3.4.3 有记忆非线性调制
3.5 格状编码调制
3.6 数字信号功率谱
3.6.1 无记忆线性调制信号功率谱
3.6.2 CPM信号功率谱密度
3.6.3 CPFSK的功率谱密度
3.6.4 有记忆线性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参考文献
第4章 AWGN信道佳接收
4.1 白高斯噪声恶化的佳接收机
4.1.1 相干解调
4.1.2 匹配滤波解调
4.1.3 佳检测
4.1.4 大似然序列检测算法
4.2 无记忆调制佳接收机性能
4.2.1 二进制调制误码率
4.2.2 M进制正交信号误码率
4.2.3 M进制PAM误码率
4.2.4 M元PSK的误码率
4.2.5 差分DPSK性能
4.2.6 QAM误码率
4.3 CPM信号佳接收
4.3.1 CPM信号的相位树图
4.3.2 相关器输出度量计算
4.3.3 CPM信号的性能
4.4 AWGN信道中相位信号的佳接收
4.4.1 二进制信号佳接收
4.4.2 M进制正交包络检波性能
参考文献
第5章 同步原理
第6章 差错控制
第7章 自适应信号处理
第8章 全数字接收与软件无线电
第9章 扩频与多载波CDMA
0章 分集与自适应天线
1章 多用户通信与接入
2章 语音压缩编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初入通信领域的研究者,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数字无线传输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的教材。《数字无线传输(第二版)》这本书的出版信息让我对其抱有期待。我最想了解的是书中对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深度解析。从早期的ASK、FSK、PSK,到更复杂的QAM、QPSK等,我希望书中能够不仅给出数学模型,还能深入探讨它们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性能限制以及不同调制方式之间的权衡。此外,对于通信系统的仿真,例如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性能分析,书中是否提供了一些示例代码或者仿真思路?这对于我独立开展研究非常有帮助。我一直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所以我特别期盼书中能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无线电通信背后的技术原理充满好奇。《数字无线传输(第二版)》这本书虽然是学术性的,但我想了解其中是否存在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基本原理的内容。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信号传播和衰减的描述,例如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多径效应等等。我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的,是否能提供一些直观的比喻或者简化的模型来帮助我理解?另外,对于信号的噪声和干扰,书中是如何分析它们的来源和影响的,以及有哪些基本的抗干扰技术?我并不需要非常深入的数学推导,而是更希望能够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核心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无线设备有时信号会不稳定,或者为什么在某些环境下通信效果会变差。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面几页的内容来看,它似乎涵盖了数字无线传输领域非常广泛的主题。我对其中关于信道编码和解码的部分尤其感兴趣,这部分往往是理解无线通信可靠性的关键。作者在这一点上是如何阐述的,是否提供了一些直观的图示或者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编码算法?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 Turbo 码、LDPC 码等现代高效编码技术,并分析它们在不同通信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此外,对于多天线技术,例如MIMO,我非常期待书中是否有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案例的介绍。这对于理解4G、5G等先进移动通信技术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够结合仿真实验或者实际测量数据来佐证理论,那就更完美了。我正在学习相关的课程,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巩固课堂知识,甚至提供一些课本之外的启发。
评分我最近对物联网(IoT)领域越来越感兴趣,并了解到无线通信技术是其发展的基石。在浏览相关书籍时,《数字无线传输(第二版)》这本书进入了我的视野。虽然它并非专门针对物联网,但我相信其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理解物联网通信(如LoRa、NB-IoT等)至关重要。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关于无线信道模型的部分是如何描述的?例如,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考虑路径损耗、阴影衰落等影响。此外,书中对于低功耗通信技术的讨论是否有所涉及?虽然本书名为“数字无线传输”,但如果能触及一些与物联网相关的低功耗、低速率通信的设计理念,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图示和清晰的逻辑,让我能够快速建立起对无线传输的整体认知。
评分我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最近正在为毕业设计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而《数字无线传输(第二版)》这本书恰好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细读,但仅仅浏览了一下章节标题,我就预感到它会为我提供宝贵的思路。我尤其关注书中对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讲解。OFDM作为4G、5G以及Wi-Fi等广泛应用的技术,其原理和实现细节是理解现代无线通信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OFDM的子载波分配、循环前缀的添加和去除、以及不同调制方式与OFDM结合的详细论述。另外,对于频谱效率和抗干扰能力这些关键性能指标,作者是如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来展示OFDM的优势的?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OFDM在实际系统中遇到的挑战,例如同步问题、峰均功率比(PAPR)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那将对我毕业设计的创新性提出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