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
定价:22.00元
作者:陈桂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152176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1.本教材不仅注重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同时还遵循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2.本教材注重与企业工程实际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电子线路板的设计能力。
3.本教材引入工程实际要求和经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即与企业实际接轨。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语音放大器、计数器与电子秤仪表3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应用Protel 99 SE软件进行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全书分为5个项目,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循序渐进,项目间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具有层次感;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将项目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难点逐个击破,问题逐一解决,适合渐进式学习。读者只要按照书中案例的操作步骤去学习,即可轻松掌握Protel 99 SE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随着项目的推进,自身的电子线路板设计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本书可供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项目一 语音放大器的原理图绘制与设计
项目描述
项目分析
任务一 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任务二 设置原理图设计环境
任务三 绘制原理图
任务四 产生报表
任务五 打印电路图
项目练习
项目评价
项目二 语音放大器的PCB设计与制作
项目描述
项目分析
任务一 规划PCB板框及设置PCB工作环境
任务二 语音放大器的PCB设计
任务三 热转印法制作单面板
项目练习
项目评价
项目三 计数器的原理图绘制与设计
项目描述
项目分析
任务一 编辑元件符号
任务二 绘制复杂电路图
项目练习
项目评价
项目四 计数器的PCB设计与制作
项目描述
项目分析
任务一 编辑元件封装
任务二 计数器的PCB设计
任务三 雕刻法制作PCB
项目练习
项目评价
项目五 电子秤仪表的PCB设计与制作
项目描述
项目分析
任务一 层次式电路图的设计
任务二 电子秤仪表的PCB设计
任务三 PCB制作工艺
项目练习
项目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我读得断断续续,因为有些内容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它里面提到的一些关于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的分析,还有一些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原则,我感觉需要非常扎实的电子工程背景才能完全消化。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爱好者,虽然对电子产品有浓厚的兴趣,但我的专业知识并没有那么系统。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PCB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以及差分信号的布线方法,虽然听起来非常重要,但讲解的深度让我觉得难以企及。我更期待的是一些能够让我立即上手,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比如如何在一个复杂的多层板上进行高效的布线,或者是在有限的成本下优化PCB的性能。这本书中的某些内容,给我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它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理论高度,却缺乏一些能够让普通读者“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和实践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最初是被封面上的“正版新书”几个字吸引的,感觉质量应该有所保障。拿到书翻开之后,就被它厚实的排版和清晰的印刷所惊艳到。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电子线路板设计不久的初学者,我最看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易懂性。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而是从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非常适合我这种没有太多基础的读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电路板材料选择和基本元器件布局的章节,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都提到了,比如导线宽度对电流的影响,以及散热孔的设置等等。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示非常丰富,几乎每一页都有,这些图示不仅美观,而且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尝试跟着书中的一些案例进行模仿,发现书中给出的参数和步骤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搭建起自己的第一个简单的电路板模型。整体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电子线路板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一步步掌握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我觉得有些地方可以改进。它似乎将很多不同的主题都放在了同一个体系下,显得有些庞杂。我原本以为它会从基础的设计理论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但实际上,一些关于高难度设计的章节,比如射频电路的PCB设计,似乎和前面一些基础章节的深度和侧重点并不太协调。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知识的汇编,而不是一个有明确学习路径的教程。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章节的内容我需要查阅大量的外部资料才能理解,这让我觉得有些费时费力。我更希望的是,一本书能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能够按照既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例如阻抗匹配的计算方法,书中提供的公式推导过程比较简略,我尝试去验证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的理解并不够透彻。
评分我最近刚开始接触电子设计领域,听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它能帮助我了解电子线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拿到书后,我尝试着去阅读,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比较平实,没有太多花哨的语言,更注重知识的传递。我比较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基本概念时,会引用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这样能够让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到电路板的布局时,它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不同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为什么需要考虑散热和电磁干扰的问题。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但通过阅读,我对于整个电子线路板的设计流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个电路从想法到最终成型的基本步骤。书中的一些配图也帮助我理解了一些技术性的内容,让我能够对一些复杂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入门的教材,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让我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去学习。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怎么说呢,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但感觉它更像是一本理论指导手册,而不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详尽指南。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关于线路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性的介绍,比如PCB的层数选择、信号完整性的一些初步概念等等。但是,当我试图去寻找更具体、更实用的制作方法时,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书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关于高频设计的讨论,虽然提到了其重要性,但并没有深入到如何实际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软件操作技巧的讲解,比如如何熟练运用几种主流的EDA软件,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去排查和解决。另外,书中对于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钻孔的精度控制、阻焊层的处理、以及元器件焊接的一些技巧,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详细说明。我期待能从中找到更多能够直接指导我动手实践的内容,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