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97871153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978711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柏钦 著
图书标签:
  • 综合布线
  • 布线设计
  • 布线施工
  • 通信工程
  • 网络工程
  • 信息技术
  • 教材
  • 通信学会
  • 工程技术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13911
商品编码:2933831062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定价:42.00元

作者:吴柏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1531391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写法
2. 内容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3. 可作为综合布线工作手册

内容提要


本书从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程实用出发,严格按照国家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标准,结合了综合布线安装与施工白皮书的内容,以及GB50846—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847—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较为全面地涉及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安装光缆系统,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等内容。并通过项目和任务分解,每项任务都有学习目标和任务导入。教材给予了较多的知识准备,可供实际教学灵活选择取舍,也可供学生课外自学参考。本书中每个项目都安排了项目教学的内容与步骤。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有较完整的概念,并能掌握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或者通信布线系统维护工作奠定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教材,以及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综合布线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

项目一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1
任务1.1 调查综合布线行业的现状 1
【学习目标】 1
一、任务导入 1
二、知识准备 2
三、任务分析 10
四、任务训练 11
任务1.2 绘制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11
【学习目标】 11
一、任务导入 12
二、知识准备 12
三、任务分析 15
四、任务训练 16

项目二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17
任务2.1 设计水平(配线)子系统 17
【学习目标】 17
一、任务导入 18
二、知识准备 18
三、任务分析 44
四、任务训练 47
任务2.2 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 48
【学习目标】 48
一、任务导入 48
二、知识准备 49
三、任务分析 56
四、任务训练 58
任务2.3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 59
【学习目标】 59
一、任务导入 59
二、知识准备 62
三、任务分析 67
四、任务训练 70
任务2.4 实践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70
【学习目标】 71
一、任务导入 71
二、知识准备 72
三、任务分析 72
四、任务训练 86
任务2.5 设计住宅综合布线系统 91
【学习目标】 91
一、任务导入 91
二、知识准备 92
三、任务分析 98
四、任务训练 100
任务2.6 设计无源光网络ODN系统解决方案 101
【学习目标】 101
一、任务导入 102
二、知识准备 103
三、任务分析 111
四、任务训练 117

项目三 综合布线铜缆施工 120
任务3.1 安装综合布线标准机柜 120
【学习目标】 120
一、任务导入 121
二、知识准备 122
三、任务分析 133
四、任务训练 134
任务3.2 安装综合布线金属桥架、PVC管槽 135
【学习目标】 135
一、任务导入 135
二、知识准备 136
三、任务分析 145
四、任务训练 146
任务3.3 敷设综合布线电缆 147
【学习目标】 147
一、任务导入 147
二、知识准备 148
三、任务分析 161
四、任务训练 162
任务3.4 连接语音水平子系统硬件 163
【学习目标】 163
一、任务导入 164
二、知识准备 164
三、任务分析 172
四、任务训练 173
任务3.5 连接数据水平子系统硬件 173
【学习目标】 173
一、任务导入 173
二、知识准备 174
三、任务分析 182
四、任务训练 182
任务3.6 端接常用铜质信号电缆 187
【学习目标】 187
一、任务导入 187
二、知识准备 188
三、任务分析 207
四、任务训练 207

项目四 综合布线光缆施工 209
任务4.1 敷设光缆 209
【学习目标】 209
一、任务导入 210
二、知识准备 211
三、任务分析 225
四、任务训练 226
任务4.2 接续光缆 227
【学习目标】 227
一、任务导入 228
二、知识准备 230
三、任务分析 248
四、任务训练 248
【任务训练】 248
任务4.3 端接光缆 249
【学习目标】 249
一、任务导入 249
二、知识准备 251
三、任务分析 260
四、任务训练 262

项目五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264
任务5.1 测试综合布线电缆链路 264
【学习目标】 264
一、任务导入 264
二、知识准备 266
三、任务训练 282
任务5.2 测试光缆链路 283
【学习目标】 283
一、任务导入 284
二、知识准备 286
三、任务分析 292
四、任务训练 293
任务5.3 验收综合布线工程 293
【学习目标】 293
一、任务导入 294
二、知识准备 295
三、任务分析 305
四、任务训练 305

项目六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及招投标 306
任务6 制作投标文件 306
【学习目标】 306
一、任务导入 306
二、知识准备 307
三、任务分析 322
四、任务训练 323

参考文献 32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之道——《数字通信网络工程实践指南》(修订版) 本书聚焦于现代智能建筑中至关重要的弱电系统集成,深入剖析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施工实施、系统调试的全过程。它不仅是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商、项目经理必备的技术参考,更是希望在快速发展的建筑智能化领域有所建树的在校学生及初入职场的专业人士的理想读物。本书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工程案例、实用的技术指导,为您揭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构建的奥秘,引领您掌握数字化时代的通信工程脉搏。 第一部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概述与需求分析 智能建筑的出现,标志着建筑不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容器,而是集成了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载体。弱电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承载着信息传递、设备控制、安全保障、环境感知等核心功能。本部分将从宏观视角出发,为您勾勒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整体框架,阐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演进与弱电系统的核心地位: 回顾建筑智能化从概念到实现的历程,强调弱电系统从最初的单一功能(如电话、监控)发展到如今的跨系统融合,其技术复杂性和集成度不断提升。我们将深入探讨弱电系统如何支撑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使其成为建筑实现智能化价值的基石。 典型弱电系统构成解析: 本节将对智能建筑中常见的弱电子系统进行系统性梳理和介绍,包括但不限于: 综合布线系统(Cabling System): 虽然本书并非专门针对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但我们将其视为所有弱电系统信息传输的底层基础。本节将简要阐述综合布线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性,以及其与无线网络、光纤网络的协同关系,为后续章节奠定基础。 计算机网络系统(Computer Network System): 覆盖有线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网架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安全策略等。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 包括电话系统(PABX)、IP语音(VoIP)、视频会议系统、广播系统等。 安防系统(Security System): 重点介绍视频监控系统(CCTV)、门禁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入侵报警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巡更系统(Guard Tour)等。 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 BAS): 涉及暖通空调(HVAC)、照明控制、给排水控制、电梯控制等,强调其能源管理与舒适度提升的作用。 消防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 介绍其基本原理、联动机制、与安防系统的集成。 信息发布系统(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包括数字标牌、LED显示屏等,应用于信息传播与广告。 背景音乐系统(Background Music System): 提升环境氛围,实现区域化、分时段播放。 无线覆盖系统(Wireless Coverage System): 重点关注Wi-Fi、4G/5G室内覆盖等,满足移动办公和信息获取需求。 弱电系统需求分析的关键要素: 任何一个成功的弱电系统项目都始于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本节将指导读者如何与客户沟通,明确建筑功能定位、使用人群、业务流程、安全等级、预算限制等关键因素,并将其转化为技术需求。我们将强调需求文档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需求变更的管理。 第二部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在充分理解了项目需求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系统方案设计的核心阶段。这一部分将重点关注如何将分散的弱电子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智能化平台。 系统集成设计理念与方法: 探讨不同弱电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数据格式,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的集成方案实现互联互通。我们将介绍两种主要的集成模式:集中式集成与分布式集成,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分层网络模型: 采用TCP/IP模型或OSI模型,分析不同层级在弱电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划分(VLAN)。 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设计: 根据建筑规模和设备密度,设计合理的网络分层结构,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冗余备份。 IP地址规划与管理: 制定科学的IP地址分配策略,避免地址冲突,并考虑未来的扩展性。 网络安全设计: 实施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VPN、访问控制列表(ACL)等安全措施,保护系统免受攻击。 无线网络设计: 规划Wi-Fi覆盖范围、信道分配、AP部署密度,确保稳定可靠的无线连接。 设备选型与配置: 网络设备: 交换机(PoE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AP、控制器等。 服务器与存储: 用于承载应用软件、数据库、监控录像存储等。 终端设备: IP电话、视频终端、门禁读卡器、传感器、智能插座等。 线缆与连接器: (作为底层基础,会简要提及) 集成平台软件: 统一管理平台(Open Platform)、中间件、API接口等。 系统冗余与高可用性设计: 针对关键业务系统,如监控、门禁、通信等,设计冗余备份方案,包括双机热备、链路聚合、负载均衡等,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仍能正常运行。 能源管理与绿色节能设计: 探讨如何通过弱电系统实现楼宇的节能降耗,例如智能照明控制、分区供冷供热、能源计量与监测等。 系统可扩展性与灵活性设计: 考虑到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设计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系统架构,方便增加新功能、接入新设备或升级现有设备。 第三部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实施与管理 方案设计完成后,严谨的施工实施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弱电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点,以及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 施工组织与流程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工种、各阶段的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进度跟踪。 线缆敷设与连接规范: (与综合布线紧密相关,但侧重于弱电系统整体的连接要求)讲解不同类型线缆(网线、光纤、屏蔽线等)的敷设要求,包括穿管、桥架、防火隔离等,以及连接器(RJ45、SC、LC等)的压接与熔接规范,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设备安装与调试: 网络设备安装: 机柜布线、设备固定、电源连接、端口配置等。 各类弱电终端设备安装: 摄像机、门禁、传感器、IP电话等的固定、接线、参数设置。 系统调试: 网络连通性测试: Ping测试、Traceroute测试、端口连通性检查。 协议与接口调试: 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兼容,数据能够正常交换。 功能性测试: 逐一验证各子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监控画面是否清晰、门禁是否能正常开关、报警是否能及时触发等。 集成系统联动测试: 测试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例如火警触发联动声光报警和视频监控录像。 性能测试: 评估系统的响应速度、吞吐量、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 介绍项目管理软件、甘特图、关键路径法(CPM)等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风险管理和文档管理。 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制定详细的质量检查清单,依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和最终项目验收。 安全施工与环保措施: 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高空作业、用电安全等,并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第四部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一个稳定运行的弱电系统离不开日常的维护和及时的故障排除。本部分将为您提供实用的维护策略和故障诊断指南。 日常巡检与预防性维护: 建立科学的设备巡检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状态、连接情况、运行日志,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系统性能监控与优化: 利用网管软件、日志分析等手段,持续监控系统性能,及时发现瓶颈并进行优化。 常见故障现象与诊断思路: 网络通信中断: 分析原因,从物理层(线缆、接口)到应用层(IP地址、配置)进行排查。 设备不响应: 检查电源、网络连接、设备自身状态。 系统功能异常: 针对具体功能模块进行故障定位。 数据丢失或错误: 检查存储设备、网络稳定性、软件配置。 故障排除工具与技巧: 介绍网络抓包工具(Wireshark)、端口扫描工具、设备诊断工具等,以及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故障排查。 应急预案与灾难恢复: 制定系统故障的应急预案,并建立有效的灾难恢复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带来的损失。 系统升级与改造: 随着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变化,如何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新的挑战。 第五部分:行业标准与发展趋势 本书最后一部分将带您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解析: 介绍GB、JR/T、YD/T等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相关的标准,包括设计、施工、验收、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帮助读者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规范。 新兴技术与未来展望: 探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的建筑环境。 职业发展与技能提升: 为读者提供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领域的职业发展建议,以及持续学习和技能提升的途径。 《数字通信网络工程实践指南》(修订版) 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前瞻性于一体的工程技术著作。它将帮助您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工程技能,应对复杂的项目挑战,在蓬勃发展的智能建筑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体验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的,一看就知道是属于技术类书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页数应该不少。我之前一直对网络布线这一块有点模糊的概念,总觉得是个挺基础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虽然我对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但从它的书名和推荐单位来看,应该是一本比较权威和实用的教材。我想象中的它,大概会从最基础的线缆种类、传输介质讲起,然后深入到各种接口的定义、标准,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计考量,比如办公室、家庭、大型场馆等。施工部分应该会涉及到工具的使用、线缆的敷设规范、连接点的处理,还有各种测试仪器的应用,确保布线质量和稳定性。当然,安全方面的内容估计也不会少,毕竟电线电缆涉及用电安全。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或者常见问题的排查方法,那就更完美了。我觉得对于刚入行或者想系统学习综合布线的朋友来说,这样一本书应该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体验五: 在追求高效便捷的数字生活背后,是无数严谨细致的工程支撑。我虽然没有接触过这本书,但它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信息量,让我对它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好奇。我猜想,这本书应该是一本能够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做”的技术指南。在设计方面,它或许会深入剖析不同场景下(如办公楼宇、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的布线需求差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根据传输速率要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如何预留端口以应对未来的升级需求,以及如何考虑电磁兼容性等问题。施工部分,我猜测它会非常注重细节和规范,比如如何进行线缆的标识、管理,如何进行水晶头的制作和测试,以及如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案例,或者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分析,那它就会成为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评分

体验三: 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IT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对基础的理解至关重要。我从没翻阅过这本书,但它这个名字“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就足以让我产生很多联想。我觉得这本书可能就像一本“教科书”的典范,系统地梳理了从零开始构建一个通信管道的全过程。我想象中的内容,应该会包含许多技术性的细节,比如各种光纤和铜缆的性能参数对比,不同等级线缆的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在数据传输速率、带宽、衰减等方面的差异。设计部分大概会涉及如何根据建筑面积、信息点数量、设备功耗等因素来绘制详细的布线图纸,并进行成本估算。施工部分,我猜测会非常详尽,会详细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剥线钳、压线钳、测试仪,以及如何进行线缆的弯曲半径控制、防鼠防潮处理等。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国际和国家相关布线标准(如TIA/EIA、ISO/IEC)的解读,那就更好了,能够提升设计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评分

体验四: 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虽未亲眼目睹这本书,但单凭书名,我脑海中已勾勒出一幅关于“骨骼”构建的蓝图。我猜这本书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为现代智能建筑和数据中心打下坚实的“任督二脉”。从设计理念上,它或许会涵盖如何根据用户业务需求、未来扩展性、高密度部署等需求,来设计出最优化的布线方案。这可能包括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的优劣分析,以及如何进行链路预算和信道规划。施工部分,我设想它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手把手地教导你如何从零开始,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这可能涉及到线缆的精确敷设、防火封堵的严密性、信息点位的一致性、以及各种专业仪器的准确操作,确保每一根线缆都能承载稳定高效的数据流。

评分

体验二: 我一直觉得,在信息化时代,一个稳定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是所有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石,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重要。虽然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我脑海里勾勒出的画面是,它会是一本能够让人茅塞顿开的“宝典”。我想象中,它会用非常清晰的逻辑,从宏观的系统设计理念出发,逐步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组件和操作。比如说,在设计部分,它可能会详细阐述如何根据建筑结构、用户需求、未来发展趋势来规划布线拓扑,如何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水晶头、信息插座等等。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抗干扰、防火、防雷的设计原则。而在施工部分,我猜它会非常强调规范性和细节,从线缆的捆扎、固定、防火封堵,到信息点的端接、测试,每一步都应该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验收要求。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指导,或者一些施工现场的真实照片,那就更直观了,让读者能够“照葫芦画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