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综合布线实用教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计算机技术专业)
定价:24.60元
作者:杨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1210062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全面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连接器连接硬件等,分别论述了综合布线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法,讲述了如何设置综合布线的施工环境,如何在综合布线施工中保护人身安全,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介绍了综合布线施工前的准备,各种管道、线缆的布放,如何安装、端接各种电缆,如何安装相关设备;讲述了各种电缆的测试,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详尽论述了相关测试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干扰、接地保护、屏保护、电气保护也有相应的论述。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设计方案使用实例做了完整的介绍。此书还针对学生进行了若干个实验的设计。
本书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编写的教材,也供从事综合丰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
目录
章 综合布线概论
1.1 通信系统
1.2 综合布线
1.3 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的关系
1.4 家居布线
1.5 标准化组织
1.6 综合布线术语
第2章 网络传输介质
2.1 电缆定义和类型
2.2 电缆构成
2.3 同轴电缆
2.4 光纤
2.5 光缆
第3章 通信硬件和连接器
3.1 连接器的概念
3.2 非屏蔽双绞线连接器
3.3 屏蔽双绞线连接器
3.4 同轴电缆连接器
3.5 光纤连接器
3.6 连接硬件
3.7 其他类型的布线硬件
第4章 综合布线设计
4.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
4.2 工作区设计
4.3 水平子系统设计
4.4 干线子系统设计
4.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要点
4.6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要点
……
第5章 工程安全
第6章 综合布线施工
第7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保护
第8章 电缆测试设备
第9章 铜缆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0章 光缆的测试和排障
1章 综合布线方案
2章 实验
附录A 复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我所预期的“实用教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它其实蕴含着一种“工匠精神”。它对细节的关注,对每一个步骤的严谨性,以及对技术本身的敬畏之心,都体现在字里行间。我记得书中有一节专门讲解如何判断网线质量,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劣质线材特征,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线芯的材质、绝缘层的厚度,甚至用鼻子闻气味来辨别。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作者是真的把“质量”放在了首位。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进行布线作业时如何避免触电,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核心技术,但却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仅学会了如何布线,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专业”和“负责”的含义。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基础的布线工作,也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可靠的网络工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灰底白字,加上一本陈旧感的教科书插画,瞬间将人拉回到了那个信息技术刚刚起步,但又充满探索精神的年代。我当初选择它,纯粹是因为它的标题——“综合布线实用教程”,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不像现在很多书名那样花哨。我记得当时为了学习这门技术,我找了好几本书,但很多都讲得过于理论化,或者偏向于某个特定品牌的产品,让我感到无从下手。而这本教程,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是面向实操的,目标用户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说明内容肯定会比较接地气,容易理解。我当时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二字,希望能够学到真正能用在工作中的知识,而不是一些空中楼阁的理论。而且,“计算机技术专业”这个定位也让我觉得内容会更贴合我的需求,毕竟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网络基础的物理连接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的排版也比较传统,没有太多花哨的图表,文字的比例占比较大,这让我有点小小的担心,怕内容会比较枯燥。但当我翻开目录,看到那些详实的章节标题,比如“网线制作”、“水晶头压接”、“网络拓扑结构”等等,我就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正是我想要的!
评分对于这本书的章节编排,我必须说一句“匠心独运”。它并没有按照我们通常认为的“从易到难”或者“从理论到实践”的线性逻辑来展开,而是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项目导向”的学习模式。我特别欣赏它开篇就引入了一些实际项目案例,比如“家庭网络布线方案”、“小型办公室网络搭建”等等。在讲解这些案例的时候,它会自然而然地引出相关的布线知识和技术要点。举个例子,在介绍家庭网络布线时,它会先让我们思考需要连接哪些设备,需要多少网线,然后引出不同类型线缆的选择,以及如何规划布线路径。这种方式让我能够立刻明白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且,书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非常透彻,不仅考虑了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了成本控制、用户需求等实际因素。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技术,更是在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又加深了一层。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内容深度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冗余。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概念的解释,总是能从最基础的点讲起,然后层层递进,直到掌握核心要领。比如,在讲解网线制作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剥线、排序、压接,还深入剖析了每种线序(T568A和T568B)的由来和适用场景,甚至还提到了不同颜色线芯的作用,这让我对网线的内部构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提供的步骤非常详细,配以简洁明了的插图,即使是没有接触过相关操作的初学者,也能跟着一步一步来,不出错。我记得当时跟着书中的指导,第一次尝试制作网线,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就掌握了技巧,成功制作出了几条合格的网线。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也对学习这门技术充满了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指导,比如它会告诉你如何使用网线测试仪来检查制作好的网线是否正常,如何避免常见的压接错误。这些都是我在其他资料中很少看到的,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真的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布线工程师。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方面。它摒弃了许多专业书籍中常见的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我记得在学习关于“网络协议”的部分时,很多其他书都会用大量公式和专业术语来描述,让人望而生畏。而这本书则采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讲解,将原本枯燥的协议解释得活灵活现。比如,它将IP地址比作家庭地址,将MAC地址比作身份证号,将TCP协议比作可靠的信件邮寄服务,将UDP协议比作直接的电话沟通。这些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概念,并且能够轻松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和行业内的一些趣闻轶事,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核心技术知识,但却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也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循循善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