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9787122258465 化学工业出版社 徐奇友

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9787122258465 化学工业出版社 徐奇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奇友 著
图书标签:
  • 冷水鱼
  • 营养需求
  • 饲料配制
  • 水产养殖
  • 鱼类营养
  • 饲料技术
  • 徐奇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图书
  • 978712225846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8465
商品编码:294023823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作者 徐奇友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58465
出版日期 2016-0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我国冷水性鱼类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养殖概况;系统地阐述了鲟鱼、虹鳟和哲罗鱼等冷水性鱼类的食性和摄食特点,重点编写了冷水鱼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类、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特点,饲料配方设计原理,典型饲料原料及配方,饲料加工技术,投喂技术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等内容。附表中列出了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深入浅出,汇集了冷水性鱼类营养和饲料配方以及投饲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
本书可为从事水产养殖及水产配合饲料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徐奇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8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利用保护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中国水产学会水生动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被南京农业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研究方向鲤鱼、虹鳟和鲟鱼的营养需要与高效饲料。任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北方区养殖岗位专家,主持农业部行业专项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研究与示范”子项目“冷水性鱼类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黑龙江科技攻关“无抗生素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子项目“鲤鱼无抗生素饲料研究”和黑龙江省自然基金哲罗鱼稚鱼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研究等项目,先后参加国家和省项目10余项。获得黑龙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发明7项。分别主编和参编《绿色*****》、《动物营养学》、《饲料大全》、《饲料安全与动物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等著作,先后在《动物营养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目录
**章 冷水鱼养殖概述
一、我国冷水鱼的养殖概况2
二、冷水鱼的主要种类及养殖意义13
三、冷水鱼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23
第二章 冷水性鱼类的营养需求
**节虹鳟的食性及营养需求40
一、虹鳟的食性与摄食40
二、虹鳟的营养需要41
第二节鲟鱼的食性及营养需求66
一、鲟鱼的食性与摄食66
二、鲟鱼的营养需要76
第三节哲罗鱼的食性及营养需求83
一、哲罗鱼的食性与摄食83
二、哲罗鱼的营养需要86
第四节大西洋鲑的食性及营养需求94
一、大西洋鲑食性与摄食94
二、大西洋鲑的营养需要96
第五节红点鲑的食性及营养需求106
一、红点鲑食性与摄食106
二、红点鲑的营养需要106
第六节其他鲑鳟鱼的食性及营养需求112
一、其他鲑鳟鱼的食性与摄食112
二、其他鲑鳟鱼的营养需要113
第三章 冷水鱼私聊配制和加工技术
**节冷水鱼配合饲料常用原料118
一、原料选择118
二、动物性蛋白119
三、植物性蛋白126
四、微生物蛋白133
五、谷实类及糠麸类134
六、油脂137
七、添加剂141
第二节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47
一、配合饲料设计的原则147
二、配合饲料设计的步骤151
三、配合饲料设计的方法153
第三节冷水鱼配合饲料配方156
一、虹鳟配合饲料配方156
二、鲟鱼配合饲料配方163
三、哲罗鱼配合饲料配方169
第四节配合饲料的加工175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175
二、配合饲料主要加工工序与设备176
三、配合饲料的发展192
第五节渔用配合饲料的保存193
一、影响饲料保存的因素193
二、渔用配合饲料的保存应注意的问题194
三、科学保存水产饲料的要点196
四、饲料在保存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98
第四章 冷水鱼的科学投喂技术
**节虹鳟的投饲管理技术202
第二节鲟鱼的投饲管理技术216
第三节哲罗鱼的投饲管理技术219
第五章 冷水鱼养殖和私聊技术问答
一、虹鳟养殖关键技术224
二、鲟鱼养殖关键技术234
三、哲罗鱼养殖关键技术240
四、鱼类营养与饲料关键技术246
附录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是徐奇友研究员的倾心力作,图文结合紧密,内容翔实。
★《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详述虹鳟、鲟鱼、哲罗鱼等冷水鱼的饲料配制及科学投喂技术,内容全面,科学易懂。
★《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特别适合饲料企业技术与营销人员,水产养殖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水产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文摘









   序言

《水产养殖科学前沿: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图书简介 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时代背景下,水产养殖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保障全球蛋白质供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的健康与可持续性,直接关乎民生福祉与生态环境。本书《水产养殖科学前沿: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并非一本聚焦于某一具体物种营养需求的专著,而是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深入探讨当前水产养殖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理念、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旨在为水产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养殖生产者、涉农企业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具有前瞻性的知识框架,共同推动水产养殖业迈向更加健康、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 第一章:全球水产养殖业概览与发展趋势 本章将对全球水产养殖业的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我们将分析当前全球水产养殖的产量分布、主要养殖品种、市场需求以及贸易格局。重点将放在解析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包括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以及科技进步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未来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如: 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强调不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安全和附加值。 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的兴起: 介绍循环水养殖、生态沟渠养殖、筏式养殖、海洋牧场等低污染、高效率的养殖模式。 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探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精准投喂、病害预警、环境监测等。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的推广: 分析IMTA模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巨大潜力。 新兴养殖物种的开发与利用: 关注具有高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的陆生及水生非传统养殖物种。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契合: 探讨水产养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第二章:健康养殖的核心理念与实践 健康养殖是可持续水产养殖的基石。本章将围绕“健康养殖”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指导。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水质调控与优化: 详细介绍水体理化指标(如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的重要性,以及各类水质调控技术,包括增氧技术、曝气技术、循环过滤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同时,强调“因水施策”,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和物种,制定个性化的水质管理方案。 病害的预防与绿色防控: 深入剖析水产动物常见病害的发生机理、传播途径,并重点介绍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绿色防控策略。这包括: 免疫增强: 阐述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原理,介绍不同类型免疫增强剂(如益生菌、多糖类、核苷酸类等)的选择与使用。 生物防治: 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益生菌、拮抗菌)抑制病原菌生长,构建健康的养殖微生态系统。 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替代: 强调在必要时,遵循“休药期”、“低残留”原则,并积极探索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等绿色替代药物。 水体消毒与环境消毒: 介绍各类消毒剂的优缺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养殖密度与环境承载力: 分析养殖密度对水质、疾病传播、生长性能的影响,强调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障水产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同时,探讨如何评估和利用养殖环境的承载能力。 环境友好型养殖设施与装备: 介绍新型养殖设施,如集装箱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生态浮岛等,以及配套的智能监测、自动化投喂等设备,旨在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第三章:可持续水产养殖的生态与环境策略 可持续性是水产养殖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章将聚焦于生态与环境维度,探讨如何在养殖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详细介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残饵等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如好氧发酵、厌氧发酵、沼气工程、污泥生产肥料等,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变废为宝”。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优化与创新: 深入探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如机械过滤、生物过滤、脱气、消毒等)以及运行管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或“最小化排放”。 生态养殖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种养结合模式: 详细阐述稻渔共生、虾稻共生、蟹鱼共生等模式,分析其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土壤肥力、净化水体等方面的优势。 放牧式养殖与海洋牧场建设: 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的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构建可持续的海洋渔业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工湿地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探讨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进行生态净化,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 强调水产养殖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介绍如何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养殖区域选择、以及实施生态修复项目,保护和恢复湿地、珊瑚礁等关键生境。 气候变化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分析气候变化(如水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对水产养殖业带来的挑战,并探讨相应的适应性措施,如调整养殖品种、优化养殖时间、改进养殖设施等。 第四章:水产养殖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 科技是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章将聚焦于当前和未来的科技创新方向,为读者描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蓝图。 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介绍性状改良(如生长速度、抗病性、繁殖能力、肉质等)的育种技术,包括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以及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水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精准营养与饲料科技的进步: 虽然本书不聚焦于具体物种的营养需求,但在此将探讨饲料科技的宏观进展,如: 功能性饲料的开发: 介绍免疫促进剂、肠道健康调节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替代蛋白源的研发: 探讨昆虫蛋白、藻类蛋白、微生物蛋白等作为鱼粉、豆粕替代品的潜力与应用。 智能化饲喂系统: 介绍如何利用传感器、AI算法等实现精准投喂,减少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智能化水产养殖系统(IAS): 深入探讨IAS的构成要素,包括水质监测系统、溶氧监测与调控系统、投喂系统、病害预警系统、生长监测系统等,以及各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协同工作。 疾病诊断与分子检测技术: 介绍PCR、ELISA、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在病原体快速准确检测中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支持。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养殖环境、生产数据、市场信息,实现预测性养殖、风险管理和决策优化。AI在模式识别、图像识别(如鱼体生长监测、病灶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区块链技术在水产可追溯体系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提升产品信任度,保障食品安全。 “智慧渔业”的愿景与实现路径: 展望未来“智慧渔业”的图景,包括无人化养殖、生物安全智能化管理、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等,并探讨实现这些愿景所需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 第五章:水产养殖的政策法规与社会经济影响 本章将从宏观层面,探讨水产养殖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法规体系以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广泛影响。 水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与监管框架: 分析各国政府在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补贴政策、项目支持、科研投入等。同时,探讨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水产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认证体系: 介绍国际国内通行的水产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GAP认证等认证体系的重要性,它们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 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与就业贡献: 分析水产养殖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产值、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者对水产产品认知与需求的变化: 关注消费者对水产产品安全、营养、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需求变化,以及这些需求如何驱动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国际贸易与市场准入: 分析国际水产品贸易的规则、壁垒以及应对策略,帮助企业了解如何进入国际市场。 负责任的养殖行为与社区关系: 强调水产养殖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潜在的冲突,实现和谐发展。 结论:迈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水产养殖新时代 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健康养殖、生态可持续以及科技创新是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呼吁科研人员、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将水产养殖业推向一个更加绿色、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新时代,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改善人类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内容严谨,论述清晰,图文并茂,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共同探索水产养殖科学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吸引力,封面采用了冷色调,搭配着清晰的书名和作者信息,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字迹工整,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一直对水产养殖,尤其是淡水养殖的理论知识很感兴趣,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便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虽然我本身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排版和章节划分都做得相当到位,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不同冷水鱼类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分析,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需求设计出经济效益和营养价值兼具的饲料配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冷水鱼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为未来的研究或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从初步的印象来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内容充实、制作精良,是一本值得期待的专业读物。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填补行业空白、引领技术革新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这样一本。书名中的“冷水鱼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术”两个关键词,精确地击中了当前水产养殖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瓶颈。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系统地梳理和阐述冷水鱼在不同生长周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代谢规律的,以及书中是否引入了最新的营养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对于“饲料配制技术”部分,我期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配方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剖析不同配方背后的科学原理,包括原料选择的依据、能量与营养素的平衡、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饲料管理来最大化饲料的利用效率。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创新性的饲料配制思路,例如利用一些非常规的、可持续的原料,或者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饲料(如提高免疫力、促进健康等),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

我一直对冷水鱼养殖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动态保持着高度关注,这本书无疑是近期我所看到的,最能满足我求知欲的一本。书中所提到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术”这两个核心主题,正是我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冷水鱼种(比如鲑鱼、鳟鱼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关键营养素的具体需求量和最佳比例,并且能够提供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支撑。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饲料配制技术,包括各种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配方设计原则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帮助养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饲料配方,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冷水鱼养殖业向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吸引了我——“冷水鱼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作为一名长期在水产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深知饲料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冷水鱼,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点,对营养的需求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精准评估不同冷水鱼种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需求科学配制出符合其生理特点的饲料。这本书如果能详细介绍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适口性、消化利用率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系列经过实践验证的饲料配方案例,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我期待书中能提供关于如何优化饲料配方以提高鱼体生长速度、改善肉质、增强抗病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技术指导,甚至包括一些新型饲料原料的应用和推广。我相信,一本能够提供如此实用技术的书籍,必将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

这是一本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冷水鱼营养科学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作者在内容组织上显然花了不少心思,从基础的营养成分解析,到针对不同鱼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再到饲料配方的优化与调整,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书中可能涵盖了大量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这对于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或技术改进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提到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冷水鱼生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配方来预防和改善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对于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从业者而言,掌握这些知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提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成活率和产品质量。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也让我对冷水鱼的科学养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