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
定價:22.00元
作者:嚴曼麗
齣版社: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17365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自序 七年之感
1 早餐桌上的字條
2 夜半守門人
3 多虧有除濕機
4 秘密保險
5 懷孕之隱
6 彼岸女子的來信
7 暗夜的潮騷
8 誰的好幫手
9 有妻無用?
10 情趣包裹?
11 浴室與飯桌之間的思辯
12 床第間的政治騷擾
13 窗外有眼
14 傢常菜“意的牢結”
15 蛛網上的飛蟲
16 套子疑雲
17 丈夫的治裝費
18 三溫暖裏的魚
19 壓力鍋邊的花
20 旅夢
21 婆傢,娘傢,過年迴哪傢?
22 小麥剋白夫人
23 妻子的房子
24 古龍水之夜
25 溫柔殺意
26 妻犬同籠
27 鬼胎
28 對手
29 酒讖
30 逐亂之夫
……
作者介紹
嚴曼麗,颱灣省淡水人。 颱大中文係畢業後,做過兩年高中老師。之後,在媒體界浪跡二十多年。 曾在《健康世界》等幾傢雜誌社,也在《中時晚報》待瞭許多年。曾經擔任《心靈》雜誌發行人,目前是野鵝齣版社的負責人。 寫過若乾篇長長短短的小說,《招弟的
文摘
序言
《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就像一場精心設計的“情景模擬”,讓我們在閱讀中,反復體驗和反思婚姻中的各種“高難度動作”。我最受啓發的是關於“改變”的部分。我們常常希望對方能夠改變,變得更體貼、更勤快、更理解自己,卻很少審視自身是否願意改變。嚴曼麗老師在書中提齣的觀點,讓我大開眼界: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彆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這種改變,並非是遷就和委屈,而是通過調整自己的認知、行為和迴應方式,來影響和改善與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書中通過對“習慣性抱怨”、“過度批評”、“固執己見”等不良行為的分析,指齣瞭這些行為如何一步步將婚姻推嚮僵局。而當你開始嘗試用“欣賞”、“肯定”、“包容”來替代這些負麵反應時,你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對方的迴應也會隨之發生積極的變化。這種“蝴蝶效應”的威力,在婚姻中尤為顯著。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改變的起點,永遠是自己。它鼓勵我們放下對“他人改變”的執念,轉而關注“自我提升”,從而在不經意間,為婚姻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一種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改變策略,讓我對未來的婚姻生活,充滿瞭新的期待和勇氣。
評分《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是一本真正能讓人“有所為”的書,它沒有空洞的理論,沒有遙不可及的指導,而是用一種極其貼近生活的方式,將那些藏匿在婚姻裂縫中的“小石頭”一一挑揀齣來,讓我們得以審視。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界限”的討論,這部分內容對我觸動極大。我們常常過於熱衷於“融為一體”,以為親密無間的關係就意味著沒有自我,沒有空間。但恰恰相反,清晰的界限,恰恰是維係健康親密關係的基石。書中通過一些關於原生傢庭影響、朋友關係界限、甚至工作與生活界限的案例,揭示瞭當我們模糊瞭這些界限時,會引發多少不必要的衝突和內耗。比如,一方過度依賴另一方的判斷,另一方則被無休止的“求助”壓得喘不過氣;或者,將工作的壓力和負麵情緒帶入傢庭,將伴侶當作情緒垃圾桶。嚴曼麗老師以一種溫和卻不失力量的筆觸,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尊重彼此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建立並維護各自的空間和邊界。這不僅僅是對婚姻關係的梳理,更是對個人成長的啓迪。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在無意中侵犯瞭伴侶的界限,或者是否因為害怕被拒絕而不敢設定自己的界限。這本書讓我明白,愛不等於犧牲,親密也不等於沒有距離,學會畫齣屬於自己的“安全區域”,纔能讓婚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地成長,而不是在相互的侵蝕中枯萎。
評分讀完《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熟悉又陌生的場景,仿佛嚴曼麗老師藉由這99個看似瑣碎卻直擊人心的難題,在默默地描繪著我們每一個人在婚姻旅途中的掙紮與成長。我尤其被書中對“溝通”這一核心議題的深入剖析所打動。它並非簡單地告知我們“要溝通”,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赤裸裸地展現瞭那些溝通失敗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將誤解和隔閡推嚮深淵的。那種“我以為你知道,所以我就沒說”的心態,那種在爭吵中隻想贏而不願輸的固執,那種將對方的好意解讀為理所當然的麻木,都讓我醍醐灌頂。書中關於“傾聽”的章節,更是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溝通”,不過是在等待對方說完然後急於反駁,或者是在心裏早已排練好瞭下一句話。真正的傾聽,需要放下自我,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即便那些需求在我們看來是多麼不閤理,多麼不可思議。這種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點滴相處中,不斷地去學習、去實踐,去刻意地練習。讀到這裏,我迴想起自己過往的許多不愉快,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對方做瞭什麼,而在於我沒有真正地去“聽”,沒有真正地去“懂”。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婚姻中的許多盲點,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纔能成為一個更具同理心、更懂得如何錶達的伴侶。
評分閱讀《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我仿佛經曆瞭一場漫長的自我對話,那些曾經被我忽視、被我掩埋的情緒和睏惑,都在這本書中找到瞭共鳴的齣口。嚴曼麗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她能夠捕捉到那些最細微、最難以言說的心理活動,並將其清晰地呈現齣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期望”的部分,特彆是其中關於“不切實際的期望”對婚姻的殺傷力。我們常常會將理想中的伴侶形象投射到現實中,然後因為對方無法達到這些“設定好的標準”而感到失望、憤怒,甚至怨恨。書中並沒有鼓勵我們放棄期望,而是引導我們去辨彆,哪些期望是基於對伴侶真實瞭解而産生的閤理期待,哪些則是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匱乏和不安全感,甚至是對他人生活方式的簡單模仿。我開始意識到,許多婚姻中的“不幸福”,並非因為伴侶不夠好,而是因為我們對婚姻本身抱有瞭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婚姻並非童話,它需要經營,需要兩個人共同去麵對現實的瑣碎和挑戰。這本書讓我學會瞭放低那些不必要的“標簽”,學會瞭欣賞伴侶身上那些真實的、不完美的閃光點。它告訴我,真正的愛,是接受,是包容,是懂得在平凡的日子裏,發現不平凡的幸福。
評分《七年之惑:婚姻的99個難題》是一本讓人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的書,它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平實卻深刻的語言,為我們指點迷津。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責任”的探討所吸引。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常常習慣於推卸責任,將問題歸咎於對方,卻忽略瞭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嚴曼麗老師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婚姻中的每一個難題,都不是一方的錯,而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她引導我們思考,作為個體,我們在關係中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是溝通的責任,是理解的責任,是付齣和經營的責任,更是自我成長的責任。這本書讓我明白,愛情的萌發是衝動,但婚姻的維係,卻需要責任感作為基石。那種“我為你做瞭多少”的賬本心態,或者“你欠我的”的抱怨,都是對責任的逃避。真正的責任,不是被動的承擔,而是主動的付齣和創造。讀到這裏,我反思瞭自己過往在一些關係中的錶現,是否過於被動,是否習慣性地將問題推給對方。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責任”這個詞的意義,也讓我明白瞭,隻有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纔能讓婚姻之船,平穩地駛嚮遠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