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养狐学 |
| 作者 | 李明义 |
| 定价 | 138.00元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421807 |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养 狐 学》为介绍狐狸养殖方面的书籍,由狐的饲养和狐的疾病防治两部分 组成,系统的介绍了养狐业的历史与现状、狐的生物学特征、繁殖育种、 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成果。涉及 经济学、农业经济、农业统计、管理、动物营养、饲料原料及检测、饲料 加工、遗传育种、养狐学、流行病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病理学、狐 病学等十几门有关学科;涵盖了养狐宏观经济、养狐微观经济、饲雛术、 飼料质量、饲料应用、狐的品种选择、环境控制要点及实用技术、养狐管 理要点、疾病知识、疾病诊断及疾病防治等十几方面贴近实际的知识内容。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序 篇狐的饲养 章养狐业的概况 3 第二章狐的品种与生物学特性 11 节分类与分布 11 第二节形态与生态 11 第三节狐新陈代谢的季节性变化 13 第三章狐的解剖生理 15 节狐的形态和皮毛 15 第二节狐的骨骼和肌肉 16 第三节狐的呼吸器官 20 第四节狐的消化系统 22 第五节狐的泌尿系统 24 第六节狐的生殖器官 25 第七节狐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30 第八节狐的循环系统和体温 31 第四章养狐场建设 33 节场址的选择 33 第二节笼圈舍建筑与设备 34 第三节其他附属建筑和设备 35 第五章狐的饲料与营养 38 节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38 第二节产毛的营养需要 48 第三节狐的饲料种类及其利用 51 第四节狐的日粮配制 60 第五节狐饲料贮藏及调制 63 第六节饲料品质检验 68 第六章狐的繁殖 71 节狐生殖生理特点 71 第二节狐的配种 80 第三节狐的人工授精 89 第四节狐胚胎早期发育 96 第五节妊娠产仔 102 第七章狐的育种 114 节育种的意义 114 第二节育种的目的和方向 114 第三节狐的选种 115 第四节狐的选择程序 118 第五节狐的选配 119 第六节狐的育种方法 120 第七节狐的毛色遗传 121 第八章狐的饲养管理 128 节狐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需要 128 第二节仔狐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131 第三节育成狐的饲养管理 133 第四节成年狐的饲养管理 134 第九章狐皮的初步加工 140 节毛皮的构造 140 第二节屠宰 140 第三节剥皮 141 第四节生皮初加工 142 第五节狐皮的防腐技术 144 第六节原料皮的保存 145 第七节原料皮的包装和运输 146 第八节影响毛皮质量的因素和毛皮分类 147 第九节毛皮质量鉴别 149 第二篇狐的疾病防治 第十章兽医病理学基础 155 节疾病概述 155 第二节基本病理过程 164 第三节常见症状病理学 179 第十一章兽医药物学基础 190 节兽医药物学概论 190 第二节抗微生物药 197 第三节抗寄生虫药 210 第四节特效解毒药 222 第五节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224 第十二章兽医诊断学基础 228 节诊断学概论 228 第二节临床检查的方法与程序 230 第三节整体及一般检查 235 第四节系统检查 240 第五节建立诊断的方法与原则 256 第十三章狐病毒性传染病防治 260 节犬瘟热 260 第二节病毒性肠炎 262 第三节狂犬病 264 第四节伪狂犬病 265 第五节狐脑炎 267 第六节自咬症 268 第七节犬细小病毒病 269 第八节犬传染性肝炎 271 第十四章狐细菌性传染病防治 274 节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274 第二节巴氏杆菌病 275 第三节大肠杆菌病 276 第四节沙门氏菌病 278 第五节炭疽 280 第六节结核病 282 第七节布氏杆菌病 283 第八节李氏杆菌病 284 第九节鼻疽病 286 第十五章寄生虫病的防治 288 节弓形虫病 288 第二节梨浆虫病 292 第三节后睾吸虫病 293 第四节次睾吸虫病 294 第五节假端盘吸虫病 295 第六节裂头绦虫病 296 第十六章中毒性疾病 298 节中毒性疾病的一般性预防 298 第二节中毒性疾病的一般性救治 299 第三节肉毒中毒 301 第四节肉中毒 303 第五节酸败脂肪中毒 303 第六节有机氯化合物中毒 304 第七节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305 第十七章代谢性疾病 307 节维生素 A缺乏症 307 第二节维生素 E缺乏症 308 第三节维生素 C缺乏症 309 第四节维生素 B1缺乏症 310 第五节维生素 H缺乏症 311 第六节磷和钙代谢障碍 312 第七节肝脂肪性营养不良 313 第十八章常见内科病的防治 316 节呼吸系统病 316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 318 第三节泌尿系统疾病 324 第十九章外科病产科病的防治 327 节常见外科病的防治 327 第二节常见产科病的防治 330 第二十章养狐场的兽医卫生监督 333 节养狐场的兽医卫生 333 第二节传染病的兽医卫生预防措施 338 第三节狐场发病后的处理 339 第四节狐疾病治疗方法 341 第二十一章畜牧兽医业相关法规 3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43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349 参考文献 352 彩图 |
| 编辑推荐 | |
| 《养 狐 学》内容新颖,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现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 供广大养狐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参考学习。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的叙事角度。它似乎并非从一个宏观的、人类中心的视角去俯瞰,而是尝试进入狐狸的视角,去体验它们的世界。我看到其中一段关于“狐狸的嗅觉图谱”的描述,作者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狐狸的鼻子有多灵敏,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让我们仿佛能够“闻到”狐狸的世界。例如,它会形容某种气味是如何在狐狸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地图,标记出食物的来源、潜在的危险,甚至是同伴留下的信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许多科学书籍所难以给予的。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狐狸的迁徙之谜”的部分,不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方式去解读它们为何要穿越千里,去往未知的远方,这其中是出于本能的驱使,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它不是在“教”我们关于狐狸的知识,而是在“带领”我们去感受、去理解。
评分读这本《养狐学》,总让我有一种置身于古老东方哲学课堂的感受。它不像现代科技读物那样冰冷,也没有学术论文的严肃。我随手翻开的这一页,是用一种非常古老的、仿佛从竹简上拓印下来的字体,介绍了一种关于狐狸的神话传说,其中充满了象征意义,将狐狸与某些神秘力量联系起来。我看到其中对于“灵性”的探讨,让我对狐狸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面。它们真的只是普通的动物吗?还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身上蕴含着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与自然界更深层连接的特质?书中的配图也很有特色,不是写实的摄影,而是水墨画风格,寥寥几笔却勾勒出狐狸的神韵,尤其是在月光下,那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以一种更加谦卑、更加敬畏的态度去对待?这本书似乎在引导我,去重新审视我们自身在整个生命体系中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那仿佛跨越时空的叙事风格。打开扉页,一股淡淡的纸香混合着一丝似乎来自遥远森林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立刻沉浸其中。我注意到书中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科普,而是带着一种文学性的韵味。例如,在描述狐狸的生存环境时,作者似乎不仅仅在列举地理位置和植被类型,而是在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晨曦初露的薄雾笼罩,到夕阳西下时的金色光辉,再到繁星点点的静谧夜晚,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狐狸的智慧”的讨论很感兴趣,不知道作者会从哪些角度来阐述它们在生存、繁衍以及与环境互动中的独特策略。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常说“狡猾”,但或许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高度的适应性和生存智慧,这本书会不会揭示这一点呢?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狐狸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智慧的哲学随笔。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藏匿在城市边缘,或是隐匿于山林之间的生灵充满着敬畏和好奇,尤其是狐狸,它们身上总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养狐学》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它的字体选择很考究,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晰,排版也相当舒适,阅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我随手翻开其中一页,看到的是一幅精美的插画,描绘的是一只母狐狸在月光下温柔地注视着自己的幼崽,画面中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和夜晚的静谧。再往后翻,我看到一些关于狐狸鸣叫声的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呜咽”或“嚎叫”,而是用一种非常细腻的语言,去捕捉不同音调所蕴含的情绪,例如“低语般的哀鸣”、“警示性的短促嘶叫”,这让我感觉作者对狐狸的观察是何其细致入微。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理解狐狸的肢体语言的部分,它们究竟是如何通过摇尾巴、耳朵的摆动来传递信息的?这些细节的解读,对于我们这些对它们充满善意的观察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一种低饱和度的暖色调,勾勒出一只形态优雅、眼神灵动的狐狸,旁边点缀着几片飘落的枫叶,整体透露出一种神秘又宁静的气息。我拿到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关于动物的书籍那样,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狐狸的习性、分类或者分布。这本书的结构似乎更加深入,从“狐之初”开始,探讨了狐狸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这一点就让我非常好奇。接着,它似乎会涉及到一个非常细致的“狐狸的生理与心理”章节,我猜测这里会深入剖析狐狸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身体发育、感官认知,以及它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读到“人类与狐的互动史”这个部分时,我更加确信这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试图梳理一条人类文明与狐狸这个物种之间复杂而漫长的联系。总而言之,仅仅从目录和装帧上看,这本书就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轮廓,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纸张和墨香中夹杂着一丝林间的清冷气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