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少數民族毯(附DVD光盤1張)
定價:120.00元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少數民族
齣版社:民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105105953
字數:
頁碼:19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一工程的目的是對中國各少數民族特殊需要用品的生産發展及其凝聚的文化遺産傳承進行保護,防範工藝技術流失、防範産品質量下降、保護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文化特質存續過程的完整性,適應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産業的發展要求。“少數民族毯”項目作為保護工程的第二期工程,按照文字、圖像、影音的不同類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少數民族毯傳統生産工藝和技術進行瞭展示和保存。
目錄
序/李曉西
部分 少數民族毯發展簡史/1
一、根源——先秦時期/3
二、萌芽——秦漢時期/6
三、發展——唐宋時期/12
四、繁榮——元明清時期/13
第二部分 少數民族毯生産工藝/19
一、少數民族毯的一般生産工藝/41
(一)前期準備工序/22
(二)編織成型工序/42
(三)後期美化工序/49
二、新疆毯的圖案和工藝特色/55
(一)新疆毯的圖案特色/55
(二)新疆毯的工藝特色/68
三、哈薩剋族花氈的品種、圖案和工藝特色/70
(一)哈薩剋族花氈的品種特色/70
(二)哈薩剋族花氈的圖案特色/75
(三)哈薩剋族花氈的工藝特色/78
四、藏毯的圖案和工藝特點/78
(一)藏毯的圖案特色/83
(二)藏毯的工藝特色/83
五、寜夏毯的圖案和工藝特色/93
(一)寜夏毯的圖案特色/93
(二)寜夏毯的配色特點/95
(三)寜夏毯的原料特色/96
六、濛古毯的圖案和品種特色/97
(一)濛古毯的圖案特色/97
(二)濛古毯的品種特色——濛古掛毯/99
七、西南少數民族毯的圖案特色/101
(一)布依毯的圖案特色/101
(二)版納毯的圖案特色/104
(三)東巴毯的圖案特色/109
(四)獨龍毯的圖案和工藝特色/111
第三部分 少數民族毯文化/117
一、少數民族毯的文化內涵/119
二、少數民族毯的起源傳說/120
三、少數民族毯在文獻典籍中的記載/122
四、少數民族毯與宗教/123
五、少數民族毯與婚俗/127
(一)新疆毯與維吾爾族婚俗/127
(二)哈薩剋族花氈與婚俗/128
六、少數民族毯與絲綢之路/132
七、少數民族毯的品牌/137
(一)藏毯的品牌/137
(二)布衣毯的品牌/139
(三)東巴毯的品牌/140
八、藏談的規製/142
九、馬托阿訇與寜夏毯/143
十、近代濛古毯衰敗曆史——以大有恒地毯的沉浮為例/146
十一、布依毯的文化內涵/147
十二、東巴毯的文化內涵/149
十三、獨龍毯的文化內涵/151
第四部分 少數民族毯行業的發展現狀、問題和建議/153
一、少數民族毯行業的發展現狀/155
(一)新疆毯行業發展現狀/155
(二)藏毯行業發展現狀/156
(三)寜夏毯行業發展現狀/162
(四)濛古毯行業發展現狀/164
(五)布依毯行業發展現狀/171
(六)版納毯行業發展現狀/174
二、少數民族毯行業的發展睏境/175
(一)外部睏境/175
(二)內部睏境/181
三、少數民族毯行業的發展建議/185
中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傳統生産工藝和技術保護工程
第二期工程“少數民族毯”專傢組綜閤評審意見/193
作者介紹
文摘
元明時期,藏毯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青藏高原逐漸形成瞭兩個生産中心:一個是西藏的汪丹區(今白朗縣)逐漸形成瞭藏毯生産中心。當時織毯藝人以“8”字扣的栽絨毯替代瞭“U”型扣的藏被,其毛束的密度和牢固度大大增強,並且可以織齣多種色彩的幾何形圖案,人們稱這種美麗的藏毯為汪丹仲絲(地毯在藏語中通稱“仲絲”)。汪丹仲絲的外觀特點是毯麵厚重(厚約40毫米以上),四周有長長的毛穗。今天,我們仍可在當時興建的哲蚌寺、色拉寺、紮什倫布寺等眾多寺院中,看到舊時的汪丹仲絲。
元朝以後,內濛古及周邊地區的織毯業快速發展,形成瞭特色的濛古毯。濛古人的生活習慣使生産和使用毯子成為他們基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濛古毯主要供給濛古人自己生活所用,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凡鋪設、屏障、廬帳、濛古包內的裝飾均用毯子。濛古毯主要原料來自濛古土種羊毛,其特點是彈性強、光澤性好。濛古手工毯編織技藝也受到寜夏、新疆的影響。據史書記載,新疆織毯匠人馬托阿訇於清朝康熙年間被邀請到寜夏傳授織毯技藝,他的邢、唐二位徒弟藝成之後,又應邀到神木、榆林、包頭等地傳授織毯技藝,後來織毯技術傳到歸綏(今呼和浩特)。濛古毯生産主要集中在內濛古中部地區,初發展是在包頭,因此濛古毯常被稱為“包頭毯”。清朝年間,包頭地毯房有三閤和,其後有天厚成、雙吉慶、吉慶功、謙益成、同義昌、祥記等20餘戶。
明清時期,封建統治者也很重視織毯業的發展。明朝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孝宗皇帝下令改造龍毯、素毯100多張,工部尚書以原料來源極其不易建議暫停,但孝宗皇帝依然堅持,其喜好程度可見一斑。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在由工部所轄,製造庫內的簾子、門神二庫門設毯匠2名,以後又增至9名。在北京彰義門報國寺裏專設講習所,以便培訓織毯工匠,還邀請甘肅的工匠在此傳藝,這裏成為北京、天津地毯的策源地。清末,清農工商部還下令各地設立工藝局,在河北、甘肅、熱河、山西、山東以及東北諸省都設立瞭織毯工廠。此後內地編織的毯子,成為當時對外貿易中的一項重要商品。
序言
作為一個對民俗學和人類學領域略有涉獵的讀者,我被這本書的書名“少數民族毯(附DVD光盤1張)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少數民族 97871051”深深吸引。我的想象中,這本書的內涵遠不止於“毯子”本身,它更可能是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和精神世界。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不同少數民族在製作毯子時所使用的材料、色彩、圖案以及技法的獨特性,並解讀這些元素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文化符號和象徵意義。DVD光盤的附加價值,讓我設想能夠看到更為直觀的民族服飾展示、節日慶典或者日常生活場景,從而更全麵地理解毯子在少數民族社會中的功能和地位,例如在婚嫁、祭祀、節日慶典等場閤的應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背景,又讓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民族社會經濟調查、文化適應性研究以及文化遺産保護的理論探討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少數民族社區如何保持文化認同,以及他們在現代化進程中麵臨的挑戰與機遇的深入分析,帶我領略一個更加立體、生動的少數民族文化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手工藝非常感興趣。“少數民族毯”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民族風情和藝術氣息,讓我聯想到那些色彩斑斕、圖案精美的傳統織物。這本書的副標題“附DVD光盤1張”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多媒體的學習體驗。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光盤中的影像資料,親眼看看那些精湛的編織技藝,瞭解不同民族的毯子是如何製作齣來的,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我設想,DVD中可能會有實地拍攝的紀錄片,記錄下少數民族婦女們辛勤勞作的場景,展示她們如何將粗糙的毛綫變成一件件藝術品。或許還會采訪到工藝傳承人,聽他們講述那些關於圖騰、象徵和傢族曆史的故事。這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一種對文化傳承的深度體驗。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齣品,也讓我對內容的專業性和學術性有瞭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魅力的少數民族手工藝世界,瞭解那些關於色彩、紋理和符號背後所承載的豐富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少數民族毯(附DVD光盤1張)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少數民族 97871051”直接觸動瞭我對地域性、民族性和藝術性交織的探索欲。我期待的不僅僅是關於毯子的圖鑒,而是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少數民族地區在資源稟賦、地理環境與文化藝術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視角,讓我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特定少數民族地區在發展毯子産業時,如何有效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如何剋服交通、物流等方麵的經濟製約,以及如何構建可持續的經濟模式。DVD光盤的配置,極大地增強瞭我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期待,我設想光盤中可能會呈現一些關於毯子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過程,或者是一些關於色彩搭配、圖案設計的實踐指導,甚至是一些關於如何將傳統毯子設計融入現代傢居或時尚産品中的創新案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將學術研究與實踐應用相結閤的視角,展現少數民族毯子作為一種文化産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中的獨特價值和潛在機遇,幫助我理解如何在保護其文化獨特性的同時,賦予它更強的市場生命力和經濟競爭力,從而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啓示。
評分我一直對紡織品藝術及其背後蘊含的文化曆史信息非常著迷,因此“少數民族毯(附DVD光盤1張)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少數民族 97871051”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我猜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會展示少數民族毯子的美學價值,更會深入挖掘其曆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我設想書中會介紹不同民族的紡織技術如何代代相傳,這些技藝在不同曆史時期經曆瞭怎樣的演變,以及不同民族在地理環境、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方麵對毯子設計的影響。DVD光盤的齣現,讓我期待看到這些毯子在實際使用中的場景,例如它們如何被用於裝飾居所、製作衣物,或者在宗教儀式中扮演的角色。也許光盤中還會包含一些關於古代紡織技術復原的嘗試,或者對現存古代毯子的細節進行高清展示和解讀。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背書,讓我對書中可能存在的曆史文獻研究、考古發現的梳理,以及對傳統工藝的保護性研究抱有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些古老而充滿智慧的紡織技藝,去理解那些沉默的毯子所訴說的曆史故事,並思考如何在當代社會中延續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我一直對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之間的關係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並存的中國。這本書的書名“少數民族毯(附DVD光盤1張)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少數民族 97871051”,恰恰點齣瞭我關注的焦點。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少數民族的毯子本身,更重要的是會探討這些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發展。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的參與,讓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將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與市場經濟相結閤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特色産業,如何在保護文化傳統的同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DVD光盤的附贈,則可能意味著書中會包含一些關於市場營銷、品牌推廣或者旅遊開發的相關內容,通過影像的方式展示這些手工藝的經濟價值和商業潛力。我非常好奇,在如今全球化和工業化浪潮下,這些古老的技藝能否找到新的生命力,能否通過科學的管理和經濟的手段,煥發齣新的光彩,為當地少數民族帶來福祉。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實際的指導,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守護和傳承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