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系统排列:核心原理、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
定价:49.80元
作者:周鼎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077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由系统排列导师、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TAOS) 创办人周鼎文亲自执笔。2.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原理、实操,一本。
内容提要
家庭系统排列是一门透过现象“看到”真相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直达问题核心、根源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各地系统排列工作坊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但水平层次不齐。 本书由系统排列导师周鼎文教授执笔,亲授如何培养排列师的四大核心能力,从知识、技巧、观察感知与实操下手,其中特别选出华人家庭常见的议题,编写成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模板,让所有准排列师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有效掌握系统排列的操作,在排列中逐渐呈现问题的根源,找到真相,解决问题,对家庭系统排列技术的提升有帮助。
目录
章 系统排列概论
一、系统排列简介 002
二、系统排列的历史与发展 003
三、系统排列与中国文化 004
四、系统排列的工作方式 005
五、系统排列的信息场域 006
六、系统排列的应用领域 008
七、系统排列的四大意义 009
八、谁属于我们的家庭系统 009
(一)血缘关系系统 011
(二)非血缘关系系统 011
九、绘制属于自己的家族图 012
第二章 排列师如何养成
一、排列师心态养成 014
(一)排列师七大戒律 014
(二)助人心态“八大问” 014
(三)排列师“八大德行” 018
二、排列师的四大核心能力 020
(一)知识 021
(二)观察与感知 021
(三)实作 022
(四)经验 022
第三章 系统排列核心知识
一、良知 024
(一)罪恶感与清白感 024
(二)良知的分类与作用 025
1.个人良知 025
2.集体良知 026
3.灵性良知 026
(三)个人良知如何运作 027
(四)集体良知如何运作 028
1.完整性 028
2.平衡性 029
3.层级顺序 029
(五)灵性良知如何运作 030
二、生命五大法则——灵性灵知的运作法则 032
(一)整体法则 032
(二)序位法则 033
(三)平衡法则 034
(四)事实法则 035
(五)流动法则 036
三、认同与牵连纠葛 038
(一)什么是认同与牵连纠葛 038
(二)牵连纠葛的来源 039
(三)牵连纠葛的解除 040
四、情绪模式 041
(一)原始情绪 041
(二)替代情绪 041
(三)承接情绪 041
(四)情绪 042
第四章 系统排列核心技术
一、操作的四大步骤 046
步:“起” 046
第二步: “承” 047
第三步:“转” 048
第四步: “合” 049
二、转化阶段的十大技法 050
(一)鞠躬尊重法 050
(二)语言引导法 051
(三)情绪转化法 051
(四)面质挑战法 052
(五)回归序位法 052
(六)案主面对法 053
(七)联结祖先能量法 054
(八)提高层级法 055
(九)敲击震动法 056
(十)面对事实法 057
三、排列师操作时心中“五要问” 059
一要问:“是否要开始这个排列?” 059
二要问:“解决之道要从哪里切入?” 060
三要问:“爱在哪里?”“爱在哪里?”“爱在哪里?” 060
四要问:“要如何表达爱?” 061
五要问:“是否必须中断这个排列?” 061
四、一对一个案系统排列操作要点 062
(一)小人偶排列操作法 062
(二)白纸或彩色卡纸排列操作法 063
第五章 系统排列操作实务
一、华人家庭常见议题八大操作技术模板 066
(一)童年与母亲分离的经验:完成中断联结(IROM) 066
(二)重男轻女:接受自己,并请求祝福 070
(三)堕胎:表达情感,心中给位置 072
(四)退出父母冲突:回归序位 073
(五)伴侣分离,告别前任伴侣:承认、负责、心中给位置 075
(六)夫妻失和:彼此有责任,要一起面对 077
(七)协助孩子面对父母离婚:尊重与两个父母都爱 077
(八)亲人死亡:哀悼辅导 077
二、排列现场紧急状况处理实务 080
(一)代表状况处理 080
(二)案主问题状况处理 083
(三)团体成员问题状况处理 084
三、有关操作实务的指导建议 085
(一)对于代表的建议 085
(二)对于案主的建议 085
(三)对于排列师的建议 086
四、系统排列的定位与法律层面的注意事项 087
第六章 系统排列案例与解析
案例1 “单亲家庭”的孩子:拾回对爸爸的爱 090
案例2 “大龄圣女”:告别初恋的痛 096
案例3 “给自己一个机会!”:夫妻问题、沉溺酒瘾、开快车106
案例4 错站到儿子的位置:父亲未圆满的前任伴侣与孩子 112
案例5 “他为什么经常乱发脾气?”:丈夫承接了他母亲的愤怒115
案例6 孩子的便秘与口臭:无法释怀的死亡事件 117
案例7 与领导发生冲突,怎么解?——人际关系与父亲的关联120
案例8 我背不了你,但我会陪伴你:助人者的自我整理 124
第七章 如何提升观察力与感知力
一、 观察力与感知力 130
(一)排列师训练观察力与感知力的原因 130
(二)排列中观察感知的对象 130
二、如何训练感知力 133
(一)静心训练 133
(二)观摩当事人和实操当事人 133
(三) 排列中没有企图心 134
(四)日常生活训练 134
三、感知力提升练习 134
(一)AB扫描法 134
(二)情绪感知训练 135
(三)身份感知训练 135
(四)人物、地点、事件信息感知训练 135
第八章 系统排列操作中的团体练习
一、团体暖身练习 138
(一)相互问候 138
(二)等边三角形移动练习 139
二、身体觉知练习 140
(一)走路的觉知 140
(二)身体位置的觉知:基础版 140
(三)身体位置的觉知:进阶版 141
三、集体排列练习 142
(一)与妈妈或爸爸联结的排列 142
(二)面对疾病的排列 143
(三)与金钱关系的排列 143
(四)尊重家族女性长辈命运,活出自己生命的排列 144
四、内在排列冥想 144
第九章 系统排列参与者常见问题答疑
一、系统排列的效用如何发生 150
二、哪些人适合接受系统排列? 150
三、什么时候需要做排列? 151
四、做完一个排列后,我需要做什么 151
五、同样的议题可以多次排列吗? 151
六、如果本人不在场,是否可以做排列? 152
七、不同的系统排列师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吗 152
八、为什么"代表"可以感应到不认识的人的感觉? 152
九、系统排列是一种催眠技术吗? 153
十、不同的人担任代表,反应是否会不同? 153
十一、担任系统排列的代表是否有危险性? 153
十二、要学习成为一位优良的系统排列导师有什么要求? 154
十三、家庭系统排列参与者事先准备事项有哪些? 154
十四、学习系统排列读物有哪些? 155
附录 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简介(TAOS Academy)156
作者介绍
系统排列导师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TAOS) 创办人亚洲系统排列大会主席中国系统排列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培训网系统排列训导师考试出题教授中国教练师协会系统排列研究会华人特级专家顾问中科院心理所首届家族系统排列高峰论坛专业委员会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
文摘
序言
在我翻阅这本《家庭系统排列:核心原理、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之前,我对“家庭系统排列”这个概念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对心理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书名中的“核心原理”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构建起一套解释家庭互动模式的理论框架,是否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家庭问题会代代相传,又或者为什么某些关系会如此难以调和。我尤其关注“操作实务”这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技巧,让我能够在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是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或者象征性的摆放,来观察和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能量流动?而“案例解析”则是我最为看重的部分,我期待能够看到书中分享各种各样真实的家庭案例,并且能详细地解析这些案例是如何通过系统排列得到化解和改善的,从中学习到如何识别家庭中的“症结”所在,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我最近在探索一些关于家庭关系的心理学书籍,偶然发现了这本《家庭系统排列:核心原理、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和目录的初步了解,我就对“家庭系统排列”这种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心理咨询的视角,更侧重于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运作。我特别关注书中的“操作实务”部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来理解和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我对它如何通过“排列”这种方式来揭示家庭成员之间的隐藏联系,以及如何处理那些看似棘手、难以解决的家庭问题感到非常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理论,并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有所收获。特别是那些“案例解析”,我期待它们能够真实地反映各种家庭情境,并展示出系统排列在化解矛盾、促进理解方面的独特优势。
评分这本《家庭系统排列:核心原理、操作实务与案例解析》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那种沉静而又蕴含力量的蓝色,加上简洁的书名,让人立刻就对这个“家庭系统排列”产生了好奇。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家庭关系和心理治疗的书籍,但“系统排列”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我特别关注书中的“核心原理”部分,很想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解释家庭内部那些看不见的能量流动和影响的。是不是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我对它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家庭矛盾和代际创伤感到期待。书中提到的“操作实务”也让我眼前一亮,毕竟理论再好,落地才是关键。我希望它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技巧,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尝试去理解和运用。例如,通过一些简单的模拟或者代表,能否直观地感受到家庭动态的变化?再者,这“案例解析”部分更是我最期待的,我希望它能够涵盖各种各样典型的家庭问题,比如亲子沟通障碍、夫妻关系紧张、原生家庭的影响等等,并且能够深入剖析排列过程是如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仅仅是列举成功案例,更要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调整机制。
评分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家庭系统排列的书,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深入到它的实践层面,但仅仅是阅读它的“核心原理”部分,就让我感到脑洞大开。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在讲家庭关系,更像是在揭示一种宇宙般的法则,关于我们如何被生命系统所连接,被看不见的“秩序”所引导。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将个人问题置于更宏大背景下的视角,不再把个体视为孤立的存在,而是强调其在家庭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这让我在面对一些棘手的家庭问题时,不再感到那么无助和困惑,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这些问题可能并非仅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能量失衡的体现。我对书中提到的“操作实务”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学习到一些能够用于自我探索的方法。特别是那些涉及到“代表”的技巧,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似乎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将内心的感受外化,从而获得更清晰的洞察。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练习,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系统排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哪怕只是最基础的自我觉察。
评分坦白说,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书名中“案例解析”这三个字。我一直认为,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或方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理解。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不仅仅是表面的冲突,更要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家庭动力和代际模式。我希望那些案例能够生动形象,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同时,我也希望这些案例的解析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家庭系统排列”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是如何帮助人们重新找到失落的秩序,修复破损的关系。我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解决方案”的逻辑和过程。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分析,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些排列能够奏效,以及在面对复杂家庭结构时,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模糊的认识走向清晰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